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雪螢說:「咦,那你成天伺候這麼多女人,怎麼沒見你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呢?」
萬笠:「……」
他深吸氣、再吸氣,告誡自己過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問,絕對不能跟雪螢打起來,當然他也打不過雪螢……不是,什麼打不過,是不想跟小屁孩兒計較,絕對不是因為他打不過。
萬笠忍辱負重,低下高傲的頭顱:「雪螢大大人,我來是有問題想問你。」
雪螢這才滿意了,重新在椅子上靠著:「你問吧。」
萬笠急不可耐,上來便直奔主題:「昨天跟你說的事情,你到底聽進去沒有啊?」
雪螢奇怪地看他一眼:「聽進去了啊,雪螢昨晚還專門回去問了主上名字的事情。」
萬笠有些哽住:「就,問了名字?」
雪螢點頭:「對。」
萬笠急了:「別的呢?沒問陛下到底是不是你的主人?沒問太子怎麼樣了?沒問先前你死去跟陛下有什麼關係?」
雪螢皺皺眉:「你這人好奇怪,問這麼多奇怪的問題。主上當然是雪螢真正的主人,不然他幹嘛要用十年復活雪螢呢?如果他不是,那幹嘛要抱我親我對我好呢?太子嘛,昨天我自己查了,說他十年前就死了,死都死了我還關心他幹嘛,他又不是雪螢的主人。」
他又說:「十年前雪螢是自盡而死的,跟主上沒有關係,這個我自己有一點記憶的。還有你說主上威脅天螢谷不讓我回去度過蛻化期,這件事我沒法求證,但是我相信,主上肯定不會害我的,這當中說不定有什麼誤會。」
昨日乍一聽見萬笠講這麼多陳年舊事,起初他確實被牽著思路走了,滿腔慌亂,心神難安。可後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他並沒有懷疑過現在的主上不是他的主人,他對其他任何人都沒有生出親近與依賴感,只對這個人有,所以他一定不會認錯人。
他看得清清楚楚,陛下對他的好,不是作假,而是自心底的疼愛。這世界上從來都只有一個人會對他這麼好,那個人就是他真正的主人。
他可以不信別人的話,不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他一定相信他那天生的敏感直覺。
雪螢心思單純,向來不喜歡糾結和煩惱。再大的事情到了他的腦子,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簡則簡,能省則省,一旦想通,絕對不會放在心裡過夜。他在意的事情只有主上「過去沒有名字」這件,所以當晚就問了,得到解答後他也沒了心結,反倒奇怪萬笠為什麼還不肯罷休。
萬笠聽了他的話,第一反應卻是,皇帝好心機,一定是拿話哄騙腦子一根筋的雪螢,叫他相信自己,化解了眼下的困境。
可他確實沒準備好拿得出手的證據……萬笠氣得有些牙痒痒,不甘心道:「好,你等著,等我去給你找證據出來,看你信不信我的話。」
雪螢將半側臉藏在信紙後,看萬笠一眼,露出有些嫌棄的神色。
都說了他不糾結,怎麼還沒完沒了的。
真是閒得沒事做。
他倒是心大,卻不知皇帝和萬笠這陣子連覺都睡不好。十來天過去,他還是那副該吃吃、該睡睡,到點當值,又到點回去找主人討親親抱抱的狀態,日子過得很是愜意。萬笠氣得夠嗆,暗惱這小崽子一定是被他主子洗腦了,好說歹說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叫他怎麼離間二人?
另一邊,義蛾生也煩得不行,天天都在心頭暗罵萬笠這個沒用的東西,他都這麼放任萬笠接觸雪螢了,到底跟雪螢透露了多少事情?為什麼雪螢還是什麼都不問?
