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應如是哭笑不得,他在蒼山苦修,哪來寶物相伴,怕的是裴霽將就不下,又給他甩臉色,這話當然沒有說出口。
拿定了主意,一行人不在城裡多做耽擱,更換好腳力,即刻出城。
裴霽說應如是乃烏鴉嘴,這回又教他料中。十二騎徹夜飛馳,趕在次日後晌進了蒼山地界,忽見天色大變,伴隨著呼呼風聲,粗大的雨點很快落了下來,如有神仙撒豆,打在身上噼啪作響,山川草木也在飛煙塵霧裡變得朦朧了。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們被阻在山路上,只得冒雨前行,夜梟衛當然不懼風雨,但岳憐青年歲尚輕,身子骨也弱些,昨夜已染風寒,不肯在敵人面前露了軟弱,強裝無事般撐到這裡,遭了一場風雨,當即發起熱來。
眼見他騎在馬上搖搖晃晃,應如是出手如電,搶在其墜馬之前將人撈過,手一探額頭,在這雨水中猶覺燙熱,頓時心道不好,對裴霽道:「先找個地方躲雨。」
裴霽不想會有這一茬,環顧四周不見片瓦,道:「將人交我,你到前頭帶路!」
應如是催馬在前,心念飛快轉動,翠微亭尚在前方幾十里外,小小一座亭子也容不下十來個人,自己棲身的山洞還要更遠,當下不便趕去,離得最近的幾戶人家都是老弱婦孺,貿然驚擾更不合適,遂道:「往東走,那邊有間小廟。」
值此關頭,裴霽管不了許多,扯下披風罩在岳憐青身上,兩腿一夾馬腹,隨他疾奔而去,武四娘等人忙是跟上,雨天裡馬蹄聲急,濺起水花無數。
雨越下越大,穹空電閃雷鳴,地上狂風大作,便是武林高手也被淋成了落湯雞,所幸躲雨的地方近在眼前,裴霽打眼一看,險些氣笑——果真是間小廟,占地不足十丈,外圍的院牆垮塌了大半,分明荒廢已久,好在小廟本身還算完整。
武四娘見門窗關的嚴嚴實實,隱約透出火光,悄聲道:「裡面有人。」
身後的夜梟衛都凝神戒備起來,應如是卻道:「雖是荒野之地,也在主道附近,若有行人旅客錯過宿頭,來此落腳也不稀奇。」
他率先下馬,孤身走到門前,抬手輕敲三下,朗聲道:「我等途徑此地,未料風急雨大,舍弟抱恙在身,可否行個方便?」
門從裡面抵上,先行來此之人顯然也聽見了外間動靜,小聲議論了幾句,撤去攔門棍,有個老者探出頭來,見得十來道人影立在眼前,身上還帶了兵器,不由嚇了一跳,下意識地關門,被應如是一掌抵住,紋絲難動。
他溫聲道:「老施主莫怕,我等也只是來避雨的,並非強人。」
在這一句話里,應如是已透過縫隙將裡面的情況看了個清楚,老者身後是一名手持攔門棍的中年男子,地上生了一堆火,有婦人攬著小女席地而坐,神色難掩慌張,腳邊還堆放著包袱,像是一家人。
說話聲傳到裴霽耳中,他抱著岳憐青大步上前,冷聲道:「何必囉嗦?倘若不肯讓開,破了門進去,將人丟出來就是了。」
此言一出,那老者臉皮微抽,心知不是他們的對手,只得將門打開,陪笑道:「郎君莫惱,都是避雨的過路人,怎好互相為難?小老兒手腳笨拙,快請進來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甚寬敞的小廟一下湧入十二個人,變得分外擁擠,那小女將將及笄年華,嚇得花容失色,險些驚叫出聲,被身邊婦人捂住了嘴,生怕得罪這些不速之客。
外面雨聲大作,狂風一刻不歇地拍打門窗,武四娘命人將這裡搜查一遍,未曾發現異常,便向裴霽頷首,又比劃了一個手勢,詢問是否要將這四人驅逐出去。
裴霽懷抱岳憐青,見這破地方連張供桌也沒有,若將人放在冷冰冰的地上,寒氣內侵,病情愈重,目光投向燃燒正旺的火堆,惜字如金地道:「讓開。」
一家四口自知力薄,唯有忍氣吞聲,乖乖收拾東西去了角落,裴霽見他們還算識趣,便向武四娘搖了搖頭,讓人就地取材弄出幾個墊子,把岳憐青放在上面,應如是很快拿來乾衣服給他們換了,伸手一摸額頭和腋下,又探脈搏,道:「你扶他坐好,我給他推拿幾下。」
