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江霖的本事,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了,將一個這麼貧苦的下縣,通過自己的手段、區區兩年時間,將它變成如今這般情況,稅入可與最富有的縣城相比,哪怕他用盡了手段,也真不是他們能做到的。

  便是那個什麼香皂、精油等物,如今在京城裡賣的這般火熱,據說都是沈江霖提供的方子,而他將這些方子免費供給河陽縣衙使用,得到的收益都歸縣衙所有,否則如何會有如此引人矚目的成就?

  他們若是有這種方子,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自家人,如何會便宜了旁人?

  光是這一點,許多人就不如沈江霖多矣。

  有些稍有廉恥之心的人默默低下了頭,不敢與唐雲翼對視,但是還有些人卻挖空心思要挑沈江霖的刺。

  剛剛楊首輔既然已經表過態了,張夢淵知道自己應該繼續應戰,哪怕他知道唐雲翼說的都是實話,但是那又怎樣?

  他說的又何嘗不是實話?沈江霖難道沒有違反祖宗家法?難道就沒有罔顧律法條陳?

  「唐大人,如此高的稅入,難道您沒有過懷疑嗎?不正是因為沈江霖通過更改稅法,取得的不義之財、搜刮民脂民膏之故嗎?不更應該嚴懲沈江霖,絕不姑息嗎?」

  張夢淵的話,無恥至極,但是他臉上卻閃過得意之色。

  沈江霖的功勳他絕口不提,但是他的瑕疵卻是無限放大,這便是政客。

  有了祖宗家法這面大旗,無論唐雲翼說什麼都是錯!

  唐雲翼卻對著張夢淵「呵呵」冷笑了兩聲,唐雲翼之前在揚州的時候中過毒,導致身體癱瘓、無法動彈,雖然後來祛毒治好了,但導致他面上的神經有幾處已經完全壞死,所以當唐雲翼冷笑的時候,面容便有些十分之扭曲,看的張夢淵心裡一驚。

  「張大人,你根本不知道河陽縣是如何收稅的,就污衊沈江霖搜刮民脂民膏之罪,果然自己沒有本事之人,便會以為旁人也無本事、只會行使一些齷齪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唐雲翼在說事之前,先是毫不客氣地奚落了張夢淵一頓。

  張夢淵自己是靠裙帶關係、奉承楊允功上的位,所以最怕別人揭他的老底,隨著他官位越做越大,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旁人如此直白地戳穿他了,頓時張夢淵氣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就連一向自詡口舌伶俐,此刻也一下子卡了殼。

  ?「沈江霖的收稅方式,去掉了以往的過稅、住稅,只收三十取一的交易稅,以及工坊、個人買賣的人頭稅費,工坊主承擔每個工人千分之五的稅費,由工坊主繳納,而個人買賣則是一個月只有五十文的稅費,不徵收交易所得,由此看來,沈江霖是大大簡化了收稅方式、甚至是大大降低了百姓的稅賦,居然還會有人可笑稱他為搜刮民脂民膏?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許多官員的面色一變再變。

  他們只知道沈江霖改變了收稅方式,多出來一個人頭稅,卻不知道按照新的稅法沈江霖是減免了稅賦、而非增加稅賦。

  很多人一開始先入為主的想法,都是沈江霖巧立名目、增收了新的稅入,加之沈江霖的經營手段,才有如今這般亮眼的政績。

  地方上的縣官違規操作的多了去了,畢竟天高皇帝遠,動用自己的關係、手段,改一些政策條例,只要不動到根本,很多上頭的官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為何人人都要爭做京官?除了靠近權力的核心、在御前說的上話,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地方官的孝敬。

  他們無須手染塵泥,就能輕鬆站著把銀子給掙了,這可是很多人做夢都想得到的好事兒。

  所以京官們對地方官的種種手段都是了如指掌,甚至有時候還會幫著一起欺上瞞下,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可現在這件事,壞就壞在,沈江霖是京城被貶謫出去的官員,也沒有人敢和他走的過近,知曉他的事情,除了幾個堅定站在沈江霖背後支持他的親友們,他們對沈江霖在雲南的所作所為,只停留在章文鼎的供詞之中。

  而章文鼎呢?恨不能把沈江霖描述成一個比他還貪的貪官,是一個十惡不赦、搜刮百姓的豺狼。

  偏偏許多人還認為,章文鼎的證詞沒有錯,因為在他們這些官場老油條眼中,哪有什麼真正的大公無私、為國為民,最終目的,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名。

