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戌正,斥候報齊軍出營。兵力過萬,具體不詳。葉星辭整兵迎戰,背靠那道防線,以逸待勞。
亥末,鐵蹄震地聲漸近,前軍交鋒。
雙方的火箭拖著青煙劃出弧線,火光照亮了平原上黑壓壓的齊國騎兵。以及,夜空中一種灰燼般細碎的東西。
「雪?」在前軍指揮的葉星辭搓了搓指尖,繼續從容施展號令,變換戰陣。北風卷著雪粒,抽打帥旗,刺痛面頰。
二哥失算,陷在陣中,無法脫身。
葉星辭目光一凜:「聽令,準備合圍!」
令旗在火光中翻飛如蝶,騎兵配合重甲槍陣如雁翅展開,呈合圍之勢,等待下一號令。
「小五!狡詐的逆賊!」二哥高亢的罵聲穿透喊殺,長槍的槍刃還掛著半片血淋淋的殘甲,「你男人都要死了,也不回去送送?」
葉星辭的瞳孔驟然收縮,勒緊馬韁。本該到來的合圍,遲滯了。
「什麼夫妻情深,敵不過功名!」二哥故意拉長語調,「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你丈夫的骨頭,也要枯了!」
葉星辭感覺,有冰錐刺入太陽穴。
「聖上在北昌朝堂有眼線!我的消息,比你靈通!寧王真的不行了!」
右翼傳來戰馬悲鳴。趁著昌軍指揮突然卡頓,齊軍的騎兵撕開缺口,葉星辭的掌旗官連換三種旗語,都沒能穩住陣腳。
二哥率軍突圍,全身而退。
絕佳的戰機,一晃神便錯過了。
「葉將軍,你怎麼了!」副將遺憾的嘶吼被淹沒在鐵蹄聲中。
葉星辭攥著長槍的手指節發白,滿是冷汗。眼前不斷閃過楚翊的身影。
在親口下令將兄弟正法,一夜未眠之後,他腦子裡的那根弦「啪」地斷了。雜亂的事和念頭,像風疹一樣發出來。擔憂,寒意,從頭皮順著每一根髮絲往外鑽。
楚翊真的病了,快死了。
「要追擊嗎?」副將大喊。
「不知道。」葉星辭聽見這三個字,從一個主帥嘴裡冒出來,「不追了吧,退兵。」
昌軍退潮般回營。
將士們議論,好像打得挺順,怎麼沒大捷呢。似乎,是合圍慢了。唉,多好的機會啊,難得齊軍主動與我們野戰。再想引他們出來,就難了。
戰後例行軍議,葉星辭主動檢討,自己在夜色中判斷失誤,號令遲滯,貽誤了戰機。
眾將卻沒討論方才的戰況,而是追問主帥:「葉將軍,若李大人沒籌到糧草,你作何打算?」
有人擔憂:「皇上為什麼命我們退守重雲關,會不會,朝廷和齊國已經達成了什麼和議?還是說,朝中有奸佞作祟?」
又一人道:「我等這樣抗旨,困住了兩伙欽差,萬一九爺的病……誰來保我們?」
葉星辭坐在帥案之後,被無數聲音嗡嗡地圍住,像捅了馬蜂窩。他撐住額頭,心越來越亂。
人生最殘酷之處在於,你不知哪一刻是永別。也許,尋常的一面後,便再也沒見過。
就像,他昨早還和司賢並肩為戰,然後叫對方去洗洗臉,結果……
「我不知道,我要回家。」葉星辭霍然起身,抓起馬鞭,失了魂般喃喃道,「九爺病了,我要回家。」
「葉將軍……」眾將面面相覷,不知該不該攔。這是去散心,還是撂挑子了?
