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知遠本欲充大,直接給她算了,搞什麼抵押嘛,哪知蘇嶼辦得是上萬的買賣。他不由得吞咽了口唾沫,錢要的有點多,他拿不出來。

  不過他還勸了一勸蘇嶼,以為她是受了什麼刺激。

  他也聽說了這江浦的風言風語,讓他遇上的他就罵幾句,威脅別人莫要再說,但眾口鑠金,一時間根本堵不完。

  蘇嶼沖他淡淡一笑,根本沒放在心上,還讓高大壯把菊花敗火茶送給了他,老成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遠啊,火氣不要那麼大。」

  劉知遠望著蘇嶼的背影,心裡五味雜陳,更多的是,如果現在挖齊珩牆腳的話,還來得及嗎?

  不過,劉知遠摩挲了下下巴,他要是把蘇嶼娶回家的話,怎麼著都像娶了個爹回來……這怎麼能成呢,不成不成。

  *

  加上帳上的錢,手裡現在有兩萬兩了,張大明蹙眉,莫不是用借出來的這些錢去還清買地的款?

  但這樣的話,抵當到期,這二百畝地可就得歸劉家所有了,若這樣的話,還搭進去五千兩,饒是他費勁去想,掌柜的繞了這一圈,也想不出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掌柜,您究竟要做什麼?」張大明問道,事實上問與不問他都會照著蘇嶼說的做,相信蘇嶼就像刻在了他骨子裡,不過他很好奇就是了。

  蘇嶼寫、算了好幾日,昨日更是通宵作畫。她有些睏倦,再睜開的眸子都沒了神色,想睡覺。但她還是把要張大明做的事情安排了下去,然後道:「其他計劃都在紙上了,最近一月就按照上面寫的做,我去補覺了。」

  「是。」張大明應著,接過。蘇嶼已經去主屋休息了。

  用這兩萬兩,儘快找都料匠、木匠、泥瓦匠、石磚匠等建房子的人,在買的那二百畝地上建造四百個院子……

  多少?

  張大明眼睛都顫了顫,雙腿發軟。蘇掌柜是不是失心瘋了,他邁步朝著主屋走,哪怕是被罵他也要言說兩句,卻再翻一頁的時候停住了腳步。

  很清楚的一進院畫圖,北房為正房,共有三間,東西廂房各一間,倒座房一間,這便是要蓋的院子樣式。將這個給都料匠看,他便知道如何建造院子了。

  再往後翻,是與江寧府房牙子溝通的信息,如何售賣院子。

  這倒是稀奇了,院子還未開始建,已經開始考慮售賣了。

  一套一進院子全部都一模一樣,售價基本是五百兩,越靠近府城越貴,越遠離府城越便宜,但總體漲幅不超過二十兩。

  首次付款一百兩就可入住,其餘分期限,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三十年,年限越高利息越多,先到先得,先選位置。

  而且,房子完工的那日,這種首次付款分期的售賣方法關閉,若想買,只能全款五百兩一次付清。

  一百兩說多不多,不過說少也不算少,他也知道了蘇嶼的意思,太窮的人的買賣不做,太富的人買賣沒法做,只有這種半斤八兩的人,才會購買這兒的院子。

  院子的優點也不止一處,一是離府城近,二是院子不小,三是便宜,最重要的是便宜。城牆一牆之隔,院子的價格翻了兩三倍。

  這地也有官府的蓋章,屆時建上圍牆,便是個安身立命之所。雖比在府城以內的人家不足,但比在村里吃田地收成的農門還是有餘的。

  張大明看後,著實佩服了蘇嶼一把,若這四百戶都被占上。

  他撥弄著算盤越算越激動,只收首次付款就已經有四萬兩了!

  而建造這樣一個院子,並不用建造得如城牆內的大宅院如此講究,花樣也不需要。但卻又比普通的農家小院看起來更富饒,最需要的是堅實耐用。

  這所有材料加上去包括僱傭人建造的錢財,一套院子花費五十兩即可,只搭建個外輪廓,素屋未,沒有家中用具。

  四百套院子一共花費兩萬多兩,地皮也花了兩萬多,剛剛好夠在還清欠官府的債和劉家錢莊的借貸,此後的時間就只收每月的還款亦足以。

  蘇掌柜不愧是蘇掌柜,好一招空手套白狼!張大明撫掌大笑,真是妙哉妙哉!

