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少岩去世。改從其子黃孟脩(名增來)讀書。

  ★1866年(清同治五年)

  春間,娶王氏夫人。

  6月,父死,家貧,不再從師讀書。

  冬,參加福州馬尾船廠附設的船政學堂(原名“求是堂藝局”)入學考試,名列第一。

  ★1867年(清同治六年)

  正式進入船政學堂後學堂,學習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天文、航海術等。入學後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清同治十年)

  在福州船政學堂畢業,考列優等。被派往“建威”艦上實習。曾前往新加坡、檳榔嶼等地。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

  在福州船政局製成的“揚武”號軍艦上實習,曾前往日本長崎、橫濱等地。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隨“揚武”艦去台灣,測量台東背拐、萊蘇嶼各海口,歷時計月余。

  長子璩生,字伯玉。

  ★1876年(清光緒二年)

  被派往英國學習海軍專業。

  ★1877年(清光緒三年)

  初入樸茨茅斯學校,後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課程學習有高等數學、物理、化學、海軍戰術、海戰公法及海軍炮堡建築術等。

  留學期間,研討西方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甚勤,並曾去法國考察。

  常與駐英使節郭篙燾論析中西學術政制之異同,深受讚賞。

  ★1878年(清光緒四年)

  在英留學。夏間,曾往法國巴黎遊歷。

  ★1879年(清光緒五年)

  學成歸國,任教於馬江船政學堂。改名復,字幾道。

  ★1880年(清光緒六年)

  被李鴻章調往北洋水師學堂,任總教習(教務長)。

  ★1881年(清光緒七年)

  初讀英國學者斯賓塞著《群學肄言》。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

  回原籍福建參加“鄉試”,落第。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

  赴北京參加“順天鄉試”,又落第。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再去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落第。

  李鴻章委任北洋水師學堂會辦(副校長)。

  10月,其母陳氏卒。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

  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校長)。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

  讀英國傳教士宓克著《支那教案論》,始譯此書。

  其夫人王氏卒,旋娶江氏。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

  再回原籍福建參加鄉試,落第。

  次子獻生。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先後在天津《直報》上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救亡決論》等文,鼓吹變法維新,提倡“新學”。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奉李鴻章之命辦“俄文館”,任總辦。

  協助張元濟在北京辦“通藝學堂”,提倡西學,培植維新人才。

  贊助梁啓超在上海創辦《明務報》,《原強》、《辟韓》等文在該報重刊。

  夏,翻譯英國學者赫胥黎《天演論》(即《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撰寫《天演論》自序。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與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該報社論大都由嚴復撰寫,並發表《論中國教化之退》、《有如三保》、《道學外傳》等重要文字。

  開始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原富》。

  三子琥生,字叔夏。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

  譯亞當·斯密《原富》(未完),寄吳汝綸商榷。

  所譯《天演論》由湖北沔陽盧氏慎始基齋木刻出版、天津嗜奇精舍石印出版,吳汝綸作序。

  起草《擬上皇帝萬言書》刊於《國聞報》。

  光緒帝召見嚴復,詢問對變法的意見。

  在北京通藝學堂演講“西學門徑功用”。

  戊戌政變後,作《戊戌八月感事》、《哭林晚翠》、《古意》等詩。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續譯《原富》,寄請吳汝綸審定。

  譯英國學者約翰·穆勒《群己權界論》(即《自由論》)。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又娶朱氏。生子二:璩、玷,女三:璆、瓏、頊。

  譯《原富》完。

  離津赴滬,結束了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的職務。在上海“名學會”,講演名學(邏輯學)。

  7月,上海維新人士在英國租界張園成立“中國國會”,挽救時局,嚴復當選為副會長。

  始譯約翰一穆勒《名學》。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應張翼(燕謀)招請赴天津主持開平礦務局工作。

  致書吳汝綸,請其為《原富》作序,撰《原富》“譯事例言”。張元濟、鄭孝檉編《中西編年、地名、人名、物義諸表》附在《原富》譯本後。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由管學大臣張百熙聘為京師大學堂編譯局總辦。

  《原富》由上海南洋公學譯書院出版。

  譯約翰·穆勒《名學》半部(八篇)。

  在張元濟主編的《外交報》上發表《致《外交報》主人書》,針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強調“分則兩立,合則兩亡”。

  續譯《群學肄言》,年底完成,凡三易稿。

  《與梁任公論所譯《原富》書》在《新民叢報》上發表。

  9月,所譯《群己權界論》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0月,譯完英國學者甄克思《社會通詮》一書。

  應熊季廉之請,編寫《英文漢詁》,以漢文言述英文文法。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辭去編譯局職,離京赴滬。

  所譯《社會通詮》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協助馬相伯創辦復旦公學。

  春,張翼以開平礦務局訟事約請嚴復赴英。在倫敦會見孫中山,兩人圍繞改造中國途徑,意見不合。順途遊歷法蘭西、瑞士、義大利等地。

  5月,所著《英文漢詁》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8月,所著《評點老子道德經鈔》一書由熊季廉在日本東京出版。

  本年,所譯約翰·穆勒《名學》由蒯氏金粟齋刻成。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任上海復旦公學第二任校長,不久辭職。

  在上海青年會發表講演,後以《政治講義》為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8月,所譯孟德斯鳩著《法意》脫稿,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9月,清政府考試留學畢業生,被派為同考官,前往北京。

  被安徽巡撫恩銘聘為安慶高等學堂監督(校長)。

  ★190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夏,離開安慶高等學堂。

  ★190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

  應直隸總督楊文敬之聘赴津,途中手批王荊公(安石)詩自遣。

  7月,為女學生呂碧城講解《名學淺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