連小人都做不好,不中用的玩意兒。
但很快,他也沒空糾結這些事情,西南傳來急報,外派賑災的武顯侯果真出事了。
他連夜召見提前趕回傳信的御殿督衛,得知了事發的全部經過。
武顯侯到任後,立即調動若水王、裕國公封地兩處資源,投入到治災中,但山洪久泄不止,兩位王公各自推卸,延誤了時機,他接手時已經很遲了,只得先行疏導民眾。就當他帶領官兵清理官道、護送百姓時,意外發生了,旁邊的山壁突然崩塌,萬頃洪泥傾瀉而下,不止斷了官道,還掩埋了無數百姓、官兵。
而義蛾生早先提點過派給武顯侯的御殿督衛,叫他們時刻警惕,一旦發現不對勁便竭力保下武顯侯,所以才能在臨到生死關頭的一剎那,險險護著武顯侯脫離險境。
他們察覺出事出蹊蹺,當機立斷便要上山調查。武顯侯年輕時也算武家出身,堅持要隨他們一同前去調查,好巧不巧,幾人冒險爬上山崖,正好發現了炸藥的殘餘物。
武顯侯這哪還能不明白,分明是若水王和裕國公聯手算計他,不,說不定不止他們兩個人……
他氣得直哆嗦,當即寫了奏疏,馬不停蹄地趕回皇城。御殿督衛快他一步,先行趕到,將全部事情經過先行向義蛾生稟告。
這些人……當真是不擇手段。義蛾生冷冷地想著,不過這樣也好,誤打誤撞叫武顯侯看清那些人的面孔,往後沒可能還與他們合作,再合作,只怕又要叫人在背後咬上一口。就算成為不了他的助力,至少也不會成為他的阻力。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若水王、裕國公急報呈上,稱要進宮述職,當面認罪,二人皆已經在路上。
義蛾生看得又是冷笑,進宮述職認罪?只怕是藉口,實際上二人跑到皇城來做什麼,那哪能說得清呢。
他猜得大差不差,若水王、裕國公說是說的來述職,其實主要目的還是去見勇乾王。
勇乾王早先聽到一些風聲,以為他們親自來向他報喜,栽贓陷害武顯侯一事辦得十分妥當,他覺得很是多此一舉,哪有必要兩位王公自己走一趟。可二人在他面前坐下,神色卻顯得凝重。
勇乾王有些不好的預感,問道:「出什麼事了?」
若水王臨近四十,容貌保養得當,看著只有三十出頭。他與勇乾王同為王,裕國公在他二人面前插不上話,便由他主導開口:「第一件事,武顯侯沒死,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勇乾王微微變了臉色:「怎會如此?山體不是都崩了,他還能跑出來?」
說到這個,若水王神色也不太好看:「皇帝派給他數名御殿督衛,他們身手了當,應該是提前覺察到不對勁,將人救了出來。」
勇乾王深吸一口氣,猛地將手中茶杯磕在桌上。
「你說第一件事,」他道,「難道還有其它壞消息?」
若水王點了點頭,臉色比先前還要更難看幾分:「第二件事,不知為何,金礦內突然發了瘟疫,就幾天時間,幾乎全部礦工都被感染上,上吐下瀉,渾身虛弱,無法進行工作,本王擔心放任不管事情會鬧大,便將人慢慢地從礦內轉移出來,所以現在開採工作已經完全陷入癱瘓。」
勇乾王沒說話,但神色卻顯得有些猙獰了。
若水王又道:「今年才剛過一半,但已經采夠預算的三分之二,本王想的是,要不暫時停止開採,等到皇帝那邊批下改道重修,銀兩雖是從朝中撥出,但民工還得從當地徵召,本王怕到時候再把礦工們送回金礦,動靜太大,叫朝廷派來的欽差們看出端倪。」
勇乾王陰沉著臉道:「不錯。」
他又問:「那今年送到本王這兒的金子份額怎麼說?」
「上半年都是開採,暫時還沒有送過去加工。」若水王朝裕國公看了一眼,「你著急要?」
勇乾王並不直接回答,反道:「渠梁河水道的修建,已經初具雛形了……」
若水王愣了一下,忽然反應過來:「等到水道修好,皇城可直通東南海岸……你想造戰船?」
勇乾王冷冷地看他一眼:「我們六個王當中,只有崇元王向著皇帝。老崇元王是先皇的唯一的親弟弟,先皇雖然昏庸糊塗,卻與他兄弟情深,現在的崇元王自小也與太子、廢王感情深厚,對皇帝一心忠誠。崇元王的封地在東南沿岸,早幾十年便傾力打造水師,又在先皇、皇帝支持下建造戰船上百,雖然離皇城十萬八千里,等水道一通,他想入內陸,那可是暢通無阻了。」
若水王「嘖」了一聲:「當真是個麻煩。這崇元王要是能在兩地來去自如,皇帝也算是有了實打實的兵力,那他這羽翼,才是沒人折得斷了。」
他又看向裕國公:「裕國公,依本王看來,不如你先將手裡精煉好的黃金送給勇乾王,之後送到你這兒來的原金,你再留下補足先前的份額。」
裕國公愣了愣,神色有一瞬間不自然的僵硬。
什麼意思,叫他掏出黃金,送去給勇乾王培養軍備?
