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一旁的陳秋不禁發出冷笑,道:「我若早知是他,絕不敢以性命相托。」
裴霽背叛一清宮的事,對他們這些局中人而言並非秘密,身為枯葉老人之徒,陳秋憎恨辜負任天祈,也認為裴霽與其無甚區別,故不能理解岳憐青對裴霽的信任從何而來,既是血海深仇,合該不死不休。
岳憐青面色蒼白,雙手痙攣了幾下,喃喃道:「我恨他也不是假的。」
應如是忽然明白了什麼,好似有重錘狠狠砸在胸膛上,肋骨生疼,心臟劇顫。
兜兜轉轉,布局連環,還在關鍵時刻摘開了閒雜之人,獨留他們幾個糾纏對峙,一次次生死抉擇,一次次懷疑試探,被陰雲迷霧籠罩的山巒總算顯出真面目。
他們要為護生劍找到真正的主人。
「……為什麼是我?」短短五個字,卻耗盡了應如是全身的氣力。
恍惚間,他又想起那晚在明心堂里,陸歸荑單膝跪在面前,桌上放著重要的物證匣,該說不愧是姐弟麼?當時她的面上之色、言下之意,與岳憐青一般無二。
陸歸荑盼他重掌無咎刀,岳憐青望他執持護生劍,他們都想要他取代裴霽,亦或許連裴霽也默許了這一切,但沒有人在乎他是怎麼想的。
應如是突然發笑,肩膀微顫,胸膛炸開難忍劇痛,有血水從左掌紗布下洇出。
陳秋從笑聲中聽出了幾分尖刻,也打心底里覺得這事難成,但他一言不發,岳憐青也沒有笑,平靜而鎮定地道:「因為你是翠微亭主人,因為你對夜梟衛知根知底,因為你棄惡從善活人無數,還有……裴霽他選擇了你。」
這句話像是一把劍,穿過了過往的歲月光陰,直直刺入應如是的心底。
一路同行,處處試探,那些他自以為瞞過了裴霽的事情,盡在其掌控之中。
「他親口與我說過,若非受過我爹娘的大恩,一定會真心投效偽朝。」岳憐青喃喃道,「一劍抵一命,打從姜賊身死之日,我就等著他反戈內攻……四年了。」
無論初衷為何,裴霽在這路上走得太遠、爬得太高,回頭便要摔得粉身碎骨。
因此,他不能做護生劍之主,也沒想走正途當個好人,同應如是說過的話不乏肺腑之言,裴霽可以死在山巔,不能爛在泥里。
在這一瞬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已在應如是心中拼出全貌,八年前藏鋒入鞘的寶劍,也於今夜破匣刺目,那些個疑雲迷霧、是非恩怨,皆如紙上字行,只消他點下頭,便要就此翻篇,餘下諸多空白,留待各行其道之人從頭書寫。
夜已過半,幽冥肆意侵蝕人間,陳秋吹燃火摺子,借這一點微光照亮周遭,岳憐青為半乾衣物凍得不輕,寒邪似有捲土重來之勢,卻還不改注目,靜待回音。
應如是整個人幾乎融進了陰影,他望著那豆大的火光,視線卻被黑暗占據。
要做出決定並不容易,但在數息之後,風生平地,應如是微一欠身,開口道:「諸位拳拳之意,恕在下擔待不起。」
說罷,他走向有些焦躁不安的馬匹,身後又傳來一道冷語:「可是因為令師?」
不知僧再怎樣罪業深重,他仍為李元空的師父,應如是這一沉默勝卻千言萬語,岳憐青暗嘆,老話常說「大義滅親」,但要設身處地,能有幾人狠得下心?
應如是若能如此薄情,縱使令人欽佩,也不敢信他憐憫弱小,何談執劍護生?
