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糟了,現出原形了!還好有面紗擋著。葉星辭不動聲色地端坐,朝姑娘們使個眼色。雲苓立即會意,機敏地大聲道:「奴婢失禮,請公主恕罪。王爺言辭幽默,奴婢實在沒忍住,就笑出聲來了。」
「下次注意。出門在外,一定要知禮。」葉星辭柔聲道。
楚翊恍然大悟,神色恢復如常,並不介意:「此刻行走在田野之間,放鬆一些也什麼。」
葉星辭想起,一個時辰後將抵達昌國都城,心又提了起來:「到了順都,我們會住哪?」
「公主先在永固園暫歇,那裡是皇家園林,風景很好。」楚翊講述接下來的流程,他的聲音柔和如一杯清茶,顯然是在照顧葉星辭焦慮的情緒,「兩日後是千秋節,屆時會很熱鬧。午時初刻,有太僕寺的車馬接公主入宮,參加皇上的壽宴,這也是迎接公主的宴會。會中,將當庭宣讀聖旨,冊封公主為妃。當晚,公主就住在宮裡了。次日一早是冊封禮,由重臣持節,正式冊封。」
想像著當時的場景,葉星辭不由得蹙眉:「貴妃嗎?」
「在下不知聖旨的內容,但從皇上安排的儀仗來看,會直接封為貴妃。」楚翊繼續道,「公主按照鴻臚寺禮官的唱禮,參拜過皇太后、皇后,就成為大昌的后妃了。想必現在,宮裡已是張燈結彩,喜慶極了。公主的寢宮也是新修的,頗得江南風雅。冊封禮後,還有慶賀禮,所有公主、王妃、命婦都會來向公主道喜。」
哪有喜啊,愁死老子了!啊啊啊!葉星辭咬住下唇,嘗到了胭脂的香味。
見他沒回應,楚翊淡淡地笑了:「公主不必緊張。皇上寬仁厚德,太后慈愛惠下,皇后端莊賢淑。我們皇家和睦友愛,兄弟間也是兄友弟恭。公主和四位姑娘在宮裡的新生活,一定會很舒適,不會有壓力。」
唉,誰想加入你們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啊。
聽到「宮裡的新生活」,子苓她們不約而同地渾身一震,互相看看,全都抿嘴哽咽起來。一旦被發現欺君,等待她們的恐怕不是新的生活,而是新的投胎。
「王爺似乎很清楚這些流程。」葉星辭想多了解一些,看有沒有空子可鑽。
「略懂,我平日裡在禮部做些事。」楚翊自謙道,「我年輕,能力不濟,無官無職,隨便幫幫忙罷了。」
「哦,都忙些什麼?」
「做白喜事。」楚翊從容地介紹起自己的差事,「幫國戚勛貴辦喪禮,協助治喪。我還有棺材鋪和壽材鋪,大小官員家裡辦白事,也常請我置辦棺槨、做紙活兒。一點小生意,不足掛齒。」
白事?棺材?紙活兒?這有些超出葉星辭的閱歷,胡亂點點頭,隨聲附和:「生死事大,看得出,王爺是個沉穩的人。」
「嚶……」雲苓發出一聲打嗝似的啜泣,其他三個姑娘也高高低低地抽噎起來,像在合唱,「嚶嚶……嗚嗚……」
葉星辭趕緊問她們怎麼了。
四人語無倫次道:「王爺是專門辦白事的,這好像預示著什麼……」
「他,他還有棺材鋪,連棺材是現成的。」
