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葉星辭以為她羨慕這套華美的頭面,撇撇嘴道:「看著好看,實際累得要死,還好我自幼習武。」
大半年前,護送公主離開兆安時,他還是那個意氣飛揚的葉小將軍。就連最可怕的噩夢裡,也沒有「假扮女人步入婚姻」這樣的情景。然而,它正在發生,確切無比。
他不知楚翊何時會來,又盼,又怕。他妄想楚翊發現真相後,可以繼續疼愛他,就像現在一樣。又仿佛目睹,一段剛開始的姻緣,在對方的尖叫中煙消雲散:「啊——這是什麼東西——怎麼跟我的一樣——」
他該怎麼應對?難道說:「呀哈,真是緣分,你有我有全都有。」
四個屬下在樓下呆著,不時說笑。
他們懂葉星辭的糾結,但無法感同身受。他們這樣輕鬆,是因為拿準了楚翊是仁厚之人(俗稱欺負老實人),就算發現真相,也不會為難他們。葉星辭說,自己會割破手指偽造落紅,能瞞一天是一天。當時,唯一有經驗的司賢震驚道:「我的天,原來你這麼懂!那我就沒必要傳授你相關技法了。」
葉星辭思緒如潮湧,沖盪在沉重的腦袋四周,渾渾噩噩的。忽聽伏在窗口的雲苓叫了聲:「來了!」
葉星辭扶著腦袋,也湊近偷望,果見一隊高擎儀仗的人馬沿湖畔逶迤而來。皇叔大婚,小皇帝特准楚翊用親王儀仗。紅色喜幛招搖在初冬的永固園,似乎將凜冽朔風都點燃了。
鼓樂漸近,葉星辭心跳如亂鼓。視野中,接親的紅色長龍,遊走於枯枝的縫隙間。他看見了八人抬的大紅轎,懷抱一對雁鴨的羅雨,以及領頭的新婿。
跨高駿黑馬,著皇家慶典上才穿的絳紅色吉服,比常服華美得多。游龍攀纏,雲紋繁複。嵌有金龍和兩顆北珠的翼善冠下,是令他傾心的俊美臉龐。太遠了,輪廓模糊,但那昂揚的喜悅,卻無比清晰地傳遞而來。
我也許會毀滅逸之哥哥人生中最快活的一天,葉星辭苦澀地想,眼看接親隊伍漸行漸近。這哪裡是情人,仇人還差不多。
定下婚約後,他常與楚翊出遊,儼然一對眷侶。
縱馬,登山,游湖。在市井間吃雜碎面,看老伯伯吹糖人……他有很多次機會坦白,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婚前,他不能冒險,他肩上還擔著十條性命。而且,他也有私心——相處越久,感情越深,當面對真實的他時,楚翊就會越包容。或者說,不得不妥協。
近了,更近了,鼓樂聲就響在腳下。葉星辭慌忙合窗,坐回床邊,十根手指擰麻花似的絞在一起,忐忑極了。
他雙腕是老太后的紅寶石金鐲,按理說都跟瑞王退親了,該還回去。楚翊說,那無異於又在老人家心頭捅一刀,就留著吧。她心如死灰,早已不在意這些了。只要公主不嫁慶王,她就支持。
鼓樂聲弱了幾分,樓前響起新婿清朗的聲音:「花開有主福雙至,門開有喜祿位升。小婿楚翊前來拜閣,親迎玉川公主出閣。」
「恭喜寧王爺。」齊帝的兄弟,公主的二叔順王迎出門。
皓王也住在永固園,但沒露面。幾天前,他剛抵達就起了滿臉疹子,疑似染上傳人惡疾,和近侍們隔絕在園子東南角。不是啥大病,被楚翊下藥了而已。因為葉星辭說,自己不能與皓王碰面,一旦被對方發現公主逃婚,他和同伴都會遭殃。楚翊便說,那就讓他見不得人。
第106章 雙喜臨門
「奠雁。」禮官唱道。
