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且說白水禪院行者真空,原是個少年風流淫浪的僧人,又且本房饒富,盡可憑他撒漫,只是一向礙著住持師父,自家像不得意。目前見師父官提下去,正中下懷,好不自由自在。俗語云:“偷得爺錢沒使處。”平日結識的私情、相交的婊子,沒一處不把東西來亂塞亂用,費掉了好些過了。又偷將來各處寄頓下,自做私房,不計其數。猛地思量道:“師父一時出來,須要查算,卻不決撒?況且根究鏡子起來,我未免不也纏在裡頭。目下趁師父不在,何不捲擄了這諾多家財,連鏡子多帶在身邊了,星夜逃去他州外府,養起頭髮來做了俗人,快活他下半世,豈不是好?”算計已定,連夜把箱籠中細軟值錢的,併疊起來,做了兩擔。次日,自己挑了一擔,顧人挑了一擔,眾人面前只說到州里救師父去,竟出山門去了。
去後一日,宋喜才押同四個公差來到,聲說要搜簡住持僧房之意。寺僧回說本房師父在官,行者也出去了,止有空房在此。公差道:“說不得!我們奉上司明文,搜簡違法贓物,那管人在不在?打進去便了!”當即毀門而入,在房內一看,裡面止是些粗重家火,椅桌狼猶,空箱空籠,並不見有甚麼細軟貴重的東西了。就將房裡地皮翻了轉來,也不見有甚麼鏡子在那裡。宋喜道:“住持師父叮囑我,教不要散失了他的東西。今房裡空空,卻是怎麼呢?”合寺僧眾多道:“本房行者不過出去看師父消息,為甚把房中搬得恁空?敢怕是乘機走了!”四個公差見不是頭,曉得沒甚大生意,且把遺下的破衣舊服亂卷擄在身邊了,問眾僧要了本房僧人在逃的結狀,一同宋喜來回復提點。提點大怒道:“這些禿驢,這等奸猾!分明抗拒我,私下教徒弟逃去了,有甚難見處?”立時提出法輪,又加一頓臭打。那法輪本在深山中做住持,富足受用的僧人,何曾吃過這樣苦?今監禁得不耐煩,指望折些銀子,早晚得脫。見說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裡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箇雪上加霜,怎經得起?到得監中,不勝狼狽,當晚氣絕。提點得知死了,方才歇手。眼見得法輪欺心,盜了別人的寶物,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贗鏡偷將寶鏡充,翻今施主受貧窮。
今朝財散人離處,四大元來本是室。
且說行者真空偷竊了住持東西,逃出山門。且不顧師父目前死活,一徑打點他方去享用。把目前寄頓在別人家的物事,多討了攏來,同寺中帶出去的放做一處。駕起一輛大車,裝載行李,顧個腳夫推了前走。看官,你道住持諾大家私,況且金銀體重,豈是一車載得盡的?不知宋時盡行官鈔,又叫得紙幣,又叫得官會子,一貫止是一張紙,就有十萬貫,止是十萬張紙,甚是輕便。那住持固然有金銀財寶,這個紙鈔兀自有了幾十萬,所以攜帶不難。行者身邊藏有寶鏡,押了車輛,穿山越嶺,待往黎州而去。到得竹公溪頭,忽見大霧漫天,尋路不出。一個金甲神人閃將出來,軀長丈許,面有威容。身披鎖子黃金,手執方天畫戟。大聲喝道:“那裡走?還我寶鏡來!”驚得那推車的人,丟了車子,跑回舊路。只恨爺娘不生得四隻腳,不顧行者死活,一道煙走了。那行者也不及來照管車子,慌了手腳,帶著寶鏡只是望前亂竄,走入材子深處。忽地起陣狂風,一個斑瀾猛虎,跳將出來,照頭一撲,把行者拖的去了。眼見得真空欺心,盜了師父的物件,害了師父的性命,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盜竊原為非分財,況兼寶鏡鬼神猜。
早知虎口應難免,何力安心守舊來?
