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尹家註定與葉家綁定,就像,當初這江山是兩家共同打下來的。聖上娶了葉霖的妹妹,葉霖娶了聖上的堂姐。本身,他們還是表兄弟。將來,又會結為親家。
於公,夏小滿希望太子能儘快娶親,借岳丈來鞏固地位,能搶先誕下皇長孫就更好了。於私,他不想東宮住進一個陌生女子,但這不是他能決定的。
夏小滿念叨起,剛從各細作處收到的一些消息:「瑞王府被查抄了。除了無數珍寶、字畫、綢緞,還搜出百萬兩白銀,和上萬兩黃金,都沒入國庫。從此,皇族族譜上沒他這人了。他的一大家子沒地住,還是寧王幫忙找個院子安頓下來。瑞王本人在靈泉寺剃度,然後去雁鳴山守陵了,餘生無詔不得擅離。」
「小皇帝還真是雷厲風行。」尹北望享受著按摩哼笑道,「這可是他親叔,僅僅是兼併土地,就罰得這麼重。肩胛骨中間,再加點勁。」
夏小滿力氣小,於是愈加賣力,說話時帶著輕輕的喘息:「坊間傳聞,瑞王謀殺了昌世宗,但廢黜他的聖旨里沒寫,不知真假。楊家徹底敗了,抓了上百口子。按理說,這件案子慶王查辦得不錯,卻沒得到任何獎賞。禁衛軍統領被調走了,據說跟他有點關係。」
「連起來想,結論就顯而易見了。慶王辦事得力,本來該賞,結果他擅自結交禁衛軍統領,引起小皇帝猜忌,功過相抵,不賞不罰。他心裡有虧,也不敢邀功。」尹北望忽然回過頭,關切道:「吏部尚書,定誰了?」
「殿下猜呢?」夏小滿歪歪頭,一雙大眼睛靈動璀璨,頗為可愛。
尹北望不解風情,淡淡掃了他一眼,趴回枕頭:「我很累了,別賣關子。」
夏小滿癟了癟嘴,快速答道:「是袁鵬,前刑部侍郎。寧王養母的弟弟,算是沒有血緣的舅舅。誰也沒想到會拔擢他,可謂青雲直上。」
尹北望怔了怔,「楚九還真是萬事勝意啊。」
「不僅如此,原先禮部不是歸瑞王管麼,如今也落在寧王手裡了。」夏小滿說得很快,怕太子又嫌他賣關子,「恩科會試在即,寧王和袁鵬是主考官。不出意外,明年春闈也是他主持。」
尹北望拂開背上的手,緩緩坐直,屈起一條腿沉吟道:「也就是說,他原先主動讓出的差使,又重回他手裡了。他借慶王的手扳倒瑞王,自己得了個公主老婆,外加個吏部尚書舅舅,以及小皇帝的器重。他的運氣怎麼這麼好,還是說,我低估這個人了?」
「時勢使然罷了。」夏小滿端跪在床,感覺此刻的他們很像一對尋常夫妻,正在睡前閒聊。這種臆想,讓他有點飄飄然。
「天生勢,勢生傑。人成事,事成名。我的勢又在哪?我的事,又何時能成?」尹北望盯著床幔後搖曳的燭火,朦朧光暈下,溫潤幽深的眉眼愈發陰鬱,「新政推不下去,俞氏的弟弟暗中拆台。要他清丈土地,幾個月了,只報上來一個縣,還劃得亂七八糟,比他的臉都難看。」
夏小滿苦笑。他見過俞仁文一次,確實長得凌亂。
第104章 第一次反抗
「今天我對皇上提起,皇上只輕飄飄道:『俞仁文是個連秀才都考不上的笨蛋,不如換個地方試行。』說得輕巧!從都城到地方,所有人都會知道,太子的新政碰了釘子。他們會想:我也不配合,叫他繼續換,挑最軟的柿子去捏。」
夏小滿為太子披上一條薄毯,靜靜聆聽,目光落在對方半敞的中衣,和線條清晰的胸肌。
