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在河北農村,甄稚度過了一段平淡而寧靜的時光。
外公和外婆有三個兒女,陳留芳是長女。祖屋修在方方正正的小麥田後面,黑瓦青磚。屋裡三間臥室,其中一間給兩個女兒住,還專門用木頭隔出一個小閣樓。
青磚是上世紀50年代自己在村裡的磚窯燒制的,又厚實又結實,祖屋住起來冬暖夏涼。
暑假只有兩個星期,甄稚上午在祖屋的陰涼里搭一條板凳當書桌,下午實在悶熱,就去屋子背後的水井,撈出冰了一整天的西瓜。
等回到北京,陳留芳給她拿了些錢,讓她去置辦一些住校要用的生活用品。在明珠商場,她先徑直去了二姑的服裝店幫忙。
店招上還寫的是「紅葉服飾」,裡面掛著紅葉服裝廠最後的庫存。碼數不全,所以周末客人都寥寥。
甄稚推開玻璃門進去:「大白天關著門,哪個顧客願意進來呀?」
「外面空氣熱,開著門還要飛進蚊子。」甄含琅坐在收銀台後面打毛衣,扯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反正都沒生意。」
嘉禾坐在旁邊看雜誌:「沒生意也挑點兒別的事做吧?八月打毛衣,也不怕熱出痱子。」
甄稚剛要接話,突然發現一條小腿正靠牆立著,嚇得一激靈:「我看你才是不管顧客的死活吧!假肢放這兒,嚇死人了!」
她一邊撫著胸口順氣,一邊拉了個藍色塑料凳坐下來,「房租交到國慶節吧?接下來兩個月就這麼耗著嗎?」
「你來得正好,幫我也勸勸我媽。」
嘉禾穿著悶熱的雪紡長裙,裙擺打個結,殘肢端坦蕩地晾著,「我早就不想賣紅葉那些老土衣服。廠子沒了,店面還在啊,為什麼不去批發些好看的掛到店裡來賣?」
「早在你出生前幾年,這種行為可叫投機倒把,抓到了要坐牢的!」甄含琅停下手裡的毛線活振振有辭,「再說了,人家不去大紅門、雅寶路,要多花幾十塊錢來咱們這兒買一模一樣的?」
甄稚知道,二姑這麼說,只是因為不敢嘗試新事物。父輩開過服裝廠,她就有信心接手,但家裡從沒有去外地進別人的貨開服裝店的先例。
「媽,改革開放都多少年了?現在可是21世紀!」嘉禾不以為意,「而且,他們就算見過北京批發市場的衣服,但他們見過浙江、廣東的衣服,見過外貿尾貨嗎?」
甄稚在旁邊小學生舉手:「我贊成嘉禾姐的想法。樹挪死,人挪活。我姐腦子靈光,這事兒肯定能成。」
趙嘉禾滿意地看了她一眼,遞給她一袋炒紅果。冷藏過後酸甜冰涼,極其消暑。
「牛街寶記的?」剛一入口,甄稚就嘗出是熟悉的味道。
甄含琅琢磨了半天,雖然鬆了口,卻又開始犯愁別的事:「……那誰跑那麼遠去進貨啊?我眼光過時了,嘉禾腿腳又不好。」
甄稚想到自己過兩天就要升高三,也不好再說什麼。
「我怎麼就腿腳不好了?我現在走路生風!」嘉禾說著就要從牆根下拿過假肢。
「……行啦!我關幾天店,陪你去出差一趟!」甄含琅瞥了一眼她的裙擺下露出的殘肢,「不是我說,天再熱你也好歹遮一下,追求你的人給都嚇跑了!」
「媽,現在哪裡還有人追求我?」嘉禾不以為意,「再說了,我也不在乎。」
甄稚本來是來服裝店幫忙,但店裡壓根沒生意,她坐了會兒就去附近超市購置生活用品。暖水瓶、臉盆、單人床三件套,滿滿當當提不動,最後還是二姑向鄰鋪借了輛電動三輪車,騎著把她送回家。
整個校園還在炎炎夏日午睡,高三就開學了。
