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重陽,明天……葉星辭起身步出營帳,仰起臉,絲絲涼意襲來。秋雨瀟瀟,天色黯淡,不知能否赴約。
他開始期待那一刻。
巡營時,他期待著。檢查防務時,他期待著。查驗糧草時,他期待著。與從博觀城趕來的四哥軍議時,他期待著。
雨斷斷續續。次日傍晚,停了,但天陰著。
葉星辭搬了一把藤椅,抱著酒壺半躺在營帳前,凝目於夜幕,不覺睡著了。
忽聽敲更聲,亥時已至。他驀然驚醒,倒一盞酒,緊盯夜空。烏雲,全是他奶奶的烏雲。老天像摔了一跤,用大片淤痕阻隔了他和愛人的約會。
「逸之哥哥,我失約啦,下回吧。」葉星辭嘆了口氣,低頭獨酌。
忽見酒盞一亮,驚現半輪銀盤。
他欣然抬頭,只見雲翳乍開,月華如新磨銀漿,汩汩傾瀉。他快活地大笑一聲,舉了舉酒盞,痛飲一泓月光。
**
同樣的清輝下,楚翊倚著後花園的石桌,又添一盞溫酒,在微醺中隨口吟道:「千里幽思共一樽,同沐月華似同衾。」
身後,羅雨立刻拍手叫好:「我聽懂了:月光像被窩,罩著你和我。」
楚翊大笑。
「不知小五會怎麼對。最近,他迷上寫詩了,他一向最煩這些。」他又拿出老婆的信,借月色貪婪地重溫。其實,信的內容他早已熟背,只是想再看看小五的字。
端正遒勁,越看越可愛。凌厲的筆鋒,活像一個小人兒在紙上舞槍。那一勾,如回馬槍。那圓潤的一筆,像……又想歪了,唉,有辱斯文。
楚翊的耳朵開始冒火。
「大外甥,獨酌呢。」四舅悠閒地逛了過來。
「不,是共飲。」楚翊對月把盞,眉峰輕揚,口吻自在,「我邀小五賞月。」
「天涯共此時啊,有情調。」四舅從袖中抽出一張紙箋,晃了晃。
楚翊接過,垂眸一掃,舒展的眉心微微一跳。這是一篇駢文,洋洋灑灑數百字,寫永固園春景。
其落筆如星河傾瀉,以山川作墨池,囊括天地經緯。借雕甍畫棟寫盡壯志,凌雲健筆磅礴浩大。
楚翊看得有些失神。
因為,這是恆辰太子陪世宗皇帝遊園時,隨手揮就。那年,他才十二歲。他很謙遜,覺得尚需改進,不願流入市井,只給皇室宗親們傳閱,故而並未廣為流傳。
原稿珍藏在宮中,楚翊十幾歲時才讀到。他驚艷無比,向摯友提起,對方淡然一笑:九叔,幾句漂亮話而已,沒什麼特別。
「我常在市井間遊蕩嘛。」四舅說道,「這兩天,這篇文忽然流傳開,百姓盛讚恆辰太子的才情。我覺得有點奇怪,睡不著,來問問你。」
「忽然流傳?」楚翊將紙攤在桌上。
浮雲令月色變得朦朧,眼前的字似乎正在織網,一張結著陰謀的蛛網。敏銳的政治嗅覺提醒他,苗頭不對。
是巧合嗎?不,當感覺到有貓膩,那就絕不是巧合。
楚翊舉目望天,呼吸與夜風同時起伏。星子錯落似棋子,銀河橫貫如棋枰。幾縷流雲掠過,恰似無形之手推動棋局。
秋蟲低鳴,涼意浸透衣袖,他緊了緊領口,說該睡覺了。回到房中,躺在那張缺了一個人的巨大的拔步床上,他輾轉如烙餅,一夜未眠。
翌日散朝,楚翊被皇帝的近侍叫住:「九爺留步,萬歲邀您賞景。」
楚翊的心口莫名一縮,嘴角則展開溫和的笑:「有勞公公帶路。」
楚翊步入御花園時,皇帝正對著團團簇簇的菊花出神。黃的似金,白的若雪。四下紅葉如灼,仿佛雲霞灑落。這樣一幅斑斕秋景,的確值得駐足。