「我們是不是,會被他送走……」
「快別哭了,成何體統。」葉星辭瞥一眼車窗,為免楚翊生疑,便大聲呵斥:「本宮平日裡對你們四個太縱容了,就算想家,也不能不分場合地哭泣啊!」
「奴婢失態了。」她們止住悲聲,全都垂著頭,不時吸吸鼻子。
終點近在咫尺,葉星辭能理解她們情緒的突然爆發。本來就害怕,突然得知相處多日的王爺是辦白事的,還兼賣棺材,難免會勾起恐懼。
還好,假扮公主的是自己這樣的糙漢,粗枝大條扛得住事。不然受不住壓力,半路崩潰就全露餡了。
「我能理解四位姑娘。千里迢迢,來到異鄉,難免會脆弱。」楚翊溫柔地安慰道,「姑娘們別怕,進了宮,只要不做欺君犯上這樣出格的事,就絕不會有人為難你們。」
「嚶……」哪壺不開提哪壺,險些又哭開了。
葉星辭心裡也亂糟糟的,陷入沉默。半晌,忽聽楚翊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我主持了恆辰太子的喪禮,送了他最後一程。」他的聲音極輕,也許是自言自語,所以葉星辭沒有回應。
順都漸近,一片蒼翠山嶺在視野中逐漸清晰。
葉星辭望著它,面紗後雙唇輕動,唱起齊軍戰歌:「九萬里風休住兮,鐵騎吹取雁鳴山。」
雁鳴山,昌國龍脈,諸帝陵寢。
他想像著,自己提槍躍馬,一襲血染征袍挺進皇陵(都是敵人的血,自己沒受什麼傷),納降守陵衛兵。
他英姿勃發地仰天大笑,勒住戰馬,叮囑自己的士兵:「雖然昌國戰敗,順都城破,但務必保護好他們的各處皇陵。以彰大國風範,禮教德化,免遭後世非議。擅自破壞、掘盜者,就地正法!」
想到這裡,他臉上潮熱,呼吸急促,雙手緊緊擰住裙擺,太過興奮以至於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咳——」
楚翊立刻柔聲關切:「公主的咽喉還是不舒服?等到了宮裡,請太醫看看。」
「好,這一路多勞王爺費心了。」其實,我只是在想像攻占並接管你家祖墳。
第17章 入宮面聖
葉星辭在順都城郊的永固園住了兩天。
這裡是皇家別苑,風景秀麗。但他無心賞景,將最後一絲希望寄托在多日未見的於章遠身上。
千秋節當日清晨,於章遠終於趕來了。
見他依舊孤身一人,臉色灰敗落寞,葉星辭合眼深吸一口氣。再睜眼時,清亮濕潤的眸中寫滿決然,淡淡道:「無妨,我替公主入宮,誰叫她是我看丟的。子苓,給我梳妝。」
他端坐鏡前,半垂著眼,不去看鏡中人浸染鉛華的蛻變。那昔日少年,像不告而別的老友,就這麼離他而去。
胸藏金戈鐵馬,奈何唇間一抹艷色。原想長槍縱橫,卻眉黛斜掃,墨發輕挽,花簪入髻。嶙嶙傲骨,終被華服所束。胸中驚雷,葬於錦繡皮囊。沈腰潘鬢,化作女兒紅妝。
鉛華妝成,較往日濃麗得多。葉星辭的四個屬下全都呆了,怔怔地瞪著眼。不久前還是颯爽的少年武官,而今變作傾城的金枝玉葉,誰能想到?誰敢去想!