回家,回家去!葉星辭在營中狂奔,心中只有這一個念頭。他來到馬廄,牽出白馬,飛身而上,直衝轅門。沒帶任何親兵,也沒帶水和乾糧。
他伏身鞍上,在入冬的第一場雪中馳騁,一鞭緊過一鞭。蹄鐵的脆響刺破夜幕,斗篷在身後獵獵翻卷。他嫌礙事,解開系帶,任其飄走。
輕雪碰在眼珠,涼涼的。他眯眼,回望營區模糊的燈火,又加了一鞭。
雪球兒渾身發汗,噴出白霧,漸漸顯出疲態。山林深處傳來狼嚎,像鈍刀劃開凍僵的夜幕。
第390章 撥雲見日
葉星辭忽然勒馬。
他想起,和好後那一次久違的纏綿。他們緊密相連,像兩塊燒紅的鐵,說好不再有一絲秘密和欺瞞。
「他不會騙我的。說裝病,那就是裝病。逸之哥哥那麼疼我,怎會忍心讓我因為錯過最後一面而難過?我必須信任他,並且,不辜負他的信任。軍中糧草不濟,我怎能擅離職守,拋棄同袍?我走了這麼遠,不是為了在這一刻退縮!」
葉星辭揉去粘在睫毛的雪,正要調轉方向,忽見西邊馳來兩騎。他拔出佩劍,高聲喝問:「口令!」
「我等是驛使,送信的!」來人回應。
待兩騎近了些,葉星辭看清驛使背後的旗子,還劍入鞘。兩張臉也眼熟,常來營中送信。兩名驛使停在他面前,認出了他,立即下馬參見。
葉星辭問送什麼信。
「順都來的六百里加急,您的家信。」驛使雙手遞上信函。
葉星辭心口緊了緊,用僵冷的手指接過。封套里,是個圓溜溜、沉甸甸的傢伙。難道,逸之哥哥寄了個餅給我,敦促我好好吃飯?
他疑惑地撕開封套,一道亮痕顯露。
他取出那物,怔怔地看著。雪夜清冷的天光之下,一個英朗的年輕人也看著他。鬢角微亂,目光如刃。
楚翊一字未寫,只送來一面小小的銅鏡。可葉星辭讀懂了鏡中的千言萬語:無論何時,都相信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自己就是破解之法。
葉星辭將銅鏡揣進懷裡,調頭馳回軍營。燈火愈發清晰,他的心也如明鏡般一片雪亮。
一眾將領沒得到散會的命令,仍聚在中軍大帳,正三五成群地議論。忽地一陣風雪捲入,葉星辭闊步回到帥案之後,從容飲茶。
他離開時,茶是燙的,此刻已涼。
「我來逐一解答諸位的疑慮。然後,大家可以去告訴麾下的軍官,再讓他們對士卒宣講。」
他輪番注視每個人的雙眼,就像注視鏡中的自己。不再飄忽,極為堅定。話語鏗鏘,如咬金斷玉。
「若李大人沒及時送來糧草,那就繼續搶齊軍的。能搶一次,就能搶第二次。我絕不讓一個兵挨餓!吃完糧,就宰馬。先殺我的馬,分給你們吃。」
栓在帳外的雪球兒哼哧一聲。
「朝廷絕沒有和齊國達成什麼和議,仗還會打下去,打到兆安城下為止!九爺是擎天架海之人,沒什麼能難住他。我信任他,而諸位,必須信任我的判斷。」
葉星辭的雙眼,因缺覺而布滿血絲,像爐中的炭。
見眾將不再有疑慮,他起身卸甲,雲淡風輕:「把軍法處人的叫來。我在軍議中擅自離營,責打二十軍棍。」
卸去甲冑,他又脫了衣裳,摘下紅色錦囊。眾人都勸不必如此,他從容一笑,步出帳外,跪在被薄雪打濕的地面,雙手撐在膝頭。雪花落在健朗的背肌,倏然化為水珠。
