第20頁
沈知書的瞳孔驟然一縮。
她在一面具攤前看見了一個分外熟悉的背影。
人影長身玉立,白而順滑的袍子從肩頭披散至腳踝,頭頂玉釵上垂下的流蘇紋絲不動。
在沈知書移開眼的前一秒,她轉過了頭。
某人那淺淡的眸光穿越涌動著的人潮,直直撞過來。
她們隔著人山人海,在繁星與燈火里一上一下地無言對視。
是姜虞。
雪夜的記憶排山倒海漫進來。
許是一到夜晚,暗色紛涌而至,人總會變得多愁善感而情緒飽滿一些;抑或是對視過於猝不及防,而開放空間裡的獨屬於兩人的同頻共振又會顯得格外突出一點……
沈知書忽然覺得有些口渴。
她倉皇挪開視線,抓起腰上掛著的葫蘆,猛地灌了幾口水,末了卻驀地意識到,這一舉動在對此一無所知的謝瑾眼中,未免有些過於此地無銀。
——謝瑾恰巧將絲帶系上欄杆,將沈知書的一系列動作盡收眼底,一陣訝異,不由得問:「怎的如此口乾舌燥?就差把這葫蘆也一併吞進去了。話說,你見著了誰,以至於反應如此激烈?」
她說著話,也將腦袋往天橋外探,卻並未見著相識之人或是某個顯眼的姑娘,於是愈發好奇起來:「你說不說,若是不說,我便將你吃燒雞之事告知與沈尚書。」
沈知書:……不帶這麼玩的。
她又往天橋下瞥了一眼,卻沒看見長公主——大約是繼續遊街去了,而方才的對視實屬偶然中的偶然——便鬆了一口氣,只是溫吞道:「真沒見著誰,恰好口渴罷了。」
謝瑾卻搖搖頭,往下一指:「你又在扯謊。不過無事,我已知曉真相了,你瞧,長公主好端端站在那裡,你方才定是瞧見了她!」
沈知書猛地扭過頭,只見——
長公主好端端站在原地,恰從人堆兒里直起身,身側跑過一個笑嘻嘻的孩童。
……方才只是因著一小孩兒經過,跑得急了,被絆了一跤。長公主遂彎腰扶了一把,恰巧被前後站著的百姓擋了個嚴實,故此自己沒瞅著她。
沈知書:……
她深感無力,死豬不怕開水燙地攤了牌:「你說得對。」
謝瑾靈光一現:「誒,咱們去找她,如何?」
沈知書:?
謝瑾笑道:「你難不成忘了今兒白天為何要去施粥處了麼?原是為了詢問刺客之事是否有新的進展,誰成想變故橫生,以至於話都沒說上幾句。現如今咱們下去,只作恰巧偶遇,聊著聊著便隨口問問刺客一事,既不會過於熱絡,又不顯得故意疏離,如何?」
……不如何,沈知書想。
首先,裝不了偶遇,她倆方才已然對視。
其次……
夜晚和白日真的很不一樣。
白日裡,她可以淡定自如地同長公主說上千百句話,就好像她倆從未有過那一夜意動情迷,關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是夜晚……
夜晚的即視感與氛圍感實在太強。
然而若是直接拒絕謝瑾的邀請,未免過於刻意。謝瑾這人腦子不簡單,必對此事起疑。
所以……不如尿遁!
沈知書想定了,忽然捂著肚子蹲下來:「誒喲,肚子疼,大約那燒雞吃壞了。」
謝瑾瞥她一眼,笑著說:「白日裡你虛弱成那樣,一聽長公主便來了力氣,我看長公主比一切神醫都管用,不若讓她幫你瞧上一瞧?」
沈知書:……
沈知書並未氣餒,再接再厲:「不騙你,真的肚子疼。」
謝瑾一本正經地說:「我也不騙你,許是讓長公主瞧上一眼就能好的。」
沈知書:……
沈知書直接跑了。
第20章 「下官方才有些心急,望殿下恕罪」
沈知書抓著腰上的劍,三步並兩步跨下台階,大氅被撲面而來的風掀起來,翻出內面細軟的白狐絨。
她跑得太急,以至於下到地面時有些喘。她解開系帶,扯掉大氅,將其搭在臂彎里,撐著膝蓋平復了兩下。
而當她抬起頭的時候,卻暗道不如不逃——
長公主不知何時竟已站在了她面前,距她僅幾步之遙,只消輕輕伸手,就能觸碰到她臂彎里的衣物。
而長公主也確實這麼做了。
她施施然將那大氅抽出來,遞與身後的侍子:「好生替將軍捧著。」
西北雪松的氣息再度慢悠悠裹上來。
沈知書格外恍然。
許是因著方才奔跑時的心跳並未完全平息,又或許是此情此景實在過於令人意想不到。於是她在原地愣了片刻,才找回了舌頭,衝著長公主拱了拱手:
「多謝殿下。」
長公主搖搖頭:「將軍不必言謝,倒是我要感謝將軍。算起來,將軍已經幫了我三回了。」
「舉手之勞罷了。」沈知書一板一眼地回說,「能幫上殿下,是下官之幸。」
長公主眨了一下眼。
她的睫毛很長,被遠近的燈火烘烤成了橙黃色。
沈知書沒什麼閒聊的心思,正想說「若無旁事,下官先行一步」,忽然聽見長公主淡然開了腔:
「將軍可是一人上街逛?也不帶個人跟著?」
沈知書:?