他心裡很是不甘,怎可能願意將吞進肚裡的財富拱手送給他人。可他想要得到更多,還要仰仗若水王,只得勉強道:「好。」
勇乾王說:「這事要儘快辦,不能拖到重修官道。」
若水王看他一眼:「原先官道已毀,現在想送過來,只得從功成王的封地借道。」
萬笠:「……」
他深吸氣、再吸氣,告誡自己過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問,絕對不能跟雪螢打起來,當然他也打不過雪螢……不是,什麼打不過,是不想跟小屁孩兒計較,絕對不是因為他打不過。
萬笠忍辱負重,低下高傲的頭顱:「雪螢大大人,我來是有問題想問你。」
雪螢這才滿意了,重新在椅子上靠著:「你問吧。」
萬笠急不可耐,上來便直奔主題:「昨天跟你說的事情,你到底聽進去沒有啊?」
雪螢奇怪地看他一眼:「聽進去了啊,雪螢昨晚還專門回去問了主上名字的事情。」
萬笠有些哽住:「就,問了名字?」
雪螢點頭:「對。」
萬笠急了:「別的呢?沒問陛下到底是不是你的主人?沒問太子怎麼樣了?沒問先前你死去跟陛下有什麼關係?」
雪螢皺皺眉:「你這人好奇怪,問這麼多奇怪的問題。主上當然是雪螢真正的主人,不然他幹嘛要用十年復活雪螢呢?如果他不是,那幹嘛要抱我親我對我好呢?太子嘛,昨天我自己查了,說他十年前就死了,死都死了我還關心他幹嘛,他又不是雪螢的主人。」
他又說:「十年前雪螢是自盡而死的,跟主上沒有關係,這個我自己有一點記憶的。還有你說主上威脅天螢谷不讓我回去度過蛻化期,這件事我沒法求證,但是我相信,主上肯定不會害我的,這當中說不定有什麼誤會。」
昨日乍一聽見萬笠講這麼多陳年舊事,起初他確實被牽著思路走了,滿腔慌亂,心神難安。可後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他並沒有懷疑過現在的主上不是他的主人,他對其他任何人都沒有生出親近與依賴感,只對這個人有,所以他一定不會認錯人。
他看得清清楚楚,陛下對他的好,不是作假,而是自心底的疼愛。這世界上從來都只有一個人會對他這麼好,那個人就是他真正的主人。
他可以不信別人的話,不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他一定相信他那天生的敏感直覺。
雪螢心思單純,向來不喜歡糾結和煩惱。再大的事情到了他的腦子,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簡則簡,能省則省,一旦想通,絕對不會放在心裡過夜。他在意的事情只有主上「過去沒有名字」這件,所以當晚就問了,得到解答後他也沒了心結,反倒奇怪萬笠為什麼還不肯罷休。
萬笠聽了他的話,第一反應卻是,皇帝好心機,一定是拿話哄騙腦子一根筋的雪螢,叫他相信自己,化解了眼下的困境。
可他確實沒準備好拿得出手的證據……萬笠氣得有些牙痒痒,不甘心道:「好,你等著,等我去給你找證據出來,看你信不信我的話。」
雪螢將半側臉藏在信紙後,看萬笠一眼,露出有些嫌棄的神色。
都說了他不糾結,怎麼還沒完沒了的。
真是閒得沒事做。
他倒是心大,卻不知皇帝和萬笠這陣子連覺都睡不好。十來天過去,他還是那副該吃吃、該睡睡,到點當值,又到點回去找主人討親親抱抱的狀態,日子過得很是愜意。萬笠氣得夠嗆,暗惱這小崽子一定是被他主子洗腦了,好說歹說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叫他怎麼離間二人?
另一邊,義蛾生也煩得不行,天天都在心頭暗罵萬笠這個沒用的東西,他都這麼放任萬笠接觸雪螢了,到底跟雪螢透露了多少事情?為什麼雪螢還是什麼都不問?