當下缺醫少藥,裴霽也別無他法,只得依言而行,應如是拿起岳憐青的雙手,拇指橈側自腕向肘而推,此為「推三關」,穴性溫熱,推之發汗行氣,而後置於左右食中指間凹陷處,改用「二扇門」,揉三掐一,開腠理髮臟腑之汗。
如此推拿了一陣,岳憐青悠悠轉醒,氣喘汗出,已覺百脈和暢,比之先前鬆快許多,餘光掃見自己竟是靠在裴霽身上,生生咽下了那個「謝」字,嗆出斷斷續續的咳嗽聲,掙扎著要離他遠些。
冷笑一聲,裴霽順手將他推向應如是,獨占了整張墊子,毫不客氣地道:「看來是沒有燒糊塗,當我樂意讓你挨著麼?」
說話間,有風挾雨從門縫間擠了進來,揚起懸掛在前的破爛經幡,他餘光掃見,那座上神像是泥塑的,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可惜整體古舊不堪,積灰甚厚,彩繪也掉得七七八八,不知在此立了多少年。
雖為不知僧的徒弟,但裴霽不信神佛,自是認不出來,隨口問道:「這是誰?」
應如是一手攬住險些摔倒的岳憐青,頭也不回地道:「是地藏王菩薩。」
裴霽微怔,旋即想起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遲疑道:「我曾聽說,地藏王度化的是地獄眾鬼,故而活人不得擅入地藏廟?」
擠坐在牆角的一家四口正偷眼打量他們,不想聽見了這句話,再看那尊神像,頓時覺出幾分陰森來,應如是卻苦笑一聲,搖頭道:「此言偏頗不實。地藏王菩薩歷經累世修行,早已功德具足,但他發願普度眾生,甘入地獄超度亡魂,使之懺悔罪業,引其脫離苦海,證因果輪迴,以救現世及未來世之生靈。」
因此,眾生禮拜地藏王菩薩,實為自度己罪,改往修來。
應如是神色平淡,語聲不疾不徐,仿佛念著白水文章,但在此時此地,竟有寧靜超然之意,火光投在神像上,方見歲月斑駁的眉眼慈悲如初,本是不以為意的武四娘等人都收斂輕慢,那一家四口更是呆住了。
岳憐青攏著衣衫坐在火堆旁,聞言也覺動容,裴霽卻蹙起眉頭,道:「這樣說來,若有窮凶極惡之人虔心供奉了神佛,也可得到寬恕,消去業障?」
這一問端的刁鑽,應如是卻面不改色地道:「可。」
裴霽登時笑了,嘲弄道:「憑什麼?」
應如是平靜地回視他,緩緩道:「神佛目下眾生平等,無有善惡之分,一應業障,種因得果,問心論跡,度有緣人。」
裴霽冷冷盯著他,眼中似有暗芒閃動,追問道:「何為有緣人?」
應如是一字一頓地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恰逢這時,天幕傳來「轟隆」一聲巨響,驚雷如在屋頂上炸開,震耳欲聾,一道道閃電仿佛龍蛇狂舞,不時從窗外飛快掠過,照得廟中一片雪亮,那低眉含笑的神像好似開了眼,正無聲注視著此間諸人。
裴霽嘴唇微動,正待說話,又被這雷聲打斷,猛然住口,右手不知何時搭在了刀柄上,慢慢移向末端,裡頭藏著那方刻有【奉天殺伐,無所歸罪】的小印。
應如是對他的小動作視若無睹,起身與裴霽擦肩而過,忽被拽住了右手,回眸看去,那人兀自望著燈火,用微不可聞的聲音問道:「你覺悟了麼?」
兩人一站一坐,近在咫尺,卻是背對著彼此,影子也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下各朝一方,仿佛兩根交纏又錯開的線。
沉默片刻,應如是抽走手臂,輕聲道:「我是執迷不悟之人。」
十年前,李元空踏過戰後滿目瘡痍的土地,首次來到這間小廟,為無數泣血亡魂點了一盞燈,可那火光才燃起,又被突如其來的冷風吹滅。又六年,他重臨蒼山,又一次推開廟門,香火已敗,神像蒙塵,借地休憩一夜,卻是噩夢纏身。
也曾怨怪神佛不肯度化,後來化為應如是,見得諸般苦厄,方知身在顛倒夢想之中,執著難捨,悔不抵罪,報應自受當償,何談大徹大悟?