長公主方才同天橋上的自己對視時,沒看見一旁的謝瑾麼?
沈知書隨即又想,許是謝瑾彼時彼刻正垂著腦袋往欄杆上系絲帶,故此長公主沒看清她的臉。而天橋上來往行人紛雜,自己和謝瑾又隔了一小段距離,於是看上去便並不像同路之人。
沈知書的「和謝瑾一同來的」已然到了嘴邊,卻驀地想起來長公主此前的那幾聲「朋友」與「一家人」。
……若是提到謝瑾,長公主估摸著又會說「你朋友」如何如何,甚至還會提出同謝瑾見一面。
而若是見了面,謝瑾事後少不得又要揶揄自己一通。
沈知書於是舌尖一滾,將那句話咽下去了,轉而說:「是一人來的。有人跟著總覺拘束,不能徹底放鬆。」
長公主微微頷首,雪白的披風邊緣被燈籠勾勒出金黃的虛影。下一秒,沈知書聽見她說:
「將軍獨身遊街可覺孤單?倘或不嫌棄,我可以陪著將軍走上一段。」
沈知書:???
邀約來得過於突然,沈知書下意識想拒絕。她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能與殿下一同遊街是下官之幸,然我阿娘正在家中苦等我回去,下官應了她與她一同包些餃子,若是回去的遲了,怕是不好。」
長公主點點頭說「行」。
她的神色一如既往的淺淡,看不出其餘情緒。
雪又下起來了,長公主的眼睫上不知何時停了一朵晶瑩的雪花,無端渲染出幾分淡漠到有些落寞的氣氛。
她就在這一點點的落寞里開了口:「將軍在我面前一向可以實話實說,若是不願與我同行,直言便是。」
她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看向眼前人,而是垂著眸子,目光落在自己的繡花鞋面上。
沈知書平白生出了一絲心虛,趕忙接話:「殿下這是哪裡的話,下官有幸能與殿下同行,高興還來不及。只是今兒家中……罷了,下官便陪殿下走走,想來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一連串話沒過腦子便吐了出來,待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麼之後,沈知書差點咬到舌頭。
長公主驀地抬起眼:「果真?」
沈知書硬著頭皮接道:「千真萬確。」
她們此時此刻位於天橋正下方,處在謝瑾的視線盲區。沈知書估摸著謝瑾大約快要下天橋,顧不得許多,遂迅速道:
「只是下官未用晚膳,此刻倒有些餓了。莫若我們先入酒樓,准下官隨意對付一頓,再做其餘打算?」
話音落下,謝瑾的大紅披風已然在欄杆邊若隱若現。沈知書暗道糟糕,還未待長公主答言,趕忙拽著她往旁一閃,直愣愣地衝進了東邊的酒樓。
酒樓的帘子撲簌簌合上,嘈嘈的風聲與「可能被發現的危險」俱被隔離在外。
沈知書長舒一口氣,鬆開長公主的袖擺。袖擺上被抓出的摺痕漸漸消褪,她鼻尖陡然濃郁起來的雪鬆氣散去了一些。
而後她發現,長公主正饒有興致地盯著她看。
沈知書訕訕一笑,沖旁抱了抱拳:「下官方才有些心急,望殿下贖罪。」
「無妨。」長公主淡聲說,「將軍大約是餓得狠了。為表謝意,這頓我請,將軍隨意。」
沈知書其實並不餓,恰恰相反,她還有些撐——那燒雞太過美味,一不留神便兩三隻下了肚,直到現在也沒消化。
她在心中又暗暗給謝瑾記了一筆,繼而硬著頭皮點起了菜。
而待菜呈上來後,她吃了兩筷子便覺得更撐。她遂開始沒話找話,試圖用聊天來拖延時間,掩蓋自己吃不下的事實:
「殿下今兒倒是好興致,也出來遊街麼?」
她在一面具攤前看見了一個分外熟悉的背影。
人影長身玉立,白而順滑的袍子從肩頭披散至腳踝,頭頂玉釵上垂下的流蘇紋絲不動。
在沈知書移開眼的前一秒,她轉過了頭。
某人那淺淡的眸光穿越涌動著的人潮,直直撞過來。
她們隔著人山人海,在繁星與燈火里一上一下地無言對視。
是姜虞。
雪夜的記憶排山倒海漫進來。
