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七殺劍,果真是故人之徒。」不知僧搖頭輕嘆,「可惜你的劍路走窄了。」
同樣一句話,陳秋的師父枯葉老人也曾說過,此刻卻有莫大恐怖在心中蔓延,他握緊劍柄,無暇分給旁人半個眼神,又挺劍攻向不知僧。
應如是在旁看去,陳秋的劍勢凌厲狠絕而不失變幻,配合那詭譎的身法,如附骨之疽般緊纏不放,但不知僧內勁之強,世所罕見,他一劍未就,合該抽身疾退,強自出手只能落入下風,無影劍很快為一雙空手拿捏於方寸之間,進退兩難。
如他所料,交手半百回合,陳秋的右腕已被鎖住,三屍寒毒透體而入,由少沖穴逆沖至極泉穴,貫通手少陰心經,剎那間氣血冷凝,內勁一滯,整個人好似掉進冰窟,鬢角、發間乃至眉睫都浮現白霜,連吸入的空氣都在肺腑間結了冰!
陽極生陰,陰極轉陽,裴霽才初入此境,不知僧已運轉如意,當真驚世駭俗!
陳秋一時不察,被三屍寒毒侵入內體,身軀先是顫抖,旋即僵硬難動,眼睜睜地看著手中的劍被不知僧奪下,借光打量片刻,緩緩道:「你的劍法殺氣太重,做不到收放自如,就算能藉助外物彌補空缺,也是落了下乘,留之不過辱沒先人。」
說罷,他伸出兩根手指夾住劍刃,只聽一聲清脆的裂響,那削金斷玉不在話下的無影劍就此折為兩截,陳秋面上血色盡失,如被折去了半條性命,他想要嘶聲悲呼,聲音已被凍在喉中,全身上下唯有眼珠尚能顫動。
不知僧暫將陳秋冰封於此,未及回身,已有一道冷嘲之聲破空劃來:「王清榮王前輩慘遭任天祈暗算而死,根由還在你身,何必作惺惺之態?」
這廂交手兔起鶻落,那邊的岳憐青也未能走脫,應如是身形一閃,便將他的去路截住,勉強過了幾招,左手脈門已被握住,絲毫掙脫不得,忽聽遠處傳來破空之聲,竟有煙花在夜幕中炸開,醒目非常。
雨雲舉而不散,風聲呼呼未絕,四下里又響起了陣陣鈴音,應如是單手壓制著岳憐青,回身看向旁側山路,數道人影如鬼魅般縱掠而來,俱是黑袍打扮。
當先的是一男一女,頭戴狗頭羊角的靈巫面具,手中搖著銅鈴,面容都隱藏在兜帽陰影下,只露出陰鷙銳利的眼睛,其餘人未有遮面,膚色青灰,雙目發紅,幾乎沒有活氣,但行動迅捷,反應無誤,比之碧游鎮裡那些屍人還要可怖。
看清了來者,應如是呼吸微滯,無端有種陰冷又粘稠的惡感爬上脊背,心中那一絲僥倖在事實面前如鏡花水月般被擊得粉碎——
沿途遇襲的四個夜梟衛據點,還有那幾樁滅門案,皆是出自不知僧之手。
兀自掙扎的岳憐青也是一頓,驀地扭過頭,睚眥欲裂地道:「老賊,好狠毒!」
手上寒氣散去,不知僧合十道:「勝負無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近些年局勢動盪,朝野上下離心離德,民間亦怨聲載道,各路反燕人馬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早在青龍灣沉船案發生時,不知僧已料定蟄伏四年的護生劍逆黨將要由暗轉明,而天下大事必得師出有名,否則名不成則言不順,事亦難成。