連小人都做不好,不中用的玩意兒。
但很快,他也沒空糾結這些事情,西南傳來急報,外派賑災的武顯侯果真出事了。
他連夜召見提前趕回傳信的御殿督衛,得知了事發的全部經過。
武顯侯到任後,立即調動若水王、裕國公封地兩處資源,投入到治災中,但山洪久泄不止,兩位王公各自推卸,延誤了時機,他接手時已經很遲了,只得先行疏導民眾。就當他帶領官兵清理官道、護送百姓時,意外發生了,旁邊的山壁突然崩塌,萬頃洪泥傾瀉而下,不止斷了官道,還掩埋了無數百姓、官兵。
而義蛾生早先提點過派給武顯侯的御殿督衛,叫他們時刻警惕,一旦發現不對勁便竭力保下武顯侯,所以才能在臨到生死關頭的一剎那,險險護著武顯侯脫離險境。
他們察覺出事出蹊蹺,當機立斷便要上山調查。武顯侯年輕時也算武家出身,堅持要隨他們一同前去調查,好巧不巧,幾人冒險爬上山崖,正好發現了炸藥的殘餘物。
武顯侯這哪還能不明白,分明是若水王和裕國公聯手算計他,不,說不定不止他們兩個人……
他氣得直哆嗦,當即寫了奏疏,馬不停蹄地趕回皇城。御殿督衛快他一步,先行趕到,將全部事情經過先行向義蛾生稟告。
這些人……當真是不擇手段。義蛾生冷冷地想著,不過這樣也好,誤打誤撞叫武顯侯看清那些人的面孔,往後沒可能還與他們合作,再合作,只怕又要叫人在背後咬上一口。就算成為不了他的助力,至少也不會成為他的阻力。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若水王、裕國公急報呈上,稱要進宮述職,當面認罪,二人皆已經在路上。
義蛾生看得又是冷笑,進宮述職認罪?只怕是藉口,實際上二人跑到皇城來做什麼,那哪能說得清呢。
他猜得大差不差,若水王、裕國公說是說的來述職,其實主要目的還是去見勇乾王。
勇乾王早先聽到一些風聲,以為他們親自來向他報喜,栽贓陷害武顯侯一事辦得十分妥當,他覺得很是多此一舉,哪有必要兩位王公自己走一趟。可二人在他面前坐下,神色卻顯得凝重。
勇乾王有些不好的預感,問道:「出什麼事了?」
若水王臨近四十,容貌保養得當,看著只有三十出頭。他與勇乾王同為王,裕國公在他二人面前插不上話,便由他主導開口:「第一件事,武顯侯沒死,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勇乾王微微變了臉色:「怎會如此?山體不是都崩了,他還能跑出來?」
說到這個,若水王神色也不太好看:「皇帝派給他數名御殿督衛,他們身手了當,應該是提前覺察到不對勁,將人救了出來。」
勇乾王深吸一口氣,猛地將手中茶杯磕在桌上。
「你說第一件事,」他道,「難道還有其它壞消息?」
若水王點了點頭,臉色比先前還要更難看幾分:「第二件事,不知為何,金礦內突然發了瘟疫,就幾天時間,幾乎全部礦工都被感染上,上吐下瀉,渾身虛弱,無法進行工作,本王擔心放任不管事情會鬧大,便將人慢慢地從礦內轉移出來,所以現在開採工作已經完全陷入癱瘓。」
勇乾王沒說話,但神色卻顯得有些猙獰了。
若水王又道:「今年才剛過一半,但已經采夠預算的三分之二,本王想的是,要不暫時停止開採,等到皇帝那邊批下改道重修,銀兩雖是從朝中撥出,但民工還得從當地徵召,本王怕到時候再把礦工們送回金礦,動靜太大,叫朝廷派來的欽差們看出端倪。」
勇乾王陰沉著臉道:「不錯。」
他又問:「那今年送到本王這兒的金子份額怎麼說?」
「上半年都是開採,暫時還沒有送過去加工。」若水王朝裕國公看了一眼,「你著急要?」
勇乾王並不直接回答,反道:「渠梁河水道的修建,已經初具雛形了……」
若水王愣了一下,忽然反應過來:「等到水道修好,皇城可直通東南海岸……你想造戰船?」
勇乾王冷冷地看他一眼:「我們六個王當中,只有崇元王向著皇帝。老崇元王是先皇的唯一的親弟弟,先皇雖然昏庸糊塗,卻與他兄弟情深,現在的崇元王自小也與太子、廢王感情深厚,對皇帝一心忠誠。崇元王的封地在東南沿岸,早幾十年便傾力打造水師,又在先皇、皇帝支持下建造戰船上百,雖然離皇城十萬八千里,等水道一通,他想入內陸,那可是暢通無阻了。」
若水王「嘖」了一聲:「當真是個麻煩。這崇元王要是能在兩地來去自如,皇帝也算是有了實打實的兵力,那他這羽翼,才是沒人折得斷了。」
他又看向裕國公:「裕國公,依本王看來,不如你先將手裡精煉好的黃金送給勇乾王,之後送到你這兒來的原金,你再留下補足先前的份額。」
裕國公愣了愣,神色有一瞬間不自然的僵硬。
什麼意思,叫他掏出黃金,送去給勇乾王培養軍備?
他心裡很是不甘,怎可能願意將吞進肚裡的財富拱手送給他人。可他想要得到更多,還要仰仗若水王,只得勉強道:「好。」
勇乾王說:「這事要儘快辦,不能拖到重修官道。」
若水王看他一眼:「原先官道已毀,現在想送過來,只得從功成王的封地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