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四哥帶領戰俘,共同澆奠雙方陣亡將士,分析齊軍因何怯戰、軟弱。俘虜們哭著敞開心扉,說自從那場聖上親自指揮的輪戰攻城之後,他們就怕打仗。太慘烈了,煉獄一般。
四哥引導他們,將身份從「悽慘的戰敗者」轉變為「太平之倖存者」,「盛世之重建者」。並讓已經歸順的齊軍來寬慰,效果很好。
「前日險些中計。」葉星辭筆走龍蛇,寫滿一張信箋,又換一張,「家父遣使相告,城中糧草不足,協商將老弱婦孺放出包圍圈,豈料……」
豈料,出城者中,混有青壯男子!
當時,葉星辭一眼就瞄見好幾個。好傢夥,胡茬沒刮乾淨就塗脂抹粉,臉上發霉了似的。自己當年要是這個變裝水準,早露餡兒了。
葉星辭不動聲色,叫於章遠悄悄捉一個。那人是精銳,頗為硬氣,把臉上的脂粉一抹,視死如歸。
葉星辭也不急,與兄弟耳語一番,接著微微一笑:「我們又捉了一個,他已經招了。你們的任務,是夜裡在後方偷襲,配合葉大將軍正面突圍。」
那人咬牙切齒,痛罵叛徒。葉星辭知道,自己猜對了。
從所攜乾糧的數量推斷,突圍就在當夜。他將計就計,提前警戒,如守著蛛網的蜘蛛,藉機又消耗了敵軍。
屢番突圍失敗,父親憂急如焚。
他在城頭喊話,斥逆子不仁。難道,要餓死數萬將士,那可都是江南的父老鄉親!
葉星辭身騎白馬,不慌不忙地高聲反駁:昌軍軍紀嚴明,已承諾不屠城、不殺俘,若城內出現饑荒,齊軍依然拒絕投降、負隅頑抗,責任在齊軍。
父親怒火中燒,拂袖而去。
寫到此處,葉星辭又換一張信箋:「戰場之上,方知好友皆為獨當一面之俊傑。於章遠屢次帶隊反突圍,宋卓、司賢伏擊齊軍劫糧道之游騎……秋分時節,將破東側防線。我已有謀劃,請君靜待佳音。」
停筆時,他已寫了一沓紙。他渴望與楚翊分享一切,就差將一日三餐也寫上去了。
他恨自己不擅吟詩作賦,沒法文雅地敘說思念。想了想,把印泥塗在嘴上,對著信箋「啵」地一吻,留下唇印。
「哈哈,我真是個天才!我開創了新的流派!」
葉星辭擦了嘴,凝視心跳般顫動的燭焰,還是想寫詩。他思考許久,在唇印旁真摯而生澀地落筆:烽煙吞故壘,思君火里看。
數日後,收到回信。信尾,心上人以秀逸的字跡接了兩句:影從焰底生,如君暗裡擁。
旁邊,繪著一株花。楚翊標註,這是寧王府後花園冒出的無名野花。開在秋天,難能可貴。他覺得可愛,想與王妃共賞,又不忍摧折,於是作畫。
「確實可愛,唉,我羞愧啊。」葉星辭看著花兒,臉色發紅,覺得自己辱沒了這份閒情雅致。
因為,隔著上一張信箋時,這花兒只有模糊的輪廓。一根直愣愣的長傢伙,配著兩團東西。他以為,楚翊效仿自己的唇印,印了個牛牛。
想什麼呢。臥榻之外,逸之哥哥是清雅端方的君子,一國之攝政王,怎麼可能幹出這麼粗俗的事……不過,就算真干出來了,自己也不會嫌棄他的。
葉星辭小心地疊好那株花,走出營帳。銀月如鉤,秋風撲面,將眉宇間的溫柔化作肅殺之氣。
