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章文鼎一路上,除了一直在想自己有沒有可能逃生,就是在咒罵沈江霖。

  若不是這個奸猾之徒,收買了所有臨安府上上下下的官員,讓他們俱都入股那些作坊,挑撥地這些人和自己離心離德,自己怎麼會這麼容易被他們聯名上書舉報拉下馬?

  章文鼎自然恨那些下屬,但是更恨這個挑起頭子的始作俑者!

  若是沈江霖此刻站在他面前,他恨不能飲其血啖其肉,將此人挫骨揚灰的好!

  他也恨自己,看到了大額的利益,放鬆了警惕,竟然著了這個小人的道,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章文鼎這樣的人,不會去後悔自己曾經做過的惡行,他只會去將一切的罪責推到他人身上,從無反思之意。

  章文鼎一下子跪了下來,涕泗橫流,許久不曾說過話,再加上一路上都是戴枷行走,章文鼎養尊處優慣了,被折磨的不輕,此刻頭髮花白了一半,整個人都潦倒憔悴,聲音沙啞:「大人,還請大人繞過小的一命,小的願給大人當牛做馬,在所不辭!」

  楊允功的聲音不喜不怒,在房間內迴蕩:「章文鼎,這是你最後的機會,本官要聽到關於沈江霖在雲南做的一切事情,記住,我只要聽實話。」

  章文鼎一聽,果然如此,立即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開始將他了解到一切都說了出來。

  這一說就從日暮西山說到夜色正濃,等到楊允功出來後,柳如是立馬跟隨楊允功之後,輕聲問道:「大人,他都說了麼?」

  一路上的心理戰術十分奏效,已經徹底擊垮了章文鼎的意志,楊允功點了點頭,然後便聽柳如是詢問該如何處置章文鼎。

  楊允功想都不想,一邊登上馬車一邊冷然道:「自然是秉公處理。」

  柳如是瞬間心領神會,已經利用完了,是生是死亦無所謂了。

  數日之後,一份刑部口供流傳了出來,貪官年年都有,並不稀奇,但是在這份口供中講述的事情卻讓朝堂上許多士大夫都義憤填膺。

  口供中除了談及自己如何在雲南邊境之地斂財,更談到了河陽縣知縣是如何通過新建作坊,吸引官員入股,勾連臨安縣上下,打擊政敵的,同時還有對方如何倒行逆施,隨意更改稅入制度,引得民怨沸騰之事。

  總之,髒水是一盆一盆地往沈江霖身上潑,反正雲南足夠遠,章文鼎覺著自己又有首輔大人撐腰,自然是七分真三分假,勢要將沈江霖打入十八層地獄才是!

  沈江霖的稅制改革,頓時觸動了許多人的神經。

  能在朝堂上站著的,沒有一個是傻子,他們很快就能覺察出其中的不對來,勾結官員這種事,大家都在做,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是古往今來的稅制改革,沒有一個不會波及到既得利益者的,而他們是誰?

  他們就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必須要乘著這件事還沒擴大開來,就要扼殺在搖籃里。

  一時之間,對沈江霖的彈劾奏摺再一次如同潮水般湧來,有楊允功在背後指揮施壓,他就不信,已經將他貶謫到了雲南,那沈江霖還要繼續折騰,那麼這一回,就乾脆毀了他便是!

  楊允功本不想直接毀掉這塊良才美玉,只可惜良才美玉拒不為他所用,那就只有毀掉了。

  然而,彈劾奏摺剛剛擺上皇帝的案頭,已經升為光祿寺少卿的楊志遠第一個站出來,力挺沈江霖,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奏摺,字字句句都在肯定沈江霖的做法。

  朝會之上,雙方之間的戰役更是一觸即發,楊志遠絲毫不肯退讓半步。

  楊允功原本以為自己故技重施一回,自然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況且這回可是沈江霖自己遞過來的把柄,動了眾人的利益,只能說年輕人膽子太大、想的太過於簡單了。

  可是萬沒想到,自己親孫子第一個站出來為沈江霖說話。

  「陛下,小沈大人改革了稅制,那是因地制宜,河陽縣如此貧瘠之地,種地既然種不出結果來,那麼帶領著百姓興起手工業、辦各種工坊自然應該受到鼓勵。如今河陽縣當地的百姓既然八成都靠做工賺取銀錢,那麼改一改收稅方式,又何錯之有?」

  楊志遠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整個「太和殿」中都迴蕩著楊志遠的聲音,讓所有人都不禁朝他側目而去。

  雖然朝堂之上楊家祖孫分道揚鑣的傳言早就甚囂塵上,但是具體是怎麼回事,是做給人看還是果真如此,許多人還不明就裡。

  朝堂上的楊派嫡系此刻也有些猶豫了——他們難道要真的炮轟楊志遠,分毫面子不給嗎?

