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西首桌案後,依次坐著盧侍郎、崔統領等「娘家人」。他們根本不熟悉公主的容貌,和自己也沒打過幾次照面,所以葉星辭並不擔心,何況自己又戴著面紗、畫著濃妝。
東首頭一位,是個不滿十歲的華服男孩,應該就是皇太子了。其次,是個蓄著唇髭,衣著貴氣,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冠上四顆碩大瑩潤的北珠,是個親王。隨後的男子也是親王,年紀與其相仿,更清雅些。
他認識的寧王楚翊坐在第四位,手裡攥著一把花生,慢條斯理地剝著,神情閒適,天星般的深眸含著笑意。目光相遇時,對方微微頷首。
殿上還有其他皇親貴戚,後宮妃嬪,林林總總百十來人。密集的目光像刷子似的,洗刷著他,評判他的姿容。
每個人都在暗中驚嘆,這位異國公主修長秀挺的身姿,和面紗難掩的曠世絕色。一襲紅衣風骨俊俏,宛如一枝傲立枝頭,正在燃燒的梅花。
不要怕,你代表著大齊的皇家體統,千萬不能失儀。葉星辭緩了緩神,終於看向正中主位,自己的「夫君」,心裡咯噔一驚:我的親娘嘞!
昌帝比畫中還要胖大,顯得兩側的皇后和皇太后像年畫上的小童子。
他坐在那,宛若一個巨球,讓人擔心他隨時會滾下來。他身著駝色萬壽袍,前襟左右各繡一條升龍,二龍戲珠般頂著一個「壽」字,下方依稀繡著「洪福齊天吉慶萬年」等吉祥話。
他的腦袋,和胸前的字一樣,是方形的。直接架在寬闊的肩上,把脖子壓得一寸不剩。他的臉是那樣的闊大,顯得唇周的髭鬚像沙漠裡一片可憐的小草。一滴汗從額角流下,還沒到下巴就幹了。
葉星辭心亂如麻:寧王說,我會直接留宿宮中。那今夜,他是不是會翻我的牌子?我要和這個男人同床共枕?那得是多廣闊結實的床鋪啊!不行不行,等宴會一散,老子就開始裝病。
他收回震驚的目光,跪地參拜道:「大齊正原皇帝之女尹月芙,叩見陛下。」
「快免禮。」昌帝和藹一笑,聲如洪鐘。他站起身,由於太胖又跌回軟墊,第二次才成功立住。轟,轟,他沉重地步下御台。
他身體的厚度,導致袍服完全遮住了腳面。葉星辭根本看不見他的腳,只看見一口大缸緩緩飄了過來。
來了來了……葉星辭咬緊牙關。昌帝探出熊掌般的巨掌,呼的一下,包住他交疊身前的雙手,熱乎乎、汗津津。
咦呀,不要摸我啊!救命啊!
葉星辭攥緊拳頭,抿住嘴唇,接著勉強扯了一下嘴角。余光中,盧侍郎的表情一言難盡,好像在說:唉,我們的金枝玉葉被拱了。
昌帝先是盯住他的眉眼,又隔著半透的面紗仔細端詳,粗重的呼吸微微一滯:「公主真乃國色天香。江南之靈秀,盡集於公主一人眉宇間。這一路辛苦了,走了多少天?」
「走走停停的,五十多天。」葉星辭小聲答。
「你的個子,比我想像中還要高一些。別緊張,這是家宴,都是自家人。」昌帝硬是摳開他的拳頭,攥住他的手。對於他掌心的薄繭,昌帝有點詫異,但並未多疑,反而目露讚許:「看不出來,公主還愛好槍劍。」
「幼時偶爾玩一玩,不得要領。」