「皇上心無大志,偏安於半壁江山,卻為我取名北望。他怎麼不北望?成日只低頭庸庸碌碌:煉丹,求長生,組織馬屁大會聽阿諛奉承,寫些華美空泛的青詞,跟俞氏琢磨好吃好玩的。他的志向,就是維持現狀,不做亡國之君。他的信念,就是過好這順遂的一輩子。」
「別說了,殿下!」夏小滿不寒而慄,慌忙堵住尹北望的嘴,又掀開床幔朝外掃視。寢殿空曠,一片沉寂。從門縫灌入的風,輕輕鼓動著各處帷幔。
「我也就跟你說說。小滿,你是我唯一的貼心人了。」尹北望握住堵在嘴邊的手,摩挲那細長而白皙的手指,「你這手剛為我洗完腳,就來捂我的嘴,真放肆。」
夏小滿垂眸一笑,感覺尹北望在端詳自己。他長睫一顫,露出一個小狐狸般俏麗而討好的笑,怯怯地問:「殿下在看什麼?我陪你十多年了,怎麼像第一天認識我似的。」
尹北望不語,眼裡流出看小貓小狗般的淡淡喜愛。之後,他仰躺下去,燃起欲望的眼神朝下一瞥。夏小滿便輕車熟路地開始服侍他,為他助眠。
中途,夏小滿聽見太子發出快意的喟嘆。太子的遐思如江水,漫向對岸,又蒸騰到天空,化作一片雲。再變成雨,落在那片他牽腸掛肚的葉子上。他喃喃自語:「這會兒,小葉子肯定早就睡了,他一向不貪黑……」
夏小滿心裡一痛,像被魚刺扎到了。他翻下床去,咳嗽起來,留下一句話就跑了:「奴婢忽然不舒服,怕吐你身上,你自己解決吧。」
這是他第一次違拗太子的意志。
太子惱火地喚他回去,他充耳不聞。安排一個太監頂替自己上夜,之後跑回西牆邊的一排配房,回到自己的屋子,抱著松鼠縮進被窩。
很快,流著淚睡著了。
翌日清晨,夏小滿照常去服侍太子起床更衣梳頭,小心窺視對方的臉色。尹北望的目光冷冷地隨著他轉,良久開口:「昨夜你把我晾在那,我很生氣。你是真的不舒服,還是跟我耍性子呢?」
夏小滿柔柔地回應:「殿下多心了,奴婢沒有自己的性子,只有一顆純粹的侍奉之心。」
尹北望喚來在殿外候著的太醫,命其當場為夏公公診脈,看他究竟哪裡不舒服。太醫說是氣血虧虛,建議先食補。再看夏小滿時,尹北望眼中多了憐惜和釋然,「原來你真的不舒服。好吧,原諒你了。」
當太子替聖上批閱奏摺,與詹事府協同處理各部要務時,夏小滿就抽空在東宮各殿巡視,忙自己的事。
很多小事他都能做主,比如何時傳膳,用什麼薰香。修剪樹枝,移栽花卉。去內廷的衣料庫,給太監宮女們預訂冬衣布料。以及,解決奴婢間的矛盾。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事,一群女人和一群不男不女的人,聚在同個屋檐下,能滋生出無數瑣屑。
他必須保證他們心無旁騖地侍奉太子。敢生事,拉幫結派,直接打。
他們對他很敬畏。因為,在地位低於他的人面前,他不苟言笑,完全是另一副面孔。有限的笑容,要留給重要的人。
時忙時閒,到了中午,他去服侍太子用膳。路上,他聽見內率府的兩個侍衛在議論葉小將軍何時回來。哪能想到,他們的葉小將軍要嫁人了。
「夏公公。」一個嬌柔女聲叫住他,是琳兒。
他停下腳步看著她,表情很友善。他一直記得,上次膝蓋被石子硌破,是她忙前忙後為他上藥。
「早上,我看見太醫對你叮囑了什麼,你生病了嗎?」
