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師兄。」少年皺眉抬眼,聲音仍舊低低的,好似犯了多大的錯。
「你每天都這樣照顧我,真的不嫌麻煩嗎?」
宋盡遙原本有些出神。
許采采這話把他洶湧掀起的情慾生生澆滅,令他嚴肅地冷下臉來。
「為何會這麼想?」
修士的眼神重又變得十分不解,甚至帶上了些許偏執。
「我從未說過這是麻煩。」
宋盡遙情緒淡漠,在別的方面或許會反應遲鈍些。
但一旦許采采有任何想要推開他、拒絕他、與他保持距離的意圖,宋盡遙就會如嗅到血腥味的野狼一般,極為敏銳地立刻警覺。
他的神情變得固執且冷硬,灰白的一雙眼緊緊鎖住跟前的人。
「采采,別再亂想,」男人揉著師弟柔順的發頂,語氣毫無波動與人強調,「師兄會永遠這樣待你,也只有師兄可以,采采能記住嗎?」
許采采很遲緩地眨眼,仍有些發愣。
他心中還是隱有顧慮。
似乎覺得越是這樣,便越是有哪些地方不太對。
但宋盡遙不容忽視的熾熱視線落在身上,幾乎讓他無法思考了。
許采採在心中掙扎片刻,只好輕輕地點了頭。
宋盡遙見狀,便滿意了。
「很乖,」他總算移開視線,垂眼又挖一勺靈膏送到許采采唇邊,低聲地哄,「采采,張嘴。」
第12章
三日後,長清宗的飛舟抵達了九溪城中心城區。
九溪城地下靈脈脈絡豐富,與當地河流走向相似,這便是該城定名為九溪的緣由。
宋盡遙與許采采一行人抵達時,中心城區已經聚集了從五湖四海趕來祝賀的各路修士,城內城外皆熱鬧非凡。
一早得知長清宗的弟子會在這時抵達,蕭老族長早早便在府中等候待客。
並不是壽宴當日,所以蕭府中並沒有停駐多少來客,幾乎與平時一樣寧靜有序。
宋盡遙帶領著許采采,以及一行宗門弟子進入面積寬闊的接待大堂。
剛一走進,蕭老族長便拄著拐杖面帶笑容地迎接上來。
蕭老族長年歲極高,鬚髮盡白,慈眉善目。
實際上,在強者林立的修真界中,溫順和善的蕭老族長在修行上不算突出,只因其樂善好施、與人為善,所以頗受各界敬重。
只不過,即使修行再不突出,蕭老族長也是常年修煉的大能。
可對方剛走近,許采采等人便都注意到,老者拄著拐杖的身形頗為不穩,面色亦是十分憔悴。
為招待他們一行人,老族長面上皺紋間擠出笑容,渾濁雙眸泛著點點亮光,卻更像是在強撐。
心中覺得有異,但一行人並未多言。
宋盡遙牽著許采采,與謝問玉各自上前介紹寒暄。
得知謝問玉是長清宗當今掌門親傳大弟子,而江執道唯有的兩位親傳弟子都來為自己慶生的時候,蕭老族長笑得連連點頭。
欣賞後輩的目光落在一行弟子身上,老族長嗓音微啞,語氣輕緩。
「好,只看著你們這些頂天立地的年輕人,我心中便十分欣慰。你們定要好好守護長清宗,護一方安寧。」
老人神情殷切,眾人當然是立刻點頭應和。
之後又各自坐下,老族長關切地向宋盡遙與謝問玉詢問長清宗的現狀。
正閒聊之際,大門處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一白袍青年由侍從引導,緩步走進大堂。
那人一身素白薄衫,手中亦執著一根細細拐杖。
他相貌清雅白淨,只是雙眼由一道兩指寬的白綾遮住,行走間腳步遲緩,需在手杖與隨從的協助下前行。
來人的出現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待他在宋盡遙等人對面坐下後,老族長才開口介紹。
「這是我兒,名喚閱霜。」
話落,蕭閱霜面朝著長清宗弟子所在的方向,不失禮節地淺淺一笑。
許采采他們倒是聽說過蕭老族長有一愛子。
且因為是老族長唯一的孩子,所以老族長十分注重對蕭閱霜的教育,從小將其帶在身邊讀書修行。
時間長了,蕭閱霜也以父親為榜樣,養成了嫉惡如仇的性子,最熱衷於懲惡揚善。
據說早年間,一旦有難纏的妖修魔修在九溪城附近作怪,蕭閱霜定是第一個趕到的。
看出眾人的關心與疑惑,老族長並不忌諱,簡單介紹了原因。
原是在十多年前,蕭閱霜在與擅長使用瘴氣的魔修纏鬥時,不慎被傷了眼睛。