猛然竄高的個子,令永曆看起來有點瘦,像一根挑著華服的樹苗。臉也長了,不再一團稚氣。他扭頭,露出一個藏滿心事的笑:「九叔,你來了,陪朕逛逛。」
楚翊彎起雙眼,如往常一樣和氣地微笑,那份軒昂的貴氣令紅葉失色。不過,叔侄倆全都眼下發青,像剛經歷一場互毆。
「葉將軍真是蓋世俊傑,那麼堅固的防線,輕描淡寫就拿下了。朕只能從捷報里,一窺其神勇。」聊了一會兒西南戰事和水軍籌備,永曆目光飄忽,幽幽地問:「朕的兄長十二歲時,什麼樣?」
楚翊心裡一動,聽出其中深藏的自卑。
皇帝正是心思敏感細膩又叛逆的年紀。這樣的困惑,本該由吳正英解答,可惜……
「臣那時也只七歲,記不清了。」楚翊淡淡道。
「你記不清,可宮裡的藏書閣記得清清楚楚。恆辰太子精通六藝,詩賦驚才絕艷。昨日,朕偶然讀到他十二歲時的作品,自愧不如。」說著,永曆嘆了口氣,取出一張紙,「前天,朕剛寫了一篇駢文,贊秋景。早知,就不寫了。」
楚翊接過拜讀,心底升起異樣感。
恆辰太子的佳作忽然流傳,真的不是巧合,而是刻意激起皇帝的比較之心。
有隻幕後黑手,勾起了沉在皇帝心底的塵埃,攪渾了一池清水。楚翊代行皇權兩年,卻從未用心了解過這個少年,這是大大的疏忽。
楚翊默了一下,柔聲安慰:「臣以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比如,我擅騎射,而不擅近戰,葉將軍還罵我笨。」
我還有短處,和小五在一起易衝動、很好色。這些,楚翊當然沒好意思說。
「你說說,朕的短處是什麼?」永曆側過頭,仰望年輕的皇叔。
「年少單純,對自己的約束過嚴,容易累著。」楚翊變著法夸這孩子。
永曆笑了,不過轉瞬即逝。他喃喃低語:「坊間一直很懷念朕的大哥。很多人說,若是恆辰太子主政,大昌會更昌盛。」
楚翊心裡一驚,不動聲色道:「是誰把這些講給陛下的?」
「宮裡很多人都這麼想,只有朕蒙在鼓裡。朕也不想怪罪誰,這也沒什麼,對吧。」永曆悻悻地擰著手指,忽然下了一道令楚翊措手不及的旨意:「九叔既然說,誰都有長處和短處,那你作一篇文章給朕看,說說恆辰太子有何短處。」
楚翊面色無瀾,一口應了下來。
風頭真的不對。這是專為皇帝和自己做的局,應該已謀劃多日。那篇文章忽然流傳開,不是剛剛下套,而是布局完成後的正式揭幕。
他匆匆行走在通往光啟殿的宮道,眉間的紋路越蹙越深,心頭迸出一股股怒火。這怒氣不是對皇帝,而是對藏在暗處的黑影。
只有一個人,如此工於心計,專挑最薄弱之處切入。從前,是小五。現在,是逝去的摯友。
「太陰險了!」楚翊一聲低吼,嚇得過路的玳瑁色小貓哆嗦一下,朝他呲牙揮爪。他瞪眼,嚇退了貓。
楚翊迫切渴望報復回來,奪走齊帝在乎的東西,戳對方心窩子。
那個男人在乎什麼?似乎,只有權力。那就讓他嘗嘗,傾家喪國的痛苦。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別被帶偏,穩住戰局的優勢,那一天早晚會來。
想到這,楚翊恢復平靜,笑意重回嘴角。自從心碎於峽谷墓洞,他崇高的理想里,就摻雜了報私仇的意味。
怒火退去,腦筋才繼續轉。楚翊腳步一頓,眨了眨眼,轉身奔後宮而去。
第380章 他是叛徒?