夏小滿說沒有,只是氣血虧虛。她又問:「你腿傷好了沒?」他說早就沒事了。他動容地笑了笑,太子都忘了這茬,琳兒卻還記掛著。
遲疑一下,她說:「我大伯病了。想請夏公公批個條子,讓我回家看看,兩個時辰就回。」
夏小滿同意了,她卻欲言又止。他立即明白,她想借錢。他帶她回房拿了十兩銀子,淡淡地說方便時再還就好。他不缺錢,太子常隨手打賞。
琳兒萬分感激。她很漂亮,是東宮一眾奴婢的門面,迎來送往都是她打頭。不過,太子很少正眼看她。或者說,太子很少主動留意任何女人。
用午膳時,太子像是憋著什麼話。終於,漫不經心地問:「跟琳兒聊什麼了?瞧把你笑的。」
夏小滿回道:「她來告假,伯父病了。她父母雙亡,是伯父帶大的。」
「你很了解她麼。」太子似乎仍在為昨夜那件「半途而廢」的事慪氣。
男人就是這樣,那事不暢快,心氣也不順。夏小滿就沒有這種煩惱,他竊笑一下,恭謹道:「我是總管,殿下周圍的每個人,我都知根知底。」
傍晚,皇后精神頭不錯,請尹北望過去聊天,順便用晚膳。離開東宮前,他莫名瞪了琳兒一眼,給姑娘嚇得一抖,以為做錯了事。
夏小滿尾隨眼前暗金色的挺拔身影,一路來到皇后宮中。罕見的是,皇上也在。一家三口難得同桌吃飯閒敘,夏小滿侍立一旁,為太子感到開心。
「月芙要嫁給寧王了,定在十月初八。」齊帝得意宣布,彰顯自己消息靈通。然後,將瑞王被抄家,及坊間傳聞一一講了。說到瑞王或許弒君的宮闈慘劇,齊帝幸災樂禍,笑得岔了氣,急傳太醫施針才緩過來。
皇后沒有笑,苦澀地望著她的丈夫。像在分析,曾經意氣風發的明朗少年,怎麼成了如今的平庸模樣。可她依然滿眼愛慕,親自為他斟酒夾菜。
於公,夏小滿希望太子能儘快娶親,借岳丈來鞏固地位,能搶先誕下皇長孫就更好了。於私,他不想東宮住進一個陌生女子,但這不是他能決定的。
夏小滿念叨起,剛從各細作處收到的一些消息:「瑞王府被查抄了。除了無數珍寶、字畫、綢緞,還搜出百萬兩白銀,和上萬兩黃金,都沒入國庫。從此,皇族族譜上沒他這人了。他的一大家子沒地住,還是寧王幫忙找個院子安頓下來。瑞王本人在靈泉寺剃度,然後去雁鳴山守陵了,餘生無詔不得擅離。」
「小皇帝還真是雷厲風行。」尹北望享受著按摩哼笑道,「這可是他親叔,僅僅是兼併土地,就罰得這麼重。肩胛骨中間,再加點勁。」
夏小滿力氣小,於是愈加賣力,說話時帶著輕輕的喘息:「坊間傳聞,瑞王謀殺了昌世宗,但廢黜他的聖旨里沒寫,不知真假。楊家徹底敗了,抓了上百口子。按理說,這件案子慶王查辦得不錯,卻沒得到任何獎賞。禁衛軍統領被調走了,據說跟他有點關係。」
「連起來想,結論就顯而易見了。慶王辦事得力,本來該賞,結果他擅自結交禁衛軍統領,引起小皇帝猜忌,功過相抵,不賞不罰。他心裡有虧,也不敢邀功。」尹北望忽然回過頭,關切道:「吏部尚書,定誰了?」
「殿下猜呢?」夏小滿歪歪頭,一雙大眼睛靈動璀璨,頗為可愛。
尹北望不解風情,淡淡掃了他一眼,趴回枕頭:「我很累了,別賣關子。」
夏小滿癟了癟嘴,快速答道:「是袁鵬,前刑部侍郎。寧王養母的弟弟,算是沒有血緣的舅舅。誰也沒想到會拔擢他,可謂青雲直上。」