許是一到夜晚,暗色紛涌而至,人總會變得多愁善感而情緒飽滿一些;抑或是對視過於猝不及防,而開放空間裡的獨屬於兩人的同頻共振又會顯得格外突出一點……
沈知書忽然覺得有些口渴。
她倉皇挪開視線,抓起腰上掛著的葫蘆,猛地灌了幾口水,末了卻驀地意識到,這一舉動在對此一無所知的謝瑾眼中,未免有些過於此地無銀。
——謝瑾恰巧將絲帶系上欄杆,將沈知書的一系列動作盡收眼底,一陣訝異,不由得問:「怎的如此口乾舌燥?就差把這葫蘆也一併吞進去了。話說,你見著了誰,以至於反應如此激烈?」
她說著話,也將腦袋往天橋外探,卻並未見著相識之人或是某個顯眼的姑娘,於是愈發好奇起來:「你說不說,若是不說,我便將你吃燒雞之事告知與沈尚書。」
沈知書:……不帶這麼玩的。
她又往天橋下瞥了一眼,卻沒看見長公主——大約是繼續遊街去了,而方才的對視實屬偶然中的偶然——便鬆了一口氣,只是溫吞道:「真沒見著誰,恰好口渴罷了。」
謝瑾卻搖搖頭,往下一指:「你又在扯謊。不過無事,我已知曉真相了,你瞧,長公主好端端站在那裡,你方才定是瞧見了她!」
沈知書猛地扭過頭,只見——
長公主好端端站在原地,恰從人堆兒里直起身,身側跑過一個笑嘻嘻的孩童。
……方才只是因著一小孩兒經過,跑得急了,被絆了一跤。長公主遂彎腰扶了一把,恰巧被前後站著的百姓擋了個嚴實,故此自己沒瞅著她。
沈知書:……
她深感無力,死豬不怕開水燙地攤了牌:「你說得對。」
謝瑾靈光一現:「誒,咱們去找她,如何?」
沈知書:?
謝瑾笑道:「你難不成忘了今兒白天為何要去施粥處了麼?原是為了詢問刺客之事是否有新的進展,誰成想變故橫生,以至於話都沒說上幾句。現如今咱們下去,只作恰巧偶遇,聊著聊著便隨口問問刺客一事,既不會過於熱絡,又不顯得故意疏離,如何?」
……不如何,沈知書想。
首先,裝不了偶遇,她倆方才已然對視。
其次……
夜晚和白日真的很不一樣。
白日裡,她可以淡定自如地同長公主說上千百句話,就好像她倆從未有過那一夜意動情迷,關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是夜晚……
夜晚的即視感與氛圍感實在太強。
然而若是直接拒絕謝瑾的邀請,未免過於刻意。謝瑾這人腦子不簡單,必對此事起疑。
所以……不如尿遁!
沈知書想定了,忽然捂著肚子蹲下來:「誒喲,肚子疼,大約那燒雞吃壞了。」
謝瑾瞥她一眼,笑著說:「白日裡你虛弱成那樣,一聽長公主便來了力氣,我看長公主比一切神醫都管用,不若讓她幫你瞧上一瞧?」
沈知書:……
沈知書並未氣餒,再接再厲:「不騙你,真的肚子疼。」
謝瑾一本正經地說:「我也不騙你,許是讓長公主瞧上一眼就能好的。」
沈知書:……
沈知書直接跑了。
第20章 「下官方才有些心急,望殿下恕罪」
沈知書抓著腰上的劍,三步並兩步跨下台階,大氅被撲面而來的風掀起來,翻出內面細軟的白狐絨。
她跑得太急,以至於下到地面時有些喘。她解開系帶,扯掉大氅,將其搭在臂彎里,撐著膝蓋平復了兩下。
而當她抬起頭的時候,卻暗道不如不逃——
長公主不知何時竟已站在了她面前,距她僅幾步之遙,只消輕輕伸手,就能觸碰到她臂彎里的衣物。
而長公主也確實這麼做了。
她施施然將那大氅抽出來,遞與身後的侍子:「好生替將軍捧著。」
西北雪松的氣息再度慢悠悠裹上來。
沈知書格外恍然。
許是因著方才奔跑時的心跳並未完全平息,又或許是此情此景實在過於令人意想不到。於是她在原地愣了片刻,才找回了舌頭,衝著長公主拱了拱手:
「多謝殿下。」
長公主搖搖頭:「將軍不必言謝,倒是我要感謝將軍。算起來,將軍已經幫了我三回了。」
「舉手之勞罷了。」沈知書一板一眼地回說,「能幫上殿下,是下官之幸。」
長公主眨了一下眼。
她的睫毛很長,被遠近的燈火烘烤成了橙黃色。
沈知書沒什麼閒聊的心思,正想說「若無旁事,下官先行一步」,忽然聽見長公主淡然開了腔:
「將軍可是一人上街逛?也不帶個人跟著?」
沈知書:?