楚翊從羅雨手中接過一對雁鴨,作為贄禮。雁鴨寄託著家庭與婚姻的願景:長幼有序,來去有時。一生一偶,忠貞不渝。
又獻其他贄禮,如幾匹雲錦,節生小枝、盤根相錯的蓮藕,各式成雙成對的點心,以及六斤豬肉。這是北方的婚俗,叫「離娘肉」。嬰孩出生時六斤左右,娶走了岳丈家的心頭肉,相應也得還一塊肉。
楚翊進門,朝順王從齊國請來的尹家先祖神位鄭重叩拜,算是稟明對方:看看我嘿,以後我就是你家女婿了。
公主的二叔歪頭斜睨著他,淚光閃動,喜悅的笑意盈滿嘴角。倒不是二叔瞧不起人,而是天生斜視。若以正臉相對,則看的是房梁。幾天前初會,楚翊見二叔不正眼相看,還以為人家覺得自己配不上侄女呢。
至此,新婦可以出閣了。
氣氛活絡起來,葉星辭聽見夥伴們開始刁難楚翊,時而猜謎,時而找東西。南北婚俗,娘家均以杖打新婿為戲樂,但楚翊是皇叔,自然無人敢打。羅雨還放話:誰敢打王爺,別怪我反手一棒把他敲暈。
見新婦遲遲不露面,一向處變不驚的羅雨朝樓上喊:「公主,你快下來啊。接親不能走重道,回去得繞到東門進城,小心錯過吉時!」
葉星辭抿嘴一笑,對子苓耳語幾句,後者清脆地高喊:「叫你家王爺作催妝詩!大家都說好,才讓公主下樓。」
「我也會,我來暖個場。」羅雨張口就來,「公主快出來,路遠轎難抬。隨便畫一畫,反正都得擦。」
眾人大笑。笑聲弱下,楚翊朗聲開口:「劍影照水驚碧漪,花飛寒槍映千里。」
「九爺偷懶!這兩句分明是舊作,不算數。」雲苓嗔道。
「還沒說完呢。」楚翊的話語如一道清泉,悠悠逆流至樓上局促不安的「新婦」耳中,在心湖漾開漣漪,「玉容何須鉛華覆,劍氣畫眉槍點唇。」
葉星辭又笑了,不禁妄想:楚翊既然喜歡他素麵朝天、舞槍弄劍的颯爽模樣,也許會接受他的男兒身?以及褲子裡的「兵器」?
聽了催妝詩,葉星辭不再遲疑。執金絲刺繡的團扇障面,款步降階,迎著「夫君」欣喜的凝視,在對方面前站定。
楚翊耳廓泛紅,朝扇後窺視,他也跟著輕輕轉動,不叫對方看。紅袖素手,皓腕勝過象牙扇柄。正紅大衫,重工刺繡四季花草和鳳羽。墨綠霞帔,墜著鳳紋桃心金墜。霜頸亭亭玉立,如紅錦裹新雪。
葉星辭靜立堂前,聆聽順王的教誨。
順王側著頭,鄭重注視他扇後半露的雙眼,諄諄叮嚀他謹守婦德,相夫教子,敦睦邦儀。最後哽咽道:「二叔祝你們,永結同心,瓜瓞綿綿。」
拜別長輩,葉星辭隨楚翊出門,輕巧地跨過橫在地面的馬鞍。這表示他去寧王府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抵達。
陽光正盛,但抵不過天冷,轎夫揚起的嘴角飄著白氣。他們都是寧王府的家丁,為主人而高興。
葉星辭坐進大紅軟轎,楚翊遞進來一個黃銅手爐,小巧溫暖,盈盈可握。他腿後也暖烘烘的,轎座下藏著暖爐。
起轎了,輕輕顛簸,一如他忐忑的心。
此刻,他忽然理解了一個人。一個他稱作母親,卻不甚了解的嚴肅古板的女人——文茹郡主。
她也曾是少女,盛妝嫁給父親。她之所以不喜歡娘,是因為她深愛父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狂熱的占有,不許外人涉足。而非一個妻子,對丈夫充滿婦德的愛:為他賢惠持家,包容妾室,平等教養庶出子女。