再說漁翁王甲討還寺中寶鏡,藏在家裡,仍舊貧窮。又見寺中日加興旺,外人紛紛議論,已曉得和尚欺心調換,沒處告訴。他是個善人,只自家怨悵命薄,夫妻兩個說著寶鏡在家時節許多妙處,時時嘆恨而已。一日,夫妻兩個同得一夢,見一金甲神人分付道:“你家寶鏡今在竹公溪頭,可去收拾了回家。”兩人醒來,各述其夢。王甲道:“此乃我們心裡想著,所以做夢。”妻子道:“想著做夢也或有之,不該兩個相同。敢是我們還有些造化,故神明有此警報?既有地方的,便到那裡去尋一尋看也好。”
王甲次日問著竹公溪路徑,穿川度嶺,走到溪頭。只見一輛車子倒在地上,內有無數物件,金銀鈔市,約莫有數十萬光景。左右一看,並無人影,想道:“此一套無主之物,莫非是天賜我的麼?夢中說寶鏡在此,敢怕也在裡頭?”把車內逐一簡過,不見有鏡子。又在前後地下草中四處尋遍,也多不見。笑道:“鏡子雖不得見,這一套富貴也勾我下半世了。不如趁早取了他去,省得有人來。”整起車來推到路口,顧一腳夫推了,一直到家裡來。對妻子道:“多蒙神明指點,去到溪口尋寶鏡。寶鏡雖不得見,卻見這一車物事在那裡。等了一會,並沒個人來,多管是天賜我的,故取了家來。”妻子當下簡看,盡多是金銀寶鈔,一一收拾,安頓停當。夫妻兩人不勝之喜。只是疑心道:“夢裡原說寶鏡,今雖得此橫財,不見寶鏡影蹤,卻是何故?還該到那裡仔細一尋。”王甲道:“不然,我便明日再去走一遭。”到了晚間,復得一夢,仍舊是個金甲神人來說道:“王甲,你不必痴心!此鏡乃神天之寶,因你夫妻好善,故使暫出人間,作成你一段富貴,也是你的前緣,不想兩入奸僧之手。今奸僧多已受報,此鏡仍歸天上去矣,你不要再妄想。昨日一車之物,原即是室鏡所聚的東西,所以仍歸於你。你只堅心好善就這些也享用不盡了。”颯然驚覺,乃是南柯一夢。王甲逐句記得明白,一一對妻子說,明知天意,也不去尋鏡子了。夫妻享有寺中之物,盡勾豐足,仍舊做了嘉陵富翁,此乃好善之報,亦是他命中應有之財,不可強也。
休慕他人富貴,命中所有方真。
若要貪圖非分,試看兩個僧人。
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
卷三十七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
詩曰:
窈渺神奇事,文人多寓言。
其間應有實,豈必盡虛玄?
話說世間稗官野史中,多有紀載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慾相感之事。其間多有偶因所感撰造出來的,如牛僧孺《周秦行紀》道是僧孺落第時,遇著薄太后,見了許多異代本朝妃嬪美人,如戚夫人、齊潘妃、楊貴妃、昭君、綠珠,詩詞唱和,又得昭君伴寢許多怪誕的話。卻乃是李德裕與牛僧孺有不解之仇,教門客韋瓘作此記誣著他。只說是他自己做的,中懷不臣之心,妄言污衊妃後,要坐他族滅之罪。這個記中事體,可不是一些影也沒有的了?又有那《后土夫人傳》,說是韋安道遇著后土之神,到家做了新婦,被父母疑心是妖魁,請明崇儼行五雷天心正法,遣他不去。後來父母教安道自央他去,只得去了,卻要安道隨行。安道到他去處,看見五嶽四瀆之神多來朝他。又召天后之靈,囑他予安道官職錢鈔。安道歸來,果見天后傳令洛陽城中訪韋安道,與他做魏王府長史,賜錢五百萬,說得百枝有葉。元來也是藉此譏著天后的。後來宋太宗好文,太平興國年間,命史官編集從來小說,以類分載,名為《太平廣記》不論真的假的,一總收拾在內。議論的道:“上自神祗仙子,下及昆蟲草木,無不受了淫褻污點。”道是其中之事,大略是不可信的。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有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託的,也原自有真實的。未可執了一個見識,道總是虛妄的事。只看《太平廣記》以後許多記載之書,中間盡多遇神遇鬼的,說得的的確確,難道儘是假託出來不成?