他緊了緊披風,登上箭塔,憑欄眺望遠處蜿蜒如蛇的燈火,那是父兄築起的壕牆。縱貫南北,借山勢綿延三百里。北抵衡連山,南據霞飛山。
壕牆就地取材,都是一人高的夯土牆或沙石牆,設堡壘、要塞、驛傳和烽火台。
葉星辭必須正面強攻,而非繞路進軍。因為,後者會將補給線越拖越長。而敵軍可依託防線,不斷襲擾糧道。
他已率精兵五萬,在此紮營十日,與二哥有過數次短暫的交鋒。二哥堅守防線,憑各處堡壘要塞迅速阻擊、轉戰。
步兵翻越防線不難,可騎兵和輜重過不去。孤軍深入是找死,只能撤退。必須將防線撕開一道缺口,巨大的缺口。以此為據,再向左右擴大戰果。
二哥粗中有細,性情悍勇,又正值當打之年,甚至讓葉星辭吃了點虧——雪球兒的屁股中箭了。
見主人另換戰馬,正在休養的雪球兒發出傷心欲絕的嘶鳴,氣得絕食,不過僅持續了一天。葉星辭挺心疼,夜裡去安慰它。它似乎嫌他身上有其它戰馬的氣息,不讓他摸,並朝他放屁。
伴著一陣迅捷的腳步,於章遠登上箭塔。葉星辭立即追問:「探得如何?」
「沒問題。」
葉星辭目光一凜,一拍欄杆:「好,引水!」
攻,在其銳。防,在其堅。總攻必須銳利,一擊即破。
這十日,葉星辭白天與二哥過招,夜裡打井、挖水渠。水渠全長五里,一端通壕牆,一端與營區的水井相連。白天,便以木板、草皮掩蓋。為防敵騎從馬蹄經過時的聲音起疑,還鋪了棉絮。
昨夜,為了挖通靠近牆根那一里,葉星辭在遠處夜襲掩護,吸引齊軍注意。水渠末端,如釘耙般分叉,以覆蓋更寬廣的範圍。
水渠的選址很有講究,斥候已探明,這一段牆體的基底是沙石,最怕水泡,一泡尿都能呲出個坑。位置恰處於兩座堡壘之間,防範疏鬆。
「引水!」一聲令下,數名健壯士卒全力推動水車,將水從井中源源不斷地引進水渠。
水車架在井口,有一個碩大的生鐵轉輪,最外層是一圈鐵齒。鐵齒掛有鐵索,鐵索上每隔一段就有個牛皮圓盤。水車下方,一個中空鐵筒直通井底,鐵索貫穿鐵筒。水車轉動時,鐵索上的牛皮圓盤便將水不斷汲到地面,通過水車側方的鐵簸箕,將水引入水渠。
「使勁推啊!」眾人一圈圈推著木槓子,健壯的赤膊掛滿汗珠。淙淙水流,湧入夜色,如靈活的游蛇,直咬敵人的防線。
葉星辭平靜地閉目聆聽,覺得這聲音,像兆安郊外的清溪。十六歲的少年,剛得到一匹神駿白馬,出城撒歡。他給它取名雪球兒。
當時誰能想到,後來雪球兒屁股開花,自己的屁股也反覆開花……
葉星辭在滿是野花的夢境中,睡到天際泛白。他分出三萬兵力,在距水渠數十里外翻越防線、發動佯攻,以掩飾主攻方向。
聲勢浩大的佯攻,吸引了齊軍大半兵力前去圍剿。葉星辭瞧準時機,另率一萬兵馬,突擊那段已「泡澡」一整夜的防線。數個攻城錐一字排開,同時猛撞。
「沖,再撞——」
轟,牆基被泡垮的牆整段垮塌,正填上壕溝。堅不可摧的防線,被撕開一個十丈寬的豁口。
「怎麼一下子塌啦!」齊軍守軍早已放煙傳遞戰況,召集兵力。但防線垮得太快,來不及了。