幾根枯枝被火燒斷,伴隨著「噼啪」幾聲,迸出點點火星,應如是在神像腳下盤膝而坐,正好將兩邊人隔開,忽聽身側傳來一道壓低了的蒼老聲音:「恕小老兒冒昧,敢問閣下怎麼稱呼?」
睜開眼來,應如是無須回頭去看,便知裴霽他們正留意這邊動靜,他不露聲色,語氣平和地道:「在下姓李,老施主有何指教麼?」
「姓李啊……」老者似有些失望,又不死心地看了他兩眼,餘光掃見幾名夜梟衛凶神惡煞地看過來,當即瑟縮回去。
應如是見狀,心思微微轉動,問道:「老施主莫非是來尋人的?」
此言一出,不獨那老者,擁著女兒坐在牆角的夫妻倆也面露苦笑,眼含愁色。
「不瞞閣下,我們是來求見翠微亭主人的。」老者嘆了口氣,搓著一雙枯皺的手,「這個世道啊,做官的不管百姓死活,江湖上也沒幾個英雄豪傑,但在蒼山腳下,有一座翠微亭,其主人願為不公者鳴不平……我們實在走投無路了,便來試試,可惜不趕巧啊,他外出未歸,等了兩天只得一場大雨,澆得透心涼,唉!」
拿定了主意,一行人不在城裡多做耽擱,更換好腳力,即刻出城。
裴霽說應如是乃烏鴉嘴,這回又教他料中。十二騎徹夜飛馳,趕在次日後晌進了蒼山地界,忽見天色大變,伴隨著呼呼風聲,粗大的雨點很快落了下來,如有神仙撒豆,打在身上噼啪作響,山川草木也在飛煙塵霧裡變得朦朧了。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們被阻在山路上,只得冒雨前行,夜梟衛當然不懼風雨,但岳憐青年歲尚輕,身子骨也弱些,昨夜已染風寒,不肯在敵人面前露了軟弱,強裝無事般撐到這裡,遭了一場風雨,當即發起熱來。
眼見他騎在馬上搖搖晃晃,應如是出手如電,搶在其墜馬之前將人撈過,手一探額頭,在這雨水中猶覺燙熱,頓時心道不好,對裴霽道:「先找個地方躲雨。」
裴霽不想會有這一茬,環顧四周不見片瓦,道:「將人交我,你到前頭帶路!」
應如是催馬在前,心念飛快轉動,翠微亭尚在前方幾十里外,小小一座亭子也容不下十來個人,自己棲身的山洞還要更遠,當下不便趕去,離得最近的幾戶人家都是老弱婦孺,貿然驚擾更不合適,遂道:「往東走,那邊有間小廟。」
值此關頭,裴霽管不了許多,扯下披風罩在岳憐青身上,兩腿一夾馬腹,隨他疾奔而去,武四娘等人忙是跟上,雨天裡馬蹄聲急,濺起水花無數。
雨越下越大,穹空電閃雷鳴,地上狂風大作,便是武林高手也被淋成了落湯雞,所幸躲雨的地方近在眼前,裴霽打眼一看,險些氣笑——果真是間小廟,占地不足十丈,外圍的院牆垮塌了大半,分明荒廢已久,好在小廟本身還算完整。
武四娘見門窗關的嚴嚴實實,隱約透出火光,悄聲道:「裡面有人。」
身後的夜梟衛都凝神戒備起來,應如是卻道:「雖是荒野之地,也在主道附近,若有行人旅客錯過宿頭,來此落腳也不稀奇。」
他率先下馬,孤身走到門前,抬手輕敲三下,朗聲道:「我等途徑此地,未料風急雨大,舍弟抱恙在身,可否行個方便?」
門從裡面抵上,先行來此之人顯然也聽見了外間動靜,小聲議論了幾句,撤去攔門棍,有個老者探出頭來,見得十來道人影立在眼前,身上還帶了兵器,不由嚇了一跳,下意識地關門,被應如是一掌抵住,紋絲難動。
他溫聲道:「老施主莫怕,我等也只是來避雨的,並非強人。」