報到這天,陳留芳和她一起提著大包小包,去布置宿舍。
七中的住校生不多,就把高二、高三教學樓的頂樓兩層改建成了宿舍,男女生各住不同的教學樓。宿舍和下面一層教室之間的樓梯,用推拉金屬門隔開。
果然像胡海寬說的那樣,寢室的牆壁上還掛著黑板,緊挨著床鋪。
甄稚的床是靠著窗戶的上鋪。其他室友都還沒返校,黑板上留著一行粉筆字:離高考還有710天。
看來她的室友們都才剛讀完高一,現在還在放暑假。
甄稚把那隻穿著海魂衫的玩具小熊從箱子裡拿出來,擺在枕頭邊,算是布置好了高中最後一年的小天地。
住校的第一個晚上,甄稚失眠到深夜。她才意識到自己很認床,學校的鐵架床太硬了,又忘記買蚊帳,一整晚耳邊都有惱人的「嗡嗡」聲,半夜走廊上有人起夜,腳步聲也能把她嚇醒。
但甄稚很快就適應了住校生活,還漸漸發現優點。比如,七點半開始的早自習,她可以睡到七點整。如果提前一晚買了麵包當早餐,睡到七點二十也沒問題,下幾級樓梯就能出現在教室。
住校生的晚自習要上到晚上九點。省下了交通用時,她能多做好幾頁習題。
最重要的是,因為住校,她開始有了一些經濟自由,規劃好生活費,剩下的就是零花錢。陳留芳還把她父親之前的小靈通拿給她用。
「明天見。」
八月底的傍晚,窗外樹上的蟬鳴已經有氣無力,其他年級返校報到結束。走讀生的晚自習只上到七點半,見杜若收拾好書包,甄稚從卷子前抬起頭和她告別。
杜若背起書包卻不急著走,把當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推到她桌面上。
「我都研究好了,以浙江這所大學的醫學院為目標。」杜若有些猶豫地問,「你想不想……和我考同一所學校?」
甄稚看著那一行鉛字,和臨床醫學專業後面的最低分數線,陷入了思考。
四合院賣掉了,以後逢年過節,幾家親戚很難再尋到地方適合辦家庭聚會。就像她最怕看到的,甄家還是漸漸散了。
這座城市,似乎確實沒有理由,讓她必須留下來。
「好啊。」甄稚揚起微笑,「那等這學期末我們比比,看誰的一模考試離這個分數線更近。」
杜若也笑道:「輸的人,給對方帶半個月的早飯。」
「好!」
等晚自習結束,甄稚去開水房打了一壺熱水。回到宿舍,其他五個室友正在聊著天泡熱水腳,見她回來,紛紛打招呼。
睡在甄稚下鋪的女生叫周莉莉,齊耳短髮,愛笑,笑聲如雷貫耳。晚上睡覺前,她遞給甄稚一根晾衣竿:「學姐,我白天學習一累著,晚上睡覺就容易打呼。如果我吵著你,你就拿晾衣竿戳我。」
甄稚自然沒有接過來。
「別不好意思。」旁邊下鋪的女生說,「我跟莉莉頭對頭睡覺,她打呼我還伸手拍她呢。」
女生們在歡聲笑語中入睡。那晚走廊上依然有同學起夜的腳步聲,但甄稚睡得很沉,一覺睡到天明。
轉眼到了國慶節,甄稚收拾好作業和練習冊,和室友們告別。
陳留芳前一晚告訴她,翌日在天安門廣場看完升國旗,大家要去大姑家一起吃午飯。
「去大姑家?」甄稚記得大姑家並不寬敞,之前也從沒有哪次是在她家聚,「大姑父今年國慶不值班呀?」
「專門調了班,和我們一起過節。」陳留芳停頓了一下,「主要是,你秋秋姐從法國回來了。」
甄稚有些意外。之前張秋因為機票的緣故,很久都不回國。前兩次回國,一次是參加爺爺的八十大壽,另一次是把那隻金貴的假肢背回來。