去後一日,宋喜才押同四個公差來到,聲說要搜簡住持僧房之意。寺僧回說本房師父在官,行者也出去了,止有空房在此。公差道:“說不得!我們奉上司明文,搜簡違法贓物,那管人在不在?打進去便了!”當即毀門而入,在房內一看,裡面止是些粗重家火,椅桌狼猶,空箱空籠,並不見有甚麼細軟貴重的東西了。就將房裡地皮翻了轉來,也不見有甚麼鏡子在那裡。宋喜道:“住持師父叮囑我,教不要散失了他的東西。今房裡空空,卻是怎麼呢?”合寺僧眾多道:“本房行者不過出去看師父消息,為甚把房中搬得恁空?敢怕是乘機走了!”四個公差見不是頭,曉得沒甚大生意,且把遺下的破衣舊服亂卷擄在身邊了,問眾僧要了本房僧人在逃的結狀,一同宋喜來回復提點。提點大怒道:“這些禿驢,這等奸猾!分明抗拒我,私下教徒弟逃去了,有甚難見處?”立時提出法輪,又加一頓臭打。那法輪本在深山中做住持,富足受用的僧人,何曾吃過這樣苦?今監禁得不耐煩,指望折些銀子,早晚得脫。見說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裡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箇雪上加霜,怎經得起?到得監中,不勝狼狽,當晚氣絕。提點得知死了,方才歇手。眼見得法輪欺心,盜了別人的寶物,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贗鏡偷將寶鏡充,翻今施主受貧窮。
今朝財散人離處,四大元來本是室。
且說行者真空偷竊了住持東西,逃出山門。且不顧師父目前死活,一徑打點他方去享用。把目前寄頓在別人家的物事,多討了攏來,同寺中帶出去的放做一處。駕起一輛大車,裝載行李,顧個腳夫推了前走。看官,你道住持諾大家私,況且金銀體重,豈是一車載得盡的?不知宋時盡行官鈔,又叫得紙幣,又叫得官會子,一貫止是一張紙,就有十萬貫,止是十萬張紙,甚是輕便。那住持固然有金銀財寶,這個紙鈔兀自有了幾十萬,所以攜帶不難。行者身邊藏有寶鏡,押了車輛,穿山越嶺,待往黎州而去。到得竹公溪頭,忽見大霧漫天,尋路不出。一個金甲神人閃將出來,軀長丈許,面有威容。身披鎖子黃金,手執方天畫戟。大聲喝道:“那裡走?還我寶鏡來!”驚得那推車的人,丟了車子,跑回舊路。只恨爺娘不生得四隻腳,不顧行者死活,一道煙走了。那行者也不及來照管車子,慌了手腳,帶著寶鏡只是望前亂竄,走入材子深處。忽地起陣狂風,一個斑瀾猛虎,跳將出來,照頭一撲,把行者拖的去了。眼見得真空欺心,盜了師父的物件,害了師父的性命,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盜竊原為非分財,況兼寶鏡鬼神猜。
早知虎口應難免,何力安心守舊來?