小時候,郡主曾冷冷地告訴他:「你的生日是二月,而你娘是前一年八月過門的。」當時,他掰著指頭算了算:「哦,原來我是未足月的早產兒。」
後來他才聽說,他不但足月出生,且足有七斤,白白胖胖,哭聲嘹亮。父親在外珠胎暗結,始終是深埋在郡主心中的一根刺。
葉星辭的心緒隨轎起伏,想道:假如楚翊也這樣,老子非掐死他不可。而且,楚翊少給了一斤「離娘肉」,哼。
黃昏時分,花轎停落王府正門。落日熔金,鋪滿轎頂,一片岩漿般的金紅。樂人鼓瑟吹笙,奶娘桂嬤嬤掀開轎簾,葉星辭徐徐下轎,周圍瞬間騰起山呼海嘯的歡聲。
「公主來了,這就是齊國的公主!」「是真的公主!」「廢話,還能是假的?」正門附近人頭攢動,擠滿看熱鬧的百姓,每個人都腳底起火般跳個不停。許多人讓孩子騎在肩上,一睹金枝玉葉的風華,沾沾貴氣。
葉星辭雙手執扇遮面,不過可以用餘光輕鬆瞄見四周。一道艷麗紅氈,如映著晚霞的河流,漫過石階,直通王府洞開的大門和儀門,徑直通往中路正殿博宇殿。
王府左右,祥寧街上,居然擺了幾十桌流水席。百姓攜家帶口隨坐隨吃,酒菜不斷。傳菜的步履生風,托著熱氣騰騰的菜餚穿梭於席間。萬歲御批,今夜順都不宵禁。哪怕後半夜入席,也有熱飯菜。
「王爺,快把王妃領進門!」新婚三日無大小,百姓紛紛起鬨。
禮官送來結成同心結的紅牽,新人各牽一端。
葉星辭一手執扇,一手牽紅。他落後楚翊半步,拾級而上,任由對方將自己領進門,嫁衣的拖尾拂過台階,如紅霞流雲。他步態端莊,脖頸立得直直的,否則華麗沉重的腦袋將不可控地失去平衡。
好多人,好多道目光。
儀門內外,直到大殿,酒席遍布。賓客滿座,顯貴雲集。摩肩接踵,如過江之鯽。
大半年前,護送公主離開兆安時,他還是那個意氣飛揚的葉小將軍。就連最可怕的噩夢裡,也沒有「假扮女人步入婚姻」這樣的情景。然而,它正在發生,確切無比。
他不知楚翊何時會來,又盼,又怕。他妄想楚翊發現真相後,可以繼續疼愛他,就像現在一樣。又仿佛目睹,一段剛開始的姻緣,在對方的尖叫中煙消雲散:「啊——這是什麼東西——怎麼跟我的一樣——」
他該怎麼應對?難道說:「呀哈,真是緣分,你有我有全都有。」
四個屬下在樓下呆著,不時說笑。
他們懂葉星辭的糾結,但無法感同身受。他們這樣輕鬆,是因為拿準了楚翊是仁厚之人(俗稱欺負老實人),就算發現真相,也不會為難他們。葉星辭說,自己會割破手指偽造落紅,能瞞一天是一天。當時,唯一有經驗的司賢震驚道:「我的天,原來你這麼懂!那我就沒必要傳授你相關技法了。」
葉星辭思緒如潮湧,沖盪在沉重的腦袋四周,渾渾噩噩的。忽聽伏在窗口的雲苓叫了聲:「來了!」
葉星辭扶著腦袋,也湊近偷望,果見一隊高擎儀仗的人馬沿湖畔逶迤而來。皇叔大婚,小皇帝特准楚翊用親王儀仗。紅色喜幛招搖在初冬的永固園,似乎將凜冽朔風都點燃了。
鼓樂漸近,葉星辭心跳如亂鼓。視野中,接親的紅色長龍,遊走於枯枝的縫隙間。他看見了八人抬的大紅轎,懷抱一對雁鴨的羅雨,以及領頭的新婿。
跨高駿黑馬,著皇家慶典上才穿的絳紅色吉服,比常服華美得多。游龍攀纏,雲紋繁複。嵌有金龍和兩顆北珠的翼善冠下,是令他傾心的俊美臉龐。太遠了,輪廓模糊,但那昂揚的喜悅,卻無比清晰地傳遞而來。
