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葉星辭拆讀內附的信函:「信中寫,這是一種驅蚊的草藥香囊,特別好用。懸在檐下、床頭、腰間,就不招蚊子了,還提神醒腦。」
楚翊將一個香囊懸在腰帶,說待會兒就寢時在床上掛一個。
「可是,它能提神醒腦……」葉星辭笑了笑,「你不覺得有點矛盾嗎?這還怎麼睡覺?」
「一宿都不睡了!」
楚翊抱了上去,二人扭在一起,腳下互絆。從前嬉鬧,楚翊還能靠蠻力略勝一籌,如今輕易就被撂倒。大人虎變,小五已然「虎」起來了。
第275章 送你一則重要情報
在王府一眾僕役眼中,現在的王妃打扮像男人,身材像男人,走路像男人,說話像男人。但既然王爺都沒表現出異樣,那王妃一定是女人。
畢竟,大家可是眼看著風華絕代的少女嫁進門——眼見為實。
屋外暴雨如注。
葉星辭不再與愛人嬉鬧,站在廊下,見水簾自屋檐流瀉,心裡又騰起憂慮。立夏以來,北方雨水豐沛,江南則有洪澇之患。
葉星辭估算著,小妹產期將近。他怕陰雨會影響小妹的身體和心情,默默遙祝母子平安。
「好大的雨啊。」楚翊也仰頭感嘆,「還好,去年加固了江堤,固若金湯。」
當閃電劃破夜空,雨幕看上去在發光,如萬丈銀絲飄灑。隆隆雷聲,似巨人酣睡。
突然,管家王喜破開雨幕,匆匆而來:「王爺,戶部衙門差人送來一份公文——」
是臨江的翠屏府急遞戶部的咨呈,戶部值夜的官吏考慮過後,還是連夜呈報。
楚翊立即接過查看,葉星辭也湊上前,心口驀然一墜。
連日暴雨致使沅江泛濫,南岸一條支流的堤壩決口,淹了兩個縣,恰在翠屏府對岸。知府急詢,是否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畢竟兩國已締結二姓之好。
二姓之好的當事人互相看看,神色凝重。
楚翊當即提筆批覆,命翠屏府及周邊能幫則幫。又柔和一笑,寬慰老婆:「別擔心,公主殿下。我這個『駙馬』一定盡力幫忙賑災,共渡難關。信里寫,對岸已經用沉船將缺口堵住了,會沒事的。」
葉星辭憂心忡忡,輾轉了一夜。
時而想洪災下掙扎的黎民,時而想即將生子的小妹。江堤決口,是不是預示小妹產程不順,會流很多血?想著這些,他又在心裡把皓王痛罵一頓。
翌日,雨過天晴。
葉星辭去城外軍營點卯,例行操練,和部下同吃大鍋飯。午後回家,他又吃了一頓,因為剛才沒好意思敞開吃。十人一灶,他一人能頂三四人。
啃第三個雞腿時,同伴們才發現他回來了。於章遠湊近,悄聲道:「一早你剛走,夏公公就來了,我讓他在后街的茶樓等你。」
「我去找他。」葉星辭慌忙擦手,將鄭昆的骨灰罐裝入木盒,抱著出門了。
步入雅間時,夏小滿和他的松鼠也正吃飯。一盤包子,幾樣精緻小菜。他說一起吃,葉星辭也沒客氣。
聖人一日三省吾身,俗人一日三頓午飯。
夏小滿還是老樣子,白淨纖細,帶著跋涉後的憔悴。一雙明燦燦的大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
「人生喜憂參半,快樂唯有吃飯。」葉星辭笑了笑,小心翼翼,將木盒沿桌面推過去。
「送我的?」夏小滿驚喜地接過,「真沒想到,葉小將軍記得我的生日。」說著,他迫不及待打開木盒,掀開瓷罐的蓋子,愣在當場。
「呃……不是……」葉星辭尷尬地咬住嘴唇。
「是我誤會了。」夏小滿無所謂地笑笑,在盒中墊滿隨身攜帶的上百條手帕,說路上顛簸,這樣穩妥一點。松鼠想把盒子當窩,被他提溜出來。