「朕也喜歡這些,自幼訓習刀馬弓箭,還曾御駕親征。這些年發福了,不愛騎馬了。」說著,昌帝鬆開他的手,退後幾步,雙拳大開大合,「嘿嘿哈哈」地展示了幾路拳法。周身肉浪翻滾,活像大肉包子成精了。
不是不愛騎馬,是騎不了。哪匹馬能經得住啊,腰都壓塌了,葉星辭心想。
第1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
這是慶壽的家宴,眾人都不拘禮,紛紛喝彩。楚翊嘴角上揚,放下花生使勁鼓掌,顯然很愛戴這位皇兄。葉星辭也乾巴巴地讚美:「陛下的文治武功,小女早有耳聞。」
「來,朕親自為你介紹。」大巴掌重新包住葉星辭的手,將他帶到主位前,見過太后和皇后。
太后七十多了,發如皓雪,依然精神矍鑠。皇后則是個嬌小溫婉的女人,她是繼後,元後恆辰太子的生母早已病逝。
接著,昌帝又牽著葉星辭走到東首,依次介紹:「這是太子,快十歲了。瑞王,朕的三弟。慶王,朕的四弟。老九寧王,你早已認識了。他說你咽喉不適,待散席了傳太醫看看,朕已吩咐下去了。」
「謝陛下關心。」
昌帝引著葉星辭,在寧王身邊的空位落座,溫和道:「朕聽你的聲音,確實是上了點火。別太想家,身體要緊,缺什麼少什麼就對皇后說。瑞王送了朕一籠鳥,馴養得極好,待會兒我們一起賞玩。」
一起玩鳥?聽上去怪怪的。葉星辭點點頭,仔細看了看昌帝。其實,這男人五官端正,也算得上是個明君。境內雖稱不上大治,但也沒聽說什麼駭人聽聞的事——壞事可是傳千里。
公主茹素,故而葉星辭面前沒有酒肉,全是涼拌青菜豆腐這類清淡素食。他看看旁邊楚翊桌案上的肉凍、肉卷、醬牛肉、豬頭肉、辣兔肉,不禁舔了舔嘴唇。現在只有冷膳,稍候才傳熱膳、酒膳。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該摘下面紗,畢竟要開飯了。公主總是遮著臉,是因為這是出嫁路上,又不方便一路用蓋頭。
昌帝坐回主位,恍惚了一陣子,面帶悵惘。在皇后的提醒下,才回過神來。一年半前他失去了優秀的長子,看得出,此事對他打擊極大。
「公主這兩天住得還習慣嗎?」楚翊側頭輕聲問。
「還好,園子裡景色也好。」葉星辭小聲回應。
「今天,朕懸弧令旦,又有遠道而來的貴客,朕很開心。大家也都自在一些,別太拘束。」昌帝面帶微笑,朗聲說道,「朕剛才獻醜,打了幾路拳,算是開個頭。諸位都有什麼節目,也不妨展示一下。」
話音甫落,太子起身,清脆的童聲隨之響起:「父皇,兒臣這裡有祝壽詩一首,願獻拙作以悅聖心。」
「好,快念來。」昌帝笑得眯起眼睛,像在大饅頭上戳了兩個坑。
太子從桌案後踱出,有板有眼地念道:「漫道世間難逢百,且看堂上再萬年。年年今日花千樹,月滿西樓福滿堂。」
「哈哈,不用再萬年,三十年足矣。」昌帝開懷大笑,「平仄韻律尚需打磨,但貴在赤誠。」笑過之後,他又惆悵地恍惚起來,怔怔望著幼子,又像是在透過這孩子看別人。
殿上的喝彩聲倏然弱了,每個人都能看出,他又在追思英年早逝的長子。
昌帝回過神來,朝隨侍的太監擺擺手:「太子的師傅吳正英教導有功,將朕的瑪瑙硯台賞給他,送到他家去。」
這……沒聽說還要展示才藝啊,葉星辭垂著眼,怵怵地琢磨,等會兒該不會叫我表演吧?
