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原是句沒什麼意義的寒暄,就跟「吃了麼」一樣。然長公主卻並未客套地回答「吃了」,而是搖搖頭:「原不是為著出來遊街。我聽聞這兒人多,出來尋清淨。」

  「在鬧市中尋清淨?」

  「清不清淨原在人心。」長公主說,「府內安靜,倒顯得心內的雜音多。來至人多之處,千頭萬緒卻會被周圍的嘈聲蓋過去。」

  沈知書笑道:「殿下果然不同凡響,此說法下官頭一遭兒聽,卻覺得甚是有理。」

  長公主端起茶盞飲了一口,問:「那你呢?」

  「嗯?」

  「將軍是來湊熱鬧,還是來尋清淨?」

  沈知書驀地思忖,眼下其實是表明立場的好時機。

  她於是坦誠地說:「不瞞您說,我只是為了來吃口燒雞。」

  「吃燒雞?」

  「是如此。」沈知書笑道,「沈尚書大約覺得今早分明有殿下鎮著,我卻強出風頭,太過逞能,便罰我今兒不許在沈宅用葷腥。我卻憋不得,聽聞這兒有家燒雞分外出名,於是來這兒偷摸尋口吃的。」

  長公主的注意力卻不在「沈尚書罰她」上頭,而是問:「那將軍可有吃上燒雞?」

  「吃……」沈知書驀地想起半刻鐘前自己扯的「未用晚膳」的謊,話音一轉,「倒是沒吃上。」

  長公主點點頭道:「將軍說的以燒雞聞名的是哪一處?」

  「山海家。」

  「既如此……」長公主回頭對侍子道,「去山海家替將軍買只燒雞回來。」

  沈知書:?

  長公主怎麼如此不按常理出牌?

  ……謝邀,真的吃不下了。

  再吃就要吐了。

  第21章 「無妨,讓她說。」

  沈知書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寧願丟命也不願丟臉。譬如此時,肚子撐破了沒事,但此前扯過的謊一定得圓。

  她於是含笑沖長公主拱了拱手:「下官謝過長公主。」

  侍子領命去了。

  「無妨,將軍總是太過客氣。」長公主從寬袖裡揀出帕子,慢條斯理地擦著手,「然我想問……將軍此前說,沈尚書因今晨之事罰你?可是與我走太近的緣故?」

  沈知書:……

  她雖是想引著長公主拋出這個疑問,但……長公主這問得也太直白了些!

  沈知書尚想委婉兩句,還未等開口,卻見長公主直接蓋了棺定了論:

  「沈尚書不願與二帝姬往來,自然也不願與我有所牽扯,一心忠於皇上,也是人之常情。我只是想知道,將軍心內到底怎麼想。」

  沈知書的背上水靈靈浮起了一層薄汗。

  室內只余她兩人,屬於某人的雪鬆氣不知何時陡然濃烈起來,似有若無地縈繞著,與她鼻息相纏。

  沈知書的思緒被勾著轉去了片刻漠北,又被淺淡的壓迫感扯回來。

  這是她們第二回在室內獨處。

  其實……長痛不如短痛,直接就此說開了也好。那夜之事歸根結底只是一場意外,她與長公主本不該有所瓜葛。她想。

  沈知書於是垂下腦袋,低低地說:「下官亦同我沈娘一樣。」

  「不願與我有所交集?」

  沈知書下意識否認:「……我並非……」

  「將軍直說便是。」長公主打斷道。

  沈知書妥協了:「……是。」

  長公主定定盯著她看,攏了攏漢白玉手爐,忽然淡聲說:

  「可將軍今晨的所作所為似乎同將軍的理念背道而馳。」

  「下官……只是為了百姓著想,再一個,不願看皇室名譽受損。」

  「當真?」

  「如假包換。」

  「百姓若是知曉將軍如此為民著想,定會不勝感激。」長公主的音調沒有任何起伏,傾身上前,執起了桌上的茶壺,親自為沈知書斟了一盞,「我敬將軍一杯。」

  那茶已然涼透了,並未往外冒熱氣。

  沈知書接過,一飲而盡。

  長公主施施然抬手:「一桌子好菜,浪費了可惜。將軍不是說飢腸轆轆麼?快吃。」

  沈知書眯了一下眼。

  長公主的態度太過坦然,以至於自己分辨不出來她究竟是故意,還是真的對此事毫不在乎。

  若說是真的漠不關心,倒正中自己下懷。可……長公主真是如*此淡然之人麼?

