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平常金家有一點事,秀珠就得了消息,現時玉芬自己要忙著自己的事,不像以前的閒身子和她不時通電話,因之金家鬧到快大了結了,她還不知道。總拗著那一股子勁,非燕西向她陪著不是不行。及至三天之久,燕西人也不來,電話也不來,她知道這事再鬧下去,非決裂不可。像燕西這樣的男子,朋友當中未嘗找不著第二個,只是在許多人面前表示過,自己已把燕西奪回來了,如燕西依然不來相就,這分明是自己能力不夠,於面子上很是不好看。只得先打一個電話到玉芬的新居,打算套了她的口氣。玉芬因為得著金太太由西山帶回書信來的消息,也由新居趕回烏衣巷來。秀珠隨後又打電話到烏衣巷來。玉芬看燕西的情形,已經知道他是和秀珠惱了。這時秀珠打了電話來,自己很不願意再從中吃夾板風味。不過秀珠這個人,是不能得罪她的,便接著電話,將自己的家事,告訴了她一遍。說完之後,她就嘆一口氣道:“你瞧,家裡鬧到這種樣子,慘是不慘?所以我們這些人,都是整天的發愁呢。”秀珠聽了燕西要和敏之出洋去的話,心裡倒是一動,怪不得他不理我,他已經有了辦法了。這樣想著,在電話里就答道:“原來如此,那也好,那也好。”玉芬明知她連說“那也好”兩句,是含有意義的。自己又不好說些什麼,便道:“我一兩天內來看你,再細談吧。”秀珠也不好怎樣談到燕西頭上去,就把電話掛上了。
玉芬自己想了許久,覺得燕西和秀珠真決裂的話,自己在事實上和面子上,都有些不方便。對於這一層,最好維持著,寧可讓秀珠厭倦了燕西,不要燕西對秀珠做二次的秋扇之捐。如此想著,看到燕西到書房裡去了,也就借著張望屋子,順步走了來。推開門,伸頭向屋子裡看著道:“喲!這屋子裡東西,並沒有收拾呢。”燕西道:“進來坐坐吧,現在你是客了。”玉芬走了進來,燕西果然讓她坐著,還親自敬茶。玉芬笑道:“你突然規矩起來了,很好,你總算達到了目的,要出洋是到底出洋了。”燕西冷笑一聲道:“有錢,誰也可以出洋,算什麼稀奇?又算得了什麼目的?現在出洋的人,都是揩國家的油,回國以後,問問他們給國家做了什麼?不過是拿民脂民膏,在自己臉上鍍一道金罷了,我不做那樣的事。”玉芬道:“你和我說這些話做什麼?我又不弄官費出洋。”燕西也覺剛才這些話,有點無的放矢,便笑道:“你別多心,我並不說哪一個。”玉芬也只微笑了一笑,心裡可就很明白,他這些話都是說秀珠的。就用閒話,把這事來扯開,因道:“你現在要出遠門去,就不知要多久才回來了。這在我應該請請你。哪個日子得空,請你自己定個時間吧。”燕西道:“這就不敢當。我這樣出洋,和亡命逃難都差不多,還有什麼可慶幸的?別的我不要求你,請你替我小小地辦一件事。就是我要出洋的話,不必告訴白秀珠小姐。”玉芬聽到他忽然用很客氣的話,稱呼起來,本來應當問一句的,然而既知道他生著氣的,不如含糊過去,倒可以省了許多是非。便道:“為什麼不告訴她呢?你還怕擾她一頓嗎?”燕西冷笑了一聲,接著又是微微地一笑。玉芬道:“這是什麼意思?我倒不懂。”燕西道:“老實告訴你吧,我和她惱了。”玉芬道:“為著什麼呢?”燕西道:“不為什麼,我不願意伺候她了。”說著,將頭一搖。玉芬覺得他的話越來越重,這當然無周旋之餘地。紅了臉默坐了一會子,便起身笑道:“你在氣頭上,我不說了。說擰了,你又會跟我生氣。”燕西連說:“何至於。”但是玉芬已經出門去了。燕西和秀珠之間,只有玉芬這個人是雙方可以拉攏的。玉芬自己既是打起退堂鼓來,燕西是無所留戀了,秀珠也不屑再來將就他,於是就越鬧越擰。結果彼此的消息,就這麼斷絕了。