「師恩如海,實難辜負,我等亦不願強求為難,但……」頓了下,岳憐青雙眼微眯,「天理昭昭,命數有定,而今他大限將至,望君慎思。」
去拽韁繩的手驀地滯住,應如是回過頭來,眼中又是讓人心悸的冷冽之色。
「裴霽遭受反噬時,你也說過類似的話。」他逼視著岳憐青,「一門有著致命缺陷的武功不堪為『無上心法』,三屍破障究竟藏有什麼玄機?」
剎那間,風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如同千刀萬劍林立在側,岳憐青面白如紙,卻是毫無懼意地道:「有些事避也無用,若不能做出抉擇,也恕我不能告知你。」
冷風霎時迫近,陳秋臉色倏變,反手將火摺子戳向岳憐青面門,堪堪點在突兀攻來的一隻手上,應如是斜身微晃,迫至其側,屈指向岳憐青肩頭抓去。
他身法太快,岳憐青不及看清,耳聞鏗鏘聲動,陳秋挺劍刺向應如是腰側,逼其自救以解同伴之危,卻見素影翻飛,以柔化剛,憑一截袖子卸去銳勁,心道不好,當即屈肘逆劍,於毫釐間攔下壓頂一掌,岳憐青心頭大震,疾步而退,怎料應如是翻腕一揮,將無影劍推向旁邊,左手捉隙攻出。
岳憐青腳下未定,右胸近肩處已傳來劇痛,咬牙向前一撲,無影劍也迴轉刺來,應如是掌拍指彈,七招連擊,勁力重疊反震,眨眼間招架十回,各自退開。
岳憐青被陳秋護在身後,尚且驚魂未定,忽聽他咬牙問道:「那是什麼?」
方才的火摺子落在了應如是手裡,他站在不遠處,左手的紗布被劍風絞碎,帶著點點猩紅散落在地,露出虎口裂傷和掌心黑紋,後者乍看只是顏色稍深的傷痕,但在火光下,幾乎占據了整片掌心的黑紋如有生命般蠕動,似細小活物在皮下遊走,周遭皮膚也失卻正常血色,隱隱發灰,連帶筋脈都變成了青黑色。
陳秋不曾見過這般詭異的黑紋,只覺頭皮發麻,岳憐青卻在一愣之後臉色大變,不敢置信地看著應如是,嘴唇翕動幾下,從牙縫裡擠出一聲慘笑,厲聲道:「不知僧!枉你為人師父,竟以煉屍之毒殘害弟子,不覺得羞恥麼?」
話甫盡,一道蒼老聲音響起:「老衲只給他一丸丹藥,用在誰身,任其自主。」
兩岸相隔數丈,人聲卻倏忽幾變,起頭尚遠,入尾已近,陳秋先是看向石橋,又見身側灰影閃動,橫劍一斬,破虛無實,那老者好似無處不在,聲音又從背後傳來,猶帶幾分嘆息:「痴兒,你為情義所誤,錯信於人了。」
陳秋頓感寒意陡生,回身看去,應如是身邊已多了一位灰衣僧人。
此僧身材中等,外貌平平,氣息更是圓轉如意,與那風中草葉、地上泥水一般無二,若非出聲在先,恐怕他步步走到面前,也難以察覺動靜。
似有晴空霹靂在胸中大震,陳秋雙眼怒睜,一時說不出話,只見應如是退開兩步,躬身道:「不肖弟子李元空,拜見師父!」
第一百七十八章
應如是這一拜下,久久沒有起身。
他已有四年未見師父了,上次前往開平,止步於外城小佛寺內,聽裴霽說不知僧一切安好,心下稍慰,不想今日會晤,驚覺師父蒼老得厲害。
金石尚不能永固,人又何談長生?可自從他拜入不知僧門下,師父就始終保持著中年人的外貌,後來轉修《三屍經》,得天材地寶溫養身軀,愈發顯得年輕,而今面須皆白,腰背佝僂,面上多了些許壽斑,皮肉也微有鬆弛。
這個讓朝野間無數人敬畏憎恨的老怪物,終於像是一位老人了。