「先鋒軍,上!」
昌軍步兵當先休整路面,整平崎嶇處,以便騎兵通過。
葉星辭率輕騎長驅直入,在齊軍主力趕來阻擊之前,將缺口左右的堡壘和烽火台統統占領,並向南北兩側吞噬。一口口,將整段防線據為己有。
天昏地暗的鏖戰,從早到晚。
齊軍以新兵和久疏戰陣的軍戶頑抗,最終棄守防線,退至宛延城——齊國最後的險要。破了此城,便可直驅江南腹地。
血泊映著夕陽,說不清誰更紅。
葉星辭的面頰凝著幾滴血,宛如雪地里碎裂的珊瑚。暮色漫過他的眉骨,眸光明滅間,浩氣凜然。
他從胸甲抽出一條白帕,抹了抹臉,又擦拭槍上粘稠的血跡。他掃一眼防線上巨大的豁口,平靜道:「向朝廷報捷。十日之內,我將吞併全部防線。而後就地屯兵,固守戰果,擇機與齊軍在宛延城下開戰。」
父兄耗費無數人力,修築了這道漫長的壕牆。此刻,反倒成為他鞏固戰果的屏障。
葉星辭回到營帳,卸下甲冑,用酸乏發顫的右手執筆,在信中詳述此役前後:「手抖字丑,望見諒。說來有趣,暗挖水渠之戰術,始於喀留楚獻忠……彼時為傳令兵,今時為主帥,恍然似夢。不擅作詩,硬憋兩句,以寄相思。」
第379章 眼前月,心底人
他停筆,甩了甩被長槍磨得發紅的手,歪頭思索。他抓起點心往嘴裡塞,渣子落在信上,便吹了吹。它們乘風而起,飄出好遠。
「若我也是點心渣子,被一陣風吹到逸之哥哥身邊就好了。」葉星辭雙眸一閃,笑意漫上嘴角,「有了!」
他拍拍手,重新執筆,放任思緒流淌至筆端:「願做一渣渣,乘風到君前。」
不,什麼啊,太怪了。他咧咧嘴,將信箋團起,再度落筆:「蛻盡形骸作微塵,散入東風覓君懷。」
數日後,占據防線上的全部堡壘那天,葉星辭收到回信。楚翊說,吳霜督造的第一艘戰船已下水。會反覆測驗,改進細節,再批量建造。
信尾,又回了兩句詩:「三千芥子藏星影,立盡山河思不盡。」
並寫道:「九月初九,亥時初刻,邀君賞月共飲。」
四哥引導他們,將身份從「悽慘的戰敗者」轉變為「太平之倖存者」,「盛世之重建者」。並讓已經歸順的齊軍來寬慰,效果很好。
「前日險些中計。」葉星辭筆走龍蛇,寫滿一張信箋,又換一張,「家父遣使相告,城中糧草不足,協商將老弱婦孺放出包圍圈,豈料……」
豈料,出城者中,混有青壯男子!
當時,葉星辭一眼就瞄見好幾個。好傢夥,胡茬沒刮乾淨就塗脂抹粉,臉上發霉了似的。自己當年要是這個變裝水準,早露餡兒了。
葉星辭不動聲色,叫於章遠悄悄捉一個。那人是精銳,頗為硬氣,把臉上的脂粉一抹,視死如歸。
葉星辭也不急,與兄弟耳語一番,接著微微一笑:「我們又捉了一個,他已經招了。你們的任務,是夜裡在後方偷襲,配合葉大將軍正面突圍。」
那人咬牙切齒,痛罵叛徒。葉星辭知道,自己猜對了。
從所攜乾糧的數量推斷,突圍就在當夜。他將計就計,提前警戒,如守著蛛網的蜘蛛,藉機又消耗了敵軍。
屢番突圍失敗,父親憂急如焚。
他在城頭喊話,斥逆子不仁。難道,要餓死數萬將士,那可都是江南的父老鄉親!
