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在構想中,除了恢宏的殿宇和地宮,還要置辦石、木、銅、銀、金,足足五層棺槨。再結合風水布局,可令葬於其中的人,在千百年後羽化飛升。
尹北望連夜寫奏章,勸諫聖上削減規模和預算,延長一倍工期。
群臣響應如潮,附議太子。氣得齊帝在早朝拂袖而去,只拋下一句極為失態的咆哮:「朕為國操勞一生,想百年之後有個像樣的歸宿,福蔭子孫,就這麼難?不修了,隨便刨個坑,把朕埋了吧!」
那之後,齊帝罷朝數日,和寵妃在風和園避暑。
直到昨日午後,聖駕突臨東宮,父子倆才再度照面。
當時,夏小滿端著茶,畏畏縮縮站在一旁。
齊帝瞟他一眼,踱著步,和藹地看著兒子:「你長能耐了,敢私下串聯百官,從旁掣肘。朕才知道,你這麼受擁護。這回,朕不追究。不過,明日早朝,你要檢討自己的不孝。」
「然後,牽頭勸父皇按原計劃修建陵寢?」
齊帝剛露笑意,尹北望話鋒一轉:「恕兒臣做不到。」
迎著父親倏然陰沉的面孔,他平靜以對:「兒臣沒串聯他們阻撓父皇修陵,百官是自發認同兒臣。」
齊帝冷笑:「你想說什麼?」
夏小滿的手微微發抖,太子在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祈禱,可千萬別說出這話來。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向隅。」尹北望用了委婉一點的說辭,但依舊犀利。
「你說朕出自私心,所以處處碰壁。」齊帝深吸一口氣,怒火中燒。
「是。」尹北望從容不迫,「不過父皇的私心,不是為自己,而是子孫後代的繁榮。將來您羽化升仙,也是為了庇佑後人,兒臣感念父皇這份『私心』。」
齊帝臉色和緩,笑了一下。
緊接著,尹北望便將那笑意抹殺:「只是,國庫空虛,當前存銀僅二百餘萬,捉襟見肘。」
「又不是一天修好,分作五年。」齊帝惱火地咋舌,「何況,現在有了新的進項。冗員減少,各地官府都在低息放貸,收益源源不斷,百姓交口稱讚。」
「新政確實有所收益,但等著用錢的地方也多,兒臣想加固江堤——」
「前年剛重修過,固若金湯。」齊帝冷冷打斷他的話,「為皇后想想,她久病不愈,總要有個好歸宿。」
尹北望用沉默表明態度。
「朕御極二十餘年,沒修過宮殿,沒造過園子。不過圖熱鬧,每年逛個燈會,開幾場宴會而已。想在百年後有個去處,結果像捅了馬蜂窩,親兒子帶頭蜇我。」
面對痛心疾首的君父,尹北望眸淡似水,念起一首童謠:「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賣鹽的,喝淡湯。種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聞香。編席的,睡光炕。」
齊帝一愣,雙目怒睜。
「這是江南民間流傳的童謠。」尹北望雙目泛紅,顫聲問道,「父皇,要這些住草房、沒衣裳、吃米糠的活生生的人,六萬個人,為你修一個『歸宿』?你一向崇道敬天,不怕天怒人怨?」
夏小滿驚恐地抿唇,太子這是在批龍鱗。他知道皇上愛聽什麼,但他是儲君,必須直諫。他妥協,百官也就不敢再諫言。
「兒臣出生時,承蒙父皇以『北望』的宏願為我命名。」尹北望平靜道,「真想北望,就至少削六成預算,延一倍工期。」
「怪不得百官都欣賞你,追隨你。犯顏直諫,心系黎民,多麼可敬可愛。」齊帝冷眼斜睨,打量這個與自己沒半分相像,陰鬱無趣,卻又出類拔萃的兒子。
