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江浦縣的裴縣令廉潔奉公、勤政愛民,將這江浦治理得井井有條,其子必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起步便是縣令大人,也必定未來可期。
新鮮事還沒完呢,這位縣令上任沒幾日,便向一位女子提親了,最新鮮的是,這女子想也沒想就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新縣令實在年輕有為,又一表人才,實在前途無量啊,天上掉餡餅的事,為何拒絕,著實費解,又讓人為那拒絕之人惋惜。
若問這女子是誰,這兩個縣城頓時炸開了鍋,茶館酒肆茶餘飯後,街頭巷尾秦樓賭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無人不談論。
原是和那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先前定親的那位。
先前傳揚的那段如今又有了新的說法,可不又開始添油加醋了。
聽說那蘇姑娘貌美如花,宛若謫仙人,此番是她下凡惹下的風流債,還債來了!她於兩個男子之間徘徊,水性楊花,惹惱了那狀元郎,才致使那狀元郎棄她而去,另定她人。
「那小裴縣令痴心不改,又有何用,他不知道,對那蘇姑娘來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因那蘇姑娘水性楊花,狀元郎已死心另定親,蘇姑娘必定後悔,後悔又有何用?你說說,哎……」
「可不就是,狀元郎的妻子無望,縣令夫人也是個好路徑,這等子福氣,旁人求都求不來呢……」
茶館裡,蘇嶼剛一進門,駐足停留幾瞬,就聽到了旁邊的人在聊天,她的眼神里無悲無喜,有的只是無語凝噎。
裴敬禹的這一提親,簡直讓談論她的星火又著實大了幾分,足以成燎原之勢,各種說法,各種討論熱度只增不減,而且多數是……胡說八道。
「掌柜,要不要封了他的嘴。」張大明在旁聽得牙疼,再也聽不下去。
高大壯攥了拳,似乎等著蘇嶼發話,上去欲給人一拳頭。
蘇嶼搖搖頭,說的人多了,堵得過來嗎?她抬步上樓去,「走吧,不是葉掌柜邀約?」
再見葉掌柜,卻是瞧見他精神抖擻,眉宇透著喜悅,蘇嶼淡笑,道:「瞧著葉掌柜滿面紅光,看來是……」
葉掌柜笑著接道:「潮平連岸闊,風正一帆懸。」
如此寒暄過後,蘇嶼亦知,和元德堂的這一回合,廣明堂完勝,如今這葉掌柜怕是來還款和解押來了。
經人輕輕一點撥,便柳暗花明,葉掌柜存了結交之心,「我那宅子就此抵押給你了。」
蘇嶼等著葉掌柜接下來的話,葉掌柜卻未再有話,蘇嶼不由蹙眉,「這是……」
「若無蘇掌柜,我這宅子也是保不住的。葉某存了結交之心,也請蘇掌柜不要拒絕好意才是。」葉掌柜的表情認真,態度誠懇。
「你這結交也未免太大手筆,葉掌柜抵押可是五成的價格。」蘇嶼道。
「自是記得。我感沐蘇掌柜赤誠之心,若您不點撥我一二,最後我與元德堂斗,也是兩敗俱傷,銀錢兩空,您正好坐收府宅,可不是美哉一樂事?但您沒有,反而助我,葉某感激不盡,小小宅院,不成敬意。」
宅院是好宅院,但是如此受之……實在不妥,蘇嶼沉思熟慮片刻,「這樣如何?你原價賣我原價買,這五千兩就當是定金了,其餘五千多分期十年還清,不收我利息,互惠互利,如何?」
「早知蘇掌柜是個爽快人,那就且這樣辦!剩餘的分它個五十一百年,不妨事。」葉掌柜向來清高不愛主動結交朋友,蘇嶼尚且算得上是他為數不多主動結交的朋友。