眼看那些黑袍人飛快逼近,包在手帕里的半片指甲還隨身收著,此刻像是活了過來,隔衣抓撓應如是的軀體,正當他晃神時,岳憐青趁機狠狠咬上了他右手。
劇痛傳來,應如是立時回神,但見手背上鮮血淋漓,眉也未皺,使了個巧勁將人掀翻在地,岳憐青順勢一滾,啐了口血沫,嘶聲問道:「我阿姊呢?」
陸歸荑是追著滅門案的兇手而去,出了錦城便斷絕音訊,岳憐青嘴上不言,心中時時擔憂,而今看到這幫屍人,驚怒憤恨之餘,恐懼也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不知僧目不旁視地朝這邊走來,倒是那對男女相視一眼,屍人們將岳憐青圍住,一樣物什也被扔到地上,正是陸歸荑那把鐵梨木琵琶,弦斷身裂,已然毀壞。
認出此物,岳憐青渾身劇震,跪倒在地,只聽那男巫對不知僧稟告道:「李公,我等奉令行事,凡有阻礙之人,皆已毀屍滅跡,當中有個擅使暗器的女子,身上揣著夜梟令牌,本欲放她一馬,但她從錦城追到宿州,只得殺了。」
不知僧已站在應如是身旁,輕描淡寫地道:「料理乾淨就好。」
短短六個字,落在岳憐青耳里不啻剜心,他死死咬住牙關,抱起那把破琵琶站直了身,強撐著不在仇敵面前露出軟弱之態,應如是也面色微變,血肉模糊的右手在袖裡無聲攥緊,忽聽不知僧問道:「元空你說,該當如何處置此子呢?」
護生劍主人之謎是岳憐青身上最大的價值,而今真相揭曉,羅網收束,若為拷問逆黨情報而留其活命,實無必要,養虎為患這種事做一次就夠了。
岳憐青冷笑,對應如是道:「我們看走了眼,當中還出了叛徒,著實讓人痛心,可今日來此的,無不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不著你假慈悲,也不必白費功夫了。」
鈴聲一響,兩個屍人越眾而出,擰脫岳憐青雙臂關節,將其壓回泥水中,而他毫無畏懼,痛斥道:「人鬼有別,公道在心!沒了護生劍,天下有志之士亦可化碧血為青鋒,殺盡偽朝鷹犬!就算我先下陰曹,也在閻羅殿上為爾等起鍋燒油!」
女巫忙抬腳踏在他背上,勁力猛吐,岳憐青胸中氣血急翻,再也說不出話來。
應如是面無血色,好似被施了定身法一般不言不動,唯有袖裡的手還在顫抖。
不知僧淡淡道:「以少年之身參與謀逆大事,骨氣委實可嘉,就是聒噪了些。」
一旁的男巫會意,當即有屍人抽刀斬向岳憐青後頸,卻見素影飛閃,那刀鋒在及身之前被一截袖擺捲住,猛地向上拽去,擰為麻花形狀。
應如是的出手在不知僧意料之內,他神情未變,只睨了自己的大弟子一眼。
躬身再拜,應如是道:「師父,您破障在即,此子有解危之法,暫且殺不得。」
說著便將岳憐青在碧游鎮裡施針救治裴霽的始末扼要講來,不知僧果然有所動容,對上少年滿含憎恨的眼眸,搖頭道:「他恨不能生啖你我,留也無用。」
應如是卻道:「對付骨頭硬的人,威逼利誘俱都無用,其弱點在於心軟,陸歸荑若還活著,可算一道軟肋,她雖死,樂州無憂巷內尚有手足數十。」
此言一出,已屏息等死的岳憐青猛睜雙眼,嘶吼道:「狗賊!你佛口蛇心、喪盡天良、無恥之尤!枉你披上人皮,你這倀鬼,你不得好死!」