對啊,小滿的生日在小滿,先前葉星辭從未關注過。他有點不好意思,說了幾句吉祥話:「願君千萬歲,無歲不逢春。祝你福壽康寧,這頓我請。」
「太監不會為情所困,確實更長壽一點。」夏小滿自嘲一笑,「我還以為,你會親自送鄭昆歸鄉。」
「開春時,我想過。可我從軍了,管著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始終未能成行,只好麻煩你。」葉星辭啃一口包子,又往嘴裡送菜。
人想掩蓋心事的時候,會令自己看起來很忙。
「你不想見太子殿下?」夏小滿聲音雖輕,卻一針見血。
葉星辭動作一滯,立即否認,說思念太子。不得不說,夏公公眼睛真毒。他遲遲未動身,確實有這一因素。難得回故土,必定要與太子會面,而他有意逃避。
「北昌的兵馬在塞北大捷之後,楚獻忠說,是齊人攛掇他叛逆,對吧?你認為是太子。」夏小滿不緊不慢道。
葉星辭不語,慢慢咀嚼。
「別聽他胡謅,這與太子無關。」
葉星辭點點頭,心裡自有判斷。他不怪夏小滿說謊,這是身為東宮總管的職守和立場。
「我和太子已有耳聞,有個叫小五的齊人立下大功,似乎是寧王府的侍衛。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此事,也沒和你聯繫起來,你的身份暫時還安全。」夏小滿問出此行的關鍵,「你既從軍,可曾接觸到有價值的情報?」
「沒。」葉星辭聳聳肩,「只是日常操練,沒什麼特別。」
「葉小將軍,你仔細想想。」
葉星辭打定主意,不會再透露任何軍機,思索片刻道:「我麾下,七成人每天都出恭,二成人兩天一拉,還有一成不固定。由此推斷,行軍時有一成人隨時可能開拉,這是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夏小滿兩眼一翻,貓似的搓了搓臉,無奈道:「南岸支流的堤壩決口時,我就在附近,連夜跑到上游才過了江。一路泥濘,來這一趟很難,不能只帶著鄭昆的骨灰回去。太子問起,難道我跟他說便溺之事?」
「我真沒啥可告訴你的。」葉星辭無辜地眨眼,「從鷹嘴關回來,我就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九爺也一樣。」
夏小滿沉默片刻,道:「你知道嗎,決口的那段堤壩是俞貴妃的弟弟俞仁文修的,豆腐渣似的。」
葉星辭攥緊拳頭,罵了一句。
「聖上必然不會追究,太子又敢怒不敢言。令妹嫁給皓王之後,太子的處境更難了。」
「我知道。」葉星辭不為所動,「太子只要勤政務實,百官愛戴他,他的地位就沒他想像得那麼脆弱。像現在這樣,南北都安安穩穩的多好。」
除了「一成人不定時拉屎」,夏小滿沒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他明白,葉小將軍的心徹底脫離了東宮,永居寧王府。這條眼線算是瞎了,除非太子親臨,否則他再也問不出什麼。
也許以後不用來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漫漫歸途中,天氣晴好。
兆安的太陽難得露面,半遮在雲層中,吝嗇地施捨光芒。家家戶戶都在窗口挑起竹竿,曬發霉的衣物被褥,滿街怪味。
