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滿面笑容的桂祥聽這一說,大吃一驚:是啊,快快呈上來!
桂祥說完之後,整個人就軟了,立時菸癮大發,全身癱軟,人就神智不清了。
慈禧太后得知弟弟菸癮發作,哼了一聲:活該!看你還吸不吸阿芙蓉!
吳永吩咐隨從:立即去找!
很快,煙找來了。桂祥深深地吸了一口,立時神清氣爽,精神振奮。
七月二十四日凌晨,慈禧太后一行出懷來縣城,繼續沿大道西進。太后傳旨,前方到站是宣化府,預備接駕。
剛行十餘里,導引人員才說,這一帶山路,有盜賊出沒。突然,從前方樹林之中,閃出一隊人馬。一直十分冷靜的慈禧太后,此時不禁心慌起來,她身邊的衛兵實在太少了,一旦發生意外,如何是好?如何收場?
正驚疑間,吳永早已快馬加鞭地跑到太后跟前:回太后,是甘肅藩台岑春煊前來接駕!
慈禧太后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笑了起來:哦,是威遠軍!
岑氏的威遠軍,遐邇聞名,他們都是從軍士中挑選出來的一身武藝的軍人,共計2000人,分成五營,因為岑將軍喜歡黑色,他們全都身穿黑色軍服,人稱黑衣軍。
可是,眼前這隊人馬,令人喪氣:軍士們一個個都倒背著槍枝,垂頭喪氣,軍容不整,這哪裡是威遠軍!分明是剛剛打了一場敗仗的潰軍!
這支軍隊,真的是威遠軍。岑春煊大約40歲出頭的樣子,蓄著小鬍子,身材健壯,氣勢頗為驃悍。
慈禧太后當即召見,好生鼓勵了一番,命他注意軍容,整頓軍紀,加強沿途治安。最後,慈禧太后吩咐,西巡路上,由岑春煊負責辦理前路糧台,吳永為副手。
岑春煊奉旨,當即召集各營長官,明令:軍容不整者,殺無赦!違反軍紀者,殺無赦!打家劫舍者,殺無赦!
這時,李蓮英手下的一位太監,騎著一頭驢走來。
兵士們哈哈大笑,立即報告給岑春煊,岑氏吩咐:殺!
這是一路護衛著太后、侍候大總管李蓮英的近侍太監,士兵手起刀落,血光一閃,太監的人頭落地。
驢是民間百姓之物,太監騎驢,自然是搶奪來的,岑春煊是奉旨行事。
可是,封疆大臣如此擅殺內侍,這是大清歷史上的第一次,殺的還是御前紅人大總管李蓮英的人!李蓮英非常不滿,就到慈禧太后御前告狀,說岑春煊擅作威福,欺君罔上!
這是非常時期,在這非常時期,皇太后的安危,繫於帶兵將軍一身,慈禧太后不可能因為顧及大總管的面子,而得罪此時擁有最強大武裝的岑春煊。她笑一笑,不置可否。
武衛軍、武毅軍的散兵游勇在這一帶活動,打家劫舍,甚於盜賊,十分猖獗。
威遠軍發現前方有一位步兵騎著馬!知道是搶劫來的。岑氏吩咐:殺!