  為了百姓?百姓如牛馬,向來是供人驅使的兩腳牲畜罷了。

  沈江霖不圖錢,那麼鬧出這麼大的陣仗,就是為了名和權。

  以己度人,沒有人覺得自己錯得離譜。

  直到唐雲翼將沈江霖為河陽縣所做的一切徐徐道來。

  楊志遠見眾人愕然,再次力挺沈江霖:「小沈大人如此施為,又取得了這般大的成就,我竟也不知道大家為何還要處處阻攔?我勸各位還是不要再拿祖宗家法說事了,太祖在世時,三改稅法才定下了如今的稅律,但是時移世易,一百多年過去了,若是我們還死抱著過去的稅法不變,這和墨守成規又有何區別?既然小沈大人已經做出了功績,不若就讓他在雲南一地繼續施為下去,此法若是可行,再推廣全國也不遲。若是我大周,處處都有河陽縣的稅入,那麼國庫何愁不豐盈?百姓何愁不能安居樂業?戍衛邊關的將士何愁無棉衣過冬?」

  楊志遠越說越慷慨激昂,沈江霖的所作所為,他的政治理念,都是楊志遠心中渴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此刻能在朝堂上為他搖旗吶喊,才讓楊志遠覺得自己站在朝堂上是有價值的。

  楊允功實在聽不下去了,楊志遠竟是要堅定站在沈江霖這一邊,沈江霖現在做的是什麼事情?他人雖不在朝堂上,但是他做的就是變法之事!

  楊允功的眼光非同一般,旁人還以為沈江霖只是想要功績好儘快回京,但是楊允功已經抽絲剝繭,看到了這件事的本質。

  然而,變法是那麼好變的?

  古往今來,那麼多變法,有誰成功了?成功了後,有誰得到了好下場了?

  其他事情也便算了,楊志遠居然膽子大到這些事也敢摻和,簡直就是不要命了!

  「楊少卿的話實在是太過大言不慚了,太祖定下的稅法,豈容說變就變?這是我們大周朝的基石、是國之重柱!如今只是河陽縣一地略有成就,且還只是短時間之內的成果,若是後續不盡人意應當如何?還推廣全國,若有差池,為害的可是全天下的百姓!這又誰能擔待得起?」

  楊允功直接在朝堂上向親孫子開炮,而楊志遠臉上非但沒有絲毫驚慌之色,反而奇異地露出了一抹笑容來。

  他終於,和他祖父有了平等對話的機會。

  在朝堂上,沒有爺孫,只有楊少卿和楊首輔。

  「首輔大人,下官願意以項上人頭替小沈大人作保,小沈大人一片公心,定然能夠在實踐中摸索出最適合大周的道路!大周國庫連年赤字、所入稅銀連年減少,變革之勢迫在眉睫,若是人人守成、人人不思進取,那麼大周國力每況愈下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窮則變、變則通,想來首輔大人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楊允功被楊志遠氣的一個倒仰!

  第190章

  緊接著, 謝識玄、秦之況、陶雲亭、梁堯臣、馮會龍等人逐一出列,為沈江霖站台說話。

  隨著出列的人越來越多,就連本來和沈江霖並無關係的官員, 有些人也站了出來。

  他們是朝堂中的中立派,雖然不起眼, 平日也很少發言參與,但是只要有眼去看、有良知去評判,便也知道, 沈江霖做的事情, 絕對是對這個國家有利。

  財政上的吃緊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從大周朝建國之初到如今, 國庫里就沒有富裕過,這兩年還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可是稍微有點憂患意識的官員其實都明白, 這般寅吃卯糧的國庫,若是遇到了大災年,那麼很容易醞釀出災禍來。

  如今沈江霖未雨綢繆,開始想辦法處理此事, 哪怕會損失一點他們的利益, 為了大周天下和百姓, 又有何相干?

  不是每一個人都棧戀權位、死抓著手裡的利益不放的, 上一次之所以沒有那麼多人站出來為沈江霖說話, 一是擔心楊黨的打擊報復,二是沈江霖個人雖然驚才絕艷, 但是於大周江山而言,多一個沈江霖不多,少一個沈江霖不少。

  那個時候的沈江霖, 在眾人的印象中,還只是停留在六元及第的天才以及皇帝面前的紅人這樣的角色。

  而現在的沈江霖,是真正在為國為民,是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踽踽獨行的前行者。

  他們縱使無法緊隨他的腳步一起行動,但是給他照亮一兩個火把的能力還是有的。

  舉朝之中,竟然有四分之一的人都站了出來,支持楊志遠和唐雲翼。

  杜凝章見氣氛已經烘托到這裡了,又看了一眼氣的說不出話來的楊允功,心中簡直是樂開了花——楊允功啊楊允功,縱橫官場這麼多年,竟然也有如此狼狽的時刻,被親孫子這般不留情面的反駁,實在是足夠難堪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