凌晨六點,呵著手擠在升旗觀禮的人群中,甄稚還在迷迷糊糊地想著這件事。
前排有一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男女,穿著綠色的情侶裝,周圍一片喜慶的紅、莊嚴的黑,他們顯得格外突兀。
熟悉的顏色,讓甄稚恍惚地想起兩年前的國慶節,父親神秘地把大家叫到四合院,給每人發了一套綠色運動服,背後印著五個大字:紅葉服裝廠。底下還有一串電話號碼。
「國慶節升旗儀式,那可是全國直播的。」父親當時自鳴得意地介紹,「咱們家十幾口人,只要被電視台的攝像機捕捉到,那就是一次免費的GG。」
兩年間,天安門的國歌已奏響過730遍。她的生活在這期間已是滄桑巨變,父親也不在了。
大姑家住在步梯房六樓。甄老爺子的身體大不如前,出行又要坐輪椅,所以三伯一家留在小別院。狹小的客廳剛好能坐下三家人。
時隔這麼久見到張秋,甄稚敏感地察覺到,所有人的臉上都在強顏歡笑。席間,無人談笑風生,只能聽見大家默默咀嚼、碗碟相碰。
等中午飯結束,她悄悄把趙嘉禾拉到一邊:「怎麼了?為什麼大家都不太高興?」
「張秋這次是永遠回國,國慶節結束也不會再回去上學了。」趙嘉禾嘆了口氣,「服裝廠不是倒了嗎?張秋付不起學費,輟學了。」
甄稚感覺渾身發麻,不可置信地望向在廚房幫母親收拾髒碗的大表姐。
「本來爺爺給她的錢是夠的,但是她不是先學了兩年東方文學嘛,後來服裝設計又費錢。」嘉禾看出她有些自責,拍拍她的肩,「人生嘛,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讓人猜不到後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外公和外婆有三個兒女,陳留芳是長女。祖屋修在方方正正的小麥田後面,黑瓦青磚。屋裡三間臥室,其中一間給兩個女兒住,還專門用木頭隔出一個小閣樓。
青磚是上世紀50年代自己在村裡的磚窯燒制的,又厚實又結實,祖屋住起來冬暖夏涼。
暑假只有兩個星期,甄稚上午在祖屋的陰涼里搭一條板凳當書桌,下午實在悶熱,就去屋子背後的水井,撈出冰了一整天的西瓜。
等回到北京,陳留芳給她拿了些錢,讓她去置辦一些住校要用的生活用品。在明珠商場,她先徑直去了二姑的服裝店幫忙。
店招上還寫的是「紅葉服飾」,裡面掛著紅葉服裝廠最後的庫存。碼數不全,所以周末客人都寥寥。
甄稚推開玻璃門進去:「大白天關著門,哪個顧客願意進來呀?」
「外面空氣熱,開著門還要飛進蚊子。」甄含琅坐在收銀台後面打毛衣,扯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反正都沒生意。」
嘉禾坐在旁邊看雜誌:「沒生意也挑點兒別的事做吧?八月打毛衣,也不怕熱出痱子。」
甄稚剛要接話,突然發現一條小腿正靠牆立著,嚇得一激靈:「我看你才是不管顧客的死活吧!假肢放這兒,嚇死人了!」
她一邊撫著胸口順氣,一邊拉了個藍色塑料凳坐下來,「房租交到國慶節吧?接下來兩個月就這麼耗著嗎?」
「你來得正好,幫我也勸勸我媽。」
嘉禾穿著悶熱的雪紡長裙,裙擺打個結,殘肢端坦蕩地晾著,「我早就不想賣紅葉那些老土衣服。廠子沒了,店面還在啊,為什麼不去批發些好看的掛到店裡來賣?」