連殺多人,路途上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王公大臣們為之側目,隨行大臣也覺得岑氏太過囂張。可是,從此之後,一路之上,秩序井然,御駕車隊安然無恙。
慈禧一行過沙城,夜宿保安州。二十五日,到達雞鳴驛。有岑氏、吳氏馳驅前站,地方官竭盡全力進貢效忠。任何人稍有怠慢,就會遇到岑氏的威逼甚至毒打,所以,一路之上,供應充足,岑氏、吳氏深得慈禧太后的嘉獎。
二十六日,車駕抵達宣化府。知府、總兵、知縣人等,大大小小的官員數十人,抬著繡龍大轎,出城來到郊外,跪伏路旁恭迎聖駕。
一二〇
慈禧太后很高興,臉上沒有一絲疲憊,眉宇間也沒有了驚惶失措的神情。她的腰開始挺直了,聲音也洪亮了,她緩過神來,開始展現她奪人的氣質和迷人的風姿。
慈禧太后吩咐,她和皇帝舍吳永的小轎,換乘知府的四乘大轎。健壯的轎夫健步如飛,抬著太后和皇帝進府城南門,直抵藩台衙門。
心情很好的慈禧太后,吩咐岑春煊不必淨街。一路上,百姓們翹首圍觀,爭相一睹皇太后的風采。他們忘記了就是這位逃亡的皇太后,將國家弄得風雨飄搖,支離破碎。
三日三夜,鶯歌燕舞,燈紅酒綠,太后讓最好的戲班前來唱戲。
休整三天,慈禧太后吩咐將威遠軍和侍衛親軍,編成親軍小隊,每天賞戴金頂,發餉銀2兩。
驚魂甫定的慈禧太后開始發布聖諭,派遣慶親王回京,與各國交涉議和。洋人不信任滿清王公,親王交涉,沒有頭緒。慈禧太后應各國請求,指派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全權負責議訂和約事宜。
慈禧太后心情舒展,她高興地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什麼都可以答應,沒有談不成的!
6
全權大臣李鴻章到京後,居住在賢良寺,洋人派軍隊守衛。
二十九日,慈禧太后的御駕一行從宣化啟程,繼續西行。
宣化知府、總兵誠惶誠恐,親自布置大轎,他們用黃緞罩上座位,將四人大轎改成八抬大轎,親自侍候慈禧太后上轎。侍衛親軍前呼後擁,岑春煊的騎隊前驅開道,其威嚴和氣勢,如同出關巡遊,好不威風和熱鬧。
過大洋河,跨枳兒嶺,進入山西之境,駐宿於天鎮縣。知縣大小官員忙不迭地接應,早已備好行轅和豐盛的酒席,招待慈禧太后、皇帝和眾后妃,並準備了充足的公館,接待隨行的王公大臣和眾侍從人員。官員士紳們跪迎恭候,紛紛進獻土產、奇珍,表示忠心。慈禧太后很高興,大加封賞。
桂祥說完之後,整個人就軟了,立時菸癮大發,全身癱軟,人就神智不清了。
慈禧太后得知弟弟菸癮發作,哼了一聲:活該!看你還吸不吸阿芙蓉!
吳永吩咐隨從:立即去找!
很快,煙找來了。桂祥深深地吸了一口,立時神清氣爽,精神振奮。
七月二十四日凌晨,慈禧太后一行出懷來縣城,繼續沿大道西進。太后傳旨,前方到站是宣化府,預備接駕。
剛行十餘里,導引人員才說,這一帶山路,有盜賊出沒。突然,從前方樹林之中,閃出一隊人馬。一直十分冷靜的慈禧太后,此時不禁心慌起來,她身邊的衛兵實在太少了,一旦發生意外,如何是好?如何收場?
正驚疑間,吳永早已快馬加鞭地跑到太后跟前:回太后,是甘肅藩台岑春煊前來接駕!
慈禧太后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笑了起來:哦,是威遠軍!
岑氏的威遠軍,遐邇聞名,他們都是從軍士中挑選出來的一身武藝的軍人,共計2000人,分成五營,因為岑將軍喜歡黑色,他們全都身穿黑色軍服,人稱黑衣軍。
可是,眼前這隊人馬,令人喪氣:軍士們一個個都倒背著槍枝,垂頭喪氣,軍容不整,這哪裡是威遠軍!分明是剛剛打了一場敗仗的潰軍!
這支軍隊,真的是威遠軍。岑春煊大約40歲出頭的樣子,蓄著小鬍子,身材健壯,氣勢頗為驃悍。
慈禧太后當即召見,好生鼓勵了一番,命他注意軍容,整頓軍紀,加強沿途治安。最後,慈禧太后吩咐,西巡路上,由岑春煊負責辦理前路糧台,吳永為副手。
岑春煊奉旨,當即召集各營長官,明令:軍容不整者,殺無赦!違反軍紀者,殺無赦!打家劫舍者,殺無赦!