「原以為此次凶多吉少,我家中老小月前便從江寧搬來了江浦,原住江寧就為了結交權貴,卻實在過得清貧,事到如今卻發現,住哪不論,只要好名聲在外,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將來的生意人是屬於像蘇掌柜這樣的聰明人的,葉某人也得改改一身的毛病了。」葉掌柜爽朗大笑。
「那我也就不客氣了,月前托葉掌柜給我家老太太打聽的參茸,可是有下落了?」蘇嶼說不客氣果真不客氣了。
引得葉掌柜笑未停,「哎呦,還真是忘了。」
*
手續走完之後,這江寧府的葉府可就要換成蘇府了,如今她在這江寧府也算是有這一席之地了。
不過這處房產花費實在太多,讓她著實咬了咬牙,先前又有酒樓的投入,銀錢都在流動,故而她選擇了分
期付,以保證手裡有些現銀以備不時之需。
蘇嶼一進大門,就知葉掌柜所說的清貧是何意了,從拐條街就是江寧府衙,地理位置絕佳,治安也是一等一的好,進一院卻是很簡單的布置。
屏風擺件都是次貨,著實需要好好重新按照她的喜歡裝潢一番。
二院的正廳還算有些格調,三院的內宅就差些了,四院的後花園也就是簡單地假山池沼,所種的花木都是常見之物,沒什麼稀奇。
五院是祠堂,想來這個院裡府里經常來人跪拜,瞧那青石板上有些地方已經磨得發亮,走這一遭仿佛能看到葉家人生活的痕跡。
蘇嶼將這宅院的大體構造畫成畫在紙上,按照自己的喜好標註好了重新修繕的地方,讓張大明按照她所畫找人裝潢去了,想必不過月余就可以入住新府了。
在江寧府購置房子貴得離譜,足以和京城相媲。
十間樓是這江寧府最大的賣房牙行,每日早晨由擊鼓開始,內有白余名房牙子招攬客戶。
穿青衫持牙牌的莊宅牙人是一等牙人,可做兩千兩以上的買賣,在江寧府衙這周邊不出一望之地,是最貴的,就算最外圈的地方,也不便宜。
所以沒有官府資質的白契牙人才會招攬到更多的人,不過也有不少被騙的哭天搶地就是了。
蘇嶼把江寧府的莊宅牙行逛了一個遍,心下不由得又有了主意,心在劇烈跳動著。
她把張大明喚來,「我們帳上還有多少閒錢?」
「回掌柜的話,五千多兩。」張大明道。
蘇嶼心有成算,提筆落字,計劃已經躍然紙上,「好,五千多兩,準備好,我要用這五千兩辦件大事。」
第121章
張大明發現蘇掌柜這幾日盡由著高大壯駕著馬車沿著江寧府的城郊閒逛了。
他閒時跟過一日,發現掌柜主要是在集鎮或者人多的地方,問一些婦人或漢子有無在江寧府購置宅院的打算。
回答的人無一例外,搖頭。還打算?能買得起嗎還打算!簡直是痴心妄想。
有的婦人還撥拉一下蘇嶼,「去去去,多耽誤生意,在這問些氣人的話,耽誤咱多少生意!」
張大明疑惑地想,所以蘇掌柜說的大事怕不是預備著賣房子?
一共有三個地界,緊鄰城牆的附郭,近郊地方,再者就是遠郊的集鎮和鄉里,蘇嶼都逛了一個遍。
最符合她預想的是緊鄰城牆的附郭,距離城牆不過百步,但這地已經建成棚戶,成了連續街市,郭坊空地尚且也歸官府所有,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那麼就是近郊的農耕地區了,到城牆的距離二至五里,走著需要一刻鐘到半個時辰,就能進城。
江寧府城與江寧、上元兩個縣城皆在一道城牆以內,人比其他縣城要多很多。
多數在城內務工的平頭百姓,手頭是很拮据的,干一輩子活也在城裡置辦不起一處小院。
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只顧好自己村裡的一畝三分地就成了,所以她本次的客戶就是那些既想入城討生活又在城內購置不上院子的人。
讓張大明嘴唇哆嗦的事情是,蘇嶼預備在近郊雜草成堆的地界購置二百畝地。
沒有明目的土地皆歸官府所有,明碼標價每畝地一百兩。張大明打算盤的時候手指也在抖了,那可是兩萬兩!