自從病了一場,養母的白髮與日漸增,看楚翊的目光也愈發柔和。或者說,不舍。生母依舊健朗活潑,風風火火地拿出一大包東西,說是新做的衣裳。
楚翊欣然抽出一件,放在身上比劃,發現小得可憐:「給貓穿的?」
生母說,給你小姨子。
「小姨子?哦,星寶,我都忙糊塗了。」楚翊目光頓柔,把那些精緻的小布襪套在手指,夸娘手巧。
而後,肅然說起正事。他入後宮,是想讓母妃身邊的太監,去跟其他太監打聽:是誰提議,讓皇上作一篇寫秋景的駢文。
「皇上寫得好嗎?」生母好奇。
「怎麼說呢,水平不如小五。」楚翊壓低聲音,「我猜,齊帝想在恆辰太子身上做文章。」
養母倒吸一口涼氣:「會不會是巧合?」
「絕對不是。」楚翊目光凌厲,含著恨意。
「有何目的?」生母追問。
「為戰事破局!」
養母憂心地問,接下來,對方會走哪一步棋?
「我不確定,靜觀其變。」楚翊把玩那些小衣裳,讓自己心情好一些,以免影響理智。
生母剝著松子,把果仁往姐妹嘴裡塞,滿嘴鄉土氣地嘀咕:「齊國皇帝也是個人物,心眼子比你還多。你是八月的石榴,他是當鋪里的算盤珠子。」
養母笑得直甩手帕。她出身書香門第,喜歡聽這些俏皮話。
楚翊冷哼一聲,不屑又不忿:「沒一絲可比性。」
誰提議,誰通敵。楚翊靜待答案。
中午,在光啟殿用膳時,生母身邊的太監來了。那人將他請到殿外,附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一個人:「吳侍讀。」
他開始期待那一刻。
巡營時,他期待著。檢查防務時,他期待著。查驗糧草時,他期待著。與從博觀城趕來的四哥軍議時,他期待著。
雨斷斷續續。次日傍晚,停了,但天陰著。
葉星辭搬了一把藤椅,抱著酒壺半躺在營帳前,凝目於夜幕,不覺睡著了。
忽聽敲更聲,亥時已至。他驀然驚醒,倒一盞酒,緊盯夜空。烏雲,全是他奶奶的烏雲。老天像摔了一跤,用大片淤痕阻隔了他和愛人的約會。
「逸之哥哥,我失約啦,下回吧。」葉星辭嘆了口氣,低頭獨酌。
忽見酒盞一亮,驚現半輪銀盤。
他欣然抬頭,只見雲翳乍開,月華如新磨銀漿,汩汩傾瀉。他快活地大笑一聲,舉了舉酒盞,痛飲一泓月光。
**
同樣的清輝下,楚翊倚著後花園的石桌,又添一盞溫酒,在微醺中隨口吟道:「千里幽思共一樽,同沐月華似同衾。」
身後,羅雨立刻拍手叫好:「我聽懂了:月光像被窩,罩著你和我。」
楚翊大笑。
「不知小五會怎麼對。最近,他迷上寫詩了,他一向最煩這些。」他又拿出老婆的信,借月色貪婪地重溫。其實,信的內容他早已熟背,只是想再看看小五的字。
端正遒勁,越看越可愛。凌厲的筆鋒,活像一個小人兒在紙上舞槍。那一勾,如回馬槍。那圓潤的一筆,像……又想歪了,唉,有辱斯文。
楚翊的耳朵開始冒火。
「大外甥,獨酌呢。」四舅悠閒地逛了過來。
「不,是共飲。」楚翊對月把盞,眉峰輕揚,口吻自在,「我邀小五賞月。」
「天涯共此時啊,有情調。」四舅從袖中抽出一張紙箋,晃了晃。
楚翊接過,垂眸一掃,舒展的眉心微微一跳。這是一篇駢文,洋洋灑灑數百字,寫永固園春景。