只此一眼,應如是便知裴霽接到的那封密信不盡為虛,不知僧於數日前召集光明寺眾僧,宣布封鎖藏經樓,不寢不食不見人,是要閉死關,為破障做準備。
然而,就在急報傳出開平當日,又一道灰影沖天而起,暮雲帶著不知僧的親筆信越過重山遠水,幾乎與夜梟衛的飛書傳訊同時抵達碧游鎮,送至應如是手中。
竹筒里有一張字條和一粒用蠟封好的藥丸。
應如是打從那時就知道,師父料定此劫兇嫌,不肯留在開平坐以待斃,便是大限在即,也得先收了這張撒下四年的天羅地網。
「……你究竟在何時重歸於他?」岳憐青微帶顫抖的聲音隨風而至,「亦或者,『應如是』從來不曾存在,只是李元空套在身外的一層皮囊?」
應如是垂首無言,不知僧微微一笑,伸手將他托起,轉而對岳憐青道:「人非片面,善惡同心,我這徒兒既是李元空,亦為應如是,倒是小檀越你著相了。」
岳憐青的心如墮冰窟,忽被陳秋往身後推去,喝道:「跑!」
話音未落,無影劍已如索命厲鬼般破風撲去,陳秋的劍法專為暗殺伏擊而練,當下失卻先機,只求掩護岳憐青奪路逃生,是以這一劍拼卻全力,放棄了所有防守,比之流星趕月更快,霎時逼至不知僧面前!
不知僧眼帘微抬,窺出這一劍輕靈狠辣,全然不留餘地,下盤未移,上身微動,劍尖分明奔著胸口而去,卻從他腋下空門刺出。陳秋大駭,正要斜劈肩關,忽聽「叮」的一聲,不知僧屈指輕彈劍刃,如同錘擊雷震,陳秋只感掌心猛顫,手臂筋脈亦為之發麻,半邊身子竟動彈不得,跟著斜身撲出,堪堪避過蓋頂一抓。
幾根斷髮被風吹走,陳秋踉蹌退開,方覺一小股熱流從額角淌下,不知僧左手彎如龍爪,指尖猶帶點點血跡,險些將他的腦袋撕破,而應如是才直起身來。
裴霽背叛一清宮的事,對他們這些局中人而言並非秘密,身為枯葉老人之徒,陳秋憎恨辜負任天祈,也認為裴霽與其無甚區別,故不能理解岳憐青對裴霽的信任從何而來,既是血海深仇,合該不死不休。
岳憐青面色蒼白,雙手痙攣了幾下,喃喃道:「我恨他也不是假的。」
應如是忽然明白了什麼,好似有重錘狠狠砸在胸膛上,肋骨生疼,心臟劇顫。
兜兜轉轉,布局連環,還在關鍵時刻摘開了閒雜之人,獨留他們幾個糾纏對峙,一次次生死抉擇,一次次懷疑試探,被陰雲迷霧籠罩的山巒總算顯出真面目。
他們要為護生劍找到真正的主人。
「……為什麼是我?」短短五個字,卻耗盡了應如是全身的氣力。
恍惚間,他又想起那晚在明心堂里,陸歸荑單膝跪在面前,桌上放著重要的物證匣,該說不愧是姐弟麼?當時她的面上之色、言下之意,與岳憐青一般無二。
陸歸荑盼他重掌無咎刀,岳憐青望他執持護生劍,他們都想要他取代裴霽,亦或許連裴霽也默許了這一切,但沒有人在乎他是怎麼想的。
應如是突然發笑,肩膀微顫,胸膛炸開難忍劇痛,有血水從左掌紗布下洇出。
陳秋從笑聲中聽出了幾分尖刻,也打心底里覺得這事難成,但他一言不發,岳憐青也沒有笑,平靜而鎮定地道:「因為你是翠微亭主人,因為你對夜梟衛知根知底,因為你棄惡從善活人無數,還有……裴霽他選擇了你。」
這句話像是一把劍,穿過了過往的歲月光陰,直直刺入應如是的心底。
一路同行,處處試探,那些他自以為瞞過了裴霽的事情,盡在其掌控之中。