「取刑棍來。」葉星辭對趕來的軍法處官吏道。
手腕粗的棗木軍棍,棍頭包著防止開裂的生牛皮。
「行刑。」他親自下令,「不許手軟。」
棗木棍裹著雪花砸下時,觀刑的將領和駐足的巡邏衛兵發出驚嘆。這些中箭了也不哭一聲的硬漢,全都雙眼蒙淚。
「一!二!」掌刑官報數聲帶著顫,行刑者手抖得幾乎握不住棍子,打得亂七八糟。
葉星辭面無表情,直盯前方營火。血珠飛濺,衝撞著半空的輕雪。疼痛令他格外清醒,他要永遠記住這疼,記住方才的迷惘。
當第十八棍落下時,斜刺里衝出兩道身影,滑跪而來抱住刑棍,竟是早已離開的朋友。
於章遠哽咽地解下披風,裹在葉星辭滲血的後背。宋卓吸著鼻涕,哭道:「你好傻,別因為我們而懲罰自己!」
「與你們無關。」葉星辭冷冷斜睨二人,起身按住他們,看向軍法處的人,「他們擅離職守,每人二十軍棍,降為步卒!」
二人互相看看,苦著臉卸甲脫衣。挨打時,還邊叫喚邊埋怨彼此:
「啊呀——早知道,就晚點回來了——」
「我說不急,哎呦,你偏急!正趕上這場面,棍子都是現成的——」
葉星辭看得出,行刑的下手並不重。懲治過後,他把於章遠和宋卓帶進帳內,三人互相上藥。
葉星辭神情淡漠,沒問他們為何去而復返,塗藥時故意手重。曾痛罵他的宋卓抿著嘴,有點侷促,一語不發。倒是於章遠先開口:
「我倆安葬了司賢,想在附近買點乾糧,回家路上吃。正遇見一夥商販,圍著一間茅草棚子,在那指指點點地嘆氣。過去一看,是個姑娘自縊了。樹都被砍光了,聽說是在桌角跪著吊死的。她爹娘,就是來討說法的老兩口。老太太痛不欲生,哭得臉色青紫,當場也去了。」
說著,於章遠黯然垂首,反手摸了摸背後的傷。
宋卓哽咽著接話,咬牙切齒:「司賢該死。無論我們多不想失去他,他都該死!你沒錯,我知道,你和我們一樣傷心。」
亥末,鐵蹄震地聲漸近,前軍交鋒。
雙方的火箭拖著青煙劃出弧線,火光照亮了平原上黑壓壓的齊國騎兵。以及,夜空中一種灰燼般細碎的東西。
「雪?」在前軍指揮的葉星辭搓了搓指尖,繼續從容施展號令,變換戰陣。北風卷著雪粒,抽打帥旗,刺痛面頰。
二哥失算,陷在陣中,無法脫身。
葉星辭目光一凜:「聽令,準備合圍!」
令旗在火光中翻飛如蝶,騎兵配合重甲槍陣如雁翅展開,呈合圍之勢,等待下一號令。
「小五!狡詐的逆賊!」二哥高亢的罵聲穿透喊殺,長槍的槍刃還掛著半片血淋淋的殘甲,「你男人都要死了,也不回去送送?」
葉星辭的瞳孔驟然收縮,勒緊馬韁。本該到來的合圍,遲滯了。
「什麼夫妻情深,敵不過功名!」二哥故意拉長語調,「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你丈夫的骨頭,也要枯了!」
葉星辭感覺,有冰錐刺入太陽穴。
「聖上在北昌朝堂有眼線!我的消息,比你靈通!寧王真的不行了!」
右翼傳來戰馬悲鳴。趁著昌軍指揮突然卡頓,齊軍的騎兵撕開缺口,葉星辭的掌旗官連換三種旗語,都沒能穩住陣腳。
二哥率軍突圍,全身而退。
