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裡敏之、潤之,自辦她們的表冊。到了晚上,她倆將謄清的表冊,送給金太太過目。金太太仔細看了一遍,點點頭道:“你們寫得很仔細,重要的東西,都記上了。這些東西,你們都檢查過了嗎?”敏之道:“都檢查過了,到今天為止,已經是四天四晚了。”金太太道:“咳!能幫我一點忙的,偏是要出門了。四個兒子,就都是生下來的少爺,預備做大老爺的。”潤之笑道:“你就別再這樣比方了。知道的,你是刺激三個哥哥,一個兄弟。不知道的,還要說你有點偏心,重女輕男呢。”金太太道:“現在也無所謂了,不是大家都散了嗎?”她說著話,態度倒是很坦然的。人坐在藤椅上,旁邊的茶几上,放了一大杯jú花茶,她一手捻著一串佛珠子,一手扶了茶杯,端起來喝一口,又復放下,臉上並不帶一點愁容。敏之望了望潤之,潤之微點著頭,又將嘴動了幾動。敏之說道:“媽,我有件事和你商量,你可別生氣。”金太太道:“你不用說,我明白了。下午我看到燕西由後面出來,準是他又托你們說人情來了。男女婚姻自由,我早就是這樣主張的。到了於今,……”說著,人向椅子上一靠,又嘆一口氣道:“他娶姓紅的也好,他娶姓白的也好,我一了百了,也管不了許多。”敏之笑道:“和老七講情,那是真的,可是他除了婚姻問題而外,不見得就沒有別的事。你一不滿意他起來,就覺得他樣樣事情都不好了。”說著,就把燕西受了秀珠的欺騙,自己願意帶他出洋的話,說了一遍。金太太道:“你們能相信他有那種毅力嗎?我看他這種人,是扶不起來的,不必和他去打算了。在北京城裡,無論他鬧到什麼地步,不過是給金家留下笑柄,若到外國去,做了不體面的事,可是替中國人丟臉。你明白嗎?”敏之聽了這話,默然了一會兒。潤之道:“他究竟年紀輕一點,他自己既然拿不出主意來,我們多少要替他想點法子才好。難道看到任什麼事不成,就丟了他不管嗎?”金太太道:“我真也沒有他的法子了。”說著,又搖了幾下頭。敏之道:“話雖如此,我想人的性情多少也要隨著環境更改一點。老七在家裡,沒有和什麼研究學問的人來往,所以不容易上進。若是到了外國去,把他往學校里一送,既沒有朋友,游嬉的地方又不大熟,自然不得不念書。”金太太道:“初去如此罷了,日子久了,一樣的壞。不過我對於他,實在沒有辦法。若是你們願意帶他到歐洲去,我也不攔阻。可是將來錢用光了,別和我要錢。我現在沒有積蓄了,你們是知道的,我還能供給他去留學嗎?”敏之道:“他自己還有一點錢呢。”金太太點點頭道:“好吧,那就盡他的錢去用吧,別在我面前再提他了。”潤之笑道:“你管總是得管的,凡事也顧全不了許多,只好做到哪裡是哪裡。現在一定把事情看死了,料著他不能回心轉意,就把他扔在北京城裡,眼看他就要不得了,那還不是將來的事呢!”金太太默然了許久,才淡淡地答應一聲道:“好吧,這件事我也就交給你們去辦,我不管了。今晚上咱們說些別的,別談這個。”敏之道:“你要走的話,也得和大哥提一提吧?”金太太道:“那不是找麻煩嗎?你們只管依了我的話去辦就是了,他要怪你的話,你就說是我吩咐的,不能違抗就是了。等到後天我要走的時候,我自會告訴他。”敏之心想,鳳舉夫婦,也是知道這事的,不過時間沒有確定罷了。就是今晚上不說出來,似乎也不要緊,於是也不問其所以然,坐了一會兒,各自回房去。

  到了次日早上,敏之到九點鐘方始起床,只聽得佩芳在院子裡嚷道:“兩位姑娘還沒有起床嗎?”敏之身上披著睡衣,正對鏡子敷雪花膏,在鏡子裡就看到佩芳其勢匆匆地走來了,倒很是詫異。連忙將身子一轉,問了一句怎麼了?佩芳老遠地站住,就對了她現出很驚異的樣子,兩手一揚道:“你看這事不很奇怪嗎?母親在今天一早七點鐘,就坐了車子到西山去了。”敏之道:“是嗎?她老人家雖是早就說要走,我以為那是氣話,不會成為事實,不料她老人家真箇走了。帶了行李走的嗎?”佩芳道:“行李沒有帶,說了叫我們預備好了送去。”敏之道:“我不料老太太就是這樣一個人走了,這個樣子,今天要勸她回來,那是不可能的了。我們倒不如照著她的意思,撿一些應用的東西,下午送了去。”佩芳道:“那也除非是這樣。”敏之立刻和佩芳到金太太屋子裡去,撿了一小提箱衣服,另外又找了個小柳絲籃子,將零碎應用物件,裝得滿滿的,預備吃過午飯就送去。這時不但家裡人知道了,搬出去的兩房人和道之夫婦,都得了消息,大家趕回家來,都要到西山去。敏之道:“我又要多一句嘴了,母親正是嫌著煩膩,才出城去的。現在我們一家子人,男男女女,全擁到西山去,那裡還是熱鬧,她老人家又要嫌麻煩了。依我說,只去一兩個人,她願意讓人陪著,就把人陪著,讓小蘭和陳二姐在山上陪著她先靜養兩三天再說。我就是這個主意,你們斟酌斟酌。”大家仔細議論了一陣,大家心裡都有個數,沒有幾個人是金太太所喜歡,可以去陪伴的,最好是梅麗,其次也只三個姊妹,別人去了,恐怕不能得金太太的好顏色。於是商議的結果,就公推敏之和梅麗兩個人上山。梅麗自是願意的,敏之有點避嫌,說今天不去。於是改推了道之,帶著小貝貝去。吃過午飯,坐了汽車,就追蹤到西山去了。

