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管你們怎麼想,他能買到便宜的賑災糧即可。

  對了,一邊買糧,一邊讓本地佃戶離開。

  去東北開荒吧,那邊都有自己土地的。

  薛明成做事又陰又狠,狐狸般的眼神再次出現。

  以前他是意志不堅定,現在被敘州百姓感動,又知道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那各種手段還不是招手就來。

  他可不像紀楚那般光明磊落,他什麼陰招都會用啊。

  不把你們搞垮,他就不姓薛。

  薛明成還卡著時間,確定把災區大戶們榨得差不多,再把糧食運過去。

  糧食送得早了,那些大戶們就會少出糧。

  送得晚了,又會有麻煩。

  所以這時機很重要。

  紀楚跟薛明成兩人配合默契,在各地大戶受不了之前,把新一批賑災糧送到。

  氣得眾人牙痒痒,對他們又沒有辦法。

  因為那睿王妃的弟弟范大人,已經被皇上責問了。

  這些抱團的士族,哪是被紀楚昌河州混合雙打,分明是聯合皇上,三頭挨打。

  有些人要利用旱情斂財,有人利用旱災緩解土地兼併。

  至於誰贏了,似乎已經顯而易見。

  接下來的日子,紀楚跟賑災隊伍,以及張太監等人,在災區四處奔波。

  大事小情,總有忙不完的。

  他們會拼盡全力,讓百姓度過這場天災,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六月初六深夜,忙了一天的紀楚等人剛剛躺下,便聽到一聲驚雷炸開。

  紀楚立刻睜開眼,望向窗外。

  一起跑出來的,還有隨行官吏們。

  原本滿天星光的天空,瞬間烏雲密布,電閃雷鳴。

  一炷香後,屬於夏季的雷暴雨傾盆而下。

  下雨了。

  終於,下雨了。

  第152章

  「下雨了!」

  「終於下雨了!」

  全城百姓全都醒了, 先是不敢置信,還以為自己在夢中。

  無數人衝到屋外,感受甘霖落下。

  下雨了。

  期盼這樣久的雨, 終於下來。

  雨水打在皮膚上,滋潤無數人痛苦的回憶, 雨水跟淚水混在一起, 竟然也分不清到底是什麼。

  而這傾盆大雨,不管你百姓是佃戶, 還是商人,是士族, 均勻地落在城中。

  並不會因為有錢有勢,或者貧窮苦難而有所傾斜。

  這場興奮持續到早上,大雨依舊未停,大有把之前雨水補回來的感覺。

  紀楚派出去差役也陸陸續續回來,災區十二州府的官員也派人過來報信。

  各地雨水大小雖有不同,可大部分地方陸陸續續下了。

  就算沒雨的地方, 天也開始陰沉, 明顯有下雨的跡象。

  「這般好消息, 趕緊送回京城吧。」張太監興奮得坐不住,即使一晚上沒睡, 看起來還是很精神。

  紀楚那邊已經寫好奏章, 可以立刻呈報, 但他道:「再等等, 十二州府的知州知府都很辛苦, 把大家的文書集齊了,一起送過去。」

  張太監眼前一亮。

  好啊!

  還是你紀楚會做官。

  實際上,紀楚也是知道, 這次皇上出了大力。

  畢竟他們在外面辦差,京城要是沒穩住,事情不會這樣順利。

  你給我面子,我肯定也給你面子啊。

  再說旱情只是緩解,後續還需要皇上再下令賑災,打好關係肯定沒錯。

  說話間,薛明成已經回來了。

  他這段時間在外面送糧,整個人都曬黑了不少,這會看著卻極為精神:「好啊,這場大雨實在是好。」

  雨一下來,災情立刻就有緩解。

  沿途不少地方都能受益。

  雖說已經六月份,主糧是種不成了,可再種點豆子,蔬菜之類的農作物,總算有些收穫。

  不管是多是少,至少有點口糧,官府也好,地方也好,朝廷也好,大家壓力倍減。

  薛明成回來之後,自然也開始寫上報的文書。

  中午時分,各地公文全都飛速送到,一起再送到京城。

  紀楚跟薛明成的奏章里,不僅寫了十二州府的情況,更寫了後續賑災事宜。

  慶賀是要慶賀的。

  後續安排同樣不能鬆懈。

  比如各地如今的人數,田地情況,還有災情時出現的亂象,全部一一清查。

  再有幫著災後重建,以及這幾年的稅收減免等等。

  在各地百姓慶賀下雨的時候,賑災隊伍開始布置災後重建的事,希望讓當地百姓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百姓們的慶祝還在繼續,有些人甚至跑到河道附近,看著水流一點點增加,看著乾裂的土地終於濕潤。

