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溪月垂眼,腦袋跟著低下去,不吭聲。

  王懷仁又耐著性子說:「妹妹將當時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可好?同我說一說究竟怎麼回事。」他不催促,選擇靜靜等待王溪月自己做決定。

  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事情忽然被重新翻出來晾曬於人前。

  被關心、被惦記皆使得王溪月鼻酸,她眨一眨眼睛,眼淚便如同河水決堤般撲簌簌往下落。

  半晌沒有等來隻言片語的王懷仁覺察出不對。

  撩開紗帳,見妹妹壓抑著哭聲淚流滿面,一顆心好似被無情地揪住。

  「妹妹,沒事的,有三哥在……」

  王懷仁往前走得兩步,摸一摸王溪月的發頂柔聲安慰。

  一句話令王溪月情緒徹底失控。

  那些一直積壓在內心深處的委屈終於得以痛快發泄,她再顧不上別的,撲進自己三哥懷中嚎啕大哭,聲聲嗚咽在裡間輕輕迴蕩。

  王溪月哭了個夠。

  將王懷仁身上一件錦袍哭濕一大片。

  看見那大片水漬洇染的痕跡,王溪月揉揉鼻子不好意思說:「三哥,抱歉。」換來王懷仁遞來的一方帕子,「無妨,哭出來總比憋在心裡好,妹妹先擦擦臉。」

  王溪月接過帕子,慢慢擦去臉上的淚痕。

  發泄過後,情緒緩和,她把之前發生過的事情一一說與自己三哥聽。

  「……後來再沒有別的證據,沈妃娘娘又受了罰,也不了了之了。」王溪月提起舊事,一張小臉皺起來,輕嘆一氣道,「這兩個月倒也平靜,未曾再有當初那樣的事出現,只心下難免惴惴,不知那幕後之人哪一日又捲土重來。」

  王溪月依舊憂心忡忡,唯恐暗箭難防。

  殊不知,她的三哥在認真聽她說話期間一顆心早已沉沉落下去。

  正因得知妹妹出事,王懷仁才將日程提前,趕來京城。

  但個中細節,今日方有機會了解。

  心懷鬼胎但死於非命的小宮女,沾染獨特香氣的金銀珠寶……王懷仁深深皺眉,想起在鳳鸞宮外偶遇永寧公主蕭嬋,蕭嬋將他引至小花園,主動同他說起妹妹曾因遭人謀害落水一事。

  他不知蕭嬋此舉何意。

  許久未見,總覺得相比從前蕭嬋又變了一些。

  「三哥是如何得知這事的?」王溪月兀自憂慮許久,再次發問。

  王懷仁回過神,試探著說:「是永寧公主告訴我的。」

  「阿嬋姐姐?」王溪月驚訝之餘鼻子又一次泛酸,淚眼汪汪道,「阿嬋姐姐定是猜出我不願意多提,才背著我偷偷告訴三哥,讓三哥來安慰我。」

  王懷仁聽言,眉頭反而皺得更深,他看一眼妹妹感動的模樣,終究只低聲說:「妹妹喜歡永寧公主我一直知道,可你們往日關係再親近,到底是身份有別。而今坊間流言紛紛,甚至說你這個樂安縣主地位賽過公主,實非好事。」

  「外面竟這麼說?」

  王溪月愣怔之餘緊擰著眉,陛下膝下從來唯有一位公主,這流言矛頭豈不是指向阿嬋姐姐?