這時,李蓮英手下的一位太監,騎著一頭驢走來。
兵士們哈哈大笑,立即報告給岑春煊,岑氏吩咐:殺!
這是一路護衛著太后、侍候大總管李蓮英的近侍太監,士兵手起刀落,血光一閃,太監的人頭落地。
驢是民間百姓之物,太監騎驢,自然是搶奪來的,岑春煊是奉旨行事。
可是,封疆大臣如此擅殺內侍,這是大清歷史上的第一次,殺的還是御前紅人大總管李蓮英的人!李蓮英非常不滿,就到慈禧太后御前告狀,說岑春煊擅作威福,欺君罔上!
這是非常時期,在這非常時期,皇太后的安危,繫於帶兵將軍一身,慈禧太后不可能因為顧及大總管的面子,而得罪此時擁有最強大武裝的岑春煊。她笑一笑,不置可否。
武衛軍、武毅軍的散兵游勇在這一帶活動,打家劫舍,甚於盜賊,十分猖獗。
威遠軍發現前方有一位步兵騎著馬!知道是搶劫來的。岑氏吩咐:殺!
連殺多人,路途上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王公大臣們為之側目,隨行大臣也覺得岑氏太過囂張。可是,從此之後,一路之上,秩序井然,御駕車隊安然無恙。
慈禧一行過沙城,夜宿保安州。二十五日,到達雞鳴驛。有岑氏、吳氏馳驅前站,地方官竭盡全力進貢效忠。任何人稍有怠慢,就會遇到岑氏的威逼甚至毒打,所以,一路之上,供應充足,岑氏、吳氏深得慈禧太后的嘉獎。
二十六日,車駕抵達宣化府。知府、總兵、知縣人等,大大小小的官員數十人,抬著繡龍大轎,出城來到郊外,跪伏路旁恭迎聖駕。
一二〇
慈禧太后很高興,臉上沒有一絲疲憊,眉宇間也沒有了驚惶失措的神情。她的腰開始挺直了,聲音也洪亮了,她緩過神來,開始展現她奪人的氣質和迷人的風姿。
慈禧太后吩咐,她和皇帝舍吳永的小轎,換乘知府的四乘大轎。健壯的轎夫健步如飛,抬著太后和皇帝進府城南門,直抵藩台衙門。
心情很好的慈禧太后,吩咐岑春煊不必淨街。一路上,百姓們翹首圍觀,爭相一睹皇太后的風采。他們忘記了就是這位逃亡的皇太后,將國家弄得風雨飄搖,支離破碎。
三日三夜,鶯歌燕舞,燈紅酒綠,太后讓最好的戲班前來唱戲。
休整三天,慈禧太后吩咐將威遠軍和侍衛親軍,編成親軍小隊,每天賞戴金頂,發餉銀2兩。
驚魂甫定的慈禧太后開始發布聖諭,派遣慶親王回京,與各國交涉議和。洋人不信任滿清王公,親王交涉,沒有頭緒。慈禧太后應各國請求,指派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全權負責議訂和約事宜。
慈禧太后心情舒展,她高興地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什麼都可以答應,沒有談不成的!
6
全權大臣李鴻章到京後,居住在賢良寺,洋人派軍隊守衛。
二十九日,慈禧太后的御駕一行從宣化啟程,繼續西行。
宣化知府、總兵誠惶誠恐,親自布置大轎,他們用黃緞罩上座位,將四人大轎改成八抬大轎,親自侍候慈禧太后上轎。侍衛親軍前呼後擁,岑春煊的騎隊前驅開道,其威嚴和氣勢,如同出關巡遊,好不威風和熱鬧。
過大洋河,跨枳兒嶺,進入山西之境,駐宿於天鎮縣。知縣大小官員忙不迭地接應,早已備好行轅和豐盛的酒席,招待慈禧太后、皇帝和眾后妃,並準備了充足的公館,接待隨行的王公大臣和眾侍從人員。官員士紳們跪迎恭候,紛紛進獻土產、奇珍,表示忠心。慈禧太后很高興,大加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