  同樣高興的,自然還有得到消息的京城。

  下雨的第一時間,紀楚跟張太監就送了文書回京。

  第二天早上,更是收集災區各地情況,以及各地文書再送到京城。

  這種事,肯定是八百里加急送回,讓剛下了早朝的皇上,就收到災區下雨的好消息。

  剛散朝的大臣們又被召了回來,聽說是災區下雨的事,急急忙忙跑到勤政殿。

  按理說,宮中不允許這樣跑的,可這次特殊,皇上肯定不計較,只是興奮道:「太好了,久旱逢甘霖,終於下雨了。」

  「是啊,真是老天爺開眼,終於下了雨。」

  「只這一場雨,就能緩解旱情。」

  「就是不知道雨有多大,範圍又有多廣。」

  還好,紀楚他們很快又送來文書。

  受災的十二個州府,全部送來各地情形,把下雨的範圍寫得清清楚楚。

  皇上一封封奏章看著,臉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

  官員們同樣一封封接著看,有些人還看到自己家鄉情況,忍不住鬆口氣。

  太好了。

  都在下雨,這場雨的範圍之廣,比他們想像中還要好。

  原本愁眉苦臉的官員們,頓時喜笑顏開。

  雖說遠隔千里,但賑災籌款調糧,跟整個平臨國都息息相關。

  尤其是戶部尚書,賑災壓力一直極大,這雨一來,終於能鬆口氣。

  其中幾個官員,老家也在災區內,他們家被紀楚薛明成逼著捐糧,每日施粥送出去的糧食,讓每個人都心疼。

  皇上自然也高興。

  畢竟旱情如此之大,難免有人說這是天災,是皇上無德云云。

  總之這對心理生理乃至錢袋,都是極大的考驗。

  稍有不慎,足以造成平臨國動盪。

  回頭再看,這場持續大半年的旱情,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考驗。

  還好,他們都挺過來了。

  只是無論國庫,還是各地屯糧,甚至皇上私庫,都損失頗重。

  現在看著一封封奏章,就知道這場災禍終於過去。

  許義許閣老看了紀楚跟薛明成的奏章,笑著道:「他們兩個還非常謹慎,已經在準備災後重建了。」

  皇上也點頭:「前期已經做得很好了,不能在最後階段差事。」

  收尾之事要做好啊,否則前面花大力氣賑災,也是前功盡棄。

  皇上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奏章,各地知州知府極盡誇讚,說各地百姓都感謝皇上賑災,感念皇上恩德云云。

  文人若是想誇人,還是舉人進士們想誇人,輕輕鬆鬆就能把人捧到天上去。

  就算是自己不會寫,下面總會厲害的書吏師爺,此刻不就派上用場了。

  知州知府們還得了紀楚的暗示,這一封封奏章,就差把皇上馬屁拍到天邊。

  當然,還有朝廷官員做的努力,以及各地大戶們的捐錢捐糧等等。

  這哪裡是奏章,分明是表揚信,把大家誇得通體舒泰。

  中心思想就是,沒有皇上,沒有朝廷官員,沒有戶部大人們的努力,還有各地大戶慷慨解囊。

  這場災情只會更加嚴重。

  所以我們中原十二州府的百姓官員,都感謝你們,都把這件事記在心裡。

  其實這話並不算誇張。

  畢竟中間雖有波瀾,但只要不把百姓餓著,那就算成功。

  戶部尚書看著下面的誇讚,嘴上雖然不說,可嘴角已經揚起來了。

  大家能不知道,這是紀楚跟薛明成故意為之嗎?

  可就算是知道,誰不願意聽人誇讚啊。

  皇上最後開口:「紀楚說是沒錯,十二州府肯定沒有糧食種子,能賣的農具器物,應該都賣了。」

  「許多地方的河堤也需要再次加固,以防雨水太多,再有水災。」

  勤政殿裡再次商議賑災事宜。

  不過這次的氛圍,明顯輕鬆很多,一樣咬死不給錢的戶部尚書,也在商議怎麼從何地調來糧食種子,以及再從滇州調撥棉花種,用於明年的耕種。

  雖說如今才六月份,可這調撥,運輸,發放都需要時間,提前準備肯定沒問題。

  這場曠日已久的旱災,終於有頭有尾,就算這收尾,朝廷也考慮得面面俱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