聲聲泣血,字字誅心,應如是恍若未聞,那張臉也是冰冷無情的,不知僧垂眸凝視他許久,笑意漫入眼底,頷首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今夜身在蒼山的護生劍逆黨共有三十餘人,個個都是好手,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行動不久便讓屍人打了個措手不及,目下隊伍分散,各自陷入苦戰。
不知僧著男巫率一隊屍人奔去地藏廟捉拿裴霽,又將陳秋和岳憐青交給女巫看守,與應如是踏過小河石橋,從枯梅路穿出,步入那座孤寂小亭。
應如是離開這裡已有數月,當初被裴霽劈斷的老樹竟長出點點綠芽,忍不住伸手撫摸,只感生命如此脆弱,卻又無比堅強。
亭中點了燈,不知僧拂衣坐下,對應如是和顏悅色地道:「手伸出來。」
那雙手白淨修長,像是文人才會有的手,可惜指掌有繭,還有傷痕縱橫其上,不知僧從懷裡取出一盒藥,親自為他塗上,膏體微涼,很快化為藥液,疼痛立減。
不知僧如同一位老父,有些心疼地道:「你這四年過得很不容易啊。」
應如是鼻子微酸,道:「好人是要比壞人難做的。」
「你做壞人時不覺開心,當了好人也未曾釋懷,自然是處處為難。」不知僧嘆息一聲,「你啊,從小就是個擰巴性子,跟你師弟不一樣,他素來及時行樂,想發脾氣便發,想做什麼便做,哪怕處境艱難,也得讓別人更不痛快。」
語聲微頓,他又道:「所以,為師讓你來做翠微亭的主人。」
本朝得位不正,哪怕手段用盡,也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姜定坤登基後未嘗沒想過當一個仁君,但這朝堂不由他一個人說了算,那些個世家門閥、功勳貴族吃得滿嘴流油,怎會將腹中肥肉還給下民?不知僧心裡清楚,這個朝廷是從裡到外的腐爛,即便姜定坤沒有死於護生劍下,不消二十年,天下也將生變。
不知僧從袖裡抽出一紙經文,赫然是應如是當日贈給瞎老丐的手抄《金剛經》。
為免走漏風聲,師徒倆在這四年裡通信不多,若非裴霽相逼,應如是不會在那時踏足開平,而他既然去了,必須知會師父,故藉機行事。
「當年讓你為自己再起一名,手邊經文萬千,你就挑中了這篇。」手指輕點紙張,不知僧道,「當年為師親去水牢將你帶出,問過你三句話,可還記得?」
同樣一句話,陳秋的師父枯葉老人也曾說過,此刻卻有莫大恐怖在心中蔓延,他握緊劍柄,無暇分給旁人半個眼神,又挺劍攻向不知僧。
應如是在旁看去,陳秋的劍勢凌厲狠絕而不失變幻,配合那詭譎的身法,如附骨之疽般緊纏不放,但不知僧內勁之強,世所罕見,他一劍未就,合該抽身疾退,強自出手只能落入下風,無影劍很快為一雙空手拿捏於方寸之間,進退兩難。
如他所料,交手半百回合,陳秋的右腕已被鎖住,三屍寒毒透體而入,由少沖穴逆沖至極泉穴,貫通手少陰心經,剎那間氣血冷凝,內勁一滯,整個人好似掉進冰窟,鬢角、發間乃至眉睫都浮現白霜,連吸入的空氣都在肺腑間結了冰!
陽極生陰,陰極轉陽,裴霽才初入此境,不知僧已運轉如意,當真驚世駭俗!