第一百一十一回 驢背遇窮途曇花一現 禪心傷晚節珠淚雙垂
在大家這樣各找出路的時候,自然都很忙,因為忙,日子也就很覺得容易過去,隨便地這樣混著,就過去了一個禮拜。家中的事情,已料理了一大半。燕西就和鳳舉商量著,無論是母親高興不高興,總應該到山上去看看她。而且敏之已擇定了下星期動身,自己也得預先去和母親說一聲。鳳舉也很同意,就同乘了一輛汽車到西山來。因為天氣很早,在山下並沒有找轎子,二人就步行上山。轉過了別墅面前那道小山彎,走到一叢樹林裡,就嗅到一種沉檀香味,由樹梢上吹了過來。鳳舉道:“這裡並沒有廟,哪裡來的這股子檀香味?”燕西道:“山上是很幽靜的,人的心思一定,遠處的香味,只要還有一絲在空氣里流動著,也可以聞得到,這就叫心清聞妙香了。”鳳舉也不答話,步行到了大門前那片廣場上,卻有一群小山雀,在糙地上跳躍著,人來了,哄的一聲,飛上樹梢。再由廣場上登著石台階,那香味更是濃厚,這就聞著了,乃是後進屋子裡傳出來的。鳳舉推開了綠紗門,卻見小蘭伏在一張小藤桌上打瞌睡,一點響動沒有。鳳舉正想叫醒她,陳二姐手上捧了一小捆野花,由後面跟著進來,叫道:“大爺,七爺,你們來了。”鳳舉道:“老太太呢?”陳二姐道:“在上面屋子裡看書。”鳳舉道:“我們走進來許久,也沒有個人言語,要是小偷進來。怎麼辦?”陳二姐笑著,在前引路,叫著上台階去,報告著道:“大爺、七爺來了。”聽到金太太在屋子裡答道:“叫他們進來吧。”鳳舉和燕西走到上層屋子去,只將鐵紗門一推,倒不由各吃一驚。原來這屋子正中,懸了一幅極大的佛像。佛像前一張桌子,陳設了小玻璃佛龕,供著裝金和石雕的佛像。佛像面前,正列著一個宣爐,香菸繚繞地正焚著沉檀。原來剛才在山路上聞到的沉檀香氣,就是這裡傳出去的了。佛案兩邊,高高的四個書格子,全列著是木板佛經。在書格子之外,就是四個花盤架子,架著四個白瓷盆子,都是花葉向榮的盆景。在佛案之下,並不列桌椅,一列三個圓蒲團。乍來一看,這裡不是人家別墅,竟是一個小小的佛堂了。
鳳舉、燕西正自愕然著,不知進退。左邊落地花罩之下,垂著白色的紗幔,紗幔掀開,金太太由裡面走了出來。她穿了一件黑色的長衣,越是襯著她的臉加了一層消瘦。只是臉雖瘦削,氣色很好,兩顴骨之下,微帶著紅黃之色,表現著老人精神健康。金太太不等他兩人開口,先就點點頭道:“你兄弟倆來了,很好。”鳳舉在這種地方,看到母親這樣孤零零地在這裡,萬感在心,竟不知要說一句什麼話才好?叫了一聲媽之後,便呆呆地站著。燕西看著老大臉上,有種為難的情形,他又如何高興得起來?也是望了母親發呆。金太太向他們招了招手道:“你們弟兄裡邊屋子裡來坐吧,我有些話要問你們呢。”二人走到紗幔屋子裡一看,很簡單地陳設了幾樣木器,一張小鐵床,連蚊帳都不曾撐起。金太太倒是很坦然地在一張藤椅子上坐著,向他二人點點頭道:“坐下來說吧,事情都辦得怎麼樣了呢?”鳳舉先把家事報告了一遍,隨後燕西也將自己的事說了一遍。金太太道:“那就很好。”鳳舉道:“你信上寫的事情,我們都照辦了,現在就是請你進城去決定一下子。”