「他親口與我說過,若非受過我爹娘的大恩,一定會真心投效偽朝。」岳憐青喃喃道,「一劍抵一命,打從姜賊身死之日,我就等著他反戈內攻……四年了。」
無論初衷為何,裴霽在這路上走得太遠、爬得太高,回頭便要摔得粉身碎骨。
因此,他不能做護生劍之主,也沒想走正途當個好人,同應如是說過的話不乏肺腑之言,裴霽可以死在山巔,不能爛在泥里。
在這一瞬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已在應如是心中拼出全貌,八年前藏鋒入鞘的寶劍,也於今夜破匣刺目,那些個疑雲迷霧、是非恩怨,皆如紙上字行,只消他點下頭,便要就此翻篇,餘下諸多空白,留待各行其道之人從頭書寫。
夜已過半,幽冥肆意侵蝕人間,陳秋吹燃火摺子,借這一點微光照亮周遭,岳憐青為半乾衣物凍得不輕,寒邪似有捲土重來之勢,卻還不改注目,靜待回音。
應如是整個人幾乎融進了陰影,他望著那豆大的火光,視線卻被黑暗占據。
要做出決定並不容易,但在數息之後,風生平地,應如是微一欠身,開口道:「諸位拳拳之意,恕在下擔待不起。」
說罷,他走向有些焦躁不安的馬匹,身後又傳來一道冷語:「可是因為令師?」
不知僧再怎樣罪業深重,他仍為李元空的師父,應如是這一沉默勝卻千言萬語,岳憐青暗嘆,老話常說「大義滅親」,但要設身處地,能有幾人狠得下心?
應如是若能如此薄情,縱使令人欽佩,也不敢信他憐憫弱小,何談執劍護生?
「師恩如海,實難辜負,我等亦不願強求為難,但……」頓了下,岳憐青雙眼微眯,「天理昭昭,命數有定,而今他大限將至,望君慎思。」
去拽韁繩的手驀地滯住,應如是回過頭來,眼中又是讓人心悸的冷冽之色。
「裴霽遭受反噬時,你也說過類似的話。」他逼視著岳憐青,「一門有著致命缺陷的武功不堪為『無上心法』,三屍破障究竟藏有什麼玄機?」
剎那間,風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如同千刀萬劍林立在側,岳憐青面白如紙,卻是毫無懼意地道:「有些事避也無用,若不能做出抉擇,也恕我不能告知你。」
冷風霎時迫近,陳秋臉色倏變,反手將火摺子戳向岳憐青面門,堪堪點在突兀攻來的一隻手上,應如是斜身微晃,迫至其側,屈指向岳憐青肩頭抓去。
他身法太快,岳憐青不及看清,耳聞鏗鏘聲動,陳秋挺劍刺向應如是腰側,逼其自救以解同伴之危,卻見素影翻飛,以柔化剛,憑一截袖子卸去銳勁,心道不好,當即屈肘逆劍,於毫釐間攔下壓頂一掌,岳憐青心頭大震,疾步而退,怎料應如是翻腕一揮,將無影劍推向旁邊,左手捉隙攻出。
岳憐青腳下未定,右胸近肩處已傳來劇痛,咬牙向前一撲,無影劍也迴轉刺來,應如是掌拍指彈,七招連擊,勁力重疊反震,眨眼間招架十回,各自退開。
岳憐青被陳秋護在身後,尚且驚魂未定,忽聽他咬牙問道:「那是什麼?」
方才的火摺子落在了應如是手裡,他站在不遠處,左手的紗布被劍風絞碎,帶著點點猩紅散落在地,露出虎口裂傷和掌心黑紋,後者乍看只是顏色稍深的傷痕,但在火光下,幾乎占據了整片掌心的黑紋如有生命般蠕動,似細小活物在皮下遊走,周遭皮膚也失卻正常血色,隱隱發灰,連帶筋脈都變成了青黑色。