陳秋一時不察,被三屍寒毒侵入內體,身軀先是顫抖,旋即僵硬難動,眼睜睜地看著手中的劍被不知僧奪下,借光打量片刻,緩緩道:「你的劍法殺氣太重,做不到收放自如,就算能藉助外物彌補空缺,也是落了下乘,留之不過辱沒先人。」
說罷,他伸出兩根手指夾住劍刃,只聽一聲清脆的裂響,那削金斷玉不在話下的無影劍就此折為兩截,陳秋面上血色盡失,如被折去了半條性命,他想要嘶聲悲呼,聲音已被凍在喉中,全身上下唯有眼珠尚能顫動。
不知僧暫將陳秋冰封於此,未及回身,已有一道冷嘲之聲破空劃來:「王清榮王前輩慘遭任天祈暗算而死,根由還在你身,何必作惺惺之態?」
這廂交手兔起鶻落,那邊的岳憐青也未能走脫,應如是身形一閃,便將他的去路截住,勉強過了幾招,左手脈門已被握住,絲毫掙脫不得,忽聽遠處傳來破空之聲,竟有煙花在夜幕中炸開,醒目非常。
雨雲舉而不散,風聲呼呼未絕,四下里又響起了陣陣鈴音,應如是單手壓制著岳憐青,回身看向旁側山路,數道人影如鬼魅般縱掠而來,俱是黑袍打扮。
當先的是一男一女,頭戴狗頭羊角的靈巫面具,手中搖著銅鈴,面容都隱藏在兜帽陰影下,只露出陰鷙銳利的眼睛,其餘人未有遮面,膚色青灰,雙目發紅,幾乎沒有活氣,但行動迅捷,反應無誤,比之碧游鎮裡那些屍人還要可怖。
看清了來者,應如是呼吸微滯,無端有種陰冷又粘稠的惡感爬上脊背,心中那一絲僥倖在事實面前如鏡花水月般被擊得粉碎——
沿途遇襲的四個夜梟衛據點,還有那幾樁滅門案,皆是出自不知僧之手。
兀自掙扎的岳憐青也是一頓,驀地扭過頭,睚眥欲裂地道:「老賊,好狠毒!」
手上寒氣散去,不知僧合十道:「勝負無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
近些年局勢動盪,朝野上下離心離德,民間亦怨聲載道,各路反燕人馬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早在青龍灣沉船案發生時,不知僧已料定蟄伏四年的護生劍逆黨將要由暗轉明,而天下大事必得師出有名,否則名不成則言不順,事亦難成。
眼看那些黑袍人飛快逼近,包在手帕里的半片指甲還隨身收著,此刻像是活了過來,隔衣抓撓應如是的軀體,正當他晃神時,岳憐青趁機狠狠咬上了他右手。
劇痛傳來,應如是立時回神,但見手背上鮮血淋漓,眉也未皺,使了個巧勁將人掀翻在地,岳憐青順勢一滾,啐了口血沫,嘶聲問道:「我阿姊呢?」
陸歸荑是追著滅門案的兇手而去,出了錦城便斷絕音訊,岳憐青嘴上不言,心中時時擔憂,而今看到這幫屍人,驚怒憤恨之餘,恐懼也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不知僧目不旁視地朝這邊走來,倒是那對男女相視一眼,屍人們將岳憐青圍住,一樣物什也被扔到地上,正是陸歸荑那把鐵梨木琵琶,弦斷身裂,已然毀壞。
認出此物,岳憐青渾身劇震,跪倒在地,只聽那男巫對不知僧稟告道:「李公,我等奉令行事,凡有阻礙之人,皆已毀屍滅跡,當中有個擅使暗器的女子,身上揣著夜梟令牌,本欲放她一馬,但她從錦城追到宿州,只得殺了。」
不知僧已站在應如是身旁,輕描淡寫地道:「料理乾淨就好。」
短短六個字,落在岳憐青耳里不啻剜心,他死死咬住牙關,抱起那把破琵琶站直了身,強撐著不在仇敵面前露出軟弱之態,應如是也面色微變,血肉模糊的右手在袖裡無聲攥緊,忽聽不知僧問道:「元空你說,該當如何處置此子呢?」
護生劍主人之謎是岳憐青身上最大的價值,而今真相揭曉,羅網收束,若為拷問逆黨情報而留其活命,實無必要,養虎為患這種事做一次就夠了。
岳憐青冷笑,對應如是道:「我們看走了眼,當中還出了叛徒,著實讓人痛心,可今日來此的,無不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不著你假慈悲,也不必白費功夫了。」