在這一句話里,應如是已透過縫隙將裡面的情況看了個清楚,老者身後是一名手持攔門棍的中年男子,地上生了一堆火,有婦人攬著小女席地而坐,神色難掩慌張,腳邊還堆放著包袱,像是一家人。
說話聲傳到裴霽耳中,他抱著岳憐青大步上前,冷聲道:「何必囉嗦?倘若不肯讓開,破了門進去,將人丟出來就是了。」
此言一出,那老者臉皮微抽,心知不是他們的對手,只得將門打開,陪笑道:「郎君莫惱,都是避雨的過路人,怎好互相為難?小老兒手腳笨拙,快請進來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甚寬敞的小廟一下湧入十二個人,變得分外擁擠,那小女將將及笄年華,嚇得花容失色,險些驚叫出聲,被身邊婦人捂住了嘴,生怕得罪這些不速之客。
外面雨聲大作,狂風一刻不歇地拍打門窗,武四娘命人將這裡搜查一遍,未曾發現異常,便向裴霽頷首,又比劃了一個手勢,詢問是否要將這四人驅逐出去。
裴霽懷抱岳憐青,見這破地方連張供桌也沒有,若將人放在冷冰冰的地上,寒氣內侵,病情愈重,目光投向燃燒正旺的火堆,惜字如金地道:「讓開。」
一家四口自知力薄,唯有忍氣吞聲,乖乖收拾東西去了角落,裴霽見他們還算識趣,便向武四娘搖了搖頭,讓人就地取材弄出幾個墊子,把岳憐青放在上面,應如是很快拿來乾衣服給他們換了,伸手一摸額頭和腋下,又探脈搏,道:「你扶他坐好,我給他推拿幾下。」
當下缺醫少藥,裴霽也別無他法,只得依言而行,應如是拿起岳憐青的雙手,拇指橈側自腕向肘而推,此為「推三關」,穴性溫熱,推之發汗行氣,而後置於左右食中指間凹陷處,改用「二扇門」,揉三掐一,開腠理髮臟腑之汗。
如此推拿了一陣,岳憐青悠悠轉醒,氣喘汗出,已覺百脈和暢,比之先前鬆快許多,餘光掃見自己竟是靠在裴霽身上,生生咽下了那個「謝」字,嗆出斷斷續續的咳嗽聲,掙扎著要離他遠些。
冷笑一聲,裴霽順手將他推向應如是,獨占了整張墊子,毫不客氣地道:「看來是沒有燒糊塗,當我樂意讓你挨著麼?」
說話間,有風挾雨從門縫間擠了進來,揚起懸掛在前的破爛經幡,他餘光掃見,那座上神像是泥塑的,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可惜整體古舊不堪,積灰甚厚,彩繪也掉得七七八八,不知在此立了多少年。
雖為不知僧的徒弟,但裴霽不信神佛,自是認不出來,隨口問道:「這是誰?」
應如是一手攬住險些摔倒的岳憐青,頭也不回地道:「是地藏王菩薩。」
裴霽微怔,旋即想起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遲疑道:「我曾聽說,地藏王度化的是地獄眾鬼,故而活人不得擅入地藏廟?」
擠坐在牆角的一家四口正偷眼打量他們,不想聽見了這句話,再看那尊神像,頓時覺出幾分陰森來,應如是卻苦笑一聲,搖頭道:「此言偏頗不實。地藏王菩薩歷經累世修行,早已功德具足,但他發願普度眾生,甘入地獄超度亡魂,使之懺悔罪業,引其脫離苦海,證因果輪迴,以救現世及未來世之生靈。」
因此,眾生禮拜地藏王菩薩,實為自度己罪,改往修來。