夏小滿去鄭家送骨灰,從東宮的公帳撥了一筆銀子作為撫恤。鄭家殷實,不差這點銀子,但他不知還能怎麼安慰鄭家人。
只好反覆說:「他為公主和駙馬而死,英勇無畏且毫無痛苦。」
路過自家家門,他想了想,沒進。
進了也沒話,還得聽爹絮叨,好像說得多了他就能重新長出個傳宗接代的傢伙來。
反正,家裡缺錢時,繼母會找他要。
夏小滿沒尋見太子,聽琳兒說,在陪皇后。剛想奔後宮去,乾兒子夏輝一路小跑而來:「乾爹,你交代我的事有結果了。」
這半年,夏輝結交了不少在各宮殿當差的小太監,只為委婉探聽一類事:常伴聖駕的道士們的私事。夏小滿認為,只要勤於打探,就能從細枝末節有所收穫。
「崔道長在兆安有一處宅院,在他侄子名下。」夏輝低聲道,「我算了算,置辦的時間,跟風和園翻修道觀的時間差不多,八成是黑了銀子。」
「幹得漂亮。」夏小滿喜上眉梢。
他在皇后宮中尋到太子,將這一消息相告。太子頗為驚喜,說稍候就派人去工部和戶部查帳。這把柄攥在手裡,早晚有用。
「他怎麼樣?」提到那遙遠的牽絆,太子嗓音頓柔。
「挺好。」夏小滿抬眼打量身材修長的太子,「現在,他好像比你還高一點了。臉還和從前一樣,帶著孩子氣,不過更英俊了,也更能吃了。」
太子訝然挑眉,將手覆在頭頂,又稍稍抬起,「有這麼高?」
「差不多。」
太子悵然一嘆,緘默片刻,問起葉小將軍都說了什麼。既然步入行伍,一定知道更多機密。
「他說,麾下有一成人不定時出恭。」夏小滿慚愧垂眸,「是我無能,沒問出別的來。
尹北望擰起眉,像是嗅到了什麼難聞氣息。他低聲說句「這不怪你」,接著又嘮叨起來,仍在懊惱那錯失的良機:
「你說,那個楚獻忠是吃自己腦子長大的嗎?越老,腦袋越空。我提醒他,務必騷擾、拖延,他卻跟人家決戰,不自量力。假如他耗過冬天,我就還有機會奪回流岩。」
楚翊將一個香囊懸在腰帶,說待會兒就寢時在床上掛一個。
「可是,它能提神醒腦……」葉星辭笑了笑,「你不覺得有點矛盾嗎?這還怎麼睡覺?」
「一宿都不睡了!」
楚翊抱了上去,二人扭在一起,腳下互絆。從前嬉鬧,楚翊還能靠蠻力略勝一籌,如今輕易就被撂倒。大人虎變,小五已然「虎」起來了。
第275章 送你一則重要情報
在王府一眾僕役眼中,現在的王妃打扮像男人,身材像男人,走路像男人,說話像男人。但既然王爺都沒表現出異樣,那王妃一定是女人。
畢竟,大家可是眼看著風華絕代的少女嫁進門——眼見為實。
屋外暴雨如注。
葉星辭不再與愛人嬉鬧,站在廊下,見水簾自屋檐流瀉,心裡又騰起憂慮。立夏以來,北方雨水豐沛,江南則有洪澇之患。
葉星辭估算著,小妹產期將近。他怕陰雨會影響小妹的身體和心情,默默遙祝母子平安。
「好大的雨啊。」楚翊也仰頭感嘆,「還好,去年加固了江堤,固若金湯。」
當閃電劃破夜空,雨幕看上去在發光,如萬丈銀絲飄灑。隆隆雷聲,似巨人酣睡。
突然,管家王喜破開雨幕,匆匆而來:「王爺,戶部衙門差人送來一份公文——」
是臨江的翠屏府急遞戶部的咨呈,戶部值夜的官吏考慮過後,還是連夜呈報。
楚翊立即接過查看,葉星辭也湊上前,心口驀然一墜。
連日暴雨致使沅江泛濫,南岸一條支流的堤壩決口,淹了兩個縣,恰在翠屏府對岸。知府急詢,是否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畢竟兩國已締結二姓之好。
二姓之好的當事人互相看看,神色凝重。