絕佳的戰機,一晃神便錯過了。
「葉將軍,你怎麼了!」副將遺憾的嘶吼被淹沒在鐵蹄聲中。
葉星辭攥著長槍的手指節發白,滿是冷汗。眼前不斷閃過楚翊的身影。
在親口下令將兄弟正法,一夜未眠之後,他腦子裡的那根弦「啪」地斷了。雜亂的事和念頭,像風疹一樣發出來。擔憂,寒意,從頭皮順著每一根髮絲往外鑽。
楚翊真的病了,快死了。
「要追擊嗎?」副將大喊。
「不知道。」葉星辭聽見這三個字,從一個主帥嘴裡冒出來,「不追了吧,退兵。」
昌軍退潮般回營。
將士們議論,好像打得挺順,怎麼沒大捷呢。似乎,是合圍慢了。唉,多好的機會啊,難得齊軍主動與我們野戰。再想引他們出來,就難了。
戰後例行軍議,葉星辭主動檢討,自己在夜色中判斷失誤,號令遲滯,貽誤了戰機。
眾將卻沒討論方才的戰況,而是追問主帥:「葉將軍,若李大人沒籌到糧草,你作何打算?」
有人擔憂:「皇上為什麼命我們退守重雲關,會不會,朝廷和齊國已經達成了什麼和議?還是說,朝中有奸佞作祟?」
又一人道:「我等這樣抗旨,困住了兩伙欽差,萬一九爺的病……誰來保我們?」
葉星辭坐在帥案之後,被無數聲音嗡嗡地圍住,像捅了馬蜂窩。他撐住額頭,心越來越亂。
人生最殘酷之處在於,你不知哪一刻是永別。也許,尋常的一面後,便再也沒見過。
就像,他昨早還和司賢並肩為戰,然後叫對方去洗洗臉,結果……
「我不知道,我要回家。」葉星辭霍然起身,抓起馬鞭,失了魂般喃喃道,「九爺病了,我要回家。」
「葉將軍……」眾將面面相覷,不知該不該攔。這是去散心,還是撂挑子了?
回家,回家去!葉星辭在營中狂奔,心中只有這一個念頭。他來到馬廄,牽出白馬,飛身而上,直衝轅門。沒帶任何親兵,也沒帶水和乾糧。
他伏身鞍上,在入冬的第一場雪中馳騁,一鞭緊過一鞭。蹄鐵的脆響刺破夜幕,斗篷在身後獵獵翻卷。他嫌礙事,解開系帶,任其飄走。
輕雪碰在眼珠,涼涼的。他眯眼,回望營區模糊的燈火,又加了一鞭。
雪球兒渾身發汗,噴出白霧,漸漸顯出疲態。山林深處傳來狼嚎,像鈍刀劃開凍僵的夜幕。
第390章 撥雲見日
葉星辭忽然勒馬。
他想起,和好後那一次久違的纏綿。他們緊密相連,像兩塊燒紅的鐵,說好不再有一絲秘密和欺瞞。
「他不會騙我的。說裝病,那就是裝病。逸之哥哥那麼疼我,怎會忍心讓我因為錯過最後一面而難過?我必須信任他,並且,不辜負他的信任。軍中糧草不濟,我怎能擅離職守,拋棄同袍?我走了這麼遠,不是為了在這一刻退縮!」
葉星辭揉去粘在睫毛的雪,正要調轉方向,忽見西邊馳來兩騎。他拔出佩劍,高聲喝問:「口令!」
「我等是驛使,送信的!」來人回應。
待兩騎近了些,葉星辭看清驛使背後的旗子,還劍入鞘。兩張臉也眼熟,常來營中送信。兩名驛使停在他面前,認出了他,立即下馬參見。
葉星辭問送什麼信。
「順都來的六百里加急,您的家信。」驛使雙手遞上信函。
葉星辭心口緊了緊,用僵冷的手指接過。封套里,是個圓溜溜、沉甸甸的傢伙。難道,逸之哥哥寄了個餅給我,敦促我好好吃飯?
