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皇帝讓三服以內的血親都看管起來,其中自然包括景蓮生。
景蓮生圈禁東宮之中,被禁衛帶著前去面見皇帝。
在宮道上,景蓮生看到了迎面而來的巫應。
巫應一身布衣,兩袖清風,看著景蓮生,微微一笑,拱手道:「告辭了,殿下。」
景蓮生駐足:「你這是……」
「古蓮已經開放,我職已成。故我決意辭官歸隱,不問世事。」巫應答道。
景蓮生頗感意外:「蓮教的事情你也不理了?」
巫應淡淡一笑:「蓮教的事情,我什麼時候理過呢?」
景蓮生不禁沉默。
景蓮生早已查清蓮教內部的污穢,那些貪腐、勾心鬥角之事,無一不令人作嘔。然而,唯獨巫應,好像與這些事情完全不沾邊。
即便是蓮教里看起來最無辜清白的辭迎,偶爾還會在出宮時偷偷享樂,飲酒揮霍,滿足私慾。
可巫應不同,他連這種偷閒享樂也不曾有過,仿佛對世俗的一切都毫無興趣。
景蓮生曾仔細觀察過巫應,發現他既不貪財,也不好色,甚至連權勢也未曾真正放在心上。
然而,景蓮生也清楚地知道,巫應並非純良之輩。他雖不貪戀金銀財寶,卻似乎對玩弄人心有著某種近乎執著的興趣。
他曾見過巫應輕描淡寫地將骨肉至親挑撥離間,也曾見過他三言兩語便讓人陷入絕望。
巫應做這一切,從不為財,也不為權。
他對待那些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既無恨意,也無憐憫,偶爾會湧起淡淡的興味,不過很快就會被厭倦所取代。
就像是,他做這些,只是為了解悶。
但解悶過後,又是更深的厭倦感。
景蓮生雖然總是對蓮教充滿敵意,但巫應對景蓮生卻總是很溫和,若有什麼衝突,也多是退避,從不正面交鋒。
蓮教針對景蓮生的種種陷害,從未停止過。然而,奇怪的是,這些行動中,從未有巫應的身影。至少從表面上看,巫應從未參與其中,甚至從未表現出對景蓮生的敵意。
巫應沒有做過任何傷害景蓮生的事,卻又沒有阻止過任何人這麼做。
他就像一個旁觀者,冷眼看著這一切發生,既不插手,也不干預,就像是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所以,景蓮生對巫應的感觀也是頗為複雜的。
不過現在最讓他意外的是,巫應會突然選擇歸隱。
……但半晌,景蓮生好像從巫應那淡漠的眼神了找到答案:他是厭倦這場遊戲了。
巫應只是淡淡一笑,正要轉身離去。
景蓮生卻叫住了他:「巫應……」
「我已不是大巫。」巫應頓了頓,「你可以呼我的名字,應知禮。」
這是景蓮生第一次知道巫應的名字,頓了頓:「應知禮,我有一句話想請教。」
「請說。」應知禮含笑道。
景蓮生猶豫一刻,才問道:「辭迎……真的閉關了嗎?」
第52章 太子之死
應知禮看起來有些意外,隨後勾起唇角:「殿下再三尋他,可是有什麼要事?」
景蓮生原本對應知禮是有些戒備的,但想到自己也是將死之人,而應知禮也要遠離朝堂,倒也沒什麼好遮掩的了。
景蓮生便說道:「我和他有一個約定要完成。」
應知禮「哦」了一聲,才說:「那恐怕不能完成了。」
景蓮生心頭一緊,抬眸直視應知禮:「他……還活著嗎?」
應知禮笑意更深,目光意味深長:「當然。」
景蓮生此刻既輕鬆,又遺憾:「那是我負約了,望他不要怪我才是。」
應知禮笑了:「他不會。」
說罷,應知禮朝景蓮生深施一禮,轉身離開,很快,他的身影就隱沒在黑暗之中。
景蓮生站在原地,眉頭微蹙,心中隱隱泛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感,仿佛有什麼重要的細節被自己忽略了。他目光微凝,思緒在腦海中盤旋,卻始終抓不住那抹若有似無的線索。
一旁的禁衛們小心翼翼地低聲催促:「太子殿下,陛下還在等著,耽擱不得。」
景蓮生這才收回心神,隨禁衛們一起去面聖。
太極宮掛滿琉璃燈籠,火光灼灼,在他冷峻眉骨處投下陰影,恰似懸而未落的斷頭鍘刀。
行至殿前,偌大廣場空曠,唯有一人站在階前,神色驕傲。
景蓮生認出了他:「祭司。」
