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夏小滿望著日出的方向。
這朝陽,酷似落日。
**
夜空飄著玉屑,沉靜無風。
一道迅捷如豹的黑影,自吳宅翻牆而出,靈巧落地。避開巡城衛兵,跑到寧王府,從後門一閃而入。
黑影風似的刮過,巡查的家丁都沒看清臉,卻絲毫不慌:「這個速度,不是鬼就是羅隊長。」
寧遠堂書房的窗紙亮著,晶瑩飛雪歇落在窗欞,似在窺視秉燭夜讀的攝政王。
「王爺!」羅雨跑進門,拐進書房,興奮地打破靜謐,「有結果了!我查著了,吳瑕如何與齊人接頭。」
楚翊眉峰一挑,合起邸報,點了點案頭的熱茶,讓他潤潤嗓子再說。
「吳宅有個地窖,地窖里有地道,地道盡頭還是地窖。」羅雨倒了杯茶,像在說繞口令,把自己逗笑了,「爬上去,就到了對街一間絨線鋪。吳瑕就在鋪子後堂和齊人接頭,今晚也去了。臨走,我聽見他叮囑齊人看管好他的財物。可見,他收的賄賂也藏在那。他爹總是睡得很死,我猜是被下藥了。」
「絨線鋪……」楚翊起身活動肩胛,疲憊地嘆息,「明天讓四舅去逛逛。」
羅雨喝了口茶,銳利的目光追隨主人:「剛好,我前天去過。門庭冷清,也不主動招攬客人,老闆和幾個夥計都是格外英俊的年輕人。當時沒覺得奇怪,現在想想,他們應該都是江南皇宮裡的侍衛。」
「應該是了。」楚翊踱著步,「小五說,齊帝選拔侍衛首先看相貌。」
「真會享受。」羅雨嘖嘖稱奇。
楚翊奇怪:「你去了吳家好幾次,怎麼才發現?」
羅雨放下茶杯,雙手一攤,面露無奈:「嗐,王爺猜,吳宅里的地窖入口在哪?」
「難道,是茅房?」楚翊震驚地捂嘴。
「說出來令人齒寒,入口居然在供奉吳大學士牌位的神龕下面。神龕連著柜子,擋得嚴嚴實實。這次,我也是猶豫半天,才把神龕移開,看見了一方活板門。」
「這孫子,可真是個好孫子啊。」楚翊冷冷地嗤之以鼻,為吳正英難過。老爺子剛正清白一生,結果孫子與敵苟且的地道,就開在他的牌位下面。
他腳步一頓,忽然道:「你再辛苦一下,套上車,跑一趟李青禾家,把他的妻女接來。出門前叫醒王公公,讓他收拾出一間院子。」
羅雨不解。
楚翊神情凝重,解釋道:「傍晚,我接到李青禾的密信,重雲關糧倉失火了。他說,想用官鹽來快速籌糧。他叫我放心,只要他在,葉將軍就餓不著。此舉會觸怒皇上,我必須保護他的家人。」
「這膽魄,不愧是王爺看中的人才。」羅雨贊了一句,立即跑去辦差。
楚翊坐回書案後,燭火輕顫,映著浮滿心事的溫潤眉宇。他擔心李青禾,更擔心小五。大軍一旦斷炊,小五鎮得住士氣嗎?