應如是神色平淡,語聲不疾不徐,仿佛念著白水文章,但在此時此地,竟有寧靜超然之意,火光投在神像上,方見歲月斑駁的眉眼慈悲如初,本是不以為意的武四娘等人都收斂輕慢,那一家四口更是呆住了。
岳憐青攏著衣衫坐在火堆旁,聞言也覺動容,裴霽卻蹙起眉頭,道:「這樣說來,若有窮凶極惡之人虔心供奉了神佛,也可得到寬恕,消去業障?」
這一問端的刁鑽,應如是卻面不改色地道:「可。」
裴霽登時笑了,嘲弄道:「憑什麼?」
應如是平靜地回視他,緩緩道:「神佛目下眾生平等,無有善惡之分,一應業障,種因得果,問心論跡,度有緣人。」
裴霽冷冷盯著他,眼中似有暗芒閃動,追問道:「何為有緣人?」
應如是一字一頓地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恰逢這時,天幕傳來「轟隆」一聲巨響,驚雷如在屋頂上炸開,震耳欲聾,一道道閃電仿佛龍蛇狂舞,不時從窗外飛快掠過,照得廟中一片雪亮,那低眉含笑的神像好似開了眼,正無聲注視著此間諸人。
裴霽嘴唇微動,正待說話,又被這雷聲打斷,猛然住口,右手不知何時搭在了刀柄上,慢慢移向末端,裡頭藏著那方刻有【奉天殺伐,無所歸罪】的小印。
應如是對他的小動作視若無睹,起身與裴霽擦肩而過,忽被拽住了右手,回眸看去,那人兀自望著燈火,用微不可聞的聲音問道:「你覺悟了麼?」
兩人一站一坐,近在咫尺,卻是背對著彼此,影子也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下各朝一方,仿佛兩根交纏又錯開的線。
沉默片刻,應如是抽走手臂,輕聲道:「我是執迷不悟之人。」
十年前,李元空踏過戰後滿目瘡痍的土地,首次來到這間小廟,為無數泣血亡魂點了一盞燈,可那火光才燃起,又被突如其來的冷風吹滅。又六年,他重臨蒼山,又一次推開廟門,香火已敗,神像蒙塵,借地休憩一夜,卻是噩夢纏身。
也曾怨怪神佛不肯度化,後來化為應如是,見得諸般苦厄,方知身在顛倒夢想之中,執著難捨,悔不抵罪,報應自受當償,何談大徹大悟?
幾根枯枝被火燒斷,伴隨著「噼啪」幾聲,迸出點點火星,應如是在神像腳下盤膝而坐,正好將兩邊人隔開,忽聽身側傳來一道壓低了的蒼老聲音:「恕小老兒冒昧,敢問閣下怎麼稱呼?」
睜開眼來,應如是無須回頭去看,便知裴霽他們正留意這邊動靜,他不露聲色,語氣平和地道:「在下姓李,老施主有何指教麼?」
「姓李啊……」老者似有些失望,又不死心地看了他兩眼,餘光掃見幾名夜梟衛凶神惡煞地看過來,當即瑟縮回去。
應如是見狀,心思微微轉動,問道:「老施主莫非是來尋人的?」
此言一出,不獨那老者,擁著女兒坐在牆角的夫妻倆也面露苦笑,眼含愁色。
「不瞞閣下,我們是來求見翠微亭主人的。」老者嘆了口氣,搓著一雙枯皺的手,「這個世道啊,做官的不管百姓死活,江湖上也沒幾個英雄豪傑,但在蒼山腳下,有一座翠微亭,其主人願為不公者鳴不平……我們實在走投無路了,便來試試,可惜不趕巧啊,他外出未歸,等了兩天只得一場大雨,澆得透心涼,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