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此人城府之深,心思之縝密,猶如一隻蟄伏多年的老狐。朝中眾人是忠是奸,是正是邪,在他眼中皆無所遁形。那張攸年雖頗有才幹,平日裡在他跟前極盡諂媚之能事,一言一行皆做得滴水不漏,可這般做派,又豈能瞞得過他的眼睛?
原本他並不欲與張攸年虛與委蛇,然則欲成大事,總需這等人物作為進身之階。況且有張攸年在明處周旋,反倒能替他遮掩暗中的籌謀。
他心知肚明,張攸年乃是皇上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此人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牆頭草,一朝得勢便想著左右逢源。
更可笑的是,張攸年竟以為他會輕信一個二品大員會放著聖眷隆恩不要,反倒來輔佐他這個親王謀奪大位?當真是把他想得太蠢了些。
這便是一場局中局,套中套。蕭敖早料定張攸年會在攻城之際臨陣倒戈,果不其然。
張攸年自然也是做足了準備。此刻見蕭敖神色自若,心知自己的心思怕是早已被看穿。但他揚聲道:「下官慚愧,雖與王爺相交多時,但為社稷黎民計,今日不得不誅殺逆賊。」
逆賊?
蕭敖冷笑:「張大人果然不負本王所望,當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皇上這般信任你,派你來我身邊做奸細,倒是選對了人。說來慚愧,本王確實曾為張大人的『赤誠』所動。可惜啊……」
蕭敖話音未落,忽聞天際一聲炸響。剎那間,皇城內外黑影幢幢,無數身著玄甲、面覆黑紗的死士如鬼魅般現身,將宮城圍得水泄不通。鐵蹄聲震,又一支神秘軍隊自四面八方湧來,刀戟如林,直逼金鑾殿前。
兩軍相接,頓時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間,火把墜地,點燃了宮帷帳幔。宮中頓時大亂,宮女太監四散奔逃,珍玩器物散落一地。
就在這混亂之際,慈寧宮外閃過一道黑影。方奇身著夜行衣,面紗遮容,借著火光陰影潛入院落。他輕車熟路地摸到內室,只見小皇子正蜷縮在錦被之中。
「殿下莫怕。」方奇壓低聲音,將他裹進斗篷,「屬下帶您離開這裡。」
他說罷縱身一躍,抱著小皇子隱入夜色之中,只余宮牆外漸行漸遠的馬蹄聲。
烽火連天,硝煙蔽日。這場廝殺持續了兩日一夜,整個皇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染朱牆。張攸年確實武功不凡,率領親兵與蕭敖麾下將士殊死搏殺,刀光劍影間竟隱隱佔了上風。
暮色四合之時,戰局眼看就要塵埃落定。就在張攸年以為勝券在握之際,忽聞城外傳來震天動地的鐵蹄聲。一支精銳鐵甲軍如洪流般湧入皇城,所過之處勢如破竹。為首之人銀甲映血,手持長劍,正是蕭秋折。
張攸年抬眼望去,只見蕭秋折轉眼間已殺至近前。
兩人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四目相對,張攸年眉頭緊鎖,手中長劍不由握緊三分。
蕭秋折卻只是冷冷一笑,劍鋒所指:「張攸年,我警告過你,適可而止,可你偏不聽。」