祭司聞言,勾唇一笑,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托殿下的福,我已榮升為大巫,執掌蓮教。」
蓮教在明面上,地位最為顯赫的是巫應和聖子。但實際上,這兩人長居深宮,不理世事,大多時候只是掛個虛名。
真正在幕後操控一切,做出那些違背道德、見不得光的骯髒勾當的,正是這位祭司。
而且,長久以來在朝堂之上與景蓮生相互抗衡、明爭暗鬥的,也正是此人。
看來,應知禮請辭後,是這個祭司繼承了他的大巫之位,就此成為蓮教說一不二的第一把手。
景蓮生哂笑:「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祭司……不,現在該稱大巫了。
大巫冷笑道:「殿下,我原本敬您是儲君,對您諸多敬重,只是您咄咄逼人,不敬古蓮,實在令人難以信服。陛下不忍加誅,還請您自己伏法。」
聽到這話,景蓮生看起來並不意外,昂然答道:「君要臣死,父要子亡,自然不能抗拒。」
大巫聞言,緊繃神情微微一松:「既然殿下如此明理,那這事便兩相方便了。」說著,他手一揮,一瓶毒藥便從他手中擲出,划過一道弧線,最終「啪」地一聲落在景蓮生腳下。
「陛下親手來殺我,我自然赴死。」景蓮生伸出一腳,碾碎裝著毒藥的瓷瓶,「你們,還不配。」
大巫冷然道:「看來,殿下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從院後走出一行人來,個個都是蓮教高手,有幾個景蓮生還認得,是之前刺殺過自己,但為數不多能全身而退的高手。
景蓮生冷笑道:「就憑你們?」
大巫一聲令下,眾人如同離弦之箭,一擁而上,將景蓮生團團圍住。
他們身形矯健,動作迅猛,各自施展絕學,或拳或腳,或刀或劍,紛紛向景蓮生攻去。
景蓮生面不改色,身形一閃,猶如雙手齊出,游龍出海,或擋或格,擋住如潮攻勢,如同磐石般屹立不倒。
反而有好幾個高手被打倒在地,難以力敵。
大巫見狀,心知硬碰硬難以取勝,咬牙喝道:「來人!」
眾人聞令,迅速後撤,空出一片場地。
景蓮生凝眉細視,只見燈火搖曳間,兩道身影緩緩走出。定睛一看,竟是禁衛長手持利刃,挾持著皇后。刀刃寒光閃爍,緊貼皇后頸側,令她動彈不得。
景蓮生怔住。
皇后淚落如雨:「蓮生,不要管我……你只管逃吧!你武功過人,若是想跑,誰都攔不住你!」
景蓮生暗自咬牙,冷笑一聲:「陛下果然薄情至此!」
語氣中已無失望或驚訝,唯有冰冷的嘲諷。
眾人正自得意,以為勝券在握,卻見景蓮生身形驟然一閃,如鬼魅般迅捷,瞬間逼近禁衛長。他一手扣住禁衛長的劍刃,另一手將皇后拉至身側,眼中含淚,低聲道:「母后!」
皇后亦是淚眼婆娑,聲音顫抖:「兒啊!」
話音未落,她手中寒光一閃,一柄短刀已深深刺入景蓮生的心口。
景蓮生只覺心口驟然一涼,低頭望去,半截銀刃已沒入胸口,鮮血順著刀鋒噴涌而出,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襟,也灑在皇后的玉鐲上——那是去歲景蓮生獻給她的生辰禮。
鮮血在玉鐲上暈染開來,如同冬日裡綻放的紅梅,漸漸蔓延成一道刺目的血痕,仿佛將原本冰冷的玉石賦予了某種生命的溫度。
上好的溫潤玉鐲,就這樣變成了血絲邪鐲。
可惜,可惜。
皇后的手劇烈顫抖,鬆開刀柄,踉蹌著後退一步,眼中淚水奪眶而出,聲音沙啞破碎:「母后……也是迫不得已啊。」
她的目光游離,不敢直視景蓮生的眼睛。
景蓮生目光凝視著皇后,似有千言萬語,卻終究化作一聲低喃:「兒臣……不孝……」
話音未落,他的身體微微一晃,隨即如斷線的木偶般倒下,所有的生機在那一刻被徹底抽離。
看見景蓮生倒下,蓮教眾人大喜過望,紛紛圍上來。
刀刃沾了蓮教秘毒,見血封喉,不在話下。
但見景蓮生仰躺在地,只有一雙眼睛睜著,像關在籠子裡的鳥看天空。
大巫冷冷開口:「景蓮生這廝太過剛強,一刀下去未必真死,還是補幾刀為妥。」
教徒們對景蓮生早已恨之入骨,聞言自然欣然應允,當即揮起刀劍,紛紛朝景蓮生的屍身劈砍而去。刀光劍影間,生前威風凜凜的景蓮生此刻卻一動不動,任由眾人肆意泄憤。眾人見狀,心中快意難掩,臉上儘是笑意。