論作詩,他甚至比不過稚子。撫琴?只會一點點,俗稱亂彈。唱曲?眼下,他只能想起齊軍戰歌,總不能在人家五十大壽時,唱什麼鐵騎攻占你家祖墳之類。
這時,他身邊的楚翊居然也起身:「臣弟新學了抖空竹,若皇兄不嫌棄,願意獻醜。」
呦呵,你還會這個呢?葉星辭好奇地側目,見楚翊從桌下拿出空竹和抖杆,闊步走到御前,有模有樣地抖開了。配合手裡動作,口中念念有詞,什麼「猴子撈月」,「金玉滿堂」,「日進斗金」。
竹製空竹高速旋轉,發出陣陣鳴響。他外表清貴如蘭,玩這些民間的小玩意兒,實在有點違和。
昌帝哈哈大笑,瑞王和慶王也跟著笑:「這個老么,成天不務正業。」
半晌,楚翊收了傢伙,笑道:「空竹抖一抖,精神更抖擻,祝萬歲福壽綿長。」
什麼呀,原來這也算是節目。葉星辭尋思,那我等會兒劈個叉得了。不行不行,我可是公主。
「朕聽聞玉川公主自幼酷愛舞樂,舞姿出塵絕俗。」來了!葉星辭心裡一緊,聽昌帝繼續說道:「文人常說,舞以達歡、舞以盡意,朕可否一睹佳人風采?」
葉星辭起身,正想託辭拒絕。昌帝卻以為他這是同意了,已做好獻舞準備,於是一拍巴掌:「奏樂!」
坐於大殿四角的昇平署樂人立即吹奏起來。琴瑟和鳴、絲竹纏綿,霎時間,動聽的御樂在大殿飄揚迴響。
別奏樂啊!揍我得了!老子不會跳啊!葉星辭瞠目結舌,後背唰的冒了一層冷汗。身旁的楚翊又抓了一把乾果,悠閒地斜倚桌旁,準備欣賞美人的舞姿。
這時候再拒絕,會不會顯得太失禮?有了!伴著樂曲,葉星辭款步行到殿中,抬起右手颯爽地喝了一聲:「劍來!」
昌帝先是一愣,旋即讚許地笑道:「給她!」
貼身太監立即吩咐下去,一名侍衛快步上殿,躬身將佩劍交於葉星辭。
他掂了掂手中三尺青鋒,冷然一笑,將長劍拋在半空,就著落勢拔劍出鞘,在身前繞了個劍花,順勢開始舞劍。
葉家男兒長於槍法,亦精於劍術。只需配合樂曲,將劍招放慢,動作由剛轉柔,就成了凌厲而不失柔美的劍舞。
東首頭一位,是個不滿十歲的華服男孩,應該就是皇太子了。其次,是個蓄著唇髭,衣著貴氣,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冠上四顆碩大瑩潤的北珠,是個親王。隨後的男子也是親王,年紀與其相仿,更清雅些。
他認識的寧王楚翊坐在第四位,手裡攥著一把花生,慢條斯理地剝著,神情閒適,天星般的深眸含著笑意。目光相遇時,對方微微頷首。
殿上還有其他皇親貴戚,後宮妃嬪,林林總總百十來人。密集的目光像刷子似的,洗刷著他,評判他的姿容。
每個人都在暗中驚嘆,這位異國公主修長秀挺的身姿,和面紗難掩的曠世絕色。一襲紅衣風骨俊俏,宛如一枝傲立枝頭,正在燃燒的梅花。
不要怕,你代表著大齊的皇家體統,千萬不能失儀。葉星辭緩了緩神,終於看向正中主位,自己的「夫君」,心裡咯噔一驚:我的親娘嘞!
昌帝比畫中還要胖大,顯得兩側的皇后和皇太后像年畫上的小童子。
他坐在那,宛若一個巨球,讓人擔心他隨時會滾下來。他身著駝色萬壽袍,前襟左右各繡一條升龍,二龍戲珠般頂著一個「壽」字,下方依稀繡著「洪福齊天吉慶萬年」等吉祥話。
他的腦袋,和胸前的字一樣,是方形的。直接架在寬闊的肩上,把脖子壓得一寸不剩。他的臉是那樣的闊大,顯得唇周的髭鬚像沙漠裡一片可憐的小草。一滴汗從額角流下,還沒到下巴就幹了。
葉星辭心亂如麻:寧王說,我會直接留宿宮中。那今夜,他是不是會翻我的牌子?我要和這個男人同床共枕?那得是多廣闊結實的床鋪啊!不行不行,等宴會一散,老子就開始裝病。
他收回震驚的目光,跪地參拜道:「大齊正原皇帝之女尹月芙,叩見陛下。」
「快免禮。」昌帝和藹一笑,聲如洪鐘。他站起身,由於太胖又跌回軟墊,第二次才成功立住。轟,轟,他沉重地步下御台。
他身體的厚度,導致袍服完全遮住了腳面。葉星辭根本看不見他的腳,只看見一口大缸緩緩飄了過來。
來了來了……葉星辭咬緊牙關。昌帝探出熊掌般的巨掌,呼的一下,包住他交疊身前的雙手,熱乎乎、汗津津。
咦呀,不要摸我啊!救命啊!