張攸年緊壓眉頭,手中韁繩猛地一勒。他早料到蕭秋折會率最後一支奇兵突襲,卻不想來得這般迅疾。兩匹戰馬在硝煙中對峙,相距不過數丈之遙。
「蕭秋折。」張攸年嘴角噙著冷笑,「情場上我輸你一籌,可這戰場上未必如你所願。」
張攸年亦是個聰明之人,早已料到蕭秋折會幫助他父親攻打皇城,畢竟他也忍辱負重了這麼多年,只是以前沒有這個機會罷了。
蕭秋折不願與他多言,袖中暗器倏然而出,三枚飛鏢破空而去。張攸年身形急轉,堪堪避過這致命一擊。
二人當即戰作一團,刀劍相向,竟是難分高下。
蕭秋折這支鐵騎雖人數不多,卻個個都是百戰精銳。正廝殺間,忽聞宮門轟然緊閉,四周高牆驟然豎起石牆。城外更有無數火石如流星般砸落,轉眼間整座皇城已陷入滔天火海之中。
張攸年見勢不妙,急令親兵撤退。待奔至宮門前,卻見千斤閘已然落下,那玄鐵鑄造的閘門厚重非常,任是刀劈斧砍也紋絲不動。他踉蹌後退數步,仰首望去,只見皇上正立於城樓之上,玄色龍袍在火光中明亮的晃眼。
「陛下,快開城門。」張攸年高聲喊道,「末將願率軍
突圍。」
而皇上卻只是冷冷睨了他一眼,抬手輕揮。霎時間,城牆上一排排弓箭手張弓搭箭,寒光凜凜的箭鏃盡數對準了他。
張攸年心頭大震,這才驚覺自己亦入了皇上的局。
箭雨傾瀉而下之際,他慌忙策馬閃避。忽一個火球轟然砸落,瞬間引燃了他的戰袍。他倉皇扑打著身上火焰,帶著殘部在火海中左衝右突。
然而火勢愈演愈烈,漫天火石如雨點般砸落。整座皇城已成煉獄,濃煙蔽日,哀鴻遍野。
蕭敖與蕭秋折,俱是心頭一凜。火光映照下,二人皆明白此乃皇上設下的天羅地網。
「破門。」蕭敖一聲令下,眾將士蜂擁而上。然而千斤閘門紋絲不動,火石如雨傾瀉而下,將數名兵卒砸得血肉模糊。
蕭秋折翻身下馬,一個箭步沖至石門前,運起全身內力,青筋暴起:「起!」
眾將士見狀,紛紛上前助力。可那石門依舊巋然不動。正在此時,忽見張攸年率親兵疾步而來,手中鐵盾高舉:「掩護他們。」
數十面鐵盾瞬時架起,在眾人頭頂形成一道屏障。火石砸在盾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再試一次。」蕭秋折咬牙喝道。眾人齊聲發力,石門終於發出「吱呀」聲響,露出一線生機。
可縫隙之外,寒光凜冽。無數弓箭手早已列陣以待,箭尖直指城門。
張攸年眸光一閃,突然抓住蕭秋折手腕:「走。」
不待蕭秋折反應,張攸年便拽著他從那縫隙中閃身而出。蕭秋折只覺眼前一花,耳邊傳來張攸年低沉的聲音:「我中了皇上的算計,你我休要糾纏,活命要緊。」
二人甫一出門,果見御林軍如潮水般湧來。城牆上投石機轟鳴不絕,火球劃破夜空,將皇城映照得如同白晝。
張攸年突然橫劍在蕭秋折身前,沉聲道:「你先走,我掩護你,照顧好晚青妤。」
張攸年知曉此等情況下,無論哪一方勝利他都活不成。當初他答應皇上潛伏在蕭敖身邊,是答應皇上接機剷除整個親王府,而皇上所許諾的便是留晚青妤一命讓他帶走。
但是君心難測,此時方才領悟到蕭秋折那日在喬家大院與他說的話,君王以及朝臣怎能是他輕易左右之人。
果然,一個無家族支撐亦無勢力的人,即便費盡心機爬到如今這個位置,到頭來依舊是別人利用的把子,甚至,蕭敖一開始就猜出了他的目的,而皇帝早已做好利用完殺人滅口的準備。