「早在你出生前幾年,這種行為可叫投機倒把,抓到了要坐牢的!」甄含琅停下手裡的毛線活振振有辭,「再說了,人家不去大紅門、雅寶路,要多花幾十塊錢來咱們這兒買一模一樣的?」
甄稚知道,二姑這麼說,只是因為不敢嘗試新事物。父輩開過服裝廠,她就有信心接手,但家裡從沒有去外地進別人的貨開服裝店的先例。
「媽,改革開放都多少年了?現在可是21世紀!」嘉禾不以為意,「而且,他們就算見過北京批發市場的衣服,但他們見過浙江、廣東的衣服,見過外貿尾貨嗎?」
甄稚在旁邊小學生舉手:「我贊成嘉禾姐的想法。樹挪死,人挪活。我姐腦子靈光,這事兒肯定能成。」
趙嘉禾滿意地看了她一眼,遞給她一袋炒紅果。冷藏過後酸甜冰涼,極其消暑。
「牛街寶記的?」剛一入口,甄稚就嘗出是熟悉的味道。
甄含琅琢磨了半天,雖然鬆了口,卻又開始犯愁別的事:「……那誰跑那麼遠去進貨啊?我眼光過時了,嘉禾腿腳又不好。」
甄稚想到自己過兩天就要升高三,也不好再說什麼。
「我怎麼就腿腳不好了?我現在走路生風!」嘉禾說著就要從牆根下拿過假肢。
「……行啦!我關幾天店,陪你去出差一趟!」甄含琅瞥了一眼她的裙擺下露出的殘肢,「不是我說,天再熱你也好歹遮一下,追求你的人給都嚇跑了!」
「媽,現在哪裡還有人追求我?」嘉禾不以為意,「再說了,我也不在乎。」
甄稚本來是來服裝店幫忙,但店裡壓根沒生意,她坐了會兒就去附近超市購置生活用品。暖水瓶、臉盆、單人床三件套,滿滿當當提不動,最後還是二姑向鄰鋪借了輛電動三輪車,騎著把她送回家。
整個校園還在炎炎夏日午睡,高三就開學了。
報到這天,陳留芳和她一起提著大包小包,去布置宿舍。
七中的住校生不多,就把高二、高三教學樓的頂樓兩層改建成了宿舍,男女生各住不同的教學樓。宿舍和下面一層教室之間的樓梯,用推拉金屬門隔開。
果然像胡海寬說的那樣,寢室的牆壁上還掛著黑板,緊挨著床鋪。
甄稚的床是靠著窗戶的上鋪。其他室友都還沒返校,黑板上留著一行粉筆字:離高考還有710天。
看來她的室友們都才剛讀完高一,現在還在放暑假。
甄稚把那隻穿著海魂衫的玩具小熊從箱子裡拿出來,擺在枕頭邊,算是布置好了高中最後一年的小天地。
住校的第一個晚上,甄稚失眠到深夜。她才意識到自己很認床,學校的鐵架床太硬了,又忘記買蚊帳,一整晚耳邊都有惱人的「嗡嗡」聲,半夜走廊上有人起夜,腳步聲也能把她嚇醒。
但甄稚很快就適應了住校生活,還漸漸發現優點。比如,七點半開始的早自習,她可以睡到七點整。如果提前一晚買了麵包當早餐,睡到七點二十也沒問題,下幾級樓梯就能出現在教室。
住校生的晚自習要上到晚上九點。省下了交通用時,她能多做好幾頁習題。
最重要的是,因為住校,她開始有了一些經濟自由,規劃好生活費,剩下的就是零花錢。陳留芳還把她父親之前的小靈通拿給她用。
「明天見。」
八月底的傍晚,窗外樹上的蟬鳴已經有氣無力,其他年級返校報到結束。走讀生的晚自習只上到七點半,見杜若收拾好書包,甄稚從卷子前抬起頭和她告別。
杜若背起書包卻不急著走,把當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推到她桌面上。
「我都研究好了,以浙江這所大學的醫學院為目標。」杜若有些猶豫地問,「你想不想……和我考同一所學校?」