「都走開啦,別盯著老子看,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葉星辭沒去看鏡子,輕輕一拂石榴紅的大袖,徑直來到客堂,端坐在檀木圈椅,靜待皇宮車馬的到來。
屬下們到屋外值守,子苓四人和福全福謙陪侍左右。固然憂懼無比,他們卻沒一個逃走。在永固園這兩天,想跑其實是很容易的。
沒人說話,都懸著心,等待巨斧落下的一刻。
日頭緩緩攀升,窗紙上的樹影搖曳移動。
終於,來了——
「奉皇上口諭,迎齊國玉川公主入宮赴宴。」
傳旨太監高亢尖銳的嗓音,像一柄利劍,貫穿了這些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葉星辭拔直僵硬的後背,昂首道:「走吧,都別怕。」
先乘車進入順都,一路由安靜到熙攘,間或飄來小吃的香氣,再轉為安靜。葉星辭沒有向外張望,只是根據市井喧囂,分辨距離皇宮的遠近。
靜了,更靜了。只有呼呼的風聲,車外很開闊。
「恭請公主殿下移駕。」傳旨太監的聲音再度響起。
子苓四人先下車,葉星辭隨後。他將手搭在子苓的手上,踏足地面環顧四周。宮牆如仞,猶如在深淵之中仰望懸崖。和煦的春風卷過高聳堅厚的牆體,憑空增了一絲寒意。
宮門之上,高懸「和陽」二字。和陽門,是北昌皇宮的正南門。葉星辭換乘華麗的鑲金抬輿,經側門入宮,正中的大門是皇后嫁入宮裡那天才能走的。公主只是妃,還沒這個資格。
一行人高擎旗幡儀仗,沉默著穿過幽邃的門洞。光線陡暗,那些支支愣愣的儀刀、金鉞化為凌亂銳利的剪影,在葉星辭的視野中聳動,宛如行走在一場夢魘里。他隨著抬輿顛簸,耳邊只有唰唰的腳步聲,雜亂無章地踩在他心頭。
直到此刻,一步步深入異國宮闈,他才猛然明白那一晚公主在大笑後突如其來的淚水。他徹底懂了,她為什麼要逃。因為他也想逃了。
他想跳下去。他想回家,想和娘說話,已經幾十天沒見她了。
走過大殿前廣場,到了第二座稍小的宮殿,抬輿落下。這裡紅燈高挑,彩幔四垂,遍貼「壽」字。
傳旨太監道:「公主,這裡是和德殿,皇上在此設家宴,請公主隨我來。」又看向一直隨抬輿步行的子苓、福全他們:「幾位請留步,在殿外與其它宮人一起等候。」
葉星辭隨那太監一步步踏上丹墀,聽見殿裡傳來琴簫鼓瑟的合奏。儘管沒聽見人聲,但他憑直覺感受到,殿裡坐了很多人。
他的心頂著喉嚨狂跳,垂眸邁過門檻,酒菜糕點的香氣撲面而來。
「玉川公主駕到——」
葉星辭雙手交疊於身前,在大殿正中站定。腳下,是用桐油浸過的光亮細密的青磚。他抬眼掃視,見朱紅的樑柱上有一副賀壽楹聯:惟願南辰增福壽,更祈北斗賜長年。
「下次注意。出門在外,一定要知禮。」葉星辭柔聲道。
楚翊恍然大悟,神色恢復如常,並不介意:「此刻行走在田野之間,放鬆一些也什麼。」
葉星辭想起,一個時辰後將抵達昌國都城,心又提了起來:「到了順都,我們會住哪?」
「公主先在永固園暫歇,那裡是皇家園林,風景很好。」楚翊講述接下來的流程,他的聲音柔和如一杯清茶,顯然是在照顧葉星辭焦慮的情緒,「兩日後是千秋節,屆時會很熱鬧。午時初刻,有太僕寺的車馬接公主入宮,參加皇上的壽宴,這也是迎接公主的宴會。會中,將當庭宣讀聖旨,冊封公主為妃。當晚,公主就住在宮裡了。次日一早是冊封禮,由重臣持節,正式冊封。」
想像著當時的場景,葉星辭不由得蹙眉:「貴妃嗎?」
「在下不知聖旨的內容,但從皇上安排的儀仗來看,會直接封為貴妃。」楚翊繼續道,「公主按照鴻臚寺禮官的唱禮,參拜過皇太后、皇后,就成為大昌的后妃了。想必現在,宮裡已是張燈結彩,喜慶極了。公主的寢宮也是新修的,頗得江南風雅。冊封禮後,還有慶賀禮,所有公主、王妃、命婦都會來向公主道喜。」
哪有喜啊,愁死老子了!啊啊啊!葉星辭咬住下唇,嘗到了胭脂的香味。
見他沒回應,楚翊淡淡地笑了:「公主不必緊張。皇上寬仁厚德,太后慈愛惠下,皇后端莊賢淑。我們皇家和睦友愛,兄弟間也是兄友弟恭。公主和四位姑娘在宮裡的新生活,一定會很舒適,不會有壓力。」
