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為《辰起時》宣傳期間,余尋光也順便重新接受了孔思益時隔6年的第二次訪談。

  第195章 再臨《與你有約》

  余尋光再一次來到《與你有約》的舞台, 還未在演播廳的沙發上坐下,孔思益就笑著向他伸出了手,「好久不見。」

  為了加強那種生疏感, 保持距離, 余尋光到了這邊之後是沒有跟孔思益見過面的。所以現在余尋光和她真的算是——

  「好久不見。」余尋光握住後,後退一步坐下。

  他感覺後背有些空,回頭瞄了一眼,將兩個抱枕壘起來撐住後背。

  孔思益看人時仍舊是那種打量的目光,「感覺這回和幾年前見你有很大的差別。」

  余尋光笑, 「是嗎?我剛才還對你想說這句話。」

  孔思益也笑, 「你也覺得我有變化?」

  真誠的語言能夠了解人,他們曾經有過那麼深入的交流, 所以有這種老友氛圍不算奇怪。

  余尋光有一種直覺,「我感覺你好像沒有那麼銳利了。」

  孔思益有一雙銳利的眼, 「我也覺得你變得更加開朗,溫和了。」

  余尋光看見桌子上有杯水,那是一杯橙汁。

  他望著台下說:「這次我想喝白開水。」

  孔思益就笑:「是不是因為這次不緊張了?」

  「有吧?哎呀,時間真的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余尋光正慨嘆著,瞥見下面的機器亮了燈,恍然大悟,「哦, 已經開始了是吧?」

  「對,」孔思益挺喜歡看到他在自己面前體現出自在,順勢提出問題,「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很期待你的30歲。現在你已經走完了你的30歲,你還滿意嗎?」

  「我感覺很好。」余尋光把手掌攤開在大腿上滑了兩下,很慎重的說出這句話, 「我……我有在越來越喜歡自己。」

  孔思益問:「你這些年獲得了很多獎項,其中有男主獎,有男配獎,有電影還有電視範圍內的。你剛才說你自己變得更好,是通過這些獎項得出這個結論的嗎?」

  余尋光說:「算是一個佐證的手段,但真正來說……不論是獎項還是什麼其他的評價,都是外界的人對你的看法。我剛才說的自己變得更好,更喜歡自己,是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孔思益點頭,微笑,「我很高興你能夠愛自己。」

  余尋光的這句話說得很誠懇,「人一定要好好的愛自己。」

  這一次的訪談或許他的粉絲會看,他願意把自己的經歷和心理分享出來,把那些好的東西展示出來。現在很多人的心理壓力很大,他希望一些有力量的東西能夠幫助到別人。

  「你是一個會對自己表現出認可的人。」孔思益說完對著台下一笑,「我感覺我們現在就可以結束了。」

  余尋光知道她是在開玩笑,在沙發上動了動,換了個坐姿,「不行,你不能讓我這麼輕鬆就賺到錢。」

  「那我們還是從你的作品談起吧。」孔思益給導播打了個手勢,台上頓時出現電視劇《金滿桐廬村》的劇照。

  「我們好像上一次就是聊到了這兒。」

  再一次看見江瑞安和夏歆,余尋光感慨頗多。

  孔思益注意著他的表情,輕聲問:「很多觀眾說,桐廬村的拍攝地三合村是你的心靈之鄉。能夠說說你為什麼那麼喜歡這個小鄉村嗎,只是因為你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

  這一回,面對孔思益的直擊,余尋光不僅自如,還學會了反問:「你去過這種貧困山村嗎?」

  孔思益十分坦然的搖頭。

  余尋光說:「中國文學界的鄉土文學不少,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那種近距離接觸到鄉土的機會。我是在城區長大的小孩,因為我父母的父母都是市區的,所以我對這一方面也是缺乏的。」

  孔思益說:「當初播這部劇的時候,你好像還是回村里和大家一起直播的,那是一種營銷手段嗎?」

  「一種雙贏的手段。」余尋光不僅承認,還幫著仔細分析:「電視劇的播放需要噱頭,鄉村的發展建設也需要得到大眾的關注。三合村在播出的時候剛好有建設牡丹園的想法,劇火了之後,因為有這種聯動關係,我後來是聽說給當地拉來了百萬的投資。」