甄稚看著那一行鉛字,和臨床醫學專業後面的最低分數線,陷入了思考。
四合院賣掉了,以後逢年過節,幾家親戚很難再尋到地方適合辦家庭聚會。就像她最怕看到的,甄家還是漸漸散了。
這座城市,似乎確實沒有理由,讓她必須留下來。
「好啊。」甄稚揚起微笑,「那等這學期末我們比比,看誰的一模考試離這個分數線更近。」
杜若也笑道:「輸的人,給對方帶半個月的早飯。」
「好!」
等晚自習結束,甄稚去開水房打了一壺熱水。回到宿舍,其他五個室友正在聊著天泡熱水腳,見她回來,紛紛打招呼。
睡在甄稚下鋪的女生叫周莉莉,齊耳短髮,愛笑,笑聲如雷貫耳。晚上睡覺前,她遞給甄稚一根晾衣竿:「學姐,我白天學習一累著,晚上睡覺就容易打呼。如果我吵著你,你就拿晾衣竿戳我。」
甄稚自然沒有接過來。
「別不好意思。」旁邊下鋪的女生說,「我跟莉莉頭對頭睡覺,她打呼我還伸手拍她呢。」
女生們在歡聲笑語中入睡。那晚走廊上依然有同學起夜的腳步聲,但甄稚睡得很沉,一覺睡到天明。
轉眼到了國慶節,甄稚收拾好作業和練習冊,和室友們告別。
陳留芳前一晚告訴她,翌日在天安門廣場看完升國旗,大家要去大姑家一起吃午飯。
「去大姑家?」甄稚記得大姑家並不寬敞,之前也從沒有哪次是在她家聚,「大姑父今年國慶不值班呀?」
「專門調了班,和我們一起過節。」陳留芳停頓了一下,「主要是,你秋秋姐從法國回來了。」
甄稚有些意外。之前張秋因為機票的緣故,很久都不回國。前兩次回國,一次是參加爺爺的八十大壽,另一次是把那隻金貴的假肢背回來。
凌晨六點,呵著手擠在升旗觀禮的人群中,甄稚還在迷迷糊糊地想著這件事。
前排有一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男女,穿著綠色的情侶裝,周圍一片喜慶的紅、莊嚴的黑,他們顯得格外突兀。
熟悉的顏色,讓甄稚恍惚地想起兩年前的國慶節,父親神秘地把大家叫到四合院,給每人發了一套綠色運動服,背後印著五個大字:紅葉服裝廠。底下還有一串電話號碼。
「國慶節升旗儀式,那可是全國直播的。」父親當時自鳴得意地介紹,「咱們家十幾口人,只要被電視台的攝像機捕捉到,那就是一次免費的GG。」
兩年間,天安門的國歌已奏響過730遍。她的生活在這期間已是滄桑巨變,父親也不在了。
大姑家住在步梯房六樓。甄老爺子的身體大不如前,出行又要坐輪椅,所以三伯一家留在小別院。狹小的客廳剛好能坐下三家人。
時隔這麼久見到張秋,甄稚敏感地察覺到,所有人的臉上都在強顏歡笑。席間,無人談笑風生,只能聽見大家默默咀嚼、碗碟相碰。
等中午飯結束,她悄悄把趙嘉禾拉到一邊:「怎麼了?為什麼大家都不太高興?」
「張秋這次是永遠回國,國慶節結束也不會再回去上學了。」趙嘉禾嘆了口氣,「服裝廠不是倒了嗎?張秋付不起學費,輟學了。」
甄稚感覺渾身發麻,不可置信地望向在廚房幫母親收拾髒碗的大表姐。
「本來爺爺給她的錢是夠的,但是她不是先學了兩年東方文學嘛,後來服裝設計又費錢。」嘉禾看出她有些自責,拍拍她的肩,「人生嘛,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讓人猜不到後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