唉,誰想加入你們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啊。
聽到「宮裡的新生活」,子苓她們不約而同地渾身一震,互相看看,全都抿嘴哽咽起來。一旦被發現欺君,等待她們的恐怕不是新的生活,而是新的投胎。
「王爺似乎很清楚這些流程。」葉星辭想多了解一些,看有沒有空子可鑽。
「略懂,我平日裡在禮部做些事。」楚翊自謙道,「我年輕,能力不濟,無官無職,隨便幫幫忙罷了。」
「哦,都忙些什麼?」
「做白喜事。」楚翊從容地介紹起自己的差事,「幫國戚勛貴辦喪禮,協助治喪。我還有棺材鋪和壽材鋪,大小官員家裡辦白事,也常請我置辦棺槨、做紙活兒。一點小生意,不足掛齒。」
白事?棺材?紙活兒?這有些超出葉星辭的閱歷,胡亂點點頭,隨聲附和:「生死事大,看得出,王爺是個沉穩的人。」
「嚶……」雲苓發出一聲打嗝似的啜泣,其他三個姑娘也高高低低地抽噎起來,像在合唱,「嚶嚶……嗚嗚……」
葉星辭趕緊問她們怎麼了。
四人語無倫次道:「王爺是專門辦白事的,這好像預示著什麼……」
「他,他還有棺材鋪,連棺材是現成的。」
「我們是不是,會被他送走……」
「快別哭了,成何體統。」葉星辭瞥一眼車窗,為免楚翊生疑,便大聲呵斥:「本宮平日裡對你們四個太縱容了,就算想家,也不能不分場合地哭泣啊!」
「奴婢失態了。」她們止住悲聲,全都垂著頭,不時吸吸鼻子。
終點近在咫尺,葉星辭能理解她們情緒的突然爆發。本來就害怕,突然得知相處多日的王爺是辦白事的,還兼賣棺材,難免會勾起恐懼。
還好,假扮公主的是自己這樣的糙漢,粗枝大條扛得住事。不然受不住壓力,半路崩潰就全露餡了。
「我能理解四位姑娘。千里迢迢,來到異鄉,難免會脆弱。」楚翊溫柔地安慰道,「姑娘們別怕,進了宮,只要不做欺君犯上這樣出格的事,就絕不會有人為難你們。」
「嚶……」哪壺不開提哪壺,險些又哭開了。
葉星辭心裡也亂糟糟的,陷入沉默。半晌,忽聽楚翊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我主持了恆辰太子的喪禮,送了他最後一程。」他的聲音極輕,也許是自言自語,所以葉星辭沒有回應。
順都漸近,一片蒼翠山嶺在視野中逐漸清晰。
葉星辭望著它,面紗後雙唇輕動,唱起齊軍戰歌:「九萬里風休住兮,鐵騎吹取雁鳴山。」
雁鳴山,昌國龍脈,諸帝陵寢。
他想像著,自己提槍躍馬,一襲血染征袍挺進皇陵(都是敵人的血,自己沒受什麼傷),納降守陵衛兵。
他英姿勃發地仰天大笑,勒住戰馬,叮囑自己的士兵:「雖然昌國戰敗,順都城破,但務必保護好他們的各處皇陵。以彰大國風範,禮教德化,免遭後世非議。擅自破壞、掘盜者,就地正法!」
想到這裡,他臉上潮熱,呼吸急促,雙手緊緊擰住裙擺,太過興奮以至於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咳——」
楚翊立刻柔聲關切:「公主的咽喉還是不舒服?等到了宮裡,請太醫看看。」
「好,這一路多勞王爺費心了。」其實,我只是在想像攻占並接管你家祖墳。
第17章 入宮面聖
葉星辭在順都城郊的永固園住了兩天。
這裡是皇家別苑,風景秀麗。但他無心賞景,將最後一絲希望寄托在多日未見的於章遠身上。
千秋節當日清晨,於章遠終於趕來了。
見他依舊孤身一人,臉色灰敗落寞,葉星辭合眼深吸一口氣。再睜眼時,清亮濕潤的眸中寫滿決然,淡淡道:「無妨,我替公主入宮,誰叫她是我看丟的。子苓,給我梳妝。」
他端坐鏡前,半垂著眼,不去看鏡中人浸染鉛華的蛻變。那昔日少年,像不告而別的老友,就這麼離他而去。
胸藏金戈鐵馬,奈何唇間一抹艷色。原想長槍縱橫,卻眉黛斜掃,墨發輕挽,花簪入髻。嶙嶙傲骨,終被華服所束。胸中驚雷,葬於錦繡皮囊。沈腰潘鬢,化作女兒紅妝。
鉛華妝成,較往日濃麗得多。葉星辭的四個屬下全都呆了,怔怔地瞪著眼。不久前還是颯爽的少年武官,而今變作傾城的金枝玉葉,誰能想到?誰敢去想!