魔修所練的瘴氣並非普通邪氣,老族長為兒子尋遍醫修也無法治癒,一雙眼就這麼廢了。
原本,雖無法視物,但蕭閱霜還可以藉助自身靈力感知外界。
但也就是一個多月前,在又一次為九溪城驅逐魔修的過程中,蕭閱霜不幸身受重傷,墜落懸崖。
那時,大家都以為他已經喪命。
可悲痛萬分的老族長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在崖下找尋了三天三夜,最終還真找回了滿身是血的兒子。
只是回來後,蕭閱霜因重傷難愈,修為折損,暫時無法再動用靈力,這才與眼盲的凡人沒什麼兩樣。
而蕭老族長在這一個多月里經歷大起大落,又為兒子的傷耗盡了心力。
許采采聽完,心中替人難過,這時也明白老族長為什麼會這樣憔悴了。
大家聽完這些,心中都不好受。
他們又是心疼蕭家父子,又是痛恨作惡的魔修,氣氛一時十分低沉。
幸而謝問玉能說會道,又因為本就出身這樣的大家族,十分擅長哄長輩高興。
所以很快就用幾句話的功夫,輕輕掀過這篇,又聊得老族長面上流露出笑意。
許采采坐在宋盡遙身邊,因為剛坐下那會兒有點緊張,所以還一直在桌下跟他師兄牽著手。
他沒那麼容易從方才的話題中抽離,一直不由自主地看向遠遠坐在對面的蕭閱霜。
對方雙眼蒙著白布,無法視物的模樣,讓他不得不聯想到自己的師兄。
許采采是在六七歲時,才得知宋盡遙曾患眼盲症的。
那時正是他跟宋盡遙徹底不再生疏,變得親密無間的時候。
小孩子直到這時,才敢無所顧忌地問出一直好奇的問題。
他很想知道他師兄眼睛的顏色為什麼和大家的不一樣。
淺淺的,透透的,像冰玉,又像銀白的珍珠。
宋盡遙當時把他抱在腿上餵飯,只苦惱怎麼才能哄師弟多吃幾口,聞言便語氣冷淡,像在回答一件極不相干的事答道。
「幼時生病,才會如此。」
許采采那時還小,呆愣愣的。
不是很懂,但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問了。
直到十幾歲,他纏著師尊打聽好幾次,才總算清楚了解了宋盡遙幼時的經歷。
宋盡遙出生於凡間的富商一家,因富甲一方,所以家族亦算有權有勢。
原本,因為上面幾個孩子資質平平,所以父母便一直對尚未出生的宋盡遙寄予厚望,希望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但當發現宋盡遙出生便雙目無神,患有眼盲之症後,父母兩人當即便心情凝重,大失所望。
不過,因家中條件優越,所以他們並沒有立刻放棄,而是四處尋醫為宋盡遙醫治。
但娘胎裡帶出來的先天病症,凡間醫者極難醫治。
屢屢失敗後,宋盡遙的父母二人便變得極為焦慮煩躁。
後又碰上巫醫。
在找不出治癒之法後,那巫醫竟斷定襁褓中的嬰兒為上界降臨的大凶之兆,定會為家族帶來災禍。
從商之人最重吉凶風水之說,宋盡遙的父母大驚失色,當即便徹底放棄了宋盡遙。
他們將僅僅出生兩三個月的嬰兒鎖進極為偏遠的雜院中,只安排幾個奴僕守在附近,定時進去餵食。
而兩位親生父母,則因為害怕染上禍患,從此沒再來看過一眼。
沒徹底斷掉宋盡遙的生路,於他們而言似乎已經仁至義盡。
宋盡遙就這樣艱難存活。
宋家夫婦狠心將親生兒子遺棄的事傳得很遠。
以訛傳訛,到最後,並不知曉內情的人們都將宋盡遙認定為極為可怕的災星。
就連給他餵食的奴僕,回回踏進雜院都嫌晦氣。
所以宋盡遙幾乎是從有意識起,便是獨自一人。
等他有了自理能力,能行走覓食後,連唯一定期送食的奴僕便也不知所蹤了。
沒人知道宋盡遙是如何瞎著一雙眼,從只會爬的孩童長成青年的。
也正是因為這段無法磨滅的兒時經歷,形成了宋盡遙如今情感淡漠、固執獨裁的秉性。
因為從沒有受人關照的記憶,從不曾感知過來自外界的情感,所以自然也生不出那些東西。
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宋盡遙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本就該毫不相干,彼此冷淡。