  孔思益便明白了,「相當於說桐廬村成就了三合村。」

  「我覺得可以這麼說。」

  「「江瑞安」這個角色好像是你所飾演的角色中被提到率較少的,喜愛他的觀眾較之其他也沒有那麼多。你會覺得失落嗎?」

  余尋光輕笑,「為什麼會失落?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喜愛跟很多東西有關聯,就算是大眾都喜歡的,到了某個人這裡可能也會生出討厭的情緒。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對我來說,觀眾對我角色的評價,我更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我喜歡他就夠了,江瑞安他對這種現實的發展滿意就夠了。」

  孔思益聽懂了,「你指的是三合村脫貧?」

  余尋光點頭:「在我看來那是能從桐廬村延續到三合村的理想。」

  孔思益說:「也能算是你的成就之一。」

  余尋光否了她的說法,「不是我的成就,是……文藝作品本身就應該具有的力量。才多少年呀,城市在傾吞農村……不管事物的什麼變化規律,我們作為農業國家,應該需要保護好鄉村對不對?」

  孔思益聽出了其他更多不方便明言的東西。她剛才說的沒錯,現在的余尋光就是變了。他更自信,更加明朗,也更有見識。

  《金滿桐廬村》之後是《刑事大案》系列。說到這個,孔思益自然問到了李傳英和他的團隊。

  「大眾都說,你的成功離不開兩位姓李的導演。我相信他們兩位對你來說都能稱得上「貴人」。」

  余尋光沒有半點否認,「當然,李恕坤老師和李傳英導演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人。」

  孔思益問:「《刑事大案》的系列作品我看過,兩部都是精品製作的作品。但是有些人說,是因為有你火了才有的第二部,你認可這種說法嗎?」

  余尋光說:「這句話存在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因果關係搞錯了。是因為有觀眾的認可,才能有第二部。我火與不火,也是跟觀眾的選擇有關。」

  這時,余尋光要的水終於來了。

  孔思益看著他拿起來喝了一口,想著既然聊到了,不如把後面的作品拿過來一起講,「那麼《大明奇案》的存在在你眼中也屬於是觀眾的選擇?」

  大屏幕上,《刑事大案》的海報被換成了《大明奇案》的海報。

  余尋光歪頭望著,說:「能播得那麼好當然是觀眾的選擇,但是我也不會否認當初這部劇建組有我的原因。」

  「我聽說這部劇的兩位主角是李傳英導演特意為你量身打造的。」

  「對。」

  「為什麼會讓你分飾兩角?是想讓你在觀眾面前賣弄顏值嗎?」

  孔思益刻薄地說出這句話時,大屏幕上出現了明霄和朱明禕的劇照。

  余尋光望見這對兄弟的第一瞬間便忍俊不禁。

  孔思益又想到余尋光馬上要播的《辰起時》,索性一起問:「包括我聽說你在《辰起時》也是一人分飾兩角,而這部電視劇的張慶鶴導演也是李傳英導演團隊裡的人。他的團隊對你是有什麼一定要在「外貌」上做展示的理由嗎?」

  面對孔思益的「尖銳」,余尋光半點兒不見慌亂。他尊重地等她把所有問題說完才回答:「人從視覺感官上當然是願意去優先選擇美好的東西。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顯」。意思是說:美麗的事物不是因為本身美麗而聞名,而要藉助他人的欣賞和傳播。所以還是那句話,我的外貌能夠這麼出名,是基於觀眾的欣賞與傳播,他們才是奠定審美基礎的人。」

  孔思益問:「觀眾要是覺得你不美呢?」

  余尋光露出一點小驕傲的表情,「那我也不會自卑。觀眾覺得我美不美出於他們的主觀;我覺得我自己美不美出於客觀事實。」

  「你覺得你自己很美?」

  「因為我很喜歡自己呀。」

  一句有些俏皮的話,直接把孔思益逗樂了,消滅了她再一次冒頭的「銳言」。

  她本來還想問,如果資本用強推的方法改變觀眾的審美,余尋光會如何。

  余尋光不想她再發散,所以主動說:「《大明奇案》確實是李傳英導演為我量身打造,他的劇本里會出現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也是因為……他想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這個項目定下之前我還沒那麼火,所以明霄和明禕的出現,其實代表著的是一位長輩對我的真心愛護,真的非常感謝傳英大哥。」

  孔思益對余尋光的演藝經歷可以說不比他粉絲知道的要少,「李傳英導演的《刑事大案1》算是你從業生涯中最開始接觸到的正規劇組之一吧?」

  「對,所以我也一直很感謝能夠在我剛入行的時候就認識傳英大哥、嘉予哥、廖敬春老師他們。他們教了我很多關於價值觀方面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