「都走開啦,別盯著老子看,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葉星辭沒去看鏡子,輕輕一拂石榴紅的大袖,徑直來到客堂,端坐在檀木圈椅,靜待皇宮車馬的到來。
屬下們到屋外值守,子苓四人和福全福謙陪侍左右。固然憂懼無比,他們卻沒一個逃走。在永固園這兩天,想跑其實是很容易的。
沒人說話,都懸著心,等待巨斧落下的一刻。
日頭緩緩攀升,窗紙上的樹影搖曳移動。
終於,來了——
「奉皇上口諭,迎齊國玉川公主入宮赴宴。」
傳旨太監高亢尖銳的嗓音,像一柄利劍,貫穿了這些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葉星辭拔直僵硬的後背,昂首道:「走吧,都別怕。」
先乘車進入順都,一路由安靜到熙攘,間或飄來小吃的香氣,再轉為安靜。葉星辭沒有向外張望,只是根據市井喧囂,分辨距離皇宮的遠近。
靜了,更靜了。只有呼呼的風聲,車外很開闊。
「恭請公主殿下移駕。」傳旨太監的聲音再度響起。
子苓四人先下車,葉星辭隨後。他將手搭在子苓的手上,踏足地面環顧四周。宮牆如仞,猶如在深淵之中仰望懸崖。和煦的春風卷過高聳堅厚的牆體,憑空增了一絲寒意。
宮門之上,高懸「和陽」二字。和陽門,是北昌皇宮的正南門。葉星辭換乘華麗的鑲金抬輿,經側門入宮,正中的大門是皇后嫁入宮裡那天才能走的。公主只是妃,還沒這個資格。
一行人高擎旗幡儀仗,沉默著穿過幽邃的門洞。光線陡暗,那些支支愣愣的儀刀、金鉞化為凌亂銳利的剪影,在葉星辭的視野中聳動,宛如行走在一場夢魘里。他隨著抬輿顛簸,耳邊只有唰唰的腳步聲,雜亂無章地踩在他心頭。
直到此刻,一步步深入異國宮闈,他才猛然明白那一晚公主在大笑後突如其來的淚水。他徹底懂了,她為什麼要逃。因為他也想逃了。
他想跳下去。他想回家,想和娘說話,已經幾十天沒見她了。
走過大殿前廣場,到了第二座稍小的宮殿,抬輿落下。這裡紅燈高挑,彩幔四垂,遍貼「壽」字。
傳旨太監道:「公主,這裡是和德殿,皇上在此設家宴,請公主隨我來。」又看向一直隨抬輿步行的子苓、福全他們:「幾位請留步,在殿外與其它宮人一起等候。」
葉星辭隨那太監一步步踏上丹墀,聽見殿裡傳來琴簫鼓瑟的合奏。儘管沒聽見人聲,但他憑直覺感受到,殿裡坐了很多人。
他的心頂著喉嚨狂跳,垂眸邁過門檻,酒菜糕點的香氣撲面而來。
「玉川公主駕到——」
葉星辭雙手交疊於身前,在大殿正中站定。腳下,是用桐油浸過的光亮細密的青磚。他抬眼掃視,見朱紅的樑柱上有一副賀壽楹聯:惟願南辰增福壽,更祈北斗賜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