一定可以。小五是天下最剛強的男人,沒什麼能壓得倒他……除了自己。呵呵,怪不好意思的。
靜靜相思片刻,楚翊搓了搓發紅的耳朵,隨手從格子架拿了兩個陶瓷人偶,披起裘皮斗篷,去後門迎接李青禾的家眷。
李家相隔不遠,很快,羅雨駕車而歸。
馬匹噴著白氣,不安地奮蹄。李家的家眷也步履不穩,有些惶然地進了寧王府。婦人挎著大包袱,攬著兩個睡眼惺忪的女兒。見到楚翊,她來不及施禮,急問:「王爺,我家男人是不是出事了?」
「放心,他在軍中,我家男人會保護他。」楚翊親自將她們迎進府里,語氣輕鬆。
「啊……」婦人反應過來,王爺指的是戰神般的王妃。她放下心,福了一福,「奴家失態了。」
第393章 一箭雙鵰
「這是王府總管王公公,他會為你們安排住處,缺什麼就跟他講。最近,你們就待在這,哪也別去。」楚翊向她們介紹王喜,又笑著摸了摸兩個女孩的頭,將精緻的陶瓷人偶送給她們。
兩個小姑娘齊聲道謝,登時不害怕了。
「本王得去接著裝病了。不,養病,哈哈。」楚翊拱手告辭,踩著薄雪走回寧遠堂。那聲音,像豐收之後抓了一把米輕輕揉搓。
他走得很慢,邊走邊欣賞大破宅子的美妙夜景,腦筋飛轉。吳宅,地道,絨線鋪,李青禾的舉措……好,就利用這間鋪子,做個局,讓皇帝親手揪住吳瑕的狐狸尾巴!
打定主意,楚翊神色一凜,倏然加快腳步。羅雨正在一旁悠閒地伸著舌頭接雪吃,慌忙跟上。
一回書房,楚翊就翻出自家棺材鋪的房契,仔細觀察。
這是從官府處登記過戶,加蓋官印的「紅契」,繳了稅的。還有一種房契,是「白契」,即民間為了避稅而私下交易。
不過,契紙樣式和契約格式,都一樣。
他取來一張白紙,照著樣子,開始創作一張新契。他的眸光隨燭火明滅不定,嘴角挑著狡黠的笑。
天快亮時,楚翊交代羅雨,散朝後偷偷把袁鵬請來,之後才就寢。床像船,載著他飄忽駛入夢鄉。
夢裡,他一現身,小五就瞪著清凌凌的眼眸,揪著他的耳朵質問:「好啊,你小子天亮了才赴約,我們只能相伴片刻,因為老子要起床練兵了!」
他笑嘻嘻地去抱老婆,「抱歉,我忙嘛。」
「我沒時間了,我要醒啦!」小五在奔跑,甲冑如羽毛散去,身上的衣裳也飄散如霧。
呦,這也太誘人了。楚翊想追,卻挪不動步,呼喊著:「等等我,你先別醒,多睡一會兒……」
他急出一腦門的汗,霍然睜眼,只見羅雨關切的臉懸在眼前:「王爺做噩夢了?」
不噩,很春……楚翊支起身子,目光迷離,問是不是袁大人來了。羅雨點頭:「他在後花園的老地方等王爺。」
楚翊弓著背,坐在床邊緩了緩,才洗漱更衣。揣上昨夜繪製的房契,直奔後花園。途中遇見王喜,又叮囑一番,千萬別怠慢了李青禾的家眷,窗子漏風的話抓緊補一補。
王喜依舊相當節省:「補著呢,都不用從外面請匠人,讓鋪子裡做紙活的來就行。」
楚翊剛登上樓閣,等候多時的袁鵬就笑道:「王爺沒睡好。」
「我是病人嘛。」楚翊揉了揉發青的雙眼,優雅地落座,說起昨夜的新發現,以及李青禾的籌糧辦法。
「私發鹽引給百姓?」袁鵬愕然咋舌,碰翻了茶盞,「這可是夷三族的罪過,真有種。」