他轉身離去,又猛然折返,抓過夏小滿手裡的蓋碗,狠狠丟了出去:「可朕還活得好好的呢!」
尹北望從容一閃,茶碗碎在身後。
第245章 被迫廝守
日頭爬高了,寢宮變得悶熱,可皇上不許開窗。夏小滿為枕在自己膝頭午睡的太子搖扇,搓了搓指尖的一道細小傷口。
昨天收拾茶碗碎片時劃的。
他繼續回想,太子被禁足的過程,眼中閃過凜冽的恨意。他恨皓王,更恨在背後使壞的女人。
皇上在憤怒中離開東宮後,去找他心愛的女人訴苦了——夏小滿猜的。
傍晚,皓王來了。
他懇求尹北望,帶頭上疏,讓皇上如願。守業不易,父皇值得這點享受。削六成預算,那還是皇陵嗎,都不如村長家的祖墳。
皓王絮叨了很多,一片孝心,感人至深。
尹北望靜靜聽著,最後莞爾一笑,一針見血道:「二哥,你想從中分一杯羹,是嗎?你想包攬哪個活?運木頭吧,油水最多。」
皓王啞口無言。
「皇上駕到,貴妃娘娘駕到——」殿外傳來高亢的通稟。忽然,皓王猛抽了自己一巴掌,撲通跪地,開始啜泣。
尹北望一愣。
好狡詐!他們母子倆算計好的!夏小滿迅速反應過來,去攙皓王,但是來不及了。
齊帝已經邁進門檻。
見愛子跪在太子面前哭,齊帝忙問怎麼回事。俞氏也在旁煽風,將皓王臉上的掌印指給他看:「太子此舉欠考慮,再怎麼說,皓王也是哥哥呀!」
齊帝臉色驟冷。
而皓王委屈的解釋,便是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兒臣說話欠考慮,惹太子生氣了,兒臣在勸太子同意父皇修陵。」
齊帝勃然大怒,抬腳就踹。尹北望向後跌倒,夏小滿慌忙去扶,在他耳邊悄聲提醒:「掌印方向不對!」
「如果是我打的,拇指印該朝前。」尹北望捂著腹部,冷冷一指皓王的臉。
俞氏神色懊惱,紅唇緊抿。她大概教過,抬右手打左臉,抬左手打右臉,結果皓王還是順拐了。
齊帝又仔細瞧了瞧那掌印,眸光閃爍,欲言又止。
然而,他選擇回護最疼愛的兒子。多日積憤,化作一道無情的旨意:「傳朕口諭,接下來一個月,太子不許再出門!誰甘願陪著他,就跟他一塊困著!」
夏小滿甘願。
他一面憂心,一面享受,享受這被迫終日廝守的時光。
漫長的一天過去了。晚膳又是涼的,只有一碗飯兩道菜,好在有熱水。
夏小滿服侍太子洗了腳,將銅盆端給整日守在門外的夏輝。這小子機靈,皇上派來監視的御前侍衛也都不討厭他。他跟他們搭話,順便傳遞這一日外界發生了什麼。
「聽說有幾位大人聯名遞摺子,請皇上開恩,寬恕太子不敬兄長之過?」夏輝道。
「不清楚。」
「聽說皇后娘娘去見了皇上,皇上的口吻緩和多了,說這是為了太子好,磨一磨太子的性子。今晚,皇上宿在葉娘娘那?」夏輝又道。
「小公公,我們哪知道這些。」
夏小滿貼在門板聽著。為了太子,對皇上一向冷淡的葉貴妃都爭寵了。是啊,這當口,不能讓皇上被俞氏的枕邊風吹著。
夏小滿將這些轉告太子。太子仰躺著,默然往裡挪了挪,拍了拍褥單。
他爬上床,太子慢慢靠過來,將挺拔的身軀蜷進他並不寬闊的懷抱,濃黑的眼睫間滲出淚水。
夏小滿心如刀絞,張開纖細的雙臂,竭力擁住對方,喃喃道:「殿下,我會一直陪著你。就算忽然地震了,把宮殿震塌了,我也不跑,陪你一起埋進斷壁殘垣里。」
節衣縮食三天,原以為會有轉機。
然而,第四天清晨,只見清水不見粥飯。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令夏小滿渾身發冷的旨意:皇上辟穀,命太子相陪,一同禁食七天。
這三天飲食本就不豐盛,再餓七天?是要把人活活折磨死嗎?!這唱的哪一出,是那女人又在皇上枕邊吹了妖風?