「你每天都這樣照顧我,真的不嫌麻煩嗎?」
宋盡遙原本有些出神。
許采采這話把他洶湧掀起的情慾生生澆滅,令他嚴肅地冷下臉來。
「為何會這麼想?」
修士的眼神重又變得十分不解,甚至帶上了些許偏執。
「我從未說過這是麻煩。」
宋盡遙情緒淡漠,在別的方面或許會反應遲鈍些。
但一旦許采采有任何想要推開他、拒絕他、與他保持距離的意圖,宋盡遙就會如嗅到血腥味的野狼一般,極為敏銳地立刻警覺。
他的神情變得固執且冷硬,灰白的一雙眼緊緊鎖住跟前的人。
「采采,別再亂想,」男人揉著師弟柔順的發頂,語氣毫無波動與人強調,「師兄會永遠這樣待你,也只有師兄可以,采采能記住嗎?」
許采采很遲緩地眨眼,仍有些發愣。
他心中還是隱有顧慮。
似乎覺得越是這樣,便越是有哪些地方不太對。
但宋盡遙不容忽視的熾熱視線落在身上,幾乎讓他無法思考了。
許采採在心中掙扎片刻,只好輕輕地點了頭。
宋盡遙見狀,便滿意了。
「很乖,」他總算移開視線,垂眼又挖一勺靈膏送到許采采唇邊,低聲地哄,「采采,張嘴。」
第12章
三日後,長清宗的飛舟抵達了九溪城中心城區。
九溪城地下靈脈脈絡豐富,與當地河流走向相似,這便是該城定名為九溪的緣由。
宋盡遙與許采采一行人抵達時,中心城區已經聚集了從五湖四海趕來祝賀的各路修士,城內城外皆熱鬧非凡。
一早得知長清宗的弟子會在這時抵達,蕭老族長早早便在府中等候待客。
並不是壽宴當日,所以蕭府中並沒有停駐多少來客,幾乎與平時一樣寧靜有序。
宋盡遙帶領著許采采,以及一行宗門弟子進入面積寬闊的接待大堂。
剛一走進,蕭老族長便拄著拐杖面帶笑容地迎接上來。
蕭老族長年歲極高,鬚髮盡白,慈眉善目。
實際上,在強者林立的修真界中,溫順和善的蕭老族長在修行上不算突出,只因其樂善好施、與人為善,所以頗受各界敬重。
只不過,即使修行再不突出,蕭老族長也是常年修煉的大能。
可對方剛走近,許采采等人便都注意到,老者拄著拐杖的身形頗為不穩,面色亦是十分憔悴。
為招待他們一行人,老族長面上皺紋間擠出笑容,渾濁雙眸泛著點點亮光,卻更像是在強撐。
心中覺得有異,但一行人並未多言。
宋盡遙牽著許采采,與謝問玉各自上前介紹寒暄。
得知謝問玉是長清宗當今掌門親傳大弟子,而江執道唯有的兩位親傳弟子都來為自己慶生的時候,蕭老族長笑得連連點頭。
欣賞後輩的目光落在一行弟子身上,老族長嗓音微啞,語氣輕緩。
「好,只看著你們這些頂天立地的年輕人,我心中便十分欣慰。你們定要好好守護長清宗,護一方安寧。」
老人神情殷切,眾人當然是立刻點頭應和。
之後又各自坐下,老族長關切地向宋盡遙與謝問玉詢問長清宗的現狀。
正閒聊之際,大門處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一白袍青年由侍從引導,緩步走進大堂。
那人一身素白薄衫,手中亦執著一根細細拐杖。
他相貌清雅白淨,只是雙眼由一道兩指寬的白綾遮住,行走間腳步遲緩,需在手杖與隨從的協助下前行。
來人的出現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待他在宋盡遙等人對面坐下後,老族長才開口介紹。
「這是我兒,名喚閱霜。」
話落,蕭閱霜面朝著長清宗弟子所在的方向,不失禮節地淺淺一笑。
許采采他們倒是聽說過蕭老族長有一愛子。
且因為是老族長唯一的孩子,所以老族長十分注重對蕭閱霜的教育,從小將其帶在身邊讀書修行。
時間長了,蕭閱霜也以父親為榜樣,養成了嫉惡如仇的性子,最熱衷於懲惡揚善。
據說早年間,一旦有難纏的妖修魔修在九溪城附近作怪,蕭閱霜定是第一個趕到的。
看出眾人的關心與疑惑,老族長並不忌諱,簡單介紹了原因。
原是在十多年前,蕭閱霜在與擅長使用瘴氣的魔修纏鬥時,不慎被傷了眼睛。
魔修所練的瘴氣並非普通邪氣,老族長為兒子尋遍醫修也無法治癒,一雙眼就這麼廢了。
原本,雖無法視物,但蕭閱霜還可以藉助自身靈力感知外界。