此時的他,只覺得可笑,亦覺得自己可笑。
在張攸年的掩護下,蕭秋折翻身上馬順利殺出重圍,但他並未去親王府找晚青妤,而是直奔西郊與陸臨率領的塞北鐵騎會合。
張攸年見他改道往西而去,也奮力殺出重圍,騎上快馬直奔親王府。到了親王府,卻發現空無一人。他又立即趕到晚府,而晚府也無一人身影。
他沒有找到晚青妤,看來蕭秋折早就做好了準備。
此時,皇城之中,皇上正自得意於這天衣無縫的布局,以為此番定能將蕭敖等人一網打盡。卻不料城外突然殺聲震天,蕭秋折竟與陸臨率領陸府親家眾將,並朝中幾位忠勇將領,合著塞北鐵騎廝殺而來。
這些塞北勇士與中原將士大不相同,個個身形魁梧,力大無窮。手中彎刀寒光凜冽,所過之處血濺三尺,竟無一人能擋其鋒芒。更令人心驚的是,這些塞北戰士刀法詭異,招招致命,皇城守軍節節敗退。
皇上在城樓上看得分明,臉色驟變。要知塞北與中原素有約定,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塞北鐵騎更是百年未曾踏足中原半步。如今蕭秋折竟能率領如此眾多的塞北勇士長驅直入,實在令人心驚。
原是陸家與塞北早有淵源,陸臨身上流著一半塞北王族的血。
皇上當真是千算萬算,終究漏算了這一層關係。他眼見塞北鐵騎勢如破竹,心中不由大駭,這場精心布置的局,怕是要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數徹底攪亂了。
這場血戰又持續了一天一夜,最終以蕭敖與蕭秋折大獲全勝告終。皇上被生擒,皇后、太后、太子等一干皇室成員盡數被囚。誰能想到,這場皇權之爭,竟在短短數日間便塵埃落定?
戰後皇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被安置在安全之處的晚青妤得知戰事已畢,既喜且憂,顧不得許多,便讓方於護送她前往戰場尋人。
甫至城門,只見遍地狼藉。蕭敖身負重傷,卻仍強撐著指揮眾人收拾殘局。
晚青妤環顧四周,卻不見蕭秋折蹤影,心頭頓時一緊。
「你怎麼來了?」陸臨見她到來,忙擦了擦手上血跡,「此地血腥氣重,實在不宜久留。」
「蕭秋折呢?」晚青妤聲音發顫,「他可曾受傷?為何不見人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本他並不欲與張攸年虛與委蛇,然則欲成大事,總需這等人物作為進身之階。況且有張攸年在明處周旋,反倒能替他遮掩暗中的籌謀。
他心知肚明,張攸年乃是皇上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此人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牆頭草,一朝得勢便想著左右逢源。
更可笑的是,張攸年竟以為他會輕信一個二品大員會放著聖眷隆恩不要,反倒來輔佐他這個親王謀奪大位?當真是把他想得太蠢了些。
這便是一場局中局,套中套。蕭敖早料定張攸年會在攻城之際臨陣倒戈,果不其然。
張攸年自然也是做足了準備。此刻見蕭敖神色自若,心知自己的心思怕是早已被看穿。但他揚聲道:「下官慚愧,雖與王爺相交多時,但為社稷黎民計,今日不得不誅殺逆賊。」
逆賊?