  *

  蘇嶼醒來後

  已經是第二日,她吃過早飯,有二門的護院來報,「姑娘,有您的一封信。」她接過來。

  齊珩是每隔一月都會寄一封無字天書的,蘇嶼收是收了,不過一直沒看,她知他是什麼意思,要想看他的信,還得費點子功夫。

  他是想讓她多花點心思在他身上。

  哪知竟起了反作用。想的倒美,蘇嶼冷笑一聲,她寧願不看。

  不過蘇嶼心裡其實是歡喜的,她期待著齊珩能儘快解決京城的麻煩事。如今已收了兩封,如果這次還是的話,她就勉為其難地打開看一下算了。

  而這次卻是聞琅寄的。

  她拆開一掃而過,令她有些驚訝的是,聞琅信中道,不出一月,他卻也要來江寧了。

  是被調官至此的。

  第122章

  早市的吆喝聲不絕於耳,揉進了江南的晨光里,隨著人聲的嘈雜聲起,一天也就開始了。

  又是一月過,可讓人津津樂道的事兒卻也又來了。

  這江南東路吶,又出了兩件新鮮事。

  不為別的,只因為被討論的兩個主人公還是上月的那兩個。

  第一件事,便是有人要在江南府城近郊的地方修造四百個小院,還未開始修造,就給這四百個小院聚集的地方支了根棍,掛了個牌匾,上寫三個大字雲棲處。

  說是從這往遠處看,青山疊嶂,雲霧繚繞,如入棲隱之境,清幽避世。也不知是誰傳出來的這說法,傳到最後傳成了說是在這住能如入仙境。

  是真是假,看一眼就知道了。

  哪知看熱鬧的湊過去一瞧,竟是真的,燒制磚瓦,木材都在往那運,正招著木匠、泥瓦匠、石匠,這些人也積極自薦,畢竟有這一樁買賣,起碼一年的活計都不用擔憂了。

  而且一個小院只需一百兩就能入住未免太過划算,其餘分個十幾二十年的,可以慢慢還,聽說這兒的地皮要買也得一畝地一百兩呢,讓家裡有些存款的周邊村子裡的人也開始躍躍欲試。

  四百戶人家聚集,足以成為一個小村落,莫說賣雜貨,哪怕是早起賣點早餐也能賺錢。畢竟能出的起一百兩銀子的人,也不算窮戶,起碼是想認真過日子、安身立命的人。

  讓這事發酵得如此厲害,是因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那被狀元郎退親又被上元縣令提親的那位。

  經歷不簡單的女子,這行為也著實不簡單。

  整個江南東路的金裳閣,她都占比,還有江浦縣的韻江南酒樓,聽說這韻江南也預備著慢慢在其他縣城開分店了。

  娶了這女子,也相當於娶了這些生意,實在更是划算,不過想來裴縣令都娶不到的人,其他普通男子就更別想了,做個上門女婿都懸。

  房牙子在如火如荼地賣著雲棲處的院子,這一月以來,雲棲處的房子是這所有買賣中成交率最高的,雖說不比動輒就成千兩的房子抽成高,但是走量啊,一月能賣五套雲棲處的小院子,都賣不出一套江寧府內的。

  另一件新鮮事是上元縣令裴敬禹在他的縣令府衙開設了女子學堂。

  縣令府衙除了包括大堂、儀門、六房的公堂區,除了監獄、倉庫、衙神廟,除了知縣宅裴敬禹居住的主屋和僕從住的房屋,其餘一概被改為了女子學堂。

  讓上元縣的人著實譁然,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本分,讀書識字無用云云一些裝模作樣的人都開始分說起來了。

  而裴縣令正在招能教女子的老師和來上學堂的女學生。

  震驚批判之餘,百姓們很快就聯想到了之前金裳閣的蘇掌柜,那位蘇姑娘可是在各個縣城張貼了布告,有意向的去報名來著。

  當時還被群嘲了一番,為女子爾,終是見識短淺。

  如此這般又興起,怕是這裴縣令行此舉還是為了討得蘇姑娘歡心吧。

  堂堂縣令,竟做出如此事情來,在批評縣令寡廉鮮恥的同時,不由得讓人感慨那蘇姑娘究竟是何絕色,有何過人之處,竟迷得縣令如此團團轉?

  這事不止大家聽了覺稀奇,就連蘇嶼聽了也覺稀奇。

  她終於還是忍不住去見了裴敬禹一面。

  在裴敬禹向她提親後,她都是能躲則躲,就連裴夫人約她喝茶聽戲她也是用一句在忙給婉拒了的,事後又送了上好的人參賠禮了。

  她實在是怕這裴夫人又整一出鴻門宴,卻又不能得罪這當官的,但委實覺得委屈了些。

  裴敬禹看著風光霽月如朗月清風般的一個人,做事為何會一驚一乍的,如此這般的場景發生在上年,突然就來提親了。

  這次也是,突然就來了。

  如今裴敬禹又出了新狀況,滿城皆知,無人不討論他這行為,將她也一併帶去了討論的範圍,言語江浦縣的蘇府像成了觀賞園的花,閒人總要想去瞧一瞧,這蘇姑娘是如何的天姿絕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