他疑惑地撕開封套,一道亮痕顯露。
他取出那物,怔怔地看著。雪夜清冷的天光之下,一個英朗的年輕人也看著他。鬢角微亂,目光如刃。
楚翊一字未寫,只送來一面小小的銅鏡。可葉星辭讀懂了鏡中的千言萬語:無論何時,都相信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自己就是破解之法。
葉星辭將銅鏡揣進懷裡,調頭馳回軍營。燈火愈發清晰,他的心也如明鏡般一片雪亮。
一眾將領沒得到散會的命令,仍聚在中軍大帳,正三五成群地議論。忽地一陣風雪捲入,葉星辭闊步回到帥案之後,從容飲茶。
他離開時,茶是燙的,此刻已涼。
「我來逐一解答諸位的疑慮。然後,大家可以去告訴麾下的軍官,再讓他們對士卒宣講。」
他輪番注視每個人的雙眼,就像注視鏡中的自己。不再飄忽,極為堅定。話語鏗鏘,如咬金斷玉。
「若李大人沒及時送來糧草,那就繼續搶齊軍的。能搶一次,就能搶第二次。我絕不讓一個兵挨餓!吃完糧,就宰馬。先殺我的馬,分給你們吃。」
栓在帳外的雪球兒哼哧一聲。
「朝廷絕沒有和齊國達成什麼和議,仗還會打下去,打到兆安城下為止!九爺是擎天架海之人,沒什麼能難住他。我信任他,而諸位,必須信任我的判斷。」
葉星辭的雙眼,因缺覺而布滿血絲,像爐中的炭。
見眾將不再有疑慮,他起身卸甲,雲淡風輕:「把軍法處人的叫來。我在軍議中擅自離營,責打二十軍棍。」
卸去甲冑,他又脫了衣裳,摘下紅色錦囊。眾人都勸不必如此,他從容一笑,步出帳外,跪在被薄雪打濕的地面,雙手撐在膝頭。雪花落在健朗的背肌,倏然化為水珠。
「取刑棍來。」葉星辭對趕來的軍法處官吏道。
手腕粗的棗木軍棍,棍頭包著防止開裂的生牛皮。
「行刑。」他親自下令,「不許手軟。」
棗木棍裹著雪花砸下時,觀刑的將領和駐足的巡邏衛兵發出驚嘆。這些中箭了也不哭一聲的硬漢,全都雙眼蒙淚。
「一!二!」掌刑官報數聲帶著顫,行刑者手抖得幾乎握不住棍子,打得亂七八糟。
葉星辭面無表情,直盯前方營火。血珠飛濺,衝撞著半空的輕雪。疼痛令他格外清醒,他要永遠記住這疼,記住方才的迷惘。
當第十八棍落下時,斜刺里衝出兩道身影,滑跪而來抱住刑棍,竟是早已離開的朋友。
於章遠哽咽地解下披風,裹在葉星辭滲血的後背。宋卓吸著鼻涕,哭道:「你好傻,別因為我們而懲罰自己!」
「與你們無關。」葉星辭冷冷斜睨二人,起身按住他們,看向軍法處的人,「他們擅離職守,每人二十軍棍,降為步卒!」
二人互相看看,苦著臉卸甲脫衣。挨打時,還邊叫喚邊埋怨彼此:
「啊呀——早知道,就晚點回來了——」
「我說不急,哎呦,你偏急!正趕上這場面,棍子都是現成的——」
葉星辭看得出,行刑的下手並不重。懲治過後,他把於章遠和宋卓帶進帳內,三人互相上藥。
葉星辭神情淡漠,沒問他們為何去而復返,塗藥時故意手重。曾痛罵他的宋卓抿著嘴,有點侷促,一語不發。倒是於章遠先開口:
「我倆安葬了司賢,想在附近買點乾糧,回家路上吃。正遇見一夥商販,圍著一間茅草棚子,在那指指點點地嘆氣。過去一看,是個姑娘自縊了。樹都被砍光了,聽說是在桌角跪著吊死的。她爹娘,就是來討說法的老兩口。老太太痛不欲生,哭得臉色青紫,當場也去了。」
說著,於章遠黯然垂首,反手摸了摸背後的傷。
宋卓哽咽著接話,咬牙切齒:「司賢該死。無論我們多不想失去他,他都該死!你沒錯,我知道,你和我們一樣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