長公主方才同天橋上的自己對視時,沒看見一旁的謝瑾麼?
沈知書隨即又想,許是謝瑾彼時彼刻正垂著腦袋往欄杆上系絲帶,故此長公主沒看清她的臉。而天橋上來往行人紛雜,自己和謝瑾又隔了一小段距離,於是看上去便並不像同路之人。
沈知書的「和謝瑾一同來的」已然到了嘴邊,卻驀地想起來長公主此前的那幾聲「朋友」與「一家人」。
……若是提到謝瑾,長公主估摸著又會說「你朋友」如何如何,甚至還會提出同謝瑾見一面。
而若是見了面,謝瑾事後少不得又要揶揄自己一通。
沈知書於是舌尖一滾,將那句話咽下去了,轉而說:「是一人來的。有人跟著總覺拘束,不能徹底放鬆。」
長公主微微頷首,雪白的披風邊緣被燈籠勾勒出金黃的虛影。下一秒,沈知書聽見她說:
「將軍獨身遊街可覺孤單?倘或不嫌棄,我可以陪著將軍走上一段。」
沈知書:???
邀約來得過於突然,沈知書下意識想拒絕。她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能與殿下一同遊街是下官之幸,然我阿娘正在家中苦等我回去,下官應了她與她一同包些餃子,若是回去的遲了,怕是不好。」
長公主點點頭說「行」。
她的神色一如既往的淺淡,看不出其餘情緒。
雪又下起來了,長公主的眼睫上不知何時停了一朵晶瑩的雪花,無端渲染出幾分淡漠到有些落寞的氣氛。
她就在這一點點的落寞里開了口:「將軍在我面前一向可以實話實說,若是不願與我同行,直言便是。」
她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看向眼前人,而是垂著眸子,目光落在自己的繡花鞋面上。
沈知書平白生出了一絲心虛,趕忙接話:「殿下這是哪裡的話,下官有幸能與殿下同行,高興還來不及。只是今兒家中……罷了,下官便陪殿下走走,想來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一連串話沒過腦子便吐了出來,待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麼之後,沈知書差點咬到舌頭。
長公主驀地抬起眼:「果真?」
沈知書硬著頭皮接道:「千真萬確。」
她們此時此刻位於天橋正下方,處在謝瑾的視線盲區。沈知書估摸著謝瑾大約快要下天橋,顧不得許多,遂迅速道:
「只是下官未用晚膳,此刻倒有些餓了。莫若我們先入酒樓,准下官隨意對付一頓,再做其餘打算?」
話音落下,謝瑾的大紅披風已然在欄杆邊若隱若現。沈知書暗道糟糕,還未待長公主答言,趕忙拽著她往旁一閃,直愣愣地衝進了東邊的酒樓。
酒樓的帘子撲簌簌合上,嘈嘈的風聲與「可能被發現的危險」俱被隔離在外。
沈知書長舒一口氣,鬆開長公主的袖擺。袖擺上被抓出的摺痕漸漸消褪,她鼻尖陡然濃郁起來的雪鬆氣散去了一些。
而後她發現,長公主正饒有興致地盯著她看。
沈知書訕訕一笑,沖旁抱了抱拳:「下官方才有些心急,望殿下贖罪。」
「無妨。」長公主淡聲說,「將軍大約是餓得狠了。為表謝意,這頓我請,將軍隨意。」
沈知書其實並不餓,恰恰相反,她還有些撐——那燒雞太過美味,一不留神便兩三隻下了肚,直到現在也沒消化。
她在心中又暗暗給謝瑾記了一筆,繼而硬著頭皮點起了菜。
而待菜呈上來後,她吃了兩筷子便覺得更撐。她遂開始沒話找話,試圖用聊天來拖延時間,掩蓋自己吃不下的事實:
「殿下今兒倒是好興致,也出來遊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