葉星辭身騎白馬,不慌不忙地高聲反駁:昌軍軍紀嚴明,已承諾不屠城、不殺俘,若城內出現饑荒,齊軍依然拒絕投降、負隅頑抗,責任在齊軍。
父親怒火中燒,拂袖而去。
寫到此處,葉星辭又換一張信箋:「戰場之上,方知好友皆為獨當一面之俊傑。於章遠屢次帶隊反突圍,宋卓、司賢伏擊齊軍劫糧道之游騎……秋分時節,將破東側防線。我已有謀劃,請君靜待佳音。」
停筆時,他已寫了一沓紙。他渴望與楚翊分享一切,就差將一日三餐也寫上去了。
他恨自己不擅吟詩作賦,沒法文雅地敘說思念。想了想,把印泥塗在嘴上,對著信箋「啵」地一吻,留下唇印。
「哈哈,我真是個天才!我開創了新的流派!」
葉星辭擦了嘴,凝視心跳般顫動的燭焰,還是想寫詩。他思考許久,在唇印旁真摯而生澀地落筆:烽煙吞故壘,思君火里看。
數日後,收到回信。信尾,心上人以秀逸的字跡接了兩句:影從焰底生,如君暗裡擁。
旁邊,繪著一株花。楚翊標註,這是寧王府後花園冒出的無名野花。開在秋天,難能可貴。他覺得可愛,想與王妃共賞,又不忍摧折,於是作畫。
「確實可愛,唉,我羞愧啊。」葉星辭看著花兒,臉色發紅,覺得自己辱沒了這份閒情雅致。
因為,隔著上一張信箋時,這花兒只有模糊的輪廓。一根直愣愣的長傢伙,配著兩團東西。他以為,楚翊效仿自己的唇印,印了個牛牛。
想什麼呢。臥榻之外,逸之哥哥是清雅端方的君子,一國之攝政王,怎麼可能幹出這麼粗俗的事……不過,就算真干出來了,自己也不會嫌棄他的。
葉星辭小心地疊好那株花,走出營帳。銀月如鉤,秋風撲面,將眉宇間的溫柔化作肅殺之氣。
他緊了緊披風,登上箭塔,憑欄眺望遠處蜿蜒如蛇的燈火,那是父兄築起的壕牆。縱貫南北,借山勢綿延三百里。北抵衡連山,南據霞飛山。
壕牆就地取材,都是一人高的夯土牆或沙石牆,設堡壘、要塞、驛傳和烽火台。
葉星辭必須正面強攻,而非繞路進軍。因為,後者會將補給線越拖越長。而敵軍可依託防線,不斷襲擾糧道。
他已率精兵五萬,在此紮營十日,與二哥有過數次短暫的交鋒。二哥堅守防線,憑各處堡壘要塞迅速阻擊、轉戰。
步兵翻越防線不難,可騎兵和輜重過不去。孤軍深入是找死,只能撤退。必須將防線撕開一道缺口,巨大的缺口。以此為據,再向左右擴大戰果。
二哥粗中有細,性情悍勇,又正值當打之年,甚至讓葉星辭吃了點虧——雪球兒的屁股中箭了。
見主人另換戰馬,正在休養的雪球兒發出傷心欲絕的嘶鳴,氣得絕食,不過僅持續了一天。葉星辭挺心疼,夜裡去安慰它。它似乎嫌他身上有其它戰馬的氣息,不讓他摸,並朝他放屁。
伴著一陣迅捷的腳步,於章遠登上箭塔。葉星辭立即追問:「探得如何?」
「沒問題。」
葉星辭目光一凜,一拍欄杆:「好,引水!」
攻,在其銳。防,在其堅。總攻必須銳利,一擊即破。
這十日,葉星辭白天與二哥過招,夜裡打井、挖水渠。水渠全長五里,一端通壕牆,一端與營區的水井相連。白天,便以木板、草皮掩蓋。為防敵騎從馬蹄經過時的聲音起疑,還鋪了棉絮。
昨夜,為了挖通靠近牆根那一里,葉星辭在遠處夜襲掩護,吸引齊軍注意。水渠末端,如釘耙般分叉,以覆蓋更寬廣的範圍。
水渠的選址很有講究,斥候已探明,這一段牆體的基底是沙石,最怕水泡,一泡尿都能呲出個坑。位置恰處於兩座堡壘之間,防範疏鬆。