「李青禾冒天下之大不韙,這幾天消息就會傳進宮,皇上必定震怒。」楚翊身子前傾,深眸微眯,修長的手指點了點桌面,「到那天,誰跳出來參我藏匿李家人,誰就是藏在朝中的國賊,你反過來參他!一定要當場咬死他,不給他反應的時間,也不給皇上查我的機會!」
袁鵬肅然點頭。
楚翊亮出昨夜繪製的房契,赫然就是那間絨線鋪,屋主名字空著:「誰參我,你就把誰的名字填上去。吳瑕是皇上的心頭肉,我不能去剜掉,要讓他自己動手。」
袁鵬鄭重地收好房契。
楚翊與其密謀許久,又叮囑他把幾十個可疑官員的黑底牢牢記住,臨場應變。尚不知誰是國賊,所以必須全存在腦子裡。
五天後,李青禾私發鹽引籌措軍糧一事,傳進了小皇帝的小耳朵。
他爆發出空前的怒火,令宮人訝異,那單薄的身軀竟然能發出通天徹地的咆哮,把為他講課的老翰林嚇得犯了病。
「派禁衛軍,去抄李青禾的家!把他的家人,關進刑部大牢!再去西南軍中把他抓回來,打入詔獄,朕親辦此案!」
禁衛軍前往李宅,卻見人去屋空。只查抄了一些家具衣物,幾隻老母雞,和它們剛下的蛋。蛋,還溫著。
永曆猜到,是誰幫李家人避了出去。甚至,李家人八成就躲在那人的府邸。可人家正病著,他又是晚輩,沒法去搜。
侍讀吳瑕直接將李家人定為欽犯,卻偏向寧王說話,一副為叔侄關係著想的口吻:「就算九爺窩藏欽犯,陛下也不能鬧得太僵,罰他禁足也就算了。」
震怒中的永曆腦子一熱,當即認定寧王包庇欽犯,對近侍道:「去寧王府,向皇九叔傳朕口諭: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還是這句話,禁足一個月,仔細琢磨。」
翌日早朝,永曆越想越氣,不顧威儀破口大罵:
「戶部侍郎李青禾,狗膽包天!鹽鐵是國庫的命脈,他敢以欽差之權私造鹽引,散給民間,擾亂鹽價!他急著籌糧,可也不能亂來,誰給他的膽子!」
百官大多沉默,有幾人勸皇帝息怒。
這種時候,不諫言為妙。李青禾未歸案,內情不詳,一切還有變數。何況,他是攝政王的臂膀,常人動不得。
只有一人,神情亢奮,內急般躍躍欲試。那便是,潛藏在朝堂的另一個國賊。
發了火,永曆沉默片刻,反省自己的失態。他問兵部侍郎:「葉將軍還沒回來述職?」
這朝陽,酷似落日。
**
夜空飄著玉屑,沉靜無風。
一道迅捷如豹的黑影,自吳宅翻牆而出,靈巧落地。避開巡城衛兵,跑到寧王府,從後門一閃而入。
黑影風似的刮過,巡查的家丁都沒看清臉,卻絲毫不慌:「這個速度,不是鬼就是羅隊長。」
寧遠堂書房的窗紙亮著,晶瑩飛雪歇落在窗欞,似在窺視秉燭夜讀的攝政王。
「王爺!」羅雨跑進門,拐進書房,興奮地打破靜謐,「有結果了!我查著了,吳瑕如何與齊人接頭。」
楚翊眉峰一挑,合起邸報,點了點案頭的熱茶,讓他潤潤嗓子再說。