金太太道:“照辦了就行了,還要我進城去決定什麼?我不到秋天,是不進城去的了。”鳳舉頓了頓,才低聲道:“難道真在山上住許久?那也不是辦法。”金太太道:“住在山上,又有什麼不是辦法?住在城裡辦法又好在哪裡?我老實告訴你吧,我今年五十四歲了,中國外國,前清和中華民國,無論哪一種繁華世界,我都經過了,如今想起來又在哪裡?佛家說的這個‘空’字,實在是不錯。我想趁著精神還好,在山上靜靜心,學習點佛學。我不像那些老太婆要修什麼來世,也不鬧什麼出家,談什麼大徹大悟。我就只要把心裡的煩惱,洗刷一個乾淨,在未死之前,享幾年清福。你們若是再要我到城裡去過繁華日子,就是再要我進地獄。你問問陳二姐,自我上山來以後,怎麼樣?飯量也好,精神也好,天黑就睡,天亮就起,沒有一點發愁的事。這樣過著日子,真許我活個七十八十的,難道你們還有什麼不願意嗎?”鳳舉道:“那當然是願意的。”燕西在一邊聽著,先是沉默了許久,等金太太和鳳舉把話都說完了,他才道:“母親的事,我們自然也不能勉強。不過母親是兒孫滿堂的人,到了現在,一個人在山上學佛念經,倒好像做兒女的人……”金太太連連搖著手道:“我在山上這些日子,精神上很是痛快,爭名奪利,酒色財氣,那些事一齊不到我的心上。你現在又談這些話,打算把我的煩惱,又勾引起來嗎?若要是這樣,你們以後不許來,你兩個人趕快下山去。”說畢,金太太板著臉,就要向別個屋子裡走。燕西嚇得不敢做聲,鳳舉連忙站了起來,向金太太賠著笑臉道:“媽,你別生氣。你要怎麼著,做兒子的人,還敢多說什麼嗎?我們不談這個就是了。”金太太這才坐下道:“既是這麼著,你們可以坐下。大概你們還沒有吃飯,叫陳二姐多做一點菜。”鳳舉道:“我們打算到下午才進城去呢。”金太太道:“你們好好地在這裡談話,我倒也是不攔阻你們。”陳二姐正在外邊屋子裡撣經書架子上的灰塵,聽了這話,就走進來笑道:“添幾個雞蛋嗎?”金太太想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一聲好吧。又道:“其實不添呢,也沒有什麼。不過他們吃慣了好的,總得給他添上一點。”燕西心想,母親小看起我們來就十分地小看我們了。難道我們把雞蛋都當著好菜來吃不成?當時也只默然地擱在心裡,不好再說什麼。大家依舊談些山上的風景來消遣。
玉芬自己想了許久,覺得燕西和秀珠真決裂的話,自己在事實上和面子上,都有些不方便。對於這一層,最好維持著,寧可讓秀珠厭倦了燕西,不要燕西對秀珠做二次的秋扇之捐。如此想著,看到燕西到書房裡去了,也就借著張望屋子,順步走了來。推開門,伸頭向屋子裡看著道:“喲!這屋子裡東西,並沒有收拾呢。”燕西道:“進來坐坐吧,現在你是客了。”玉芬走了進來,燕西果然讓她坐著,還親自敬茶。玉芬笑道:“你突然規矩起來了,很好,你總算達到了目的,要出洋是到底出洋了。”燕西冷笑一聲道:“有錢,誰也可以出洋,算什麼稀奇?又算得了什麼目的?現在出洋的人,都是揩國家的油,回國以後,問問他們給國家做了什麼?不過是拿民脂民膏,在自己臉上鍍一道金罷了,我不做那樣的事。”玉芬道:“你和我說這些話做什麼?我又不弄官費出洋。”燕西也覺剛才這些話,有點無的放矢,便笑道:“你別多心,我並不說哪一個。”玉芬也只微笑了一笑,心裡可就很明白,他這些話都是說秀珠的。