景蓮生圈禁東宮之中,被禁衛帶著前去面見皇帝。
在宮道上,景蓮生看到了迎面而來的巫應。
巫應一身布衣,兩袖清風,看著景蓮生,微微一笑,拱手道:「告辭了,殿下。」
景蓮生駐足:「你這是……」
「古蓮已經開放,我職已成。故我決意辭官歸隱,不問世事。」巫應答道。
景蓮生頗感意外:「蓮教的事情你也不理了?」
巫應淡淡一笑:「蓮教的事情,我什麼時候理過呢?」
景蓮生不禁沉默。
景蓮生早已查清蓮教內部的污穢,那些貪腐、勾心鬥角之事,無一不令人作嘔。然而,唯獨巫應,好像與這些事情完全不沾邊。
即便是蓮教里看起來最無辜清白的辭迎,偶爾還會在出宮時偷偷享樂,飲酒揮霍,滿足私慾。
可巫應不同,他連這種偷閒享樂也不曾有過,仿佛對世俗的一切都毫無興趣。
景蓮生曾仔細觀察過巫應,發現他既不貪財,也不好色,甚至連權勢也未曾真正放在心上。
然而,景蓮生也清楚地知道,巫應並非純良之輩。他雖不貪戀金銀財寶,卻似乎對玩弄人心有著某種近乎執著的興趣。
他曾見過巫應輕描淡寫地將骨肉至親挑撥離間,也曾見過他三言兩語便讓人陷入絕望。
巫應做這一切,從不為財,也不為權。
他對待那些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既無恨意,也無憐憫,偶爾會湧起淡淡的興味,不過很快就會被厭倦所取代。
就像是,他做這些,只是為了解悶。
但解悶過後,又是更深的厭倦感。
景蓮生雖然總是對蓮教充滿敵意,但巫應對景蓮生卻總是很溫和,若有什麼衝突,也多是退避,從不正面交鋒。
蓮教針對景蓮生的種種陷害,從未停止過。然而,奇怪的是,這些行動中,從未有巫應的身影。至少從表面上看,巫應從未參與其中,甚至從未表現出對景蓮生的敵意。
巫應沒有做過任何傷害景蓮生的事,卻又沒有阻止過任何人這麼做。
他就像一個旁觀者,冷眼看著這一切發生,既不插手,也不干預,就像是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所以,景蓮生對巫應的感觀也是頗為複雜的。
不過現在最讓他意外的是,巫應會突然選擇歸隱。
……但半晌,景蓮生好像從巫應那淡漠的眼神了找到答案:他是厭倦這場遊戲了。
巫應只是淡淡一笑,正要轉身離去。
景蓮生卻叫住了他:「巫應……」
「我已不是大巫。」巫應頓了頓,「你可以呼我的名字,應知禮。」
這是景蓮生第一次知道巫應的名字,頓了頓:「應知禮,我有一句話想請教。」
「請說。」應知禮含笑道。
景蓮生猶豫一刻,才問道:「辭迎……真的閉關了嗎?」
第52章 太子之死
應知禮看起來有些意外,隨後勾起唇角:「殿下再三尋他,可是有什麼要事?」
景蓮生原本對應知禮是有些戒備的,但想到自己也是將死之人,而應知禮也要遠離朝堂,倒也沒什麼好遮掩的了。
景蓮生便說道:「我和他有一個約定要完成。」
應知禮「哦」了一聲,才說:「那恐怕不能完成了。」
景蓮生心頭一緊,抬眸直視應知禮:「他……還活著嗎?」
應知禮笑意更深,目光意味深長:「當然。」
景蓮生此刻既輕鬆,又遺憾:「那是我負約了,望他不要怪我才是。」
應知禮笑了:「他不會。」
說罷,應知禮朝景蓮生深施一禮,轉身離開,很快,他的身影就隱沒在黑暗之中。
景蓮生站在原地,眉頭微蹙,心中隱隱泛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感,仿佛有什麼重要的細節被自己忽略了。他目光微凝,思緒在腦海中盤旋,卻始終抓不住那抹若有似無的線索。
一旁的禁衛們小心翼翼地低聲催促:「太子殿下,陛下還在等著,耽擱不得。」
景蓮生這才收回心神,隨禁衛們一起去面聖。
太極宮掛滿琉璃燈籠,火光灼灼,在他冷峻眉骨處投下陰影,恰似懸而未落的斷頭鍘刀。
行至殿前,偌大廣場空曠,唯有一人站在階前,神色驕傲。
景蓮生認出了他:「祭司。」
祭司聞言,勾唇一笑,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托殿下的福,我已榮升為大巫,執掌蓮教。」
