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洛陽宮的三月之詔使宮外的百萬庶民處於一種史無前例的亢奮和狂亂之中,從洛陽到長安,從河北到劍南,扶犁的農人或鍛鐵的工匠都在為皇太后聖德之旨喝采雀躍。而遍布各地的文人墨客不僅自糙奏書,也為眾多赴神都上奏的白丁們所累,絞盡了腦汁,折斷了筆椽。

  揭詔告密的人群從東西南北的驛路上向神都洛陽湧來,沿途接待那些布衣庶人的官吏窮於應付,怨氣衝天卻又不敢違抗太后詔旨,只能在私下裡以尖酸刻毒之語譏罵那些旅途上的告密者為蝗蟲,在官吏們眼中那是一場古怪而可怕的蝗災。整個春夏之季太后武照忙於垂簾聽政,她對召見告密百姓詢聽民情表現出非凡的興趣和耐心,持續的勞累使她紅顏消瘦,因此御膳房的宦官常常要將參茸湯端到紫宸殿上去。進入洛陽宮的告密者往往是手足無措戰戰兢兢的,他們的密奏內容也往往是僱主盤剝工匠或者豪紳魚肉鄉里霸占人妻之類的民間瑣事,更有荒遠之地的農人一口方言而又語無倫次,簾後的太后就問上官婉兒,他想說什麼?上官婉兒假如也聽不懂,太后常常是寬懷一笑,賞些銀子讓他下去,趕千里之路來洛陽也夠辛苦他了。

  武后對每一個上奏百姓都不以為怪,她對上官婉兒說如此聽政一為沙裡淘金二為垂詢民情,有許多臣相覺得我是在浪費時間,可是我其樂無窮,武后狹長美麗的眼睛望著她的又一個子民從紫宸殿退下,她說,那麼多的人來向我訴冤和告密。我知道了以前聞所未聞的許多事,那麼多的人就像沙子在我腳下攤開了,我可以找到我需要的金子。武后如願以償地發現了幾粒刺眼的金子,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人從無數入宮告密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唐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酷吏一派,人們回顧酷吏一派在武后的提攜下飛黃騰達的幾年光景,對那個老婦人的用人之道無不嘖嘖稱奇。據說武后特別欣賞索元禮那雙波斯人特有的猛虎般的眼睛,冷峻、殘忍而明亮,這是武后最為推崇的男兒的眼睛。索元禮原先自薦的目標是騾騎兵吏,因為他自信自己的騎術箭法舉世無雙。但武后說,朝中騎馬she箭的將吏並不缺少,你的眼睛該令亂臣賊子和雞鳴狗盜之徒望而生畏,你是一粒沙中之金,我擢升你為游擊將軍,掌管制獄之事,我相信你任此重職不會讓我失望。來自波斯的小販索元禮從紫宸殿下來便戴上了游擊將軍的七品官冕,三天以後索元禮在洛陽逮捕的異端分子已逾百餘人,洛陽百姓常常在街市上看見那個波斯人一身黑色披掛騎在白馬上,威風凜凜之中透出異域族人特有的殺氣,索元禮的馬後跟著他的黑衣游兵數十人,他們主要由洛陽街頭無所事事的無賴惡棍組成,他們把一些木枷在身的新囚押往北市的大獄,其吆喝聲斥罵聲威震洛陽的天空。有在朝衙供職的小吏指著白馬上的索元禮說,那波斯人最走運,皇太后向民間招賢納才看上的第一個人就是他,說話人的語氣中不乏艷羨和嫉妒,更多的或許就是迷惘。

  來俊臣的升官圖在洛陽百姓看來則幾乎是天方夜譚了。人們聽說來俊臣是個犯有搶劫罪的死囚犯,當皇太后下旨獎勵天下告密者的消息傳至牢獄時,來俊臣手撼鐵窗狂呼了一個晝夜,我要伸冤,我要告密,和州監獄的獄吏們懾於太后詔旨的威嚴,不知如何處置瘋狂的來俊臣,事情鬧到州刺史東平王李續那裡,李續覺再這個死囚犯很可笑,他說,他要見太后,就讓他去見吧,見過了就給我送回和州來,這個瘋子再怎麼鬧都是斬首的下場。