「吳宅有個地窖,地窖里有地道,地道盡頭還是地窖。」羅雨倒了杯茶,像在說繞口令,把自己逗笑了,「爬上去,就到了對街一間絨線鋪。吳瑕就在鋪子後堂和齊人接頭,今晚也去了。臨走,我聽見他叮囑齊人看管好他的財物。可見,他收的賄賂也藏在那。他爹總是睡得很死,我猜是被下藥了。」
「絨線鋪……」楚翊起身活動肩胛,疲憊地嘆息,「明天讓四舅去逛逛。」
羅雨喝了口茶,銳利的目光追隨主人:「剛好,我前天去過。門庭冷清,也不主動招攬客人,老闆和幾個夥計都是格外英俊的年輕人。當時沒覺得奇怪,現在想想,他們應該都是江南皇宮裡的侍衛。」
「應該是了。」楚翊踱著步,「小五說,齊帝選拔侍衛首先看相貌。」
「真會享受。」羅雨嘖嘖稱奇。
楚翊奇怪:「你去了吳家好幾次,怎麼才發現?」
羅雨放下茶杯,雙手一攤,面露無奈:「嗐,王爺猜,吳宅里的地窖入口在哪?」
「難道,是茅房?」楚翊震驚地捂嘴。
「說出來令人齒寒,入口居然在供奉吳大學士牌位的神龕下面。神龕連著柜子,擋得嚴嚴實實。這次,我也是猶豫半天,才把神龕移開,看見了一方活板門。」
「這孫子,可真是個好孫子啊。」楚翊冷冷地嗤之以鼻,為吳正英難過。老爺子剛正清白一生,結果孫子與敵苟且的地道,就開在他的牌位下面。
他腳步一頓,忽然道:「你再辛苦一下,套上車,跑一趟李青禾家,把他的妻女接來。出門前叫醒王公公,讓他收拾出一間院子。」
羅雨不解。
楚翊神情凝重,解釋道:「傍晚,我接到李青禾的密信,重雲關糧倉失火了。他說,想用官鹽來快速籌糧。他叫我放心,只要他在,葉將軍就餓不著。此舉會觸怒皇上,我必須保護他的家人。」
「這膽魄,不愧是王爺看中的人才。」羅雨贊了一句,立即跑去辦差。
楚翊坐回書案後,燭火輕顫,映著浮滿心事的溫潤眉宇。他擔心李青禾,更擔心小五。大軍一旦斷炊,小五鎮得住士氣嗎?
一定可以。小五是天下最剛強的男人,沒什麼能壓得倒他……除了自己。呵呵,怪不好意思的。
靜靜相思片刻,楚翊搓了搓發紅的耳朵,隨手從格子架拿了兩個陶瓷人偶,披起裘皮斗篷,去後門迎接李青禾的家眷。
李家相隔不遠,很快,羅雨駕車而歸。
馬匹噴著白氣,不安地奮蹄。李家的家眷也步履不穩,有些惶然地進了寧王府。婦人挎著大包袱,攬著兩個睡眼惺忪的女兒。見到楚翊,她來不及施禮,急問:「王爺,我家男人是不是出事了?」
「放心,他在軍中,我家男人會保護他。」楚翊親自將她們迎進府里,語氣輕鬆。
「啊……」婦人反應過來,王爺指的是戰神般的王妃。她放下心,福了一福,「奴家失態了。」
第393章 一箭雙鵰
「這是王府總管王公公,他會為你們安排住處,缺什麼就跟他講。最近,你們就待在這,哪也別去。」楚翊向她們介紹王喜,又笑著摸了摸兩個女孩的頭,將精緻的陶瓷人偶送給她們。
兩個小姑娘齊聲道謝,登時不害怕了。
「本王得去接著裝病了。不,養病,哈哈。」楚翊拱手告辭,踩著薄雪走回寧遠堂。那聲音,像豐收之後抓了一把米輕輕揉搓。
他走得很慢,邊走邊欣賞大破宅子的美妙夜景,腦筋飛轉。吳宅,地道,絨線鋪,李青禾的舉措……好,就利用這間鋪子,做個局,讓皇帝親手揪住吳瑕的狐狸尾巴!