「殿下,皇上要你餓著!」夏小滿惶然道。卻忘了,自己也要挨餓了。
「皇上有點惶恐了。」尹北望悵然踱步,在嗤笑中看透一切,「百官越為我求情,他就越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經過修陵的事他才驚覺,他的這朝臣,對我的擁戴竟高於他這個天子。他才四十六歲,身體健朗,不好好敲打我一番,未來如何執政。」
還是找吃的要緊。
夏小滿在寢宮四處搜羅能吃的東西,只找到兩根山參,一包鹿茸片。
他翻箱倒櫃時,太子兀自遊蕩,如東宮的一縷孤魂,「他讓我替他批奏摺,分擔繁重的政務,就該想到,朝臣自然也會把敬意分給我。可是,他就算不心疼我,也該為我母后想想……我餓著,母后又怎麼吃得下啊。」
夏小滿用裁紙刀將山參切成薄片,讓太子含著補充體力,又泡了鹿茸茶。
鹿茸茶可了不得,饑荒當前,太子卻興致高漲,夜裡故意折騰人。夏小滿苦不堪言,始終捂著嘴,怕門外的人聽見。
不過,他期盼男人能拂開他的手,吻他一下。
靠著參片,主僕倆捱了整整三天。喝用的水都由外人送,東宮的人不許靠近。
尹北望連夜寫奏章,勸諫聖上削減規模和預算,延長一倍工期。
群臣響應如潮,附議太子。氣得齊帝在早朝拂袖而去,只拋下一句極為失態的咆哮:「朕為國操勞一生,想百年之後有個像樣的歸宿,福蔭子孫,就這麼難?不修了,隨便刨個坑,把朕埋了吧!」
那之後,齊帝罷朝數日,和寵妃在風和園避暑。
直到昨日午後,聖駕突臨東宮,父子倆才再度照面。
當時,夏小滿端著茶,畏畏縮縮站在一旁。
齊帝瞟他一眼,踱著步,和藹地看著兒子:「你長能耐了,敢私下串聯百官,從旁掣肘。朕才知道,你這麼受擁護。這回,朕不追究。不過,明日早朝,你要檢討自己的不孝。」
「然後,牽頭勸父皇按原計劃修建陵寢?」
齊帝剛露笑意,尹北望話鋒一轉:「恕兒臣做不到。」
迎著父親倏然陰沉的面孔,他平靜以對:「兒臣沒串聯他們阻撓父皇修陵,百官是自發認同兒臣。」
齊帝冷笑:「你想說什麼?」
夏小滿的手微微發抖,太子在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祈禱,可千萬別說出這話來。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向隅。」尹北望用了委婉一點的說辭,但依舊犀利。
「你說朕出自私心,所以處處碰壁。」齊帝深吸一口氣,怒火中燒。
「是。」尹北望從容不迫,「不過父皇的私心,不是為自己,而是子孫後代的繁榮。將來您羽化升仙,也是為了庇佑後人,兒臣感念父皇這份『私心』。」
齊帝臉色和緩,笑了一下。
緊接著,尹北望便將那笑意抹殺:「只是,國庫空虛,當前存銀僅二百餘萬,捉襟見肘。」
「又不是一天修好,分作五年。」齊帝惱火地咋舌,「何況,現在有了新的進項。冗員減少,各地官府都在低息放貸,收益源源不斷,百姓交口稱讚。」
「新政確實有所收益,但等著用錢的地方也多,兒臣想加固江堤——」
「前年剛重修過,固若金湯。」齊帝冷冷打斷他的話,「為皇后想想,她久病不愈,總要有個好歸宿。」
尹北望用沉默表明態度。
「朕御極二十餘年,沒修過宮殿,沒造過園子。不過圖熱鬧,每年逛個燈會,開幾場宴會而已。想在百年後有個去處,結果像捅了馬蜂窩,親兒子帶頭蜇我。」
面對痛心疾首的君父,尹北望眸淡似水,念起一首童謠:「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賣鹽的,喝淡湯。種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聞香。編席的,睡光炕。」
齊帝一愣,雙目怒睜。
「這是江南民間流傳的童謠。」尹北望雙目泛紅,顫聲問道,「父皇,要這些住草房、沒衣裳、吃米糠的活生生的人,六萬個人,為你修一個『歸宿』?你一向崇道敬天,不怕天怒人怨?」
夏小滿驚恐地抿唇,太子這是在批龍鱗。他知道皇上愛聽什麼,但他是儲君,必須直諫。他妥協,百官也就不敢再諫言。
「兒臣出生時,承蒙父皇以『北望』的宏願為我命名。」尹北望平靜道,「真想北望,就至少削六成預算,延一倍工期。」
「怪不得百官都欣賞你,追隨你。犯顏直諫,心系黎民,多麼可敬可愛。」齊帝冷眼斜睨,打量這個與自己沒半分相像,陰鬱無趣,卻又出類拔萃的兒子。
他轉身離去,又猛然折返,抓過夏小滿手裡的蓋碗,狠狠丟了出去:「可朕還活得好好的呢!」
尹北望從容一閃,茶碗碎在身後。
第245章 被迫廝守
