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現在,他麾下近八千騎兵。楚翊劃給他六千精騎,再加上從前的一營兵。他將舊部也訓練為騎兵了。
流岩一帶,一共三萬騎兵,他獨占四分之一,深知其寶貴。在北昌,七戶農戶才供養得起一個騎兵。好在,當初從喀留收來大量馬匹,備馬充裕,減輕了壓力。
臨近傍晚,葉星辭去城裡找楚翊。
院子裡,他看見幾個熟面孔,是「周知縣」即公主的隨從。他在門前站定,高聲道:「末將葉星辭,有事稟報王爺。」
須臾,傳來一聲帶著笑意的回應:「進來吧。」
公主一身官服,端坐於堂屋的下首。見葉星辭進門,她微微頷首。
葉星辭沒吱聲,逕自坐下,享用茶點。
「這段時日,下官恪盡職守,可王爺還是要將我調走。」公主將視線移回楚翊身上,語氣透著遺憾,「我治下的泰順縣,經手從展崇關內而來的糧草給養。我明白,戰事在即,王爺不放心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我。」
「你一心為民謀福祉,我從未質疑你的品性。」楚翊瞥一眼似乎總是在長身體的饕餮王妃,「只是,君子防未然。令兄可是御駕親征,會有很多難以預料的事,你還是避嫌吧。這也是,皇上的想法。」
重奪流岩後,楚翊回都面聖,處理雜務,昨日剛返回。見這位女扮男裝的金枝玉葉黯然垂首,他寬慰並打趣:「前日止宿泰順縣,我隨訪百姓,都誇你廉潔奉公呢。只是,有點懼內。」
公主咬了咬嘴唇,面露無奈。她主動換了話題:「王爺回順都,可見到李大人了?他近來可好?」
楚翊笑著點頭:「我把你的身份告訴了李青禾,他震驚得下巴都要脫臼了,反覆念叨:王爺,我沒留意,真沒留意。」
「我不是有意騙他,實在身不由己。」公主起身告退,「我這就動身回泰順縣,與繼任的同僚交接事項。」
葉星辭目送她離去:「公主殿下,珍重。」
「珍重,葉小將軍。」
葉星辭揉揉肚子,覺得不舒服。只見公主忽然折返,從袖中抽出一沓皺巴巴的紙。
她怎知我吃撐了,真尷尬……葉星辭咬住下唇,剛想說有紙,卻見公主越過自己,將紙張遞到楚翊手邊:「下官的拙作,煩請王爺垂閱。來途中不慎弄皺了,見諒。」
說完,她利落地施禮告退。
楚翊低頭速覽,雙目越來越亮,嘴角上揚。他慎重地收起公主的著作,與心上人分享內容:
「公主寫道,從流岩到泰順縣的農民大多種穀子,抗旱耐瘠、糧草兼收。燒荒之前,會將少量秸稈留在田中,以增肥力。根據她的漚肥經驗,和對本地田壤的探究,這沒有必要,雜草所產生的草木灰已足夠。若收秸稈時深割一寸,每年每五畝地省出來的秸稈,作為青貯飼料,可養一頭羊。每村多幾十頭羊,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葉星辭認真聆聽。
腳踏實地的人,才能提出這些。節省的秸稈,也能做戰馬的草料。他感嘆:「所謂江山社稷,稷就是穀子啊!公主是務實愛民的好官。」
「我讓公主避嫌,是怕齊帝知道她在北昌為官,會陰招迭出,令她兩難。」楚翊謹慎地壓低聲音,「公主可堪大用,我不能將她置於險境。」
葉星辭明眸一閃,明白了楚翊的方略。
待天下歸一,定有內患。而公主,將是縫合南北的那根定海神針。逸之哥哥遠見卓識,不得不佩服。
「把公主調走是對的。」葉星辭點頭,「尹北望幹得出綁架她老婆,逼她歸國的事。」
「她治理民生有一手。」楚翊面露讚許,「她說,泰順縣的穀子很好,穗大粒多,釀出的醋味道也好。若能打造一個『泰順粟米釀醋』的招牌,百姓便能增加收入。她還直言,江南就做得很好。有的地方盛產梳子,有的地方盛產扇子、屏風,天下聞名,富裕了一方黎庶。」
葉星辭嘖嘖稱奇,三年前逃跑的少女,已經蛻變為棟樑之材。他垂眸打量自己寬闊的肩膀,那替她出嫁的少年的影子也徹底褪去。
「一月不見,你食量見長。」楚翊隔空點了點被吃干抹淨的空碟,「這耗費,趕得上一匹戰馬了。」
「食色,性也。色不在身邊,就剩吃了。」葉星辭笑嘻嘻地繞到愛人身後,將下巴擱在對方肩頭,朝那愛紅的耳朵吹氣。