打定主意,楚翊神色一凜,倏然加快腳步。羅雨正在一旁悠閒地伸著舌頭接雪吃,慌忙跟上。
一回書房,楚翊就翻出自家棺材鋪的房契,仔細觀察。
這是從官府處登記過戶,加蓋官印的「紅契」,繳了稅的。還有一種房契,是「白契」,即民間為了避稅而私下交易。
不過,契紙樣式和契約格式,都一樣。
他取來一張白紙,照著樣子,開始創作一張新契。他的眸光隨燭火明滅不定,嘴角挑著狡黠的笑。
天快亮時,楚翊交代羅雨,散朝後偷偷把袁鵬請來,之後才就寢。床像船,載著他飄忽駛入夢鄉。
夢裡,他一現身,小五就瞪著清凌凌的眼眸,揪著他的耳朵質問:「好啊,你小子天亮了才赴約,我們只能相伴片刻,因為老子要起床練兵了!」
他笑嘻嘻地去抱老婆,「抱歉,我忙嘛。」
「我沒時間了,我要醒啦!」小五在奔跑,甲冑如羽毛散去,身上的衣裳也飄散如霧。
呦,這也太誘人了。楚翊想追,卻挪不動步,呼喊著:「等等我,你先別醒,多睡一會兒……」
他急出一腦門的汗,霍然睜眼,只見羅雨關切的臉懸在眼前:「王爺做噩夢了?」
不噩,很春……楚翊支起身子,目光迷離,問是不是袁大人來了。羅雨點頭:「他在後花園的老地方等王爺。」
楚翊弓著背,坐在床邊緩了緩,才洗漱更衣。揣上昨夜繪製的房契,直奔後花園。途中遇見王喜,又叮囑一番,千萬別怠慢了李青禾的家眷,窗子漏風的話抓緊補一補。
王喜依舊相當節省:「補著呢,都不用從外面請匠人,讓鋪子裡做紙活的來就行。」
楚翊剛登上樓閣,等候多時的袁鵬就笑道:「王爺沒睡好。」
「我是病人嘛。」楚翊揉了揉發青的雙眼,優雅地落座,說起昨夜的新發現,以及李青禾的籌糧辦法。
「私發鹽引給百姓?」袁鵬愕然咋舌,碰翻了茶盞,「這可是夷三族的罪過,真有種。」
「李青禾冒天下之大不韙,這幾天消息就會傳進宮,皇上必定震怒。」楚翊身子前傾,深眸微眯,修長的手指點了點桌面,「到那天,誰跳出來參我藏匿李家人,誰就是藏在朝中的國賊,你反過來參他!一定要當場咬死他,不給他反應的時間,也不給皇上查我的機會!」
袁鵬肅然點頭。
楚翊亮出昨夜繪製的房契,赫然就是那間絨線鋪,屋主名字空著:「誰參我,你就把誰的名字填上去。吳瑕是皇上的心頭肉,我不能去剜掉,要讓他自己動手。」
袁鵬鄭重地收好房契。
楚翊與其密謀許久,又叮囑他把幾十個可疑官員的黑底牢牢記住,臨場應變。尚不知誰是國賊,所以必須全存在腦子裡。
五天後,李青禾私發鹽引籌措軍糧一事,傳進了小皇帝的小耳朵。
他爆發出空前的怒火,令宮人訝異,那單薄的身軀竟然能發出通天徹地的咆哮,把為他講課的老翰林嚇得犯了病。
「派禁衛軍,去抄李青禾的家!把他的家人,關進刑部大牢!再去西南軍中把他抓回來,打入詔獄,朕親辦此案!」
禁衛軍前往李宅,卻見人去屋空。只查抄了一些家具衣物,幾隻老母雞,和它們剛下的蛋。蛋,還溫著。
永曆猜到,是誰幫李家人避了出去。甚至,李家人八成就躲在那人的府邸。可人家正病著,他又是晚輩,沒法去搜。
侍讀吳瑕直接將李家人定為欽犯,卻偏向寧王說話,一副為叔侄關係著想的口吻:「就算九爺窩藏欽犯,陛下也不能鬧得太僵,罰他禁足也就算了。」
震怒中的永曆腦子一熱,當即認定寧王包庇欽犯,對近侍道:「去寧王府,向皇九叔傳朕口諭: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還是這句話,禁足一個月,仔細琢磨。」
翌日早朝,永曆越想越氣,不顧威儀破口大罵:
「戶部侍郎李青禾,狗膽包天!鹽鐵是國庫的命脈,他敢以欽差之權私造鹽引,散給民間,擾亂鹽價!他急著籌糧,可也不能亂來,誰給他的膽子!」
百官大多沉默,有幾人勸皇帝息怒。
這種時候,不諫言為妙。李青禾未歸案,內情不詳,一切還有變數。何況,他是攝政王的臂膀,常人動不得。
只有一人,神情亢奮,內急般躍躍欲試。那便是,潛藏在朝堂的另一個國賊。
發了火,永曆沉默片刻,反省自己的失態。他問兵部侍郎:「葉將軍還沒回來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