葉星辭攥緊拳頭,抿住嘴唇,接著勉強扯了一下嘴角。余光中,盧侍郎的表情一言難盡,好像在說:唉,我們的金枝玉葉被拱了。
昌帝先是盯住他的眉眼,又隔著半透的面紗仔細端詳,粗重的呼吸微微一滯:「公主真乃國色天香。江南之靈秀,盡集於公主一人眉宇間。這一路辛苦了,走了多少天?」
「走走停停的,五十多天。」葉星辭小聲答。
「你的個子,比我想像中還要高一些。別緊張,這是家宴,都是自家人。」昌帝硬是摳開他的拳頭,攥住他的手。對於他掌心的薄繭,昌帝有點詫異,但並未多疑,反而目露讚許:「看不出來,公主還愛好槍劍。」
「幼時偶爾玩一玩,不得要領。」
「朕也喜歡這些,自幼訓習刀馬弓箭,還曾御駕親征。這些年發福了,不愛騎馬了。」說著,昌帝鬆開他的手,退後幾步,雙拳大開大合,「嘿嘿哈哈」地展示了幾路拳法。周身肉浪翻滾,活像大肉包子成精了。
不是不愛騎馬,是騎不了。哪匹馬能經得住啊,腰都壓塌了,葉星辭心想。
第1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
這是慶壽的家宴,眾人都不拘禮,紛紛喝彩。楚翊嘴角上揚,放下花生使勁鼓掌,顯然很愛戴這位皇兄。葉星辭也乾巴巴地讚美:「陛下的文治武功,小女早有耳聞。」
「來,朕親自為你介紹。」大巴掌重新包住葉星辭的手,將他帶到主位前,見過太后和皇后。
太后七十多了,發如皓雪,依然精神矍鑠。皇后則是個嬌小溫婉的女人,她是繼後,元後恆辰太子的生母早已病逝。
接著,昌帝又牽著葉星辭走到東首,依次介紹:「這是太子,快十歲了。瑞王,朕的三弟。慶王,朕的四弟。老九寧王,你早已認識了。他說你咽喉不適,待散席了傳太醫看看,朕已吩咐下去了。」
「謝陛下關心。」
昌帝引著葉星辭,在寧王身邊的空位落座,溫和道:「朕聽你的聲音,確實是上了點火。別太想家,身體要緊,缺什麼少什麼就對皇后說。瑞王送了朕一籠鳥,馴養得極好,待會兒我們一起賞玩。」
一起玩鳥?聽上去怪怪的。葉星辭點點頭,仔細看了看昌帝。其實,這男人五官端正,也算得上是個明君。境內雖稱不上大治,但也沒聽說什麼駭人聽聞的事——壞事可是傳千里。
公主茹素,故而葉星辭面前沒有酒肉,全是涼拌青菜豆腐這類清淡素食。他看看旁邊楚翊桌案上的肉凍、肉卷、醬牛肉、豬頭肉、辣兔肉,不禁舔了舔嘴唇。現在只有冷膳,稍候才傳熱膳、酒膳。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該摘下面紗,畢竟要開飯了。公主總是遮著臉,是因為這是出嫁路上,又不方便一路用蓋頭。
昌帝坐回主位,恍惚了一陣子,面帶悵惘。在皇后的提醒下,才回過神來。一年半前他失去了優秀的長子,看得出,此事對他打擊極大。
「公主這兩天住得還習慣嗎?」楚翊側頭輕聲問。
「還好,園子裡景色也好。」葉星辭小聲回應。