「引水!」一聲令下,數名健壯士卒全力推動水車,將水從井中源源不斷地引進水渠。
水車架在井口,有一個碩大的生鐵轉輪,最外層是一圈鐵齒。鐵齒掛有鐵索,鐵索上每隔一段就有個牛皮圓盤。水車下方,一個中空鐵筒直通井底,鐵索貫穿鐵筒。水車轉動時,鐵索上的牛皮圓盤便將水不斷汲到地面,通過水車側方的鐵簸箕,將水引入水渠。
「使勁推啊!」眾人一圈圈推著木槓子,健壯的赤膊掛滿汗珠。淙淙水流,湧入夜色,如靈活的游蛇,直咬敵人的防線。
葉星辭平靜地閉目聆聽,覺得這聲音,像兆安郊外的清溪。十六歲的少年,剛得到一匹神駿白馬,出城撒歡。他給它取名雪球兒。
當時誰能想到,後來雪球兒屁股開花,自己的屁股也反覆開花……
葉星辭在滿是野花的夢境中,睡到天際泛白。他分出三萬兵力,在距水渠數十里外翻越防線、發動佯攻,以掩飾主攻方向。
聲勢浩大的佯攻,吸引了齊軍大半兵力前去圍剿。葉星辭瞧準時機,另率一萬兵馬,突擊那段已「泡澡」一整夜的防線。數個攻城錐一字排開,同時猛撞。
「沖,再撞——」
轟,牆基被泡垮的牆整段垮塌,正填上壕溝。堅不可摧的防線,被撕開一個十丈寬的豁口。
「怎麼一下子塌啦!」齊軍守軍早已放煙傳遞戰況,召集兵力。但防線垮得太快,來不及了。
「先鋒軍,上!」
昌軍步兵當先休整路面,整平崎嶇處,以便騎兵通過。
葉星辭率輕騎長驅直入,在齊軍主力趕來阻擊之前,將缺口左右的堡壘和烽火台統統占領,並向南北兩側吞噬。一口口,將整段防線據為己有。
天昏地暗的鏖戰,從早到晚。
齊軍以新兵和久疏戰陣的軍戶頑抗,最終棄守防線,退至宛延城——齊國最後的險要。破了此城,便可直驅江南腹地。
血泊映著夕陽,說不清誰更紅。
葉星辭的面頰凝著幾滴血,宛如雪地里碎裂的珊瑚。暮色漫過他的眉骨,眸光明滅間,浩氣凜然。
他從胸甲抽出一條白帕,抹了抹臉,又擦拭槍上粘稠的血跡。他掃一眼防線上巨大的豁口,平靜道:「向朝廷報捷。十日之內,我將吞併全部防線。而後就地屯兵,固守戰果,擇機與齊軍在宛延城下開戰。」
父兄耗費無數人力,修築了這道漫長的壕牆。此刻,反倒成為他鞏固戰果的屏障。
葉星辭回到營帳,卸下甲冑,用酸乏發顫的右手執筆,在信中詳述此役前後:「手抖字丑,望見諒。說來有趣,暗挖水渠之戰術,始於喀留楚獻忠……彼時為傳令兵,今時為主帥,恍然似夢。不擅作詩,硬憋兩句,以寄相思。」
第379章 眼前月,心底人
他停筆,甩了甩被長槍磨得發紅的手,歪頭思索。他抓起點心往嘴裡塞,渣子落在信上,便吹了吹。它們乘風而起,飄出好遠。
「若我也是點心渣子,被一陣風吹到逸之哥哥身邊就好了。」葉星辭雙眸一閃,笑意漫上嘴角,「有了!」
他拍拍手,重新執筆,放任思緒流淌至筆端:「願做一渣渣,乘風到君前。」
不,什麼啊,太怪了。他咧咧嘴,將信箋團起,再度落筆:「蛻盡形骸作微塵,散入東風覓君懷。」
數日後,占據防線上的全部堡壘那天,葉星辭收到回信。楚翊說,吳霜督造的第一艘戰船已下水。會反覆測驗,改進細節,再批量建造。
信尾,又回了兩句詩:「三千芥子藏星影,立盡山河思不盡。」
並寫道:「九月初九,亥時初刻,邀君賞月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