照蘇嶼名下的這些生意,如果一直存錢不花,怎麼著也得三四年才能賺夠,莫說蘇嶼前些日子又花了五千兩在江寧買了葉掌柜的宅院了!現在就剩下現銀五千兩了,而且還欠著人葉掌柜錢呢。
主要兩萬兩,現在也拿不出來,張大明疑惑地看著蘇嶼。
這好辦,蘇嶼早就想好了,她和司護參軍已經商討過,將這塊地的用途大概分說了一下,既是購買後,便是自有土地了,用途隨意,只要不違法亂紀,一切好說。
然後蘇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先付官府一千兩和賦稅,其餘未還的錢皆算著利息,一年後再還清。
對官府來說本就是額外之財,還能得到利息。即使上交京城,府衙也能撈不少油水,何況一年時間尚短,層層的手續還沒走完便也到時間了。
消息還未到江寧府尹那,管理田地的司戶參軍早已頭點得像雞啄米,稱一定將此件事向府尹老爺一一稟告,保證辦成。
有了加蓋紅章的土地使用權證明和已賦稅登記,她在劉家錢莊用這二百畝地做了抵當借貸,價值兩萬兩的二百畝地,只借了一萬五千兩,不過這還是看在劉知遠和她交好的面子上,以最高借貸給她的。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新鮮事還沒完呢,這位縣令上任沒幾日,便向一位女子提親了,最新鮮的是,這女子想也沒想就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新縣令實在年輕有為,又一表人才,實在前途無量啊,天上掉餡餅的事,為何拒絕,著實費解,又讓人為那拒絕之人惋惜。
若問這女子是誰,這兩個縣城頓時炸開了鍋,茶館酒肆茶餘飯後,街頭巷尾秦樓賭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無人不談論。
原是和那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先前定親的那位。
先前傳揚的那段如今又有了新的說法,可不又開始添油加醋了。
聽說那蘇姑娘貌美如花,宛若謫仙人,此番是她下凡惹下的風流債,還債來了!她於兩個男子之間徘徊,水性楊花,惹惱了那狀元郎,才致使那狀元郎棄她而去,另定她人。
「那小裴縣令痴心不改,又有何用,他不知道,對那蘇姑娘來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因那蘇姑娘水性楊花,狀元郎已死心另定親,蘇姑娘必定後悔,後悔又有何用?你說說,哎……」
「可不就是,狀元郎的妻子無望,縣令夫人也是個好路徑,這等子福氣,旁人求都求不來呢……」
茶館裡,蘇嶼剛一進門,駐足停留幾瞬,就聽到了旁邊的人在聊天,她的眼神里無悲無喜,有的只是無語凝噎。
裴敬禹的這一提親,簡直讓談論她的星火又著實大了幾分,足以成燎原之勢,各種說法,各種討論熱度只增不減,而且多數是……胡說八道。
「掌柜,要不要封了他的嘴。」張大明在旁聽得牙疼,再也聽不下去。
高大壯攥了拳,似乎等著蘇嶼發話,上去欲給人一拳頭。
蘇嶼搖搖頭,說的人多了,堵得過來嗎?她抬步上樓去,「走吧,不是葉掌柜邀約?」
再見葉掌柜,卻是瞧見他精神抖擻,眉宇透著喜悅,蘇嶼淡笑,道:「瞧著葉掌柜滿面紅光,看來是……」
葉掌柜笑著接道:「潮平連岸闊,風正一帆懸。」
如此寒暄過後,蘇嶼亦知,和元德堂的這一回合,廣明堂完勝,如今這葉掌柜怕是來還款和解押來了。
經人輕輕一點撥,便柳暗花明,葉掌柜存了結交之心,「我那宅子就此抵押給你了。」
蘇嶼等著葉掌柜接下來的話,葉掌柜卻未再有話,蘇嶼不由蹙眉,「這是……」
「若無蘇掌柜,我這宅子也是保不住的。葉某存了結交之心,也請蘇掌柜不要拒絕好意才是。」葉掌柜的表情認真,態度誠懇。
「你這結交也未免太大手筆,葉掌柜抵押可是五成的價格。」蘇嶼道。
「自是記得。我感沐蘇掌柜赤誠之心,若您不點撥我一二,最後我與元德堂斗,也是兩敗俱傷,銀錢兩空,您正好坐收府宅,可不是美哉一樂事?但您沒有,反而助我,葉某感激不盡,小小宅院,不成敬意。」
宅院是好宅院,但是如此受之……實在不妥,蘇嶼沉思熟慮片刻,「這樣如何?你原價賣我原價買,這五千兩就當是定金了,其餘五千多分期十年還清,不收我利息,互惠互利,如何?」
「早知蘇掌柜是個爽快人,那就且這樣辦!剩餘的分它個五十一百年,不妨事。」葉掌柜向來清高不愛主動結交朋友,蘇嶼尚且算得上是他為數不多主動結交的朋友。
「原以為此次凶多吉少,我家中老小月前便從江寧搬來了江浦,原住江寧就為了結交權貴,卻實在過得清貧,事到如今卻發現,住哪不論,只要好名聲在外,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將來的生意人是屬於像蘇掌柜這樣的聰明人的,葉某人也得改改一身的毛病了。」葉掌柜爽朗大笑。