就用閒話,把這事來扯開,因道:“你現在要出遠門去,就不知要多久才回來了。這在我應該請請你。哪個日子得空,請你自己定個時間吧。”燕西道:“這就不敢當。我這樣出洋,和亡命逃難都差不多,還有什麼可慶幸的?別的我不要求你,請你替我小小地辦一件事。就是我要出洋的話,不必告訴白秀珠小姐。”玉芬聽到他忽然用很客氣的話,稱呼起來,本來應當問一句的,然而既知道他生著氣的,不如含糊過去,倒可以省了許多是非。便道:“為什麼不告訴她呢?你還怕擾她一頓嗎?”燕西冷笑了一聲,接著又是微微地一笑。玉芬道:“這是什麼意思?我倒不懂。”燕西道:“老實告訴你吧,我和她惱了。”玉芬道:“為著什麼呢?”燕西道:“不為什麼,我不願意伺候她了。”說著,將頭一搖。玉芬覺得他的話越來越重,這當然無周旋之餘地。紅了臉默坐了一會子,便起身笑道:“你在氣頭上,我不說了。說擰了,你又會跟我生氣。”燕西連說:“何至於。”但是玉芬已經出門去了。燕西和秀珠之間,只有玉芬這個人是雙方可以拉攏的。玉芬自己既是打起退堂鼓來,燕西是無所留戀了,秀珠也不屑再來將就他,於是就越鬧越擰。結果彼此的消息,就這麼斷絕了。
第一百一十一回 驢背遇窮途曇花一現 禪心傷晚節珠淚雙垂
在大家這樣各找出路的時候,自然都很忙,因為忙,日子也就很覺得容易過去,隨便地這樣混著,就過去了一個禮拜。家中的事情,已料理了一大半。燕西就和鳳舉商量著,無論是母親高興不高興,總應該到山上去看看她。而且敏之已擇定了下星期動身,自己也得預先去和母親說一聲。鳳舉也很同意,就同乘了一輛汽車到西山來。因為天氣很早,在山下並沒有找轎子,二人就步行上山。轉過了別墅面前那道小山彎,走到一叢樹林裡,就嗅到一種沉檀香味,由樹梢上吹了過來。鳳舉道:“這裡並沒有廟,哪裡來的這股子檀香味?”燕西道:“山上是很幽靜的,人的心思一定,遠處的香味,只要還有一絲在空氣里流動著,也可以聞得到,這就叫心清聞妙香了。”鳳舉也不答話,步行到了大門前那片廣場上,卻有一群小山雀,在糙地上跳躍著,人來了,哄的一聲,飛上樹梢。再由廣場上登著石台階,那香味更是濃厚,這就聞著了,乃是後進屋子裡傳出來的。鳳舉推開了綠紗門,卻見小蘭伏在一張小藤桌上打瞌睡,一點響動沒有。鳳舉正想叫醒她,陳二姐手上捧了一小捆野花,由後面跟著進來,叫道:“大爺,七爺,你們來了。”鳳舉道:“老太太呢?”陳二姐道:“在上面屋子裡看書。”鳳舉道:“我們走進來許久,也沒有個人言語,要是小偷進來。怎麼辦?”陳二姐笑著,在前引路,叫著上台階去,報告著道:“大爺、七爺來了。”聽到金太太在屋子裡答道:“叫他們進來吧。”鳳舉和燕西走到上層屋子去,只將鐵紗門一推,倒不由各吃一驚。原來這屋子正中,懸了一幅極大的佛像。佛像前一張桌子,陳設了小玻璃佛龕,供著裝金和石雕的佛像。佛像面前,正列著一個宣爐,香菸繚繞地正焚著沉檀。原來剛才在山路上聞到的沉檀香氣,就是這裡傳出去的了。佛案兩邊,高高的四個書格子,全列著是木板佛經。在書格子之外,就是四個花盤架子,架著四個白瓷盆子,都是花葉向榮的盆景。在佛案之下,並不列桌椅,一列三個圓蒲團。乍來一看,這裡不是人家別墅,竟是一個小小的佛堂了。