第341章 致命的誤判
「你四哥最近還好嗎?」楚翊抬手輕撫那細膩的臉龐。
「四哥深居簡出,不問軍政,還胖了點,我娘常與他作伴。」葉星辭語調一沉,熠熠的眸光暗了下去,「前幾天,我接到父親的書信,命我放了四哥。我說四哥在養病。父親在回信中附了休書和斷親書,還把我和娘從族譜中除名了。」
儘管早有預料,但父子決裂,還是令人惋惜。
「先別告訴我丈母娘,當心動了胎氣。」楚翊細心道。
「我娘說,無所謂。待兒子創下不世之功,自成一脈,單開族譜。」
「豪邁。」楚翊笑了,「我看,還得給你單開一本菜譜才行。」
「說起來,我們母子倆都接到休書了。」葉星辭歪著頭揶揄,觀察男人的表情。
像吃飯時咬了舌頭,楚翊的五官扭曲了一瞬:「臭小子,不許再提!」他反手撓葉星辭的肋下。見人跑了,又笑著去追。
幾日後,收到檄文。
戰端開啟,昌軍的戰術謹慎,在消耗中尋找突破。
葉星辭並未參與指揮,只耐著性子,沉靜地在中軍觀察。他清楚己方騎兵略強,適合平原野戰。不過,硬碰硬的大規模會戰,即使勝了,也要付出慘重代價。
他和楚翊一致認為,必須最大限度保存實力,才能攻過重雲關。戰爭只是通往戰略的手段,不可為勝而勝,要為達成目標而勝。
公主遠嫁之前的那次交兵,就是在累月鏖戰中,榨乾了彼此的士氣,全都打不動了。
一定存在一條路,可大大降低損失。一戰定乾坤是奢談,但大捷可期。
葉星辭堅信,路就在那,只是自己尚未發現。
在一次從夜宵持續到早膳的徹夜思索後,他初具頭緒。補了一覺,決定夜探齊營。
這一去,驗證了一個非同小可的猜想。
「葉將軍回來了!」
流岩城南的營壘,轅門半開。神駿的白馬一騎當先,馳入營區。一襲黑色皮甲的美人翻下馬背,將兵器和韁繩交到部下手中,直奔中軍。
見了楚翊和吳霜,他迫不及待分享戰果,急促喘氣:「試出來了!我猜得沒錯,在齊軍內部,皇權的處境很尷尬,尹北望調不動葉家軍。」
「你確定?」楚翊目光一凜,手裡忙著為老婆卸甲、遞茶、擦汗。
葉星辭坐下來,喝幾口茶,緩了一口氣,「我和追兵交手了,也摸清了他們的來路,全是宮城的禁衛軍。尹北望若能即刻調動重雲關的邊軍,絕不會派他們出營。這些人是護駕的,擔著他的身家性命。」
吳霜在沙盤邊負手踱步,順勢分析:「那就是說,他為了彰顯皇權,會迫切渴望介入戰事,抓住一切機會來打仗。」
「沒錯。」葉星辭重重一點頭,鬢角汗珠滑落,「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我們就誘齊軍來打,然後反擊!」
「你想讓對方怎麼打?」
「攻城!」葉星辭霍然起身,指向沙盤上的流岩城,「誘他們來攻流岩!上兵伐謀,其下攻城。要誘敵做出下策,促使對方放手一搏。在敵疲回撤之際,發動反攻,打他個措手不及。」
楚翊也靜靜俯視沙盤。葉星辭說到「反攻」時,忽然在他後腰拍了拍,嚇得他一激靈。
「你身後有灰。」葉星辭解釋。
楚翊笑了笑,再度注目於泥沙累出的城池,順著老婆的思路道:「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你是說,想個法子,營造假象,令齊軍產生流岩兵力空虛的誤判。齊帝渴望在軍中立威、奪回流岩,很可能悍然發動攻城戰。」
葉星辭眸光晶亮,點了點頭,「他這個人,有一種孤注一擲的賭性,也憑此登上皇位。以此興者,必以此亡。」
「這太險了。」吳霜面色凝重,「萬一……」
「我們守得住!」葉星辭斬釘截鐵,繞到沙盤北側,抬了抬手,「來,推演一遍。你們攻,我來守。」
他列出城中所有防禦輜重,絞盡腦汁,在沙盤指揮防守。
守住了。
又交換攻守,再度推演。幾輪下來,他冷汗淋漓,唇色發白,雙目赤紅。仿佛殺聲就在身後,鮮血濺在臉上,生命消逝於眼前。
吳霜雙手交握,搓著掌心的汗。她思慮再三,終於點頭:「齊軍絕攻不破流岩,此法可行。想保存實力,該用奇兵。」
她看向楚翊。他是攝政王,代行皇權。既然他在,那該由他來定奪。