蕭敖冷笑:「張大人果然不負本王所望,當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皇上這般信任你,派你來我身邊做奸細,倒是選對了人。說來慚愧,本王確實曾為張大人的『赤誠』所動。可惜啊……」
蕭敖話音未落,忽聞天際一聲炸響。剎那間,皇城內外黑影幢幢,無數身著玄甲、面覆黑紗的死士如鬼魅般現身,將宮城圍得水泄不通。鐵蹄聲震,又一支神秘軍隊自四面八方湧來,刀戟如林,直逼金鑾殿前。
兩軍相接,頓時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間,火把墜地,點燃了宮帷帳幔。宮中頓時大亂,宮女太監四散奔逃,珍玩器物散落一地。
就在這混亂之際,慈寧宮外閃過一道黑影。方奇身著夜行衣,面紗遮容,借著火光陰影潛入院落。他輕車熟路地摸到內室,只見小皇子正蜷縮在錦被之中。
「殿下莫怕。」方奇壓低聲音,將他裹進斗篷,「屬下帶您離開這裡。」
他說罷縱身一躍,抱著小皇子隱入夜色之中,只余宮牆外漸行漸遠的馬蹄聲。
烽火連天,硝煙蔽日。這場廝殺持續了兩日一夜,整個皇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染朱牆。張攸年確實武功不凡,率領親兵與蕭敖麾下將士殊死搏殺,刀光劍影間竟隱隱佔了上風。
暮色四合之時,戰局眼看就要塵埃落定。就在張攸年以為勝券在握之際,忽聞城外傳來震天動地的鐵蹄聲。一支精銳鐵甲軍如洪流般湧入皇城,所過之處勢如破竹。為首之人銀甲映血,手持長劍,正是蕭秋折。
張攸年抬眼望去,只見蕭秋折轉眼間已殺至近前。
兩人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四目相對,張攸年眉頭緊鎖,手中長劍不由握緊三分。
蕭秋折卻只是冷冷一笑,劍鋒所指:「張攸年,我警告過你,適可而止,可你偏不聽。」
張攸年緊壓眉頭,手中韁繩猛地一勒。他早料到蕭秋折會率最後一支奇兵突襲,卻不想來得這般迅疾。兩匹戰馬在硝煙中對峙,相距不過數丈之遙。
「蕭秋折。」張攸年嘴角噙著冷笑,「情場上我輸你一籌,可這戰場上未必如你所願。」
張攸年亦是個聰明之人,早已料到蕭秋折會幫助他父親攻打皇城,畢竟他也忍辱負重了這麼多年,只是以前沒有這個機會罷了。
蕭秋折不願與他多言,袖中暗器倏然而出,三枚飛鏢破空而去。張攸年身形急轉,堪堪避過這致命一擊。
二人當即戰作一團,刀劍相向,竟是難分高下。
蕭秋折這支鐵騎雖人數不多,卻個個都是百戰精銳。正廝殺間,忽聞宮門轟然緊閉,四周高牆驟然豎起石牆。城外更有無數火石如流星般砸落,轉眼間整座皇城已陷入滔天火海之中。
張攸年見勢不妙,急令親兵撤退。待奔至宮門前,卻見千斤閘已然落下,那玄鐵鑄造的閘門厚重非常,任是刀劈斧砍也紋絲不動。他踉蹌後退數步,仰首望去,只見皇上正立於城樓之上,玄色龍袍在火光中明亮的晃眼。
「陛下,快開城門。」張攸年高聲喊道,「末將願率軍
突圍。」
而皇上卻只是冷冷睨了他一眼,抬手輕揮。霎時間,城牆上一排排弓箭手張弓搭箭,寒光凜凜的箭鏃盡數對準了他。
張攸年心頭大震,這才驚覺自己亦入了皇上的局。
箭雨傾瀉而下之際,他慌忙策馬閃避。忽一個火球轟然砸落,瞬間引燃了他的戰袍。他倉皇扑打著身上火焰,帶著殘部在火海中左衝右突。
然而火勢愈演愈烈,漫天火石如雨點般砸落。整座皇城已成煉獄,濃煙蔽日,哀鴻遍野。
蕭敖與蕭秋折,俱是心頭一凜。火光映照下,二人皆明白此乃皇上設下的天羅地網。
「破門。」蕭敖一聲令下,眾將士蜂擁而上。然而千斤閘門紋絲不動,火石如雨傾瀉而下,將數名兵卒砸得血肉模糊。
蕭秋折翻身下馬,一個箭步沖至石門前,運起全身內力,青筋暴起:「起!」