  東平王李續萬萬沒想到來俊臣一去不返,不久押送來俊臣赴洛陽的獄吏回和州通報,來俊臣被太后封了八品官留在司刑寺任職了,李續啞口無言,恍恍惚惚扇了自己一記耳光。是來俊臣的死囚身份引起了洛陽宮皇太后的注意。來俊臣在武后面前伶牙俐齒地洗刷了他的搶劫罪名,而且將話鋒直刺東平王李續在和州一帶的苛政統治。來俊臣言之鑿鑿,他似乎看見簾後那個婦人已經把一根救命稻糙伸過來了。武后對她擢升死囚來俊臣為朝吏的驚人之舉作過多種解釋,她說,我喜歡他的不卑不亢和無畏之心,索元禮像猛虎,來俊臣則像蛇蠍,朝廷也需要幾條咬人的蛇,蛇多蟲就少了。有時候武后卻說,我只是喜歡他的相貌,還有一口好聽的長安官話。最可信的解釋或許是武后有一次召見來俊臣時的說法,為什麼不能提升死囚為官?武后像是自語,也像是對來俊臣所說,我把一個人從屠刀下解救出來,他自然會永遠效忠於我。至於孟州河陽縣令周興的一步登天則是他冒險成功的結果,身為縣官的周興按詔旨不可往四色銅箱內投書,但是周興自顧把洋洋萬言的評論刑獄的文章投進了銅箱,事遂人願,皇太后武照認定河陽縣令是她尋覓的又一粒金子,周興沒有被治罪,反被武后特赦加官,與索元禮、來俊臣一起共掌制獄事宜。河陽縣的百姓深諳周興的人品才幹,聞知周興加官洛陽的消息後,便有人褒貶莫明地感嘆道,英雄總算有了用武之地。垂拱二年的春夏之交,皇太后武照在會見了近萬名告密百姓之後終於感到了疲憊和厭倦,席捲大唐方圓天下的告密浪cháo漸漸平息了,當朝吏們在城鎮鄉路貼出停止入宮謁見皇太后的布告時,仍有數千名前往洛陽告密的百姓滯留在東西南北的驛路上,那些人沒有及時乘上皇太后武照駕駛的幸運之車。而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人已經在那輛金車上初試身手呼風喚雨,他們聯袂創造了一個恐怖而輝煌的酷吏時代。洛陽宮裡春花亂飛,牡丹競艷處有蛺蝶與蜜蜂輕掠而過,樓台水榭上有樂工手執箜篌練習新曲,深宮中的春宵美景總是挾帶著某種甜酸之氣,巡夜的宮監們經過皇太后武照的寢殿時總是繞路而行。他們知道白馬寺的和尚薛懷義幾乎每夜都與太后相伴於繡榻之上,木工們最近趕製的七尺大榻無疑就是為這樣的春夜準備的。

  武后的情事是一樹遲開的桂花,年屆六旬之際才變得馥郁芬芳,薛懷義作為老婦人的床第寵兒,對於她日見滋潤的容顏肌膚讚嘆不已,他發現老婦人在鴛鴦之娛中猶如少女般的痴迷而嫵媚,她用一隻光滑而幽香撲鼻的紫檀木球噙於口中,是用它遏止歡樂的呻吟或者只是一個隱秘的習慣?薛懷義不禁對老婦人從前的禁宮之夜想入非非,不管怎樣,他意識到太后武照如今是枯木逢春,而他自己恰恰是她的一帖回春之藥。但是恃寵驕橫的薛懷義有一天被尚書左仆she蘇良嗣打了。他與蘇良嗣在宮門口狹路相遇,互相都不肯讓路,他以為蘇良嗣會像旁人一樣對他謙讓三分,但蘇良嗣卻突然怒吼起來,把這個骯髒小人攆出宮去,蘇良嗣先動手推了薛懷義,旁邊的剛下早朝的朝臣們於是一哄而起,把薛懷義拳打腳踢地轟出了宮門。薛懷義狼狽而出時聽見身後響起了一聲刺耳的笑罵,你那寶物不過是夜間一鳴而已,白天怎麼也敢耀武揚威的?武后是在第二天從薛懷義的怨訴中得知宮門口的這段小插曲的,她讓御醫為薛懷義背上的淤傷敷了絕藥,一點小傷無礙大事,武后愛憐地望著薛懷義,隨即話鋒一轉說,懷義你也不能太張狂了,皇宮南門歷來是臣相出入之門,哪裡是你和尚走得的?以後進出都走北門。