尹北望怔了怔,「楚九還真是萬事勝意啊。」
「不僅如此,原先禮部不是歸瑞王管麼,如今也落在寧王手裡了。」夏小滿說得很快,怕太子又嫌他賣關子,「恩科會試在即,寧王和袁鵬是主考官。不出意外,明年春闈也是他主持。」
尹北望拂開背上的手,緩緩坐直,屈起一條腿沉吟道:「也就是說,他原先主動讓出的差使,又重回他手裡了。他借慶王的手扳倒瑞王,自己得了個公主老婆,外加個吏部尚書舅舅,以及小皇帝的器重。他的運氣怎麼這麼好,還是說,我低估這個人了?」
「時勢使然罷了。」夏小滿端跪在床,感覺此刻的他們很像一對尋常夫妻,正在睡前閒聊。這種臆想,讓他有點飄飄然。
「天生勢,勢生傑。人成事,事成名。我的勢又在哪?我的事,又何時能成?」尹北望盯著床幔後搖曳的燭火,朦朧光暈下,溫潤幽深的眉眼愈發陰鬱,「新政推不下去,俞氏的弟弟暗中拆台。要他清丈土地,幾個月了,只報上來一個縣,還劃得亂七八糟,比他的臉都難看。」
夏小滿苦笑。他見過俞仁文一次,確實長得凌亂。
第104章 第一次反抗
「今天我對皇上提起,皇上只輕飄飄道:『俞仁文是個連秀才都考不上的笨蛋,不如換個地方試行。』說得輕巧!從都城到地方,所有人都會知道,太子的新政碰了釘子。他們會想:我也不配合,叫他繼續換,挑最軟的柿子去捏。」
夏小滿為太子披上一條薄毯,靜靜聆聽,目光落在對方半敞的中衣,和線條清晰的胸肌。
「皇上心無大志,偏安於半壁江山,卻為我取名北望。他怎麼不北望?成日只低頭庸庸碌碌:煉丹,求長生,組織馬屁大會聽阿諛奉承,寫些華美空泛的青詞,跟俞氏琢磨好吃好玩的。他的志向,就是維持現狀,不做亡國之君。他的信念,就是過好這順遂的一輩子。」
「別說了,殿下!」夏小滿不寒而慄,慌忙堵住尹北望的嘴,又掀開床幔朝外掃視。寢殿空曠,一片沉寂。從門縫灌入的風,輕輕鼓動著各處帷幔。
「我也就跟你說說。小滿,你是我唯一的貼心人了。」尹北望握住堵在嘴邊的手,摩挲那細長而白皙的手指,「你這手剛為我洗完腳,就來捂我的嘴,真放肆。」
夏小滿垂眸一笑,感覺尹北望在端詳自己。他長睫一顫,露出一個小狐狸般俏麗而討好的笑,怯怯地問:「殿下在看什麼?我陪你十多年了,怎麼像第一天認識我似的。」
尹北望不語,眼裡流出看小貓小狗般的淡淡喜愛。之後,他仰躺下去,燃起欲望的眼神朝下一瞥。夏小滿便輕車熟路地開始服侍他,為他助眠。
中途,夏小滿聽見太子發出快意的喟嘆。太子的遐思如江水,漫向對岸,又蒸騰到天空,化作一片雲。再變成雨,落在那片他牽腸掛肚的葉子上。他喃喃自語:「這會兒,小葉子肯定早就睡了,他一向不貪黑……」
夏小滿心裡一痛,像被魚刺扎到了。他翻下床去,咳嗽起來,留下一句話就跑了:「奴婢忽然不舒服,怕吐你身上,你自己解決吧。」
這是他第一次違拗太子的意志。
太子惱火地喚他回去,他充耳不聞。安排一個太監頂替自己上夜,之後跑回西牆邊的一排配房,回到自己的屋子,抱著松鼠縮進被窩。
很快,流著淚睡著了。
翌日清晨,夏小滿照常去服侍太子起床更衣梳頭,小心窺視對方的臉色。尹北望的目光冷冷地隨著他轉,良久開口:「昨夜你把我晾在那,我很生氣。你是真的不舒服,還是跟我耍性子呢?」