我也許會毀滅逸之哥哥人生中最快活的一天,葉星辭苦澀地想,眼看接親隊伍漸行漸近。這哪裡是情人,仇人還差不多。
定下婚約後,他常與楚翊出遊,儼然一對眷侶。
縱馬,登山,游湖。在市井間吃雜碎面,看老伯伯吹糖人……他有很多次機會坦白,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婚前,他不能冒險,他肩上還擔著十條性命。而且,他也有私心——相處越久,感情越深,當面對真實的他時,楚翊就會越包容。或者說,不得不妥協。
近了,更近了,鼓樂聲就響在腳下。葉星辭慌忙合窗,坐回床邊,十根手指擰麻花似的絞在一起,忐忑極了。
他雙腕是老太后的紅寶石金鐲,按理說都跟瑞王退親了,該還回去。楚翊說,那無異於又在老人家心頭捅一刀,就留著吧。她心如死灰,早已不在意這些了。只要公主不嫁慶王,她就支持。
鼓樂聲弱了幾分,樓前響起新婿清朗的聲音:「花開有主福雙至,門開有喜祿位升。小婿楚翊前來拜閣,親迎玉川公主出閣。」
「恭喜寧王爺。」齊帝的兄弟,公主的二叔順王迎出門。
皓王也住在永固園,但沒露面。幾天前,他剛抵達就起了滿臉疹子,疑似染上傳人惡疾,和近侍們隔絕在園子東南角。不是啥大病,被楚翊下藥了而已。因為葉星辭說,自己不能與皓王碰面,一旦被對方發現公主逃婚,他和同伴都會遭殃。楚翊便說,那就讓他見不得人。
第106章 雙喜臨門
「奠雁。」禮官唱道。
楚翊從羅雨手中接過一對雁鴨,作為贄禮。雁鴨寄託著家庭與婚姻的願景:長幼有序,來去有時。一生一偶,忠貞不渝。
又獻其他贄禮,如幾匹雲錦,節生小枝、盤根相錯的蓮藕,各式成雙成對的點心,以及六斤豬肉。這是北方的婚俗,叫「離娘肉」。嬰孩出生時六斤左右,娶走了岳丈家的心頭肉,相應也得還一塊肉。
楚翊進門,朝順王從齊國請來的尹家先祖神位鄭重叩拜,算是稟明對方:看看我嘿,以後我就是你家女婿了。
公主的二叔歪頭斜睨著他,淚光閃動,喜悅的笑意盈滿嘴角。倒不是二叔瞧不起人,而是天生斜視。若以正臉相對,則看的是房梁。幾天前初會,楚翊見二叔不正眼相看,還以為人家覺得自己配不上侄女呢。
至此,新婦可以出閣了。
氣氛活絡起來,葉星辭聽見夥伴們開始刁難楚翊,時而猜謎,時而找東西。南北婚俗,娘家均以杖打新婿為戲樂,但楚翊是皇叔,自然無人敢打。羅雨還放話:誰敢打王爺,別怪我反手一棒把他敲暈。
見新婦遲遲不露面,一向處變不驚的羅雨朝樓上喊:「公主,你快下來啊。接親不能走重道,回去得繞到東門進城,小心錯過吉時!」
葉星辭抿嘴一笑,對子苓耳語幾句,後者清脆地高喊:「叫你家王爺作催妝詩!大家都說好,才讓公主下樓。」
「我也會,我來暖個場。」羅雨張口就來,「公主快出來,路遠轎難抬。隨便畫一畫,反正都得擦。」
眾人大笑。笑聲弱下,楚翊朗聲開口:「劍影照水驚碧漪,花飛寒槍映千里。」
「九爺偷懶!這兩句分明是舊作,不算數。」雲苓嗔道。
「還沒說完呢。」楚翊的話語如一道清泉,悠悠逆流至樓上局促不安的「新婦」耳中,在心湖漾開漣漪,「玉容何須鉛華覆,劍氣畫眉槍點唇。」
葉星辭又笑了,不禁妄想:楚翊既然喜歡他素麵朝天、舞槍弄劍的颯爽模樣,也許會接受他的男兒身?以及褲子裡的「兵器」?