陳秋不曾見過這般詭異的黑紋,只覺頭皮發麻,岳憐青卻在一愣之後臉色大變,不敢置信地看著應如是,嘴唇翕動幾下,從牙縫裡擠出一聲慘笑,厲聲道:「不知僧!枉你為人師父,竟以煉屍之毒殘害弟子,不覺得羞恥麼?」
話甫盡,一道蒼老聲音響起:「老衲只給他一丸丹藥,用在誰身,任其自主。」
兩岸相隔數丈,人聲卻倏忽幾變,起頭尚遠,入尾已近,陳秋先是看向石橋,又見身側灰影閃動,橫劍一斬,破虛無實,那老者好似無處不在,聲音又從背後傳來,猶帶幾分嘆息:「痴兒,你為情義所誤,錯信於人了。」
陳秋頓感寒意陡生,回身看去,應如是身邊已多了一位灰衣僧人。
此僧身材中等,外貌平平,氣息更是圓轉如意,與那風中草葉、地上泥水一般無二,若非出聲在先,恐怕他步步走到面前,也難以察覺動靜。
似有晴空霹靂在胸中大震,陳秋雙眼怒睜,一時說不出話,只見應如是退開兩步,躬身道:「不肖弟子李元空,拜見師父!」
第一百七十八章
應如是這一拜下,久久沒有起身。
他已有四年未見師父了,上次前往開平,止步於外城小佛寺內,聽裴霽說不知僧一切安好,心下稍慰,不想今日會晤,驚覺師父蒼老得厲害。
金石尚不能永固,人又何談長生?可自從他拜入不知僧門下,師父就始終保持著中年人的外貌,後來轉修《三屍經》,得天材地寶溫養身軀,愈發顯得年輕,而今面須皆白,腰背佝僂,面上多了些許壽斑,皮肉也微有鬆弛。
這個讓朝野間無數人敬畏憎恨的老怪物,終於像是一位老人了。
只此一眼,應如是便知裴霽接到的那封密信不盡為虛,不知僧於數日前召集光明寺眾僧,宣布封鎖藏經樓,不寢不食不見人,是要閉死關,為破障做準備。
然而,就在急報傳出開平當日,又一道灰影沖天而起,暮雲帶著不知僧的親筆信越過重山遠水,幾乎與夜梟衛的飛書傳訊同時抵達碧游鎮,送至應如是手中。
竹筒里有一張字條和一粒用蠟封好的藥丸。
應如是打從那時就知道,師父料定此劫兇嫌,不肯留在開平坐以待斃,便是大限在即,也得先收了這張撒下四年的天羅地網。
「……你究竟在何時重歸於他?」岳憐青微帶顫抖的聲音隨風而至,「亦或者,『應如是』從來不曾存在,只是李元空套在身外的一層皮囊?」
應如是垂首無言,不知僧微微一笑,伸手將他托起,轉而對岳憐青道:「人非片面,善惡同心,我這徒兒既是李元空,亦為應如是,倒是小檀越你著相了。」
岳憐青的心如墮冰窟,忽被陳秋往身後推去,喝道:「跑!」
話音未落,無影劍已如索命厲鬼般破風撲去,陳秋的劍法專為暗殺伏擊而練,當下失卻先機,只求掩護岳憐青奪路逃生,是以這一劍拼卻全力,放棄了所有防守,比之流星趕月更快,霎時逼至不知僧面前!
不知僧眼帘微抬,窺出這一劍輕靈狠辣,全然不留餘地,下盤未移,上身微動,劍尖分明奔著胸口而去,卻從他腋下空門刺出。陳秋大駭,正要斜劈肩關,忽聽「叮」的一聲,不知僧屈指輕彈劍刃,如同錘擊雷震,陳秋只感掌心猛顫,手臂筋脈亦為之發麻,半邊身子竟動彈不得,跟著斜身撲出,堪堪避過蓋頂一抓。
幾根斷髮被風吹走,陳秋踉蹌退開,方覺一小股熱流從額角淌下,不知僧左手彎如龍爪,指尖猶帶點點血跡,險些將他的腦袋撕破,而應如是才直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