夏小滿柔柔地回應:「殿下多心了,奴婢沒有自己的性子,只有一顆純粹的侍奉之心。」
尹北望喚來在殿外候著的太醫,命其當場為夏公公診脈,看他究竟哪裡不舒服。太醫說是氣血虧虛,建議先食補。再看夏小滿時,尹北望眼中多了憐惜和釋然,「原來你真的不舒服。好吧,原諒你了。」
當太子替聖上批閱奏摺,與詹事府協同處理各部要務時,夏小滿就抽空在東宮各殿巡視,忙自己的事。
很多小事他都能做主,比如何時傳膳,用什麼薰香。修剪樹枝,移栽花卉。去內廷的衣料庫,給太監宮女們預訂冬衣布料。以及,解決奴婢間的矛盾。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事,一群女人和一群不男不女的人,聚在同個屋檐下,能滋生出無數瑣屑。
他必須保證他們心無旁騖地侍奉太子。敢生事,拉幫結派,直接打。
他們對他很敬畏。因為,在地位低於他的人面前,他不苟言笑,完全是另一副面孔。有限的笑容,要留給重要的人。
時忙時閒,到了中午,他去服侍太子用膳。路上,他聽見內率府的兩個侍衛在議論葉小將軍何時回來。哪能想到,他們的葉小將軍要嫁人了。
「夏公公。」一個嬌柔女聲叫住他,是琳兒。
他停下腳步看著她,表情很友善。他一直記得,上次膝蓋被石子硌破,是她忙前忙後為他上藥。
「早上,我看見太醫對你叮囑了什麼,你生病了嗎?」
夏小滿說沒有,只是氣血虧虛。她又問:「你腿傷好了沒?」他說早就沒事了。他動容地笑了笑,太子都忘了這茬,琳兒卻還記掛著。
遲疑一下,她說:「我大伯病了。想請夏公公批個條子,讓我回家看看,兩個時辰就回。」
夏小滿同意了,她卻欲言又止。他立即明白,她想借錢。他帶她回房拿了十兩銀子,淡淡地說方便時再還就好。他不缺錢,太子常隨手打賞。
琳兒萬分感激。她很漂亮,是東宮一眾奴婢的門面,迎來送往都是她打頭。不過,太子很少正眼看她。或者說,太子很少主動留意任何女人。
用午膳時,太子像是憋著什麼話。終於,漫不經心地問:「跟琳兒聊什麼了?瞧把你笑的。」
夏小滿回道:「她來告假,伯父病了。她父母雙亡,是伯父帶大的。」
「你很了解她麼。」太子似乎仍在為昨夜那件「半途而廢」的事慪氣。
男人就是這樣,那事不暢快,心氣也不順。夏小滿就沒有這種煩惱,他竊笑一下,恭謹道:「我是總管,殿下周圍的每個人,我都知根知底。」
傍晚,皇后精神頭不錯,請尹北望過去聊天,順便用晚膳。離開東宮前,他莫名瞪了琳兒一眼,給姑娘嚇得一抖,以為做錯了事。
夏小滿尾隨眼前暗金色的挺拔身影,一路來到皇后宮中。罕見的是,皇上也在。一家三口難得同桌吃飯閒敘,夏小滿侍立一旁,為太子感到開心。
「月芙要嫁給寧王了,定在十月初八。」齊帝得意宣布,彰顯自己消息靈通。然後,將瑞王被抄家,及坊間傳聞一一講了。說到瑞王或許弒君的宮闈慘劇,齊帝幸災樂禍,笑得岔了氣,急傳太醫施針才緩過來。
皇后沒有笑,苦澀地望著她的丈夫。像在分析,曾經意氣風發的明朗少年,怎麼成了如今的平庸模樣。可她依然滿眼愛慕,親自為他斟酒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