楚翊眉頭微蹙,審慎地思之再思,銳利的目光巡睃沙盤,如鷹隼翱翔於山川原野之上。
流岩一帶,一共三萬騎兵,他獨占四分之一,深知其寶貴。在北昌,七戶農戶才供養得起一個騎兵。好在,當初從喀留收來大量馬匹,備馬充裕,減輕了壓力。
臨近傍晚,葉星辭去城裡找楚翊。
院子裡,他看見幾個熟面孔,是「周知縣」即公主的隨從。他在門前站定,高聲道:「末將葉星辭,有事稟報王爺。」
須臾,傳來一聲帶著笑意的回應:「進來吧。」
公主一身官服,端坐於堂屋的下首。見葉星辭進門,她微微頷首。
葉星辭沒吱聲,逕自坐下,享用茶點。
「這段時日,下官恪盡職守,可王爺還是要將我調走。」公主將視線移回楚翊身上,語氣透著遺憾,「我治下的泰順縣,經手從展崇關內而來的糧草給養。我明白,戰事在即,王爺不放心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我。」
「你一心為民謀福祉,我從未質疑你的品性。」楚翊瞥一眼似乎總是在長身體的饕餮王妃,「只是,君子防未然。令兄可是御駕親征,會有很多難以預料的事,你還是避嫌吧。這也是,皇上的想法。」
重奪流岩後,楚翊回都面聖,處理雜務,昨日剛返回。見這位女扮男裝的金枝玉葉黯然垂首,他寬慰並打趣:「前日止宿泰順縣,我隨訪百姓,都誇你廉潔奉公呢。只是,有點懼內。」
公主咬了咬嘴唇,面露無奈。她主動換了話題:「王爺回順都,可見到李大人了?他近來可好?」
楚翊笑著點頭:「我把你的身份告訴了李青禾,他震驚得下巴都要脫臼了,反覆念叨:王爺,我沒留意,真沒留意。」
「我不是有意騙他,實在身不由己。」公主起身告退,「我這就動身回泰順縣,與繼任的同僚交接事項。」
葉星辭目送她離去:「公主殿下,珍重。」
「珍重,葉小將軍。」
葉星辭揉揉肚子,覺得不舒服。只見公主忽然折返,從袖中抽出一沓皺巴巴的紙。
她怎知我吃撐了,真尷尬……葉星辭咬住下唇,剛想說有紙,卻見公主越過自己,將紙張遞到楚翊手邊:「下官的拙作,煩請王爺垂閱。來途中不慎弄皺了,見諒。」
說完,她利落地施禮告退。
楚翊低頭速覽,雙目越來越亮,嘴角上揚。他慎重地收起公主的著作,與心上人分享內容:
「公主寫道,從流岩到泰順縣的農民大多種穀子,抗旱耐瘠、糧草兼收。燒荒之前,會將少量秸稈留在田中,以增肥力。根據她的漚肥經驗,和對本地田壤的探究,這沒有必要,雜草所產生的草木灰已足夠。若收秸稈時深割一寸,每年每五畝地省出來的秸稈,作為青貯飼料,可養一頭羊。每村多幾十頭羊,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葉星辭認真聆聽。
腳踏實地的人,才能提出這些。節省的秸稈,也能做戰馬的草料。他感嘆:「所謂江山社稷,稷就是穀子啊!公主是務實愛民的好官。」
「我讓公主避嫌,是怕齊帝知道她在北昌為官,會陰招迭出,令她兩難。」楚翊謹慎地壓低聲音,「公主可堪大用,我不能將她置於險境。」
葉星辭明眸一閃,明白了楚翊的方略。
待天下歸一,定有內患。而公主,將是縫合南北的那根定海神針。逸之哥哥遠見卓識,不得不佩服。
「把公主調走是對的。」葉星辭點頭,「尹北望幹得出綁架她老婆,逼她歸國的事。」
「她治理民生有一手。」楚翊面露讚許,「她說,泰順縣的穀子很好,穗大粒多,釀出的醋味道也好。若能打造一個『泰順粟米釀醋』的招牌,百姓便能增加收入。她還直言,江南就做得很好。有的地方盛產梳子,有的地方盛產扇子、屏風,天下聞名,富裕了一方黎庶。」
葉星辭嘖嘖稱奇,三年前逃跑的少女,已經蛻變為棟樑之材。他垂眸打量自己寬闊的肩膀,那替她出嫁的少年的影子也徹底褪去。
「一月不見,你食量見長。」楚翊隔空點了點被吃干抹淨的空碟,「這耗費,趕得上一匹戰馬了。」
「食色,性也。色不在身邊,就剩吃了。」葉星辭笑嘻嘻地繞到愛人身後,將下巴擱在對方肩頭,朝那愛紅的耳朵吹氣。
第341章 致命的誤判
「你四哥最近還好嗎?」楚翊抬手輕撫那細膩的臉龐。
