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笑著和霍雲霄道:「家裡沒事兒。」

  霍雲霄一愣,想了想道:「不知道嬤嬤身體怎麼樣了。」

  第123章 撿漏的第一百二十三天難以避過的劫數……

  溫竹君聽他提起趙嬤嬤,也有些愣神,這次匆匆忙忙來了豐源,都未給趙嬤嬤傳個口信。

  「你別擔心,嬤嬤在莊子裡養雞養鴨,還養了小狗呢,日子好得很。」

  在侯府操心的事兒多,還要照顧他這個「孩子」,那才累呢。

  霍雲霄聞言點點頭,「你趕緊回信,我去置辦些豐源的土產一起送回去,我們夫妻都來了豐源,北戎眼看又起了亂子,她老人家肯定擔心。」

  溫竹君看著霍雲霄的身影,笑著搖頭。

  青梨也笑了,「侯爺瞧著,還真會疼人了呢?」

  「你啊,說別人,自己好好抓緊吧。」溫竹君拿筆寫字,笑道:「周堯回來了,你還在我邊上坐得住?」

  青梨紅著臉,「我是您的丫頭,自然坐得住了。」

  溫竹君只笑不語,她身邊的丫頭至今無一人成親,說實話,她還不想這樣,傳出去還以為她這個人怎麼了,把持著丫頭婚嫁不鬆口。

  「好了,如今家裡事少,我又不願跑,你要是樂意,不如去周堯那?」

  青梨面上一喜,屈膝行禮後,便紅著臉匆匆跑了。

  果然是有人就好辦事,草料行的籌備,總共不過半月,荒地有了主,草料也在精製,人也給力,竟然連銷路都尋好了。

  鄭溪和周三姑娘對這事都很重視,不管是出於對錢的尊重,還是自己第一次開鋪子新鮮,兩人都把速度貫徹到極致。

  七月盛夏,一改之前的大雨傾盆,如今是烈陽焦灼,豐源真是熱的沒處躲,連之前快要溢滿的河道也漸漸退了,運河裡的船跟舢板又恢復了原樣。

  鄭溪拉著周三姑娘上門討水喝。

  溫竹君看著兩人亮灼灼的眼睛,不由失笑,「這已經很快了,做生意哪有你們這麼急的?」

  周三姑娘也笑了,「其實我們也是學過掌家的,只不過這還是第一次自己去尋一門生意呢,太新鮮了。」

  鄭溪跟溫竹君多熟的人了,可不像周三姑娘那樣客氣。

  她正色道:「已經有十幾家鋪子定了我們的精料,等再過陣子,那些老百姓手裡的存貨送完,這些鋪子就必須找我們訂購了。」

  「沒錯,等他們用的差不多,咱們的草料存貨也多起來了。」周三姑娘激動的絞著帕子,「到時候就按照竹君姐姐說的,咱們盤個鋪子,做草料行供來往客商用。」

  溫竹君忍不住笑了起來,果真是錢能激發潛能,舉一反三都會了。

  「喝點酸梅湯吧,剛在井裡湃過的。」

  鄭溪搖了搖團

  扇,又拿起帕子擦汗,「如今這樣天熱,不知他們可都還好,北邊遭災,北戎又有異動,就連東南都沒個消停,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二皇子來了豐源,自然也不是來玩兒的,如今也算是和霍雲霄得償所願,能一起抵禦北戎了。

  溫竹君搖搖頭,「只希望內里不要亂了,至於北戎,其實也不足為懼。」

  那麼多年都被大梁壓著,不可能就今年能爬起來,只希望大梁自己不要出么蛾子就行。

  這天,大頭提前回來通知,說霍雲霄要回家了。

  前線操練辛苦,回家一趟不容易,溫竹君想著這時候不能虧了這小子,便直接叫青梨牽了一頭整羊回來,另外特地買了兩斤牛肉,吩咐廚房這兩天好好做飯。

  這裡的羊養得好,羊油極厚,連羊奶也多,想到玉桃跟姚堅說玉京里的豬油和牛乳越來越貴,她心裡也漸漸起了點主意。

  反正自己有商隊,有些事兒慢慢做總是能做成的。

  霍雲霄回來時,正是一天裡最熱的時候,他滿頭大汗的進門,見溫竹君正坐在院子裡的棗樹下納涼。

  「這時辰你怎麼不去找她們倆說話?」

  溫竹君起身朝他走去,笑道:「再多話也不用天天說,再說了,你都要回家了,我不在像什麼樣子。」

  霍雲霄抬手,讓她不要過來。

  「我這滿身的汗臭,可別熏著你,等我洗完再來跟你說外頭的情況。」

  溫竹君見他乖覺,便停了步子,吩咐丫頭準備擺飯,飯菜這時候擺出來,等霍雲霄洗完,也就不燙了。

  霍雲霄披散著一頭濕發,敞著衣領就走出來了,連鞋都懶得穿。

  他神色懨懨的坐下,說話都沒什麼力氣,少見的無力模樣。

  「阿竹,這仗不好打,北邊也不安穩了,要不你還是回玉京吧。」

  溫竹君嚇了一跳,她這時候可不要回去,玉京也不見得有多安全。

  「什麼意思?太子怎麼了?」

  「不是太子。」霍雲霄搖頭,「我也是才知道的,是北邊三府,豐州,還有明州、惠州,三府的義倉,餘糧十不存一,現在甚至都比不上亂成一鍋粥的肅州,如今還有東南邊倭寇作亂,要是西越再摻和一腳……」