楚翊當即提筆批覆,命翠屏府及周邊能幫則幫。又柔和一笑,寬慰老婆:「別擔心,公主殿下。我這個『駙馬』一定盡力幫忙賑災,共渡難關。信里寫,對岸已經用沉船將缺口堵住了,會沒事的。」
葉星辭憂心忡忡,輾轉了一夜。
時而想洪災下掙扎的黎民,時而想即將生子的小妹。江堤決口,是不是預示小妹產程不順,會流很多血?想著這些,他又在心裡把皓王痛罵一頓。
翌日,雨過天晴。
葉星辭去城外軍營點卯,例行操練,和部下同吃大鍋飯。午後回家,他又吃了一頓,因為剛才沒好意思敞開吃。十人一灶,他一人能頂三四人。
啃第三個雞腿時,同伴們才發現他回來了。於章遠湊近,悄聲道:「一早你剛走,夏公公就來了,我讓他在后街的茶樓等你。」
「我去找他。」葉星辭慌忙擦手,將鄭昆的骨灰罐裝入木盒,抱著出門了。
步入雅間時,夏小滿和他的松鼠也正吃飯。一盤包子,幾樣精緻小菜。他說一起吃,葉星辭也沒客氣。
聖人一日三省吾身,俗人一日三頓午飯。
夏小滿還是老樣子,白淨纖細,帶著跋涉後的憔悴。一雙明燦燦的大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
「人生喜憂參半,快樂唯有吃飯。」葉星辭笑了笑,小心翼翼,將木盒沿桌面推過去。
「送我的?」夏小滿驚喜地接過,「真沒想到,葉小將軍記得我的生日。」說著,他迫不及待打開木盒,掀開瓷罐的蓋子,愣在當場。
「呃……不是……」葉星辭尷尬地咬住嘴唇。
「是我誤會了。」夏小滿無所謂地笑笑,在盒中墊滿隨身攜帶的上百條手帕,說路上顛簸,這樣穩妥一點。松鼠想把盒子當窩,被他提溜出來。
對啊,小滿的生日在小滿,先前葉星辭從未關注過。他有點不好意思,說了幾句吉祥話:「願君千萬歲,無歲不逢春。祝你福壽康寧,這頓我請。」
「太監不會為情所困,確實更長壽一點。」夏小滿自嘲一笑,「我還以為,你會親自送鄭昆歸鄉。」
「開春時,我想過。可我從軍了,管著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始終未能成行,只好麻煩你。」葉星辭啃一口包子,又往嘴裡送菜。
人想掩蓋心事的時候,會令自己看起來很忙。
「你不想見太子殿下?」夏小滿聲音雖輕,卻一針見血。
葉星辭動作一滯,立即否認,說思念太子。不得不說,夏公公眼睛真毒。他遲遲未動身,確實有這一因素。難得回故土,必定要與太子會面,而他有意逃避。
「北昌的兵馬在塞北大捷之後,楚獻忠說,是齊人攛掇他叛逆,對吧?你認為是太子。」夏小滿不緊不慢道。
葉星辭不語,慢慢咀嚼。
「別聽他胡謅,這與太子無關。」
葉星辭點點頭,心裡自有判斷。他不怪夏小滿說謊,這是身為東宮總管的職守和立場。
「我和太子已有耳聞,有個叫小五的齊人立下大功,似乎是寧王府的侍衛。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此事,也沒和你聯繫起來,你的身份暫時還安全。」夏小滿問出此行的關鍵,「你既從軍,可曾接觸到有價值的情報?」
「沒。」葉星辭聳聳肩,「只是日常操練,沒什麼特別。」
「葉小將軍,你仔細想想。」
葉星辭打定主意,不會再透露任何軍機,思索片刻道:「我麾下,七成人每天都出恭,二成人兩天一拉,還有一成不固定。由此推斷,行軍時有一成人隨時可能開拉,這是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夏小滿兩眼一翻,貓似的搓了搓臉,無奈道:「南岸支流的堤壩決口時,我就在附近,連夜跑到上游才過了江。一路泥濘,來這一趟很難,不能只帶著鄭昆的骨灰回去。太子問起,難道我跟他說便溺之事?」