「四哥深居簡出,不問軍政,還胖了點,我娘常與他作伴。」葉星辭語調一沉,熠熠的眸光暗了下去,「前幾天,我接到父親的書信,命我放了四哥。我說四哥在養病。父親在回信中附了休書和斷親書,還把我和娘從族譜中除名了。」
儘管早有預料,但父子決裂,還是令人惋惜。
「先別告訴我丈母娘,當心動了胎氣。」楚翊細心道。
「我娘說,無所謂。待兒子創下不世之功,自成一脈,單開族譜。」
「豪邁。」楚翊笑了,「我看,還得給你單開一本菜譜才行。」
「說起來,我們母子倆都接到休書了。」葉星辭歪著頭揶揄,觀察男人的表情。
像吃飯時咬了舌頭,楚翊的五官扭曲了一瞬:「臭小子,不許再提!」他反手撓葉星辭的肋下。見人跑了,又笑著去追。
幾日後,收到檄文。
戰端開啟,昌軍的戰術謹慎,在消耗中尋找突破。
葉星辭並未參與指揮,只耐著性子,沉靜地在中軍觀察。他清楚己方騎兵略強,適合平原野戰。不過,硬碰硬的大規模會戰,即使勝了,也要付出慘重代價。
他和楚翊一致認為,必須最大限度保存實力,才能攻過重雲關。戰爭只是通往戰略的手段,不可為勝而勝,要為達成目標而勝。
公主遠嫁之前的那次交兵,就是在累月鏖戰中,榨乾了彼此的士氣,全都打不動了。
一定存在一條路,可大大降低損失。一戰定乾坤是奢談,但大捷可期。
葉星辭堅信,路就在那,只是自己尚未發現。
在一次從夜宵持續到早膳的徹夜思索後,他初具頭緒。補了一覺,決定夜探齊營。
這一去,驗證了一個非同小可的猜想。
「葉將軍回來了!」
流岩城南的營壘,轅門半開。神駿的白馬一騎當先,馳入營區。一襲黑色皮甲的美人翻下馬背,將兵器和韁繩交到部下手中,直奔中軍。
見了楚翊和吳霜,他迫不及待分享戰果,急促喘氣:「試出來了!我猜得沒錯,在齊軍內部,皇權的處境很尷尬,尹北望調不動葉家軍。」
「你確定?」楚翊目光一凜,手裡忙著為老婆卸甲、遞茶、擦汗。
葉星辭坐下來,喝幾口茶,緩了一口氣,「我和追兵交手了,也摸清了他們的來路,全是宮城的禁衛軍。尹北望若能即刻調動重雲關的邊軍,絕不會派他們出營。這些人是護駕的,擔著他的身家性命。」
吳霜在沙盤邊負手踱步,順勢分析:「那就是說,他為了彰顯皇權,會迫切渴望介入戰事,抓住一切機會來打仗。」
「沒錯。」葉星辭重重一點頭,鬢角汗珠滑落,「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我們就誘齊軍來打,然後反擊!」
「你想讓對方怎麼打?」
「攻城!」葉星辭霍然起身,指向沙盤上的流岩城,「誘他們來攻流岩!上兵伐謀,其下攻城。要誘敵做出下策,促使對方放手一搏。在敵疲回撤之際,發動反攻,打他個措手不及。」
楚翊也靜靜俯視沙盤。葉星辭說到「反攻」時,忽然在他後腰拍了拍,嚇得他一激靈。
「你身後有灰。」葉星辭解釋。
楚翊笑了笑,再度注目於泥沙累出的城池,順著老婆的思路道:「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你是說,想個法子,營造假象,令齊軍產生流岩兵力空虛的誤判。齊帝渴望在軍中立威、奪回流岩,很可能悍然發動攻城戰。」
葉星辭眸光晶亮,點了點頭,「他這個人,有一種孤注一擲的賭性,也憑此登上皇位。以此興者,必以此亡。」
「這太險了。」吳霜面色凝重,「萬一……」
「我們守得住!」葉星辭斬釘截鐵,繞到沙盤北側,抬了抬手,「來,推演一遍。你們攻,我來守。」
他列出城中所有防禦輜重,絞盡腦汁,在沙盤指揮防守。
守住了。
又交換攻守,再度推演。幾輪下來,他冷汗淋漓,唇色發白,雙目赤紅。仿佛殺聲就在身後,鮮血濺在臉上,生命消逝於眼前。
吳霜雙手交握,搓著掌心的汗。她思慮再三,終於點頭:「齊軍絕攻不破流岩,此法可行。想保存實力,該用奇兵。」
她看向楚翊。他是攝政王,代行皇權。既然他在,那該由他來定奪。
楚翊眉頭微蹙,審慎地思之再思,銳利的目光巡睃沙盤,如鷹隼翱翔於山川原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