  溫竹君不解道:「義倉怎麼會是空的呢?總督呢?巡撫呢?不是說會派賑災使來嗎?」

  霍雲霄嘆了口氣,鬼知道為什麼是空的。

  他氣憤地拍了下桌子,「也不知道朝廷怎麼想的,出這個餿主意,賑災使就是張炳之,還兼任此次的糧草轉運使,他上次就想讓我死,這次還不定會出什麼么蛾子。」

  溫竹君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太子這次沒派人跟來嗎?義倉是空的,那朝廷的賑災糧呢?」

  她說完便反應過來了,東宮勢大,已經引起皇帝猜忌,這個時候,太子應當蟄伏,這次也不會出頭。

  霍雲霄憤憤不平地嘟囔,無奈道:「我既然答應了你,不瞞你,那我就都告訴你,你知道師兄為什麼一直要盯著張炳之,盯著貪腐嗎?」

  溫竹君凝眸沉思了下,淡淡道:「國庫不豐?」

  她一直就有此猜想,但也不敢出口,因為大梁的表面看起來花團錦簇,一點沒有頹敗的跡象。

  至於太子為什麼要想做清水裡的領頭魚,她從來都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是一國儲君,沒有好處的事兒,怎麼可能會幹?

  霍雲霄都習慣了溫竹君的聰慧,點了點頭。

  「是啊,這麼多年安穩,國庫卻越來越空,可見貪官蠹蟲的厲害,去年肅州一事,更是拖累,便是抄沒了那麼多官員的家財,補回來的銀兩,也不足百分之一,現在不止賑災糧,還有軍糧也不足,今年這仗,難了。」

  也難怪師兄這麼著急,可偏偏皇上不急,還有心情去行宮避暑呢。

  溫竹君半晌說不出話來。

  「如今這情形,那張炳之就能拿出來嗎?太子一黨竟也同意張炳之來?」

  霍雲霄端起飯碗,沉聲道:「天曉得了,咱們這還算好,明州淹了四個縣,惠州淹了五個縣,已經要餓死人了,反正師兄說張炳之此人一貫巧舌如簧,希望他能擠出糧食吧。」

  溫竹君聽的心驚,卻也不意外。

  王朝走下坡路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當權者眼睜睜看著朝廷財政漸漸崩塌,想依靠抓貪腐去延長壽命,不過杯水車薪。

  真正的問題還未顯現,挖肉剜瘡都沒用了,這是封建王朝難以避過的劫數。

  一直到吃完飯,夫妻倆都沒再說話了。

  溫竹君一直在想,為什麼太子一黨會放任張炳之來做賑災使,甚至糧草轉運使,按照太子對張炳之的厭惡,這不是拿將士跟百姓的性命開玩笑嗎?

  舉凡帝王,想要的從不是一方百姓的安危,是要天下安定,貪官污吏在他們眼中,也只是無傷大雅的泥點子。

  除非,朝野上下,現在只有張炳之能解決這個問題。

  溫竹君想到那條運河,還有平日聽到的一些關於張炳之的事,只覺電光石火般,腦子裡瞬間清醒了,好多事都說得通了。

  「阿竹,阿竹,你怎麼了?」霍雲霄攬住她的肩,輕輕搖晃,「阿竹,你想什麼呢?」

  溫竹君眨了眨眼,「或許你不用太擔心,這事兒還真有可能只有張炳之來才行。」

  霍雲霄俊朗的面上浮起不解,「為什麼?他那種人,怎麼可能會行?他還想要我死呢。」

  「為什麼不行?」溫竹君快速道:「他這麼些年就能爬到皇帝身邊寵臣的位置,門生遍天下,就連肅州總督都是他的門生,你還說他貪腐,那他底下的人也多是一丘之貉,皇帝不能殺掉大梁所有貪官,也不能勒令他們主動拿出家產,但張炳之說不定可以籌集出來,至於他想殺你,我想至少暫時不用擔心,北戎還在呢,除非他想通敵賣國。」

  她越說越覺得這一招妙極,簡直無懈可擊。

  「舉薦張炳之的,一定是個知大局又老謀深算的人,大梁暫時動不得張炳之,甚至還要倚重他,所以,他本人未必願意來,是朝局和時事逼他來的,也必須是他來。」

  霍雲霄聽懂了,卻也越發氣憤,「所以,我們將士的糧草,還有此次賑災的糧食,還得靠他們那些貪官污吏來調度?那些錢本來就該是這個用途,混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