但也就是一個多月前,在又一次為九溪城驅逐魔修的過程中,蕭閱霜不幸身受重傷,墜落懸崖。
那時,大家都以為他已經喪命。
可悲痛萬分的老族長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在崖下找尋了三天三夜,最終還真找回了滿身是血的兒子。
只是回來後,蕭閱霜因重傷難愈,修為折損,暫時無法再動用靈力,這才與眼盲的凡人沒什麼兩樣。
而蕭老族長在這一個多月里經歷大起大落,又為兒子的傷耗盡了心力。
許采采聽完,心中替人難過,這時也明白老族長為什麼會這樣憔悴了。
大家聽完這些,心中都不好受。
他們又是心疼蕭家父子,又是痛恨作惡的魔修,氣氛一時十分低沉。
幸而謝問玉能說會道,又因為本就出身這樣的大家族,十分擅長哄長輩高興。
所以很快就用幾句話的功夫,輕輕掀過這篇,又聊得老族長面上流露出笑意。
許采采坐在宋盡遙身邊,因為剛坐下那會兒有點緊張,所以還一直在桌下跟他師兄牽著手。
他沒那麼容易從方才的話題中抽離,一直不由自主地看向遠遠坐在對面的蕭閱霜。
對方雙眼蒙著白布,無法視物的模樣,讓他不得不聯想到自己的師兄。
許采采是在六七歲時,才得知宋盡遙曾患眼盲症的。
那時正是他跟宋盡遙徹底不再生疏,變得親密無間的時候。
小孩子直到這時,才敢無所顧忌地問出一直好奇的問題。
他很想知道他師兄眼睛的顏色為什麼和大家的不一樣。
淺淺的,透透的,像冰玉,又像銀白的珍珠。
宋盡遙當時把他抱在腿上餵飯,只苦惱怎麼才能哄師弟多吃幾口,聞言便語氣冷淡,像在回答一件極不相干的事答道。
「幼時生病,才會如此。」
許采采那時還小,呆愣愣的。
不是很懂,但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問了。
直到十幾歲,他纏著師尊打聽好幾次,才總算清楚了解了宋盡遙幼時的經歷。
宋盡遙出生於凡間的富商一家,因富甲一方,所以家族亦算有權有勢。
原本,因為上面幾個孩子資質平平,所以父母便一直對尚未出生的宋盡遙寄予厚望,希望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但當發現宋盡遙出生便雙目無神,患有眼盲之症後,父母兩人當即便心情凝重,大失所望。
不過,因家中條件優越,所以他們並沒有立刻放棄,而是四處尋醫為宋盡遙醫治。
但娘胎裡帶出來的先天病症,凡間醫者極難醫治。
屢屢失敗後,宋盡遙的父母二人便變得極為焦慮煩躁。
後又碰上巫醫。
在找不出治癒之法後,那巫醫竟斷定襁褓中的嬰兒為上界降臨的大凶之兆,定會為家族帶來災禍。
從商之人最重吉凶風水之說,宋盡遙的父母大驚失色,當即便徹底放棄了宋盡遙。
他們將僅僅出生兩三個月的嬰兒鎖進極為偏遠的雜院中,只安排幾個奴僕守在附近,定時進去餵食。
而兩位親生父母,則因為害怕染上禍患,從此沒再來看過一眼。
沒徹底斷掉宋盡遙的生路,於他們而言似乎已經仁至義盡。
宋盡遙就這樣艱難存活。
宋家夫婦狠心將親生兒子遺棄的事傳得很遠。
以訛傳訛,到最後,並不知曉內情的人們都將宋盡遙認定為極為可怕的災星。
就連給他餵食的奴僕,回回踏進雜院都嫌晦氣。
所以宋盡遙幾乎是從有意識起,便是獨自一人。
等他有了自理能力,能行走覓食後,連唯一定期送食的奴僕便也不知所蹤了。
沒人知道宋盡遙是如何瞎著一雙眼,從只會爬的孩童長成青年的。
也正是因為這段無法磨滅的兒時經歷,形成了宋盡遙如今情感淡漠、固執獨裁的秉性。
因為從沒有受人關照的記憶,從不曾感知過來自外界的情感,所以自然也生不出那些東西。
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宋盡遙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本就該毫不相干,彼此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