再說漁翁王甲討還寺中寶鏡,藏在家裡,仍舊貧窮。又見寺中日加興旺,外人紛紛議論,已曉得和尚欺心調換,沒處告訴。他是個善人,只自家怨悵命薄,夫妻兩個說著寶鏡在家時節許多妙處,時時嘆恨而已。一日,夫妻兩個同得一夢,見一金甲神人分付道:“你家寶鏡今在竹公溪頭,可去收拾了回家。”兩人醒來,各述其夢。王甲道:“此乃我們心裡想著,所以做夢。”妻子道:“想著做夢也或有之,不該兩個相同。敢是我們還有些造化,故神明有此警報?既有地方的,便到那裡去尋一尋看也好。”
王甲次日問著竹公溪路徑,穿川度嶺,走到溪頭。只見一輛車子倒在地上,內有無數物件,金銀鈔市,約莫有數十萬光景。左右一看,並無人影,想道:“此一套無主之物,莫非是天賜我的麼?夢中說寶鏡在此,敢怕也在裡頭?”把車內逐一簡過,不見有鏡子。又在前後地下草中四處尋遍,也多不見。笑道:“鏡子雖不得見,這一套富貴也勾我下半世了。不如趁早取了他去,省得有人來。”整起車來推到路口,顧一腳夫推了,一直到家裡來。對妻子道:“多蒙神明指點,去到溪口尋寶鏡。寶鏡雖不得見,卻見這一車物事在那裡。等了一會,並沒個人來,多管是天賜我的,故取了家來。”妻子當下簡看,盡多是金銀寶鈔,一一收拾,安頓停當。夫妻兩人不勝之喜。只是疑心道:“夢裡原說寶鏡,今雖得此橫財,不見寶鏡影蹤,卻是何故?還該到那裡仔細一尋。”王甲道:“不然,我便明日再去走一遭。”到了晚間,復得一夢,仍舊是個金甲神人來說道:“王甲,你不必痴心!此鏡乃神天之寶,因你夫妻好善,故使暫出人間,作成你一段富貴,也是你的前緣,不想兩入奸僧之手。今奸僧多已受報,此鏡仍歸天上去矣,你不要再妄想。昨日一車之物,原即是室鏡所聚的東西,所以仍歸於你。你只堅心好善就這些也享用不盡了。”颯然驚覺,乃是南柯一夢。王甲逐句記得明白,一一對妻子說,明知天意,也不去尋鏡子了。夫妻享有寺中之物,盡勾豐足,仍舊做了嘉陵富翁,此乃好善之報,亦是他命中應有之財,不可強也。
休慕他人富貴,命中所有方真。
若要貪圖非分,試看兩個僧人。
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
卷三十七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
詩曰:
窈渺神奇事,文人多寓言。
其間應有實,豈必盡虛玄?
話說世間稗官野史中,多有紀載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慾相感之事。其間多有偶因所感撰造出來的,如牛僧孺《周秦行紀》道是僧孺落第時,遇著薄太后,見了許多異代本朝妃嬪美人,如戚夫人、齊潘妃、楊貴妃、昭君、綠珠,詩詞唱和,又得昭君伴寢許多怪誕的話。卻乃是李德裕與牛僧孺有不解之仇,教門客韋瓘作此記誣著他。只說是他自己做的,中懷不臣之心,妄言污衊妃後,要坐他族滅之罪。這個記中事體,可不是一些影也沒有的了?又有那《后土夫人傳》,說是韋安道遇著后土之神,到家做了新婦,被父母疑心是妖魁,請明崇儼行五雷天心正法,遣他不去。後來父母教安道自央他去,只得去了,卻要安道隨行。安道到他去處,看見五嶽四瀆之神多來朝他。又召天后之靈,囑他予安道官職錢鈔。安道歸來,果見天后傳令洛陽城中訪韋安道,與他做魏王府長史,賜錢五百萬,說得百枝有葉。元來也是藉此譏著天后的。後來宋太宗好文,太平興國年間,命史官編集從來小說,以類分載,名為《太平廣記》不論真的假的,一總收拾在內。議論的道:“上自神祗仙子,下及昆蟲草木,無不受了淫褻污點。”道是其中之事,大略是不可信的。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有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託的,也原自有真實的。未可執了一個見識,道總是虛妄的事。只看《太平廣記》以後許多記載之書,中間盡多遇神遇鬼的,說得的的確確,難道儘是假託出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