  上官婉兒站在旁邊掩袖竊笑,她想起不久前補闕官王求禮的一紙奏摺,奏摺要求為頻繁出入宮中的薛懷義閹割去勢,以免敗亂後宮聖潔之地,她記得武后看見這紙諫奏後開懷大笑,武后說,這個王求禮真是少見多怪,自古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人,我孀居多年連一個和尚都養不得嗎?武后笑著撕碎了王求禮的奏摺,臉上燦若紅桃。上官婉兒懂得雲雨歡愛在武后遲暮之年彌足珍貴,但她也深信武后將對薛懷義的委屈一笑了之,所有的枕邊男人都會成為這個非凡婦人的玩偶,僅此而已。被宮人們藏藏匿匿的深宮情事往往像紅杏出牆,最終暴露於世人好奇的目光下。太子舍人郝象賢被家僮密告有謀反之言,步步高升的秋官侍郎周興便毫不留情地把郝象賢送上了刑場,誰也沒有料到郝象賢臨刑前向圍觀的市民百姓的訣言竟然直指皇太后武照的宮闈私情,你們記住了,洛陽宮裡的皇太后不是你們的國母,她是個春心放蕩的大yín婦,你們為什麼看不見馮小寶耍捧賣藥了?他讓皇太后召進後宮繡床上去啦。郝象賢的喊叫聲嘶啞而狂亂,令刑場一片譁然,刑吏們於是慌慌張張地撲上去掐住其喉部,匆忙砍下了郝象賢的人頭。武后聞知郝象賢臨刑鬧事後再也無法保持她的寬容氣度,狂怒的老婦人下令在洛陽鬧市肢解郝象賢的屍首,並且挖開郝家祖墳燒毀其祖宗的白骨,然後就是抄家滅籍,郝象賢的家人在流放嶺南途中被一一誅殺乾淨。憤怒的情緒一旦宣洩了,武后復歸冷靜,她召來刑部的官員責問他們,郝象賢那樣的狂徒死犯怎麼可以讓他張口胡言?你們不會用東西塞住他的嘴嗎?郝象賢的事且讓它過去,以後死囚臨刑一律含枚禁聲。刑部官員們對太后的智策交口稱讚,於是死囚含枚臨刑的方法為大唐歷代所沿用,直至數百年以後。垂拱四年又是多事之年。

  這一年千餘名工匠拆毀了洛陽宮雄壯華麗的正殿乾元殿,在一陣沉悶的巨響過後許多前朝老臣推窗凝望霧土飛揚的皇城,他們知道皇太后武照已經動手將乾元殿擴建為明堂,舊殿新堂交替之間,一個輝煌的李姓時代行將黯淡,而皇太后武照所夢想的周朝之天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四月里武承嗣向他尊貴的姑母皇太后獻上了一塊白石,白石狀如玉盤,沿石紋之線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篆字,武后手捧白石仔細端詳,正如武承嗣事先所料想的那樣,皇太后的眼睛立刻she出一種欣喜之光。

  瑞石從何找來?洛水之濱,是洛水人唐同秦無意拾得的。石上的文字是誰刻的?

  絕非凡人手筆,想是出自天工神斧。 李貞父子舉兵使眾多李姓皇族受到株連而遭滅頂之災,而光宅元年李敬業之亂的餘波則遺害於朝衙之中,李敬業的兄弟李敬真在死牢里突然供出一串叛亂同謀的名單,其中有宰相張光輔、張嗣明、秋官尚書張楚金、陝州刺史郭正一、鳳閣侍郎元萬頃,甚至還有剿滅李敬業的功臣洛陽令魏元忠的名字。令人費解的是秋官尚書張楚金和洛陽令魏元忠的遭際。張楚金作為刑部首腦被死囚李敬真一石擲於井中,其荒誕使輿論譁然,人們無不肯定是秋官侍郎周興借死囚之手搬走他在刑部的攔路石,死囚咬人往往是隨意的不可理喻的,借刀殺人卻是秋官侍郎周興向上爬的技巧,至於洛陽令魏元忠的被誣,則是死囚對仇家魏元忠最惡毒的報復而已,瘋狂的死囚往往喜歡把他們的天敵冤家一起挾往地獄,尤其是在這樣的黑白是非無人評說的恐怖時代,一張嘴一句話可以輕鬆地把一個人送往刑場。周興把持的刑部大堂已成閻王殿,洛陽宮的武后是否明察秋毫?這是一個曖昧不清的問題。有朝臣斗膽諫奏武后苛政殘刑的危害,武后對奏文不置可否,上官婉兒記得武后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苛政總是要殺人的,殺人不一定就是苛政。但是武后在張楚金、郭正一、元萬頃和魏元忠頭臨斬刑那天下了特赦聖旨,當鳳閣舍人王隱客奉旨拍馬趕到刑場時,圍觀百姓歡聲雷動,四名囚犯於狂喜中高呼皇太后萬歲,人們都記得是皇太后開恩令魏元忠等四名朝臣免於一死。那天洛陽下著霏霏細雨,王隱客來到刑場時陰晦的天空豁然晴朗,一道彩虹奇蹟般地橫跨天穹,忠厚而迷信的洛陽百姓說那是皇太后武照的化身,漫漫皇恩洗濯了天空,虹橋恰恰是賜於四名罪臣的再生之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