鳳舉、燕西正自愕然著,不知進退。左邊落地花罩之下,垂著白色的紗幔,紗幔掀開,金太太由裡面走了出來。她穿了一件黑色的長衣,越是襯著她的臉加了一層消瘦。只是臉雖瘦削,氣色很好,兩顴骨之下,微帶著紅黃之色,表現著老人精神健康。金太太不等他兩人開口,先就點點頭道:“你兄弟倆來了,很好。”鳳舉在這種地方,看到母親這樣孤零零地在這裡,萬感在心,竟不知要說一句什麼話才好?叫了一聲媽之後,便呆呆地站著。燕西看著老大臉上,有種為難的情形,他又如何高興得起來?也是望了母親發呆。金太太向他們招了招手道:“你們弟兄裡邊屋子裡來坐吧,我有些話要問你們呢。”二人走到紗幔屋子裡一看,很簡單地陳設了幾樣木器,一張小鐵床,連蚊帳都不曾撐起。金太太倒是很坦然地在一張藤椅子上坐著,向他二人點點頭道:“坐下來說吧,事情都辦得怎麼樣了呢?”鳳舉先把家事報告了一遍,隨後燕西也將自己的事說了一遍。金太太道:“那就很好。”鳳舉道:“你信上寫的事情,我們都照辦了,現在就是請你進城去決定一下子。”金太太道:“照辦了就行了,還要我進城去決定什麼?我不到秋天,是不進城去的了。”鳳舉頓了頓,才低聲道:“難道真在山上住許久?那也不是辦法。”金太太道:“住在山上,又有什麼不是辦法?住在城裡辦法又好在哪裡?我老實告訴你吧,我今年五十四歲了,中國外國,前清和中華民國,無論哪一種繁華世界,我都經過了,如今想起來又在哪裡?佛家說的這個‘空’字,實在是不錯。我想趁著精神還好,在山上靜靜心,學習點佛學。我不像那些老太婆要修什麼來世,也不鬧什麼出家,談什麼大徹大悟。我就只要把心裡的煩惱,洗刷一個乾淨,在未死之前,享幾年清福。你們若是再要我到城裡去過繁華日子,就是再要我進地獄。你問問陳二姐,自我上山來以後,怎麼樣?飯量也好,精神也好,天黑就睡,天亮就起,沒有一點發愁的事。這樣過著日子,真許我活個七十八十的,難道你們還有什麼不願意嗎?”鳳舉道:“那當然是願意的。”燕西在一邊聽著,先是沉默了許久,等金太太和鳳舉把話都說完了,他才道:“母親的事,我們自然也不能勉強。不過母親是兒孫滿堂的人,到了現在,一個人在山上學佛念經,倒好像做兒女的人……”金太太連連搖著手道:“我在山上這些日子,精神上很是痛快,爭名奪利,酒色財氣,那些事一齊不到我的心上。你現在又談這些話,打算把我的煩惱,又勾引起來嗎?若要是這樣,你們以後不許來,你兩個人趕快下山去。”說畢,金太太板著臉,就要向別個屋子裡走。燕西嚇得不敢做聲,鳳舉連忙站了起來,向金太太賠著笑臉道:“媽,你別生氣。你要怎麼著,做兒子的人,還敢多說什麼嗎?我們不談這個就是了。”金太太這才坐下道:“既是這麼著,你們可以坐下。大概你們還沒有吃飯,叫陳二姐多做一點菜。”鳳舉道:“我們打算到下午才進城去呢。”金太太道:“你們好好地在這裡談話,我倒也是不攔阻你們。”陳二姐正在外邊屋子裡撣經書架子上的灰塵,聽了這話,就走進來笑道:“添幾個雞蛋嗎?”金太太想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一聲好吧。又道:“其實不添呢,也沒有什麼。不過他們吃慣了好的,總得給他添上一點。”燕西心想,母親小看起我們來就十分地小看我們了。難道我們把雞蛋都當著好菜來吃不成?當時也只默然地擱在心裡,不好再說什麼。大家依舊談些山上的風景來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