「今天,朕懸弧令旦,又有遠道而來的貴客,朕很開心。大家也都自在一些,別太拘束。」昌帝面帶微笑,朗聲說道,「朕剛才獻醜,打了幾路拳,算是開個頭。諸位都有什麼節目,也不妨展示一下。」
話音甫落,太子起身,清脆的童聲隨之響起:「父皇,兒臣這裡有祝壽詩一首,願獻拙作以悅聖心。」
「好,快念來。」昌帝笑得眯起眼睛,像在大饅頭上戳了兩個坑。
太子從桌案後踱出,有板有眼地念道:「漫道世間難逢百,且看堂上再萬年。年年今日花千樹,月滿西樓福滿堂。」
「哈哈,不用再萬年,三十年足矣。」昌帝開懷大笑,「平仄韻律尚需打磨,但貴在赤誠。」笑過之後,他又惆悵地恍惚起來,怔怔望著幼子,又像是在透過這孩子看別人。
殿上的喝彩聲倏然弱了,每個人都能看出,他又在追思英年早逝的長子。
昌帝回過神來,朝隨侍的太監擺擺手:「太子的師傅吳正英教導有功,將朕的瑪瑙硯台賞給他,送到他家去。」
這……沒聽說還要展示才藝啊,葉星辭垂著眼,怵怵地琢磨,等會兒該不會叫我表演吧?
論作詩,他甚至比不過稚子。撫琴?只會一點點,俗稱亂彈。唱曲?眼下,他只能想起齊軍戰歌,總不能在人家五十大壽時,唱什麼鐵騎攻占你家祖墳之類。
這時,他身邊的楚翊居然也起身:「臣弟新學了抖空竹,若皇兄不嫌棄,願意獻醜。」
呦呵,你還會這個呢?葉星辭好奇地側目,見楚翊從桌下拿出空竹和抖杆,闊步走到御前,有模有樣地抖開了。配合手裡動作,口中念念有詞,什麼「猴子撈月」,「金玉滿堂」,「日進斗金」。
竹製空竹高速旋轉,發出陣陣鳴響。他外表清貴如蘭,玩這些民間的小玩意兒,實在有點違和。
昌帝哈哈大笑,瑞王和慶王也跟著笑:「這個老么,成天不務正業。」
半晌,楚翊收了傢伙,笑道:「空竹抖一抖,精神更抖擻,祝萬歲福壽綿長。」
什麼呀,原來這也算是節目。葉星辭尋思,那我等會兒劈個叉得了。不行不行,我可是公主。
「朕聽聞玉川公主自幼酷愛舞樂,舞姿出塵絕俗。」來了!葉星辭心裡一緊,聽昌帝繼續說道:「文人常說,舞以達歡、舞以盡意,朕可否一睹佳人風采?」
葉星辭起身,正想託辭拒絕。昌帝卻以為他這是同意了,已做好獻舞準備,於是一拍巴掌:「奏樂!」
坐於大殿四角的昇平署樂人立即吹奏起來。琴瑟和鳴、絲竹纏綿,霎時間,動聽的御樂在大殿飄揚迴響。
別奏樂啊!揍我得了!老子不會跳啊!葉星辭瞠目結舌,後背唰的冒了一層冷汗。身旁的楚翊又抓了一把乾果,悠閒地斜倚桌旁,準備欣賞美人的舞姿。
這時候再拒絕,會不會顯得太失禮?有了!伴著樂曲,葉星辭款步行到殿中,抬起右手颯爽地喝了一聲:「劍來!」
昌帝先是一愣,旋即讚許地笑道:「給她!」
貼身太監立即吩咐下去,一名侍衛快步上殿,躬身將佩劍交於葉星辭。
他掂了掂手中三尺青鋒,冷然一笑,將長劍拋在半空,就著落勢拔劍出鞘,在身前繞了個劍花,順勢開始舞劍。
葉家男兒長於槍法,亦精於劍術。只需配合樂曲,將劍招放慢,動作由剛轉柔,就成了凌厲而不失柔美的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