  畢竟楊首輔可沒有在公開場合承認過,從此以後不認這個孫子。

  當然,言語都是薄弱的,更關鍵的是,和楊志遠鬧成這樣,也沒見楊首輔從子孫中再選一個接班人出來培養,這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啊。

  正因為有所顧慮,楊志遠反駁完張夢淵的話後,張夢淵臉上也是訕訕,朝堂上的人都知道,張夢淵是楊首輔的應聲蟲和傳聲筒,這些年來,大家都不怎麼敢得罪張夢淵,那是因為張夢淵有時候就代表著楊允功。

  但是再怎麼能夠代表楊允功,還有人家親孫子親?

  張夢淵偷偷覷了一眼楊首輔,想看看首輔大人是何表情,自己究竟該如何應對。

  楊允功直接對著周承翊行了一禮,毫不客氣道:「無知小兒信口雌黃!如何收稅影響到的乃是國家社稷,更是祖宗家法,怎可朝令夕改、出爾反爾?若是今日沈江霖可以,那麼明日是不是其他地方上的官員都可以?此例絕不可開,還望陛下三思!」

  楊允功直接硬懟,態度鮮明,剛剛還處於觀望狀態的官員立即跟著發言。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沈江霖無視大周稅法,定需要嚴懲,以儆效尤才是。」

  「當年太祖皇帝定下的稅法,傳承至今百餘年,如何能讓區區一個沈江霖給動搖了?陛下,沈江霖這是根本沒將律法放在眼裡啊!」

  「臣懇請陛下將沈江霖同樣押解回京,嚴正其法,不能在再讓他禍害地方了!」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泰半朝臣都加入了討伐沈江霖的隊伍中,楊志遠一張嘴如何能說過這麼多人,頓時就處了下風。

  而就在這時,唐雲翼當先一步占了出來,聲音平和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周承翊在御座上清咳了一聲,瞬間剛剛還像菜市場一樣嘈雜的朝堂安靜了下來。

  周承翊看著御座下那群剛剛吵得聲嘶力竭、臉紅脖子粗的老匹夫,心中冷笑了兩聲——這些人干別的事情不精,但是給人安個罪名、顛倒黑白的能力卻是手到擒來。

  要不是他十分了解沈江霖的一舉一動,要不是許多事情甚至有他的親自參與,被他們這般討伐下來,自己或許真的會生起沈江霖有異心的懷疑。

  所有人都盯著唐雲翼,這個人入朝幾月來,不聲不響,並沒有在吏部掀起什麼波瀾,難道今日想要上演一場師兄弟情深的戲碼來?

  第189章

  誰都知道, 沈江霖是唐公望的關門弟子,那麼唐雲翼自然就是沈江霖的師兄。

  只是唐雲翼上任之後,大家原本以為唐雲翼會想辦法將沈江霖從雲南撈回京城, 可是等了好幾個月了,也沒見唐雲翼有什麼動作, 許多人背地裡便說,莫說師兄弟,便是親兄弟, 也要先保了自己的前程再說。

  現在唐雲翼站出來, 這個入朝以來一直沉寂著的吏部侍郎,也不知道到底要說些什麼。

  「陛下, 臣統計了河陽縣歷年來的稅入情況,還請陛下和各位同僚聽一聽後, 再做評判。」

  「開明三年, 也便是沈江霖上任前一年,河陽縣上繳稅入為0,朝廷撥款糧食五千石,銀兩一萬餘兩。」

  「開明二年, 河陽縣上繳稅入總計為0, 朝廷撥款六千七百兩。」

  「開明元年, 陛下初登大寶, 天佑大周, 河陽縣風調雨順,上繳稅入九百三十六兩。」

  「永嘉二十年, 河陽縣遭遇地動大災,上繳稅入為0,朝廷賑災銀兩撥款總計五萬八千兩。」

  「臣復又統計了永嘉九年到永嘉十九年間的稅入情況, 合計上繳稅入為一萬六千兩白銀,朝廷總撥款為八萬三千兩白銀,合計欠稅六萬七千兩白銀。」

  所有人都知道河陽縣貧困,但是當唐雲翼將河陽縣的歷年稅入數據公之於眾的時候,眾人這才能夠明確體會到,這個河陽縣到底有多窮。

  唐雲翼不給眾人太多思考的時間,繼續沉穩道:「沈江霖上任兩年,第一年的稅入合計是兩萬兩白銀,此乃河陽縣過去十年的稅入總和還多,而第二年,河陽縣的稅入是六萬兩,幾乎與大周最富裕的上縣吳縣、華亭縣比肩,這樣的功績,史無前例,可載入史冊矣!」

  唐雲翼轉過身面向眾位朝臣,目光銳利,面上肅穆,冷聲問道:「試問各位,還有誰能夠干出和沈江霖一般的功績?」

  所有人默然,不敢上前接話,這個話沒法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