日頭爬高了,寢宮變得悶熱,可皇上不許開窗。夏小滿為枕在自己膝頭午睡的太子搖扇,搓了搓指尖的一道細小傷口。
昨天收拾茶碗碎片時劃的。
他繼續回想,太子被禁足的過程,眼中閃過凜冽的恨意。他恨皓王,更恨在背後使壞的女人。
皇上在憤怒中離開東宮後,去找他心愛的女人訴苦了——夏小滿猜的。
傍晚,皓王來了。
他懇求尹北望,帶頭上疏,讓皇上如願。守業不易,父皇值得這點享受。削六成預算,那還是皇陵嗎,都不如村長家的祖墳。
皓王絮叨了很多,一片孝心,感人至深。
尹北望靜靜聽著,最後莞爾一笑,一針見血道:「二哥,你想從中分一杯羹,是嗎?你想包攬哪個活?運木頭吧,油水最多。」
皓王啞口無言。
「皇上駕到,貴妃娘娘駕到——」殿外傳來高亢的通稟。忽然,皓王猛抽了自己一巴掌,撲通跪地,開始啜泣。
尹北望一愣。
好狡詐!他們母子倆算計好的!夏小滿迅速反應過來,去攙皓王,但是來不及了。
齊帝已經邁進門檻。
見愛子跪在太子面前哭,齊帝忙問怎麼回事。俞氏也在旁煽風,將皓王臉上的掌印指給他看:「太子此舉欠考慮,再怎麼說,皓王也是哥哥呀!」
齊帝臉色驟冷。
而皓王委屈的解釋,便是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兒臣說話欠考慮,惹太子生氣了,兒臣在勸太子同意父皇修陵。」
齊帝勃然大怒,抬腳就踹。尹北望向後跌倒,夏小滿慌忙去扶,在他耳邊悄聲提醒:「掌印方向不對!」
「如果是我打的,拇指印該朝前。」尹北望捂著腹部,冷冷一指皓王的臉。
俞氏神色懊惱,紅唇緊抿。她大概教過,抬右手打左臉,抬左手打右臉,結果皓王還是順拐了。
齊帝又仔細瞧了瞧那掌印,眸光閃爍,欲言又止。
然而,他選擇回護最疼愛的兒子。多日積憤,化作一道無情的旨意:「傳朕口諭,接下來一個月,太子不許再出門!誰甘願陪著他,就跟他一塊困著!」
夏小滿甘願。
他一面憂心,一面享受,享受這被迫終日廝守的時光。
漫長的一天過去了。晚膳又是涼的,只有一碗飯兩道菜,好在有熱水。
夏小滿服侍太子洗了腳,將銅盆端給整日守在門外的夏輝。這小子機靈,皇上派來監視的御前侍衛也都不討厭他。他跟他們搭話,順便傳遞這一日外界發生了什麼。
「聽說有幾位大人聯名遞摺子,請皇上開恩,寬恕太子不敬兄長之過?」夏輝道。
「不清楚。」
「聽說皇后娘娘去見了皇上,皇上的口吻緩和多了,說這是為了太子好,磨一磨太子的性子。今晚,皇上宿在葉娘娘那?」夏輝又道。
「小公公,我們哪知道這些。」
夏小滿貼在門板聽著。為了太子,對皇上一向冷淡的葉貴妃都爭寵了。是啊,這當口,不能讓皇上被俞氏的枕邊風吹著。
夏小滿將這些轉告太子。太子仰躺著,默然往裡挪了挪,拍了拍褥單。
他爬上床,太子慢慢靠過來,將挺拔的身軀蜷進他並不寬闊的懷抱,濃黑的眼睫間滲出淚水。
夏小滿心如刀絞,張開纖細的雙臂,竭力擁住對方,喃喃道:「殿下,我會一直陪著你。就算忽然地震了,把宮殿震塌了,我也不跑,陪你一起埋進斷壁殘垣里。」
節衣縮食三天,原以為會有轉機。
然而,第四天清晨,只見清水不見粥飯。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令夏小滿渾身發冷的旨意:皇上辟穀,命太子相陪,一同禁食七天。
這三天飲食本就不豐盛,再餓七天?是要把人活活折磨死嗎?!這唱的哪一出,是那女人又在皇上枕邊吹了妖風?
「殿下,皇上要你餓著!」夏小滿惶然道。卻忘了,自己也要挨餓了。
「皇上有點惶恐了。」尹北望悵然踱步,在嗤笑中看透一切,「百官越為我求情,他就越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經過修陵的事他才驚覺,他的這朝臣,對我的擁戴竟高於他這個天子。他才四十六歲,身體健朗,不好好敲打我一番,未來如何執政。」
還是找吃的要緊。
夏小滿在寢宮四處搜羅能吃的東西,只找到兩根山參,一包鹿茸片。
他翻箱倒櫃時,太子兀自遊蕩,如東宮的一縷孤魂,「他讓我替他批奏摺,分擔繁重的政務,就該想到,朝臣自然也會把敬意分給我。可是,他就算不心疼我,也該為我母后想想……我餓著,母后又怎麼吃得下啊。」
夏小滿用裁紙刀將山參切成薄片,讓太子含著補充體力,又泡了鹿茸茶。
鹿茸茶可了不得,饑荒當前,太子卻興致高漲,夜裡故意折騰人。夏小滿苦不堪言,始終捂著嘴,怕門外的人聽見。
不過,他期盼男人能拂開他的手,吻他一下。
靠著參片,主僕倆捱了整整三天。喝用的水都由外人送,東宮的人不許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