聽了催妝詩,葉星辭不再遲疑。執金絲刺繡的團扇障面,款步降階,迎著「夫君」欣喜的凝視,在對方面前站定。
楚翊耳廓泛紅,朝扇後窺視,他也跟著輕輕轉動,不叫對方看。紅袖素手,皓腕勝過象牙扇柄。正紅大衫,重工刺繡四季花草和鳳羽。墨綠霞帔,墜著鳳紋桃心金墜。霜頸亭亭玉立,如紅錦裹新雪。
葉星辭靜立堂前,聆聽順王的教誨。
順王側著頭,鄭重注視他扇後半露的雙眼,諄諄叮嚀他謹守婦德,相夫教子,敦睦邦儀。最後哽咽道:「二叔祝你們,永結同心,瓜瓞綿綿。」
拜別長輩,葉星辭隨楚翊出門,輕巧地跨過橫在地面的馬鞍。這表示他去寧王府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抵達。
陽光正盛,但抵不過天冷,轎夫揚起的嘴角飄著白氣。他們都是寧王府的家丁,為主人而高興。
葉星辭坐進大紅軟轎,楚翊遞進來一個黃銅手爐,小巧溫暖,盈盈可握。他腿後也暖烘烘的,轎座下藏著暖爐。
起轎了,輕輕顛簸,一如他忐忑的心。
此刻,他忽然理解了一個人。一個他稱作母親,卻不甚了解的嚴肅古板的女人——文茹郡主。
她也曾是少女,盛妝嫁給父親。她之所以不喜歡娘,是因為她深愛父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狂熱的占有,不許外人涉足。而非一個妻子,對丈夫充滿婦德的愛:為他賢惠持家,包容妾室,平等教養庶出子女。
小時候,郡主曾冷冷地告訴他:「你的生日是二月,而你娘是前一年八月過門的。」當時,他掰著指頭算了算:「哦,原來我是未足月的早產兒。」
後來他才聽說,他不但足月出生,且足有七斤,白白胖胖,哭聲嘹亮。父親在外珠胎暗結,始終是深埋在郡主心中的一根刺。
葉星辭的心緒隨轎起伏,想道:假如楚翊也這樣,老子非掐死他不可。而且,楚翊少給了一斤「離娘肉」,哼。
黃昏時分,花轎停落王府正門。落日熔金,鋪滿轎頂,一片岩漿般的金紅。樂人鼓瑟吹笙,奶娘桂嬤嬤掀開轎簾,葉星辭徐徐下轎,周圍瞬間騰起山呼海嘯的歡聲。
「公主來了,這就是齊國的公主!」「是真的公主!」「廢話,還能是假的?」正門附近人頭攢動,擠滿看熱鬧的百姓,每個人都腳底起火般跳個不停。許多人讓孩子騎在肩上,一睹金枝玉葉的風華,沾沾貴氣。
葉星辭雙手執扇遮面,不過可以用餘光輕鬆瞄見四周。一道艷麗紅氈,如映著晚霞的河流,漫過石階,直通王府洞開的大門和儀門,徑直通往中路正殿博宇殿。
王府左右,祥寧街上,居然擺了幾十桌流水席。百姓攜家帶口隨坐隨吃,酒菜不斷。傳菜的步履生風,托著熱氣騰騰的菜餚穿梭於席間。萬歲御批,今夜順都不宵禁。哪怕後半夜入席,也有熱飯菜。
「王爺,快把王妃領進門!」新婚三日無大小,百姓紛紛起鬨。
禮官送來結成同心結的紅牽,新人各牽一端。
葉星辭一手執扇,一手牽紅。他落後楚翊半步,拾級而上,任由對方將自己領進門,嫁衣的拖尾拂過台階,如紅霞流雲。他步態端莊,脖頸立得直直的,否則華麗沉重的腦袋將不可控地失去平衡。
好多人,好多道目光。
儀門內外,直到大殿,酒席遍布。賓客滿座,顯貴雲集。摩肩接踵,如過江之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