蓮教在明面上,地位最為顯赫的是巫應和聖子。但實際上,這兩人長居深宮,不理世事,大多時候只是掛個虛名。
真正在幕後操控一切,做出那些違背道德、見不得光的骯髒勾當的,正是這位祭司。
而且,長久以來在朝堂之上與景蓮生相互抗衡、明爭暗鬥的,也正是此人。
看來,應知禮請辭後,是這個祭司繼承了他的大巫之位,就此成為蓮教說一不二的第一把手。
景蓮生哂笑:「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祭司……不,現在該稱大巫了。
大巫冷笑道:「殿下,我原本敬您是儲君,對您諸多敬重,只是您咄咄逼人,不敬古蓮,實在令人難以信服。陛下不忍加誅,還請您自己伏法。」
聽到這話,景蓮生看起來並不意外,昂然答道:「君要臣死,父要子亡,自然不能抗拒。」
大巫聞言,緊繃神情微微一松:「既然殿下如此明理,那這事便兩相方便了。」說著,他手一揮,一瓶毒藥便從他手中擲出,划過一道弧線,最終「啪」地一聲落在景蓮生腳下。
「陛下親手來殺我,我自然赴死。」景蓮生伸出一腳,碾碎裝著毒藥的瓷瓶,「你們,還不配。」
大巫冷然道:「看來,殿下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從院後走出一行人來,個個都是蓮教高手,有幾個景蓮生還認得,是之前刺殺過自己,但為數不多能全身而退的高手。
景蓮生冷笑道:「就憑你們?」
大巫一聲令下,眾人如同離弦之箭,一擁而上,將景蓮生團團圍住。
他們身形矯健,動作迅猛,各自施展絕學,或拳或腳,或刀或劍,紛紛向景蓮生攻去。
景蓮生面不改色,身形一閃,猶如雙手齊出,游龍出海,或擋或格,擋住如潮攻勢,如同磐石般屹立不倒。
反而有好幾個高手被打倒在地,難以力敵。
大巫見狀,心知硬碰硬難以取勝,咬牙喝道:「來人!」
眾人聞令,迅速後撤,空出一片場地。
景蓮生凝眉細視,只見燈火搖曳間,兩道身影緩緩走出。定睛一看,竟是禁衛長手持利刃,挾持著皇后。刀刃寒光閃爍,緊貼皇后頸側,令她動彈不得。
景蓮生怔住。
皇后淚落如雨:「蓮生,不要管我……你只管逃吧!你武功過人,若是想跑,誰都攔不住你!」
景蓮生暗自咬牙,冷笑一聲:「陛下果然薄情至此!」
語氣中已無失望或驚訝,唯有冰冷的嘲諷。
眾人正自得意,以為勝券在握,卻見景蓮生身形驟然一閃,如鬼魅般迅捷,瞬間逼近禁衛長。他一手扣住禁衛長的劍刃,另一手將皇后拉至身側,眼中含淚,低聲道:「母后!」
皇后亦是淚眼婆娑,聲音顫抖:「兒啊!」
話音未落,她手中寒光一閃,一柄短刀已深深刺入景蓮生的心口。
景蓮生只覺心口驟然一涼,低頭望去,半截銀刃已沒入胸口,鮮血順著刀鋒噴涌而出,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襟,也灑在皇后的玉鐲上——那是去歲景蓮生獻給她的生辰禮。
鮮血在玉鐲上暈染開來,如同冬日裡綻放的紅梅,漸漸蔓延成一道刺目的血痕,仿佛將原本冰冷的玉石賦予了某種生命的溫度。
上好的溫潤玉鐲,就這樣變成了血絲邪鐲。
可惜,可惜。
皇后的手劇烈顫抖,鬆開刀柄,踉蹌著後退一步,眼中淚水奪眶而出,聲音沙啞破碎:「母后……也是迫不得已啊。」
她的目光游離,不敢直視景蓮生的眼睛。
景蓮生目光凝視著皇后,似有千言萬語,卻終究化作一聲低喃:「兒臣……不孝……」
話音未落,他的身體微微一晃,隨即如斷線的木偶般倒下,所有的生機在那一刻被徹底抽離。
看見景蓮生倒下,蓮教眾人大喜過望,紛紛圍上來。
刀刃沾了蓮教秘毒,見血封喉,不在話下。
但見景蓮生仰躺在地,只有一雙眼睛睜著,像關在籠子裡的鳥看天空。
大巫冷冷開口:「景蓮生這廝太過剛強,一刀下去未必真死,還是補幾刀為妥。」
教徒們對景蓮生早已恨之入骨,聞言自然欣然應允,當即揮起刀劍,紛紛朝景蓮生的屍身劈砍而去。刀光劍影間,生前威風凜凜的景蓮生此刻卻一動不動,任由眾人肆意泄憤。眾人見狀,心中快意難掩,臉上儘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