  茶水流過食道的冰涼觸覺仍有所殘留,她垂下眸子,抓起木箸,夾了一筷子西蘭花,正要放入口中,又驀地一停。

  她深吸一口氣,直視上長公主的眼:「殿下,那夜之事多有冒犯,萬望殿下莫放在心上,就當從未發生。」

  長公主挑了一下眉:「倘或我未記岔,那夜在我府門前便已與將軍將此事說清。將軍此時重提舊事,意在……?」

  意在試探。

  可惜眼前人滴水不漏。

  沈知書笑道:「殿下寬宏大量,方才『不願與殿下有所交集』之語已多有得罪,殿下卻分毫不計較,實乃君子之風。」

  「將軍客套。」長公主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將軍不願同我深交,自然是因此事損害到將軍利益,實在強求不得。且謝將軍同將軍交好,將軍定不願其知曉那夜之事。將軍此前幫了我許多,皆因將軍是良善之人,我自知同將軍緣薄,大約也就到今日為止,我以茶代酒敬將軍一杯,祝將軍仕途坦蕩,來日可期。」

  這一長串話少了幾分客套的意味,倒多出了幾分真心。

  ……看來長公主是真的毫不在意,倒是個灑脫的性子。沈知書想。

  若是毫無利益糾葛,或許可以成為至交。

  可惜了。

  長公主繼續淡聲說:「我還有句話。」

  沈知書忙道:「殿下直言便是。」

  「將軍此前既已明言將與我分道揚鑣,許在其餘事上也可直白些?」

  其餘事?其餘什麼事?

  沈知書心跳驀地漏了一拍。

  她幾乎以為長公主已然發現她是同謝瑾一塊兒來的長樂街,更有甚者,已知曉她同謝瑾的交好是裝出來的。

  她緩了緩神,佯裝鎮定地從嗓子眼裡擠出幾個字:「殿下所言何事?」

  門口傳來一陣響動,此前那被長公主遣走的侍子拎著燒雞,輕手輕腳開門進來。

  長公主就在滿室的油香里漠然張了口:

  「譬如……這燒雞,將軍可用的下?」

  原是這事。

  沈知書暗自長舒一口氣,坦然開了腔:「確是用不下了。不瞞殿下說,此前確是用過晚膳了。」

  「那將軍方才為何匆忙拽著我進酒樓呢?」

  沈知書:……

  忘了這茬兒了。

  她剛想隨口再拽出個理由,卻見長公主輕輕搖了搖頭:

  「將軍還是不打算同我說實話麼?將軍分明是與謝將軍一同來的。」

  沈知書聽得一愣。

  她唇瓣微啟,「殿下如何得知」的問句還未來得及出口,下一秒,長公主拂了一下袖擺,清泠泠的話音同斟茶聲一道兒響起來:

  「且……將軍同謝將軍的交好原是裝出來的,只為作戲與蕭三小姐瞧,不是麼?」

  沈知書:?!

  所以……她什麼都知道?

  她分明什麼都知道,卻什麼也不說,在一旁看著自己轉破腦瓜子編造出一些可笑的理由,這算什麼呢?

  算她厲害?

  ……這已然是第二回了。

  上一回在重宴閣,謝瑾先行被掌柜的帶上樓,她在樓底碰見長公主時,這人也是瞭然於心地聽她瞎扯,嘴上什麼都不言語,心裡卻在優哉游哉看笑話。

  沈知書此刻的語氣算不得好:「殿下既已知曉,何必問我?」

  長公主的音調仍舊很淡:「我只是期望將軍在我面前事事坦誠。」

  坦誠?

  沈知書陡然生出些可笑又可悲的情愫。

  她垂下腦袋,驀地想,長公主是處於什麼立場同她說這話的呢?

  ——分明長公主她自己也並未事事坦誠!

  她口裡用最輕描淡寫的語氣說著「我並無私心」,令仍會想起那夜的自己自慚形穢;心內卻將十分的話藏了九分,冷眼旁觀自己那拙劣的戲碼。

  暗色里的膽量連同回憶一起蓬勃生長,像是不見光的深海里四處游竄的燈籠魚。

  「坦誠?」沈知書抬起頭,忽然笑起來了,「坦誠好哇,所以莫若殿下說說,此前是中的誰的藥,又是同我演戲與誰瞧?」

  長公主終於流出了一些情緒波動——她的眼眯了起來。

  室內一片沉寂,空氣霎時間停止流動。

  侍子慌了神,忙道:「將軍慎言!」

  長公主眸色清淺,面無表情地盯著沈知書看。她淡聲接了侍子的話:

  「無妨,讓她說。」

  ……讓我說?

  她便如此無動於衷麼?

  那便……如她所願。

  「是,我是不願與殿下有所交集。」沈知書沉下眉眼,「……因為那夜良宵令我無法忘懷,這樣的說法,殿下可滿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