其落筆如星河傾瀉,以山川作墨池,囊括天地經緯。借雕甍畫棟寫盡壯志,凌雲健筆磅礴浩大。
楚翊看得有些失神。
因為,這是恆辰太子陪世宗皇帝遊園時,隨手揮就。那年,他才十二歲。他很謙遜,覺得尚需改進,不願流入市井,只給皇室宗親們傳閱,故而並未廣為流傳。
原稿珍藏在宮中,楚翊十幾歲時才讀到。他驚艷無比,向摯友提起,對方淡然一笑:九叔,幾句漂亮話而已,沒什麼特別。
「我常在市井間遊蕩嘛。」四舅說道,「這兩天,這篇文忽然流傳開,百姓盛讚恆辰太子的才情。我覺得有點奇怪,睡不著,來問問你。」
「忽然流傳?」楚翊將紙攤在桌上。
浮雲令月色變得朦朧,眼前的字似乎正在織網,一張結著陰謀的蛛網。敏銳的政治嗅覺提醒他,苗頭不對。
是巧合嗎?不,當感覺到有貓膩,那就絕不是巧合。
楚翊舉目望天,呼吸與夜風同時起伏。星子錯落似棋子,銀河橫貫如棋枰。幾縷流雲掠過,恰似無形之手推動棋局。
秋蟲低鳴,涼意浸透衣袖,他緊了緊領口,說該睡覺了。回到房中,躺在那張缺了一個人的巨大的拔步床上,他輾轉如烙餅,一夜未眠。
翌日散朝,楚翊被皇帝的近侍叫住:「九爺留步,萬歲邀您賞景。」
楚翊的心口莫名一縮,嘴角則展開溫和的笑:「有勞公公帶路。」
楚翊步入御花園時,皇帝正對著團團簇簇的菊花出神。黃的似金,白的若雪。四下紅葉如灼,仿佛雲霞灑落。這樣一幅斑斕秋景,的確值得駐足。
猛然竄高的個子,令永曆看起來有點瘦,像一根挑著華服的樹苗。臉也長了,不再一團稚氣。他扭頭,露出一個藏滿心事的笑:「九叔,你來了,陪朕逛逛。」
楚翊彎起雙眼,如往常一樣和氣地微笑,那份軒昂的貴氣令紅葉失色。不過,叔侄倆全都眼下發青,像剛經歷一場互毆。
「葉將軍真是蓋世俊傑,那麼堅固的防線,輕描淡寫就拿下了。朕只能從捷報里,一窺其神勇。」聊了一會兒西南戰事和水軍籌備,永曆目光飄忽,幽幽地問:「朕的兄長十二歲時,什麼樣?」
楚翊心裡一動,聽出其中深藏的自卑。
皇帝正是心思敏感細膩又叛逆的年紀。這樣的困惑,本該由吳正英解答,可惜……
「臣那時也只七歲,記不清了。」楚翊淡淡道。
「你記不清,可宮裡的藏書閣記得清清楚楚。恆辰太子精通六藝,詩賦驚才絕艷。昨日,朕偶然讀到他十二歲時的作品,自愧不如。」說著,永曆嘆了口氣,取出一張紙,「前天,朕剛寫了一篇駢文,贊秋景。早知,就不寫了。」
楚翊接過拜讀,心底升起異樣感。
恆辰太子的佳作忽然流傳,真的不是巧合,而是刻意激起皇帝的比較之心。
有隻幕後黑手,勾起了沉在皇帝心底的塵埃,攪渾了一池清水。楚翊代行皇權兩年,卻從未用心了解過這個少年,這是大大的疏忽。
楚翊默了一下,柔聲安慰:「臣以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比如,我擅騎射,而不擅近戰,葉將軍還罵我笨。」
我還有短處,和小五在一起易衝動、很好色。這些,楚翊當然沒好意思說。
「你說說,朕的短處是什麼?」永曆側過頭,仰望年輕的皇叔。
「年少單純,對自己的約束過嚴,容易累著。」楚翊變著法夸這孩子。