「那我也就不客氣了,月前托葉掌柜給我家老太太打聽的參茸,可是有下落了?」蘇嶼說不客氣果真不客氣了。
引得葉掌柜笑未停,「哎呦,還真是忘了。」
*
手續走完之後,這江寧府的葉府可就要換成蘇府了,如今她在這江寧府也算是有這一席之地了。
不過這處房產花費實在太多,讓她著實咬了咬牙,先前又有酒樓的投入,銀錢都在流動,故而她選擇了分
期付,以保證手裡有些現銀以備不時之需。
蘇嶼一進大門,就知葉掌柜所說的清貧是何意了,從拐條街就是江寧府衙,地理位置絕佳,治安也是一等一的好,進一院卻是很簡單的布置。
屏風擺件都是次貨,著實需要好好重新按照她的喜歡裝潢一番。
二院的正廳還算有些格調,三院的內宅就差些了,四院的後花園也就是簡單地假山池沼,所種的花木都是常見之物,沒什麼稀奇。
五院是祠堂,想來這個院裡府里經常來人跪拜,瞧那青石板上有些地方已經磨得發亮,走這一遭仿佛能看到葉家人生活的痕跡。
蘇嶼將這宅院的大體構造畫成畫在紙上,按照自己的喜好標註好了重新修繕的地方,讓張大明按照她所畫找人裝潢去了,想必不過月余就可以入住新府了。
在江寧府購置房子貴得離譜,足以和京城相媲。
十間樓是這江寧府最大的賣房牙行,每日早晨由擊鼓開始,內有白余名房牙子招攬客戶。
穿青衫持牙牌的莊宅牙人是一等牙人,可做兩千兩以上的買賣,在江寧府衙這周邊不出一望之地,是最貴的,就算最外圈的地方,也不便宜。
所以沒有官府資質的白契牙人才會招攬到更多的人,不過也有不少被騙的哭天搶地就是了。
蘇嶼把江寧府的莊宅牙行逛了一個遍,心下不由得又有了主意,心在劇烈跳動著。
她把張大明喚來,「我們帳上還有多少閒錢?」
「回掌柜的話,五千多兩。」張大明道。
蘇嶼心有成算,提筆落字,計劃已經躍然紙上,「好,五千多兩,準備好,我要用這五千兩辦件大事。」
第121章
張大明發現蘇掌柜這幾日盡由著高大壯駕著馬車沿著江寧府的城郊閒逛了。
他閒時跟過一日,發現掌柜主要是在集鎮或者人多的地方,問一些婦人或漢子有無在江寧府購置宅院的打算。
回答的人無一例外,搖頭。還打算?能買得起嗎還打算!簡直是痴心妄想。
有的婦人還撥拉一下蘇嶼,「去去去,多耽誤生意,在這問些氣人的話,耽誤咱多少生意!」
張大明疑惑地想,所以蘇掌柜說的大事怕不是預備著賣房子?
一共有三個地界,緊鄰城牆的附郭,近郊地方,再者就是遠郊的集鎮和鄉里,蘇嶼都逛了一個遍。
最符合她預想的是緊鄰城牆的附郭,距離城牆不過百步,但這地已經建成棚戶,成了連續街市,郭坊空地尚且也歸官府所有,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那麼就是近郊的農耕地區了,到城牆的距離二至五里,走著需要一刻鐘到半個時辰,就能進城。
江寧府城與江寧、上元兩個縣城皆在一道城牆以內,人比其他縣城要多很多。
多數在城內務工的平頭百姓,手頭是很拮据的,干一輩子活也在城裡置辦不起一處小院。
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只顧好自己村裡的一畝三分地就成了,所以她本次的客戶就是那些既想入城討生活又在城內購置不上院子的人。
讓張大明嘴唇哆嗦的事情是,蘇嶼預備在近郊雜草成堆的地界購置二百畝地。
沒有明目的土地皆歸官府所有,明碼標價每畝地一百兩。張大明打算盤的時候手指也在抖了,那可是兩萬兩!
照蘇嶼名下的這些生意,如果一直存錢不花,怎麼著也得三四年才能賺夠,莫說蘇嶼前些日子又花了五千兩在江寧買了葉掌柜的宅院了!現在就剩下現銀五千兩了,而且還欠著人葉掌柜錢呢。
主要兩萬兩,現在也拿不出來,張大明疑惑地看著蘇嶼。
這好辦,蘇嶼早就想好了,她和司護參軍已經商討過,將這塊地的用途大概分說了一下,既是購買後,便是自有土地了,用途隨意,只要不違法亂紀,一切好說。
然後蘇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先付官府一千兩和賦稅,其餘未還的錢皆算著利息,一年後再還清。
對官府來說本就是額外之財,還能得到利息。即使上交京城,府衙也能撈不少油水,何況一年時間尚短,層層的手續還沒走完便也到時間了。
消息還未到江寧府尹那,管理田地的司戶參軍早已頭點得像雞啄米,稱一定將此件事向府尹老爺一一稟告,保證辦成。
有了加蓋紅章的土地使用權證明和已賦稅登記,她在劉家錢莊用這二百畝地做了抵當借貸,價值兩萬兩的二百畝地,只借了一萬五千兩,不過這還是看在劉知遠和她交好的面子上,以最高借貸給她的。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