鈴聲一響,兩個屍人越眾而出,擰脫岳憐青雙臂關節,將其壓回泥水中,而他毫無畏懼,痛斥道:「人鬼有別,公道在心!沒了護生劍,天下有志之士亦可化碧血為青鋒,殺盡偽朝鷹犬!就算我先下陰曹,也在閻羅殿上為爾等起鍋燒油!」
女巫忙抬腳踏在他背上,勁力猛吐,岳憐青胸中氣血急翻,再也說不出話來。
應如是面無血色,好似被施了定身法一般不言不動,唯有袖裡的手還在顫抖。
不知僧淡淡道:「以少年之身參與謀逆大事,骨氣委實可嘉,就是聒噪了些。」
一旁的男巫會意,當即有屍人抽刀斬向岳憐青後頸,卻見素影飛閃,那刀鋒在及身之前被一截袖擺捲住,猛地向上拽去,擰為麻花形狀。
應如是的出手在不知僧意料之內,他神情未變,只睨了自己的大弟子一眼。
躬身再拜,應如是道:「師父,您破障在即,此子有解危之法,暫且殺不得。」
說著便將岳憐青在碧游鎮裡施針救治裴霽的始末扼要講來,不知僧果然有所動容,對上少年滿含憎恨的眼眸,搖頭道:「他恨不能生啖你我,留也無用。」
應如是卻道:「對付骨頭硬的人,威逼利誘俱都無用,其弱點在於心軟,陸歸荑若還活著,可算一道軟肋,她雖死,樂州無憂巷內尚有手足數十。」
此言一出,已屏息等死的岳憐青猛睜雙眼,嘶吼道:「狗賊!你佛口蛇心、喪盡天良、無恥之尤!枉你披上人皮,你這倀鬼,你不得好死!」
聲聲泣血,字字誅心,應如是恍若未聞,那張臉也是冰冷無情的,不知僧垂眸凝視他許久,笑意漫入眼底,頷首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今夜身在蒼山的護生劍逆黨共有三十餘人,個個都是好手,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行動不久便讓屍人打了個措手不及,目下隊伍分散,各自陷入苦戰。
不知僧著男巫率一隊屍人奔去地藏廟捉拿裴霽,又將陳秋和岳憐青交給女巫看守,與應如是踏過小河石橋,從枯梅路穿出,步入那座孤寂小亭。
應如是離開這裡已有數月,當初被裴霽劈斷的老樹竟長出點點綠芽,忍不住伸手撫摸,只感生命如此脆弱,卻又無比堅強。
亭中點了燈,不知僧拂衣坐下,對應如是和顏悅色地道:「手伸出來。」
那雙手白淨修長,像是文人才會有的手,可惜指掌有繭,還有傷痕縱橫其上,不知僧從懷裡取出一盒藥,親自為他塗上,膏體微涼,很快化為藥液,疼痛立減。
不知僧如同一位老父,有些心疼地道:「你這四年過得很不容易啊。」
應如是鼻子微酸,道:「好人是要比壞人難做的。」
「你做壞人時不覺開心,當了好人也未曾釋懷,自然是處處為難。」不知僧嘆息一聲,「你啊,從小就是個擰巴性子,跟你師弟不一樣,他素來及時行樂,想發脾氣便發,想做什麼便做,哪怕處境艱難,也得讓別人更不痛快。」
語聲微頓,他又道:「所以,為師讓你來做翠微亭的主人。」
本朝得位不正,哪怕手段用盡,也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姜定坤登基後未嘗沒想過當一個仁君,但這朝堂不由他一個人說了算,那些個世家門閥、功勳貴族吃得滿嘴流油,怎會將腹中肥肉還給下民?不知僧心裡清楚,這個朝廷是從裡到外的腐爛,即便姜定坤沒有死於護生劍下,不消二十年,天下也將生變。
不知僧從袖裡抽出一紙經文,赫然是應如是當日贈給瞎老丐的手抄《金剛經》。
為免走漏風聲,師徒倆在這四年裡通信不多,若非裴霽相逼,應如是不會在那時踏足開平,而他既然去了,必須知會師父,故藉機行事。
「當年讓你為自己再起一名,手邊經文萬千,你就挑中了這篇。」手指輕點紙張,不知僧道,「當年為師親去水牢將你帶出,問過你三句話,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