眾將士見狀,紛紛上前助力。可那石門依舊巋然不動。正在此時,忽見張攸年率親兵疾步而來,手中鐵盾高舉:「掩護他們。」
數十面鐵盾瞬時架起,在眾人頭頂形成一道屏障。火石砸在盾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再試一次。」蕭秋折咬牙喝道。眾人齊聲發力,石門終於發出「吱呀」聲響,露出一線生機。
可縫隙之外,寒光凜冽。無數弓箭手早已列陣以待,箭尖直指城門。
張攸年眸光一閃,突然抓住蕭秋折手腕:「走。」
不待蕭秋折反應,張攸年便拽著他從那縫隙中閃身而出。蕭秋折只覺眼前一花,耳邊傳來張攸年低沉的聲音:「我中了皇上的算計,你我休要糾纏,活命要緊。」
二人甫一出門,果見御林軍如潮水般湧來。城牆上投石機轟鳴不絕,火球劃破夜空,將皇城映照得如同白晝。
張攸年突然橫劍在蕭秋折身前,沉聲道:「你先走,我掩護你,照顧好晚青妤。」
張攸年知曉此等情況下,無論哪一方勝利他都活不成。當初他答應皇上潛伏在蕭敖身邊,是答應皇上接機剷除整個親王府,而皇上所許諾的便是留晚青妤一命讓他帶走。
但是君心難測,此時方才領悟到蕭秋折那日在喬家大院與他說的話,君王以及朝臣怎能是他輕易左右之人。
果然,一個無家族支撐亦無勢力的人,即便費盡心機爬到如今這個位置,到頭來依舊是別人利用的把子,甚至,蕭敖一開始就猜出了他的目的,而皇帝早已做好利用完殺人滅口的準備。
此時的他,只覺得可笑,亦覺得自己可笑。
在張攸年的掩護下,蕭秋折翻身上馬順利殺出重圍,但他並未去親王府找晚青妤,而是直奔西郊與陸臨率領的塞北鐵騎會合。
張攸年見他改道往西而去,也奮力殺出重圍,騎上快馬直奔親王府。到了親王府,卻發現空無一人。他又立即趕到晚府,而晚府也無一人身影。
他沒有找到晚青妤,看來蕭秋折早就做好了準備。
此時,皇城之中,皇上正自得意於這天衣無縫的布局,以為此番定能將蕭敖等人一網打盡。卻不料城外突然殺聲震天,蕭秋折竟與陸臨率領陸府親家眾將,並朝中幾位忠勇將領,合著塞北鐵騎廝殺而來。
這些塞北勇士與中原將士大不相同,個個身形魁梧,力大無窮。手中彎刀寒光凜冽,所過之處血濺三尺,竟無一人能擋其鋒芒。更令人心驚的是,這些塞北戰士刀法詭異,招招致命,皇城守軍節節敗退。
皇上在城樓上看得分明,臉色驟變。要知塞北與中原素有約定,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塞北鐵騎更是百年未曾踏足中原半步。如今蕭秋折竟能率領如此眾多的塞北勇士長驅直入,實在令人心驚。
原是陸家與塞北早有淵源,陸臨身上流著一半塞北王族的血。
皇上當真是千算萬算,終究漏算了這一層關係。他眼見塞北鐵騎勢如破竹,心中不由大駭,這場精心布置的局,怕是要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數徹底攪亂了。
這場血戰又持續了一天一夜,最終以蕭敖與蕭秋折大獲全勝告終。皇上被生擒,皇后、太后、太子等一干皇室成員盡數被囚。誰能想到,這場皇權之爭,竟在短短數日間便塵埃落定?
戰後皇城內外,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被安置在安全之處的晚青妤得知戰事已畢,既喜且憂,顧不得許多,便讓方於護送她前往戰場尋人。
甫至城門,只見遍地狼藉。蕭敖身負重傷,卻仍強撐著指揮眾人收拾殘局。
晚青妤環顧四周,卻不見蕭秋折蹤影,心頭頓時一緊。
「你怎麼來了?」陸臨見她到來,忙擦了擦手上血跡,「此地血腥氣重,實在不宜久留。」
「蕭秋折呢?」晚青妤聲音發顫,「他可曾受傷?為何不見人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