  「定是有人蓄意挑撥,故意散布此等流言,讓阿嬋姐姐和姑母、太子表哥離心。」她不悅撇嘴,「不過這些人是不可能得逞的,阿嬋姐姐那樣好,才不中計。」

  王懷仁說:「縱然永寧公主未必介懷,妹妹也一樣應當更有分寸。」

  妹妹性子太過天真單純,他很擔心。

  王溪月不是第一次從自己三哥口中聽見這樣的勸告了。

  為著外人閒言碎語刻意和阿嬋姐姐疏遠,她不願意,但三哥反覆勸告也是為她考慮、為她著想。

  說她地位賽過公主……實在過分也過火。

  不敢想,這些話傳到阿嬋姐姐的耳中,阿嬋姐姐會是何種心情。

  「若我表現得不甚在意,是不是會讓阿嬋姐姐難受、讓這些流言更加放肆?」王溪月想到另一層,不無沮喪,「三哥,我明白了,往後我會注意分寸的。」

  經一事,長一智。

  隔得許久再見,王懷仁發現妹妹的確長大了。

  放在以往,她只會告訴他,誰都影響不了她和蕭嬋之間的感情。

  如今已知曉努力學習「謹言慎行」。

  「妹妹長大了,三哥很欣慰。」王懷仁伸手輕捏一捏她的臉頰,笑說,「既然妹妹這般懂事,三哥遲些去小廚房給你做幾道

  愛吃的家常菜如何?」

  「當真?」王溪月兩眼放光,驚喜不已。

  她瞬間將煩惱拋在腦後,幾乎要從床榻上跳下來,王懷仁及時把她摁住:「妹妹生著病,先好好休息。」

  王溪月嘿嘿一笑:「好。」

  王懷仁也笑,幫她扯過錦被嚴嚴實實蓋好:「睡一覺便能起來用膳了。」

  王溪月輕「嗯」一聲,乖巧閉上眼。

  過得數息,她驀地重新睜眼望向王懷仁,冒出一句:「姑母最近在幫阿嬋姐姐相看駙馬。」

  立在床榻旁的王懷仁眸光微閃。

  他口中問道:「妹妹怎麼突然想起說這個?」

  「待阿嬋姐姐尚了駙馬便多半要搬去公主府住。」王溪月往錦被裡縮一縮,「往後見面機會也多半要變少,如今這般天天能見面的日子,許是不會有了。」

  王懷仁嘴唇張一張,沒能說出安慰的話。

  王溪月但笑:「想來也無妨,不能天天見面興許要更想我呢。」

  話音落下,她自顧自閉上眼:「三哥,我真的睡啦。」

  「嗯。」王懷仁應聲,直到妹妹沉沉入睡,他從裡間出來,轉而去小廚房親自為妹妹準備午膳。

  ……

  林苒一回東宮便詢問太子回來與否。

  得知蕭照仍在太極殿議事,她先行回承鸞殿。

  春鳶從外面進來時,宜雪正服侍林苒梳洗,她幾步上前,一福身稟報:「殿下,長公主府來人了。」宜雪動作頓住,林苒偏頭望過去,春鳶又壓低點兒聲音道,「說是來送請帖的。」

  那是關乎長公主生辰宴的請帖。

  見過長公主身邊的女官後,吩咐宜雪去送一送,林苒翻看過幾眼請帖,站起身道:「我去書房等太子。」

  來送生辰宴的請帖自然沒有任何的不妥。

  但思及太子與長公主關係微妙,又有皇帝陛下前幾日落空的刁難,對此事不能不多加思量。

  林苒把這封請帖一併捎上。

  只當她到得太子書房,太子尚未回來,卻意外在書房外面見到另一個人。

  「見過太子妃。」

  靈秀郡主薛敏瑜本在書房附近的水榭中小坐,見林苒身影,半晌才信步閒庭離開水榭與她見禮。

  林苒看著眼前稚氣未脫但藏不住趾高氣昂的小娘子,微笑說:「靈秀郡主不必多禮。」隨即又問,「太子殿下這會兒尚不得閒,不知靈秀郡主前來所為何事?」

  薛敏瑜扯了下嘴角,表情有些玩味,笑吟吟說:「本是來尋太子表哥的,但來得不是時候,不過想來把東西交給表嫂也是一樣的,只須得麻煩表嫂再轉交給太子表哥了。」她一面說一面伸手從丫鬟手中接過兩本書冊子遞給林苒。

  「我姐姐從前借太子表哥的詩集。」

  薛敏瑜對林苒解釋,「過去一直忘記歸還,今日我來替姐姐還書。」

  「好,我會轉交殿下的。」林苒笑意不改道。

  她接過那兩本書冊子,也目送薛敏瑜福身同她告辭、揚長而去。

  替姐姐來還書……

  林苒手指輕輕摩挲著書脊,想起之前有一次曾從宮女口中聽說薛敏瑜這位已經出嫁的姐姐。

  在小宮女的口中,靈秀郡主的姐姐丹陽郡主薛敏瑛乃是與太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且也天生一對的小娘子,是太子殿下一直無法忘卻的存在。今日薛敏瑜來替姐姐薛敏瑛還書,實是一個有點兒莫名其妙又有點兒意味深長的舉動。

  留宜雪在外面,林苒攜著書冊子獨自進去蕭照的書房。

  她在窗下的玫瑰椅上坐下來,隨意翻看起這兩本無端被送還回來的詩集。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書房門被打開的聲音將林苒神遊的思緒拉回來,她不緊不慢抬頭,知是太子來了,手指點一點翻開的書頁,一字一句把上面這句詩句讀一遍。

  這句詩句被人在書頁上臨摹兩遍。

  那是兩道不同的字跡,顯然出自於兩個人之手——除去太子殿下與丹陽郡主想來不會有別人了。

  所以……

  特地來東宮歸還詩集的薛敏瑜又是什麼意思?

  蕭照剛從太極殿回來。

  踏入書房,一瞧見林苒的身影,便聽見她口中冒出這麼一句話。

  「太子妃今日好雅興?」蕭照一笑,走上前。

  林苒目光從他身上移開,落回書冊子上,手指依舊點著書頁,示意他看。

  走到林苒身側的蕭照順從望過去。

  一時間,他認出自己的字跡,同樣認出另外一道字跡。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