  當天二人果然未曾進城,到了次日下午,方始回家。梅麗進門之後,先問大爺七爺在不在家?聽說鳳舉在家,一直就向鳳舉屋子裡來。鳳舉先搶著問道:“老太太怎麼樣?還有幾天就回來嗎?”梅麗在身上掏出一封信,交給鳳舉道:“這是媽寫給你的,家事都吩咐在上面了。”鳳舉正是急於要知道一切家事的,趕快就把信抽出來看,那上面是:鳳舉兒知悉:予不忍見家庭荒落之狀,遷居西山,聊以解憂。又恐兒等不解予意,加以挽留,故事前不告以的確時期,並無他意,兒等放心可也。家事尚未完全料理清楚,分別告兒於下:一,兒夫婦既已覓妥房屋,仍按期遷居。二,敏之、潤之下星期往哈爾濱,由西伯利亞赴歐,燕西願去,可以聽之。其京中一切帳目,可代為料理。三,二姨太願隨我山居,亦佳。梅麗可暫住劉婿處,因其上學便利也。每星期六,可來山小住。四,家中用人,一概遣散。兒等願用何人,可自擇。五,烏衣巷大屋,只留粗笨東西,一律封存屋中,將來再行處置。如有人願代守屋,由後門進出。其餘小事,兒自斟酌之。予在山上,將靜養,無事不必來擾我,即兒等之孝心也。

  母字鳳舉看完了,嘆一口氣道:“這倒處置得乾淨。事到如今,我也管不了許多,只好照著老人家的意思去辦。只是梅麗有這些兄嫂,何必還寄居到親戚家去?”道之在一邊就插嘴道:“姐姐家裡和哥哥家裡又有什麼分別呢?”佩芳不知那信上說些什麼,不便接過去看,也不便問,只是向著鳳舉發愣。鳳舉就把信遞到她手裡道:“你也拿去瞧瞧,這件事還叫我說些什麼?”佩芳將信接到手,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嘆了一口氣道:“事到於今,那也就只好照著老太太的話去辦了,此外還有什麼法子呢?”這時,敏之、潤之、燕西以及二姨太,都到了鳳舉屋子裡來,大家坐下,立刻開了個家庭小會議。他們兄妹行的事,都沒有什麼問題了,只是讓這位二姨太,跟著老太太住到西山去,也是一件不堪的事情。全家人向來因為她老實,雖是庶母,卻不曾賤視過她。如今到了偌大歲數,還讓她跟著老太太,做個旁邊人,她就不能獨立嗎?倒是佩芳想到了此層,便笑道:“我想二姨媽不像母親,在山上悶住了,可以借書本兒消遣。大家都組織小家庭,二姨媽為什麼就不能呢?何況八妹又要在城裡念書的。”二姨太道:“我的少奶奶,你叫我去和誰組織小家庭呢?我這麼大年紀了,又無用,和誰也說不攏來。倒不如跟著太太,老姐妹倆,還有個談的。我壓根兒就沒有怎樣逍遙快樂過,也沒有什麼捨不得這花花世界的。我反正是多餘的人,我不去陪著太太,該誰去陪著呢?”佩芳起了身子,向著二姨太太笑道:“你把話聽擰了。”梅麗就亂搖著手道:“大嫂,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她老人家有好話,不能好說。”二姨太紅著臉,正待辯兩句,鳳舉站在許多人中間,向大家拱拱手道:“什麼話不必說了,恭敬不如從命,從今天起,咱們就照著老太太的話去辦。”燕西站在一邊,早是呆了半天,這時等大家都不說話了,才淡淡地笑了一聲道:“這倒也散得乾淨!”梅麗瞪了眼睛道:“虧你還笑得出來呢?”燕西道:“不笑怎麼著?見人就哭,也哭不出一點辦法來呀。”鳳舉皺了眉道:“現在什麼時候?還有工夫說閒是非呢。現在是最後五分鐘了,你也別閒著,幫著我點點家裡東西,由今天起就動手。”燕西因為和秀珠生著氣,絕對是不去白家的了,白蓮花那方面,也是耗費得可觀,自己也怕去得,所以差不多是終日在家。既是鳳舉要他在家檢點東西,就很慷慨地答應了。事已至此,大家也無須乎再討論,只是照著金太太信上的話去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