「我真沒啥可告訴你的。」葉星辭無辜地眨眼,「從鷹嘴關回來,我就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九爺也一樣。」
夏小滿沉默片刻,道:「你知道嗎,決口的那段堤壩是俞貴妃的弟弟俞仁文修的,豆腐渣似的。」
葉星辭攥緊拳頭,罵了一句。
「聖上必然不會追究,太子又敢怒不敢言。令妹嫁給皓王之後,太子的處境更難了。」
「我知道。」葉星辭不為所動,「太子只要勤政務實,百官愛戴他,他的地位就沒他想像得那麼脆弱。像現在這樣,南北都安安穩穩的多好。」
除了「一成人不定時拉屎」,夏小滿沒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他明白,葉小將軍的心徹底脫離了東宮,永居寧王府。這條眼線算是瞎了,除非太子親臨,否則他再也問不出什麼。
也許以後不用來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漫漫歸途中,天氣晴好。
兆安的太陽難得露面,半遮在雲層中,吝嗇地施捨光芒。家家戶戶都在窗口挑起竹竿,曬發霉的衣物被褥,滿街怪味。
夏小滿去鄭家送骨灰,從東宮的公帳撥了一筆銀子作為撫恤。鄭家殷實,不差這點銀子,但他不知還能怎麼安慰鄭家人。
只好反覆說:「他為公主和駙馬而死,英勇無畏且毫無痛苦。」
路過自家家門,他想了想,沒進。
進了也沒話,還得聽爹絮叨,好像說得多了他就能重新長出個傳宗接代的傢伙來。
反正,家裡缺錢時,繼母會找他要。
夏小滿沒尋見太子,聽琳兒說,在陪皇后。剛想奔後宮去,乾兒子夏輝一路小跑而來:「乾爹,你交代我的事有結果了。」
這半年,夏輝結交了不少在各宮殿當差的小太監,只為委婉探聽一類事:常伴聖駕的道士們的私事。夏小滿認為,只要勤於打探,就能從細枝末節有所收穫。
「崔道長在兆安有一處宅院,在他侄子名下。」夏輝低聲道,「我算了算,置辦的時間,跟風和園翻修道觀的時間差不多,八成是黑了銀子。」
「幹得漂亮。」夏小滿喜上眉梢。
他在皇后宮中尋到太子,將這一消息相告。太子頗為驚喜,說稍候就派人去工部和戶部查帳。這把柄攥在手裡,早晚有用。
「他怎麼樣?」提到那遙遠的牽絆,太子嗓音頓柔。
「挺好。」夏小滿抬眼打量身材修長的太子,「現在,他好像比你還高一點了。臉還和從前一樣,帶著孩子氣,不過更英俊了,也更能吃了。」
太子訝然挑眉,將手覆在頭頂,又稍稍抬起,「有這麼高?」
「差不多。」
太子悵然一嘆,緘默片刻,問起葉小將軍都說了什麼。既然步入行伍,一定知道更多機密。
「他說,麾下有一成人不定時出恭。」夏小滿慚愧垂眸,「是我無能,沒問出別的來。
尹北望擰起眉,像是嗅到了什麼難聞氣息。他低聲說句「這不怪你」,接著又嘮叨起來,仍在懊惱那錯失的良機:
「你說,那個楚獻忠是吃自己腦子長大的嗎?越老,腦袋越空。我提醒他,務必騷擾、拖延,他卻跟人家決戰,不自量力。假如他耗過冬天,我就還有機會奪回流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