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4

  七月二十日下午,叫起回宮,慈禧太后鐵青著一張小臉,使得本來就白淨的臉色顯得更加蒼白,一雙有神的眼睛,直直地發木,沉思不語。

  侍女們知道,這是太后很少有的狀況,是她遇到為難的時候才會這樣,獨自思考,一言不發。

  平常的時候,慈禧太后燕居,李蓮英總是圍著她轉,不離左右。可這幾天,李大總管像是丟了魂一樣,時不時地進進出出,片刻不得停留。

  慈禧太后雙眼發直的時候,李蓮英進來了,他照例用眼睛一掃,眾宮人都悄無聲息地自動退出。這一次,李蓮英躬著身,小聲稟告,他和太后說了許久。

  已是入夜時分,宮裡出奇地安靜。

  慈禧太后還是一言不發,踱著步。沒到九點入寢的時間,慈禧太后第一次破例開始洗腳,泡指甲。

  寧壽宮東一長街上,許多太監和侍衛在往來巡邏。

  宮裡的太監、宮女,傳令不許隨意走動,不許出宮門一步,外宿的太監也不許出宮。

  大約寅初時分,也就是早晨四五點之際,宮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大小宮殿殿脊上,遠遠近近的全是貓叫,聲音又長又尖又細。

  宮人們最初並不在意,因為宮裡的貓實在太多了,經常能聽見這些青春健康的貓們鬧春。可是,再一琢磨,不禁心中一驚:這是什麼季節啊?還會鬧春?而且,從來沒有貓會有這麼拖長的聲音啊?

  夜深人靜,侍女們仔細聽,聽得毛骨悚然。

  悽慘長嚎的貓叫聲,來自東邊,正東方的殿脊。過了一會兒,聲音又來自正西方。然後,來自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這宮裡,可是從來沒有這麼多的貓鬧春啊!

  宮女們瑟瑟發抖,值夜的太監也渾身發顫,面無血色。

  頤和軒的院子裡,似乎又傳來珍妃的叫聲和哭聲,聲音似遠似近,如泣如訴,忽高忽低。

  慈禧太后依舊在這寅初時分醒來,並按時早早地起床。她也奇怪,這宮裡怎麼會突然有這麼多貓叫?她吩咐近侍到外面看看,看貓兒們出了什麼事?太監膽顫心驚,出門查看,沒有看出什麼究竟,就告知侍女,侍女們如實回奏。

  慈禧太后正自疑惑,李蓮英進來了。這位一向沉靜的李大總管,這一次從來沒有過的驚惶失措,哭著失口叫道:老佛爺,洋鬼子進城了!說罷,李蓮英失聲痛哭。

  慈禧太后皺著眉,冷靜地說:李總管,慢慢說,仔細講!

  李蓮英打了個寒顫,清醒過來,抹一把淚,口齒清晰地說:德國鬼子從朝陽門進來了,日本鬼子由東直門進來了,俄國鬼子從永定門進來了,他們圍了天壇,全都衝著紫禁城開槍,槍子一溜一溜地滿天飛啊!

  這是李蓮英剛剛從護軍統領瀾公爺那裡聽到的,就這樣如實稟告。

  宮人們在寅初時分聽見的貓叫聲,不是貓叫,而是槍子呼嘯飛翔的聲音。

  這是七月二十一日黎明時分,當第一縷曙光照亮宮殿的時候,李蓮英哽咽著請求:不要驚了聖駕,請老太后暫且避一避!

  慈禧太后鐵青著臉,蒼白的小臉上,沒有一絲血色。

  過了好一會兒,慈禧太后回過神來,吩咐李蓮英:別亂跑,就這兒伺候著。

  慈禧太后就在寢宮裡來回地轉,一會兒皺著眉頭,一會兒唉聲嘆氣。侍女們更加慌了神:她們知道,老太后是從來不服輸的,更別說嘆息了,沒有一個人見過太后皺過眉頭!

  這已經是七月二十一日的早晨,陽光很燦爛。

  榮兒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圓地喊:傳早膳!

  似乎是應答似的,轟隆隆地一聲巨響!

  真是石破天驚啊,一顆流彈,正好落在慈禧太后生活的樂壽堂西偏殿,從房頂上滾到地面,隨之響起一連串的巨響!

  一直謹慎小心的李蓮英,這時哭喪著臉,用嘶啞的聲音叫喊:老佛爺,快起駕吧!

  慈禧太后第一次感到驚慌起來,她的面色蒼白,顫抖著聲音吩咐:快去請皇上!立即傳諭皇后、小主、慈寧宮的太妃們,還有宮裡的格格們,迅速到樂壽堂來!還有,讓皇上、大阿哥,換上村夫衣服,隨時準備出走!

  光緒皇帝來了,依舊是那身沒有顏色的便服,但這一次,皇帝眼光呆滯,木偶一般地前來給慈禧太后請安、行禮、問好,然後泥人一樣地戳在那裡,一聲不吭,一動不動。

  慈禧太后見皇帝這番模樣,知道是珍妃的事造成的。可是,皇帝還沒換衣服!慈禧太后急了,大聲叫喊:小李子,快到護軍那裡,找幾件破舊衣服,給皇上換上!

  李蓮英要照顧慈禧太后,立即吩咐身邊的太監去辦。只見這不大的樂壽堂,太監、宮女們進進出出,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忙得團團轉。

  一會兒後,李蓮英像是變戲法一般,手裡提著一個紅色的包袱,走到慈禧太后身邊,交給她。太后打開包袱,裡面是一包漢民的衣服:上面三件是漢人女子的上衣、褲子以及鞋襪,還有青腿帶和一綹黑色的線頭繩。

  小榮兒小聲說:這不是要梳漢人的螞蟻蛋纂?

  一一七

  當時,漢族婦女把頭髮挽在頭上,叫纂。纂發之中,將馬尾編織成腰子形狀,上面塗上黑色塗料,中間留出空白,把髮髻露出,四邊將發扣住,俗稱螞蟻蛋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