永曆笑了,不過轉瞬即逝。他喃喃低語:「坊間一直很懷念朕的大哥。很多人說,若是恆辰太子主政,大昌會更昌盛。」
楚翊心裡一驚,不動聲色道:「是誰把這些講給陛下的?」
「宮裡很多人都這麼想,只有朕蒙在鼓裡。朕也不想怪罪誰,這也沒什麼,對吧。」永曆悻悻地擰著手指,忽然下了一道令楚翊措手不及的旨意:「九叔既然說,誰都有長處和短處,那你作一篇文章給朕看,說說恆辰太子有何短處。」
楚翊面色無瀾,一口應了下來。
風頭真的不對。這是專為皇帝和自己做的局,應該已謀劃多日。那篇文章忽然流傳開,不是剛剛下套,而是布局完成後的正式揭幕。
他匆匆行走在通往光啟殿的宮道,眉間的紋路越蹙越深,心頭迸出一股股怒火。這怒氣不是對皇帝,而是對藏在暗處的黑影。
只有一個人,如此工於心計,專挑最薄弱之處切入。從前,是小五。現在,是逝去的摯友。
「太陰險了!」楚翊一聲低吼,嚇得過路的玳瑁色小貓哆嗦一下,朝他呲牙揮爪。他瞪眼,嚇退了貓。
楚翊迫切渴望報復回來,奪走齊帝在乎的東西,戳對方心窩子。
那個男人在乎什麼?似乎,只有權力。那就讓他嘗嘗,傾家喪國的痛苦。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別被帶偏,穩住戰局的優勢,那一天早晚會來。
想到這,楚翊恢復平靜,笑意重回嘴角。自從心碎於峽谷墓洞,他崇高的理想里,就摻雜了報私仇的意味。
怒火退去,腦筋才繼續轉。楚翊腳步一頓,眨了眨眼,轉身奔後宮而去。
第380章 他是叛徒?
自從病了一場,養母的白髮與日漸增,看楚翊的目光也愈發柔和。或者說,不舍。生母依舊健朗活潑,風風火火地拿出一大包東西,說是新做的衣裳。
楚翊欣然抽出一件,放在身上比劃,發現小得可憐:「給貓穿的?」
生母說,給你小姨子。
「小姨子?哦,星寶,我都忙糊塗了。」楚翊目光頓柔,把那些精緻的小布襪套在手指,夸娘手巧。
而後,肅然說起正事。他入後宮,是想讓母妃身邊的太監,去跟其他太監打聽:是誰提議,讓皇上作一篇寫秋景的駢文。
「皇上寫得好嗎?」生母好奇。
「怎麼說呢,水平不如小五。」楚翊壓低聲音,「我猜,齊帝想在恆辰太子身上做文章。」
養母倒吸一口涼氣:「會不會是巧合?」
「絕對不是。」楚翊目光凌厲,含著恨意。
「有何目的?」生母追問。
「為戰事破局!」
養母憂心地問,接下來,對方會走哪一步棋?
「我不確定,靜觀其變。」楚翊把玩那些小衣裳,讓自己心情好一些,以免影響理智。
生母剝著松子,把果仁往姐妹嘴裡塞,滿嘴鄉土氣地嘀咕:「齊國皇帝也是個人物,心眼子比你還多。你是八月的石榴,他是當鋪里的算盤珠子。」
養母笑得直甩手帕。她出身書香門第,喜歡聽這些俏皮話。
楚翊冷哼一聲,不屑又不忿:「沒一絲可比性。」
誰提議,誰通敵。楚翊靜待答案。
中午,在光啟殿用膳時,生母身邊的太監來了。那人將他請到殿外,附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一個人:「吳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