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李淵對身旁的小太監道:「朕準備在凌煙閣擺下酒宴慶賀,你替朕去請皇帝參加。」
這一句話雖然平平無奇,無形中卻表明太上皇已經放下仇怨,願意與皇帝再續父子之情。
小太監進宮後經由通傳指引在獸苑外見到宦者令汪敬,此時李世民與霍去病三人在裡頭挑選狩獵要用鷂鷹。房玄齡才進去不久,正跟著邊看邊同李世民商議朝臣們都想知道對這群歸附的突厥人是放他們回到原住地,使之從此成為大唐的屏障,還是將之內遷至中原。
李世民略一忖度道:「此事需得大朝時與各位大臣好好商討。不過你先轉達我的意思,學隋文帝那套教訓一頓再把人放回去下旨立為可汗可不行。我既然願意留頡利一命,他就別想著還能當蠻子首領,朕欲封他做都督,他要遵紀守法,學著做我大唐的子民。」
房玄齡稱是,準備告退回去尚書省,汪敬領著李淵派來的小太監前來道:「陛下,太上皇在凌煙閣設宴,邀請您與諸位王公命婦、朝中大臣們一起參加呢。」
李世民乍一聽愣住,瞪圓的眼漸漸發燙,這幾年他與李淵關係面上不表,其實一直都不太好。長孫無憂每日代他去向李淵請安,對李淵說了不少李世民的好話,可李淵一直對這個二郎避而不談。現在既然能主動邀請他參加宴會,說明是要原諒他了。思及此李世民癟嘴,眉頭因難受蹙起,似哭似笑。
一旁的霍去病可不知道李世民和自己的老父親的關係變成這般糟糕,還奇怪他怎麼突然變了臉色,剛要開口詢問,就聽李世民應聲道:「朕知道了,你替朕轉達父皇,兒子到時親自去接他老人家。」使了個眼色給汪敬,後者心領神會掏出一大塊銀子遞給小太監。
汪敬道:「陛下高興,賞你的。」
小太監被白花花的銀子晃花了眼,沒想到簡簡單單跑個腿就能得這麼大一筆賞賜,忙不迭跪下連聲說了幾句舒心的漂亮話告退。
李世民微笑著對房玄齡道:「如此盛事豈能少了克明,玄齡你替我去請……」話說到一般突然沒了下文。他怔怔盯著房玄齡,少頃雙肩開始顫動,強忍的眼淚毫無預兆打濕臉龐,李世民哽咽道:「我忘了,我忘了……克明他已經……」他再也說不下去,淚水一顆顆從下頜滴落沾濕赭黃色的衣襟。
他哭得傷心,房玄齡忍不住跟著垂淚。劉徹和衛青本在觀賞鷂鷹,聽到哭聲回頭,見到起先還在正常談事的君臣突然哭到不能自已,便朝霍去病投去目光無聲問他剛剛發生何事。
霍去病聳肩,見此情景心裡卻明白為何只見房玄齡不見杜如晦。他微微沉吟,從袖中拿出手帕走到李世民前面,細心替他拭去眼下淚珠,道:「天氣漸暖,你有氣疾,就不要大喜大悲了。」
李世民泣道:「我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玄齡和克明盡心輔佐於我,這樣的盛景克明卻無緣得見,我覺得遺憾,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
霍去病攬住他的肩安慰地拍了拍,想出一個主意:「不如這樣,你命人將繳獲來的頡利的佩刀呈於杜先生靈位前,用來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李世民也覺得這個想法合適,抽泣著點點頭思考派去的合適人選,就聽霍去病道:「就讓我去吧,杜先生生前時亦助我良多,我也想去敬兩炷香聊表謝意。」
……
霍去病從杜府回來以後換了衣服同劉徹衛青與李世民一起赴宴。李世民特命汪敬為他三人專門挑選了清淨之地安排席位,既能盡情觀賞歌舞還能不被旁人打擾。
宗親大臣們隱隱聽說陛下最近一直和三個身份神秘的人待在一塊,大為好奇,其中一位原屬秦王府的臣子直起身向霍去病所在的方位眺望一眼,認出那是霍公子。
見著熟人他們本欲上前敬酒,但看陛下安排的位子就是在告訴他們不要前去打擾,便只得作罷,就地與身旁同僚攀談起來。
這場宴會的主辦者是太上皇,主角是陛下,而另一位主角當是以三千精騎大破突厥,風頭一時無兩的李靖。
李世民不善飲酒大家都知道,先敬李淵一杯說過場面話後,接著端起酒杯來到李靖席位前溫聲道:「兄長。」
李靖一聽皇帝這樣稱呼他霎時有些惶恐,急忙離席端起酒杯道:「陛下,臣不敢。」
「兄長不必過謙,你率軍深入敵境,克復定襄,威振北狄,替我大唐解除北境憂患,堪稱立不世之功,此功古往今來只有衛霍能與你相匹,我當敬你一杯。」說完爽快一飲而盡,以袖遮面轉頭朝著霍去病那方調皮地眯上一隻眼略略略吐了吐舌頭。
霍去病捂臉不想看李世民得意洋洋。一旁的舅舅已經不小心噴出酒,臉羞到赤紅。他那個自從來到這邊就喜好上看好戲的姨父更是哈哈大笑。
霍去病當然清楚李世民是故意的,引經據典把他和舅舅的功績都數了一遍。雖然目的是要用來夸李靖,但驃騎將軍聽別人對他的履歷如數家珍還是很不適應,就跟舅舅以前愛笑話他小時候跟個猴兒般整天惹是生非那樣不自在。他這一生所有的尷尬時刻大部分都來自李世民,知道這人愛玩愛鬧,還偏偏對這人一丁點辦法也無。
與他甥舅二人一樣感受還有立下大功的李靖。李靖生性沉厚不喜張揚,明白李世民對他大加褒揚是為了表彰他,彰顯帝王看重。但在這樣盛大的宴會中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讓他頗有些侷促,不由老臉一紅只能藉由喝酒掩飾。
李世民待臣子一向親切,對比自己年齡大的重臣自然十分敬重,幾乎都不會在他們面前自稱朕,態度平和如對親人。李淵在上首看這一幕君臣和諧,兒子與大臣互動其樂融融,亦是忍不住樂開懷,酒過三巡,趁興讓宮人拿來琵琶,抱在懷裡親自彈奏。
李世民耳聽弦音掄響,思緒飛回到以前,幼時雙親亭中合奏,他就抱著鞠球和著樂聲在院中飛奔跑跳,或是手持木劍仗劍起舞。
已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李世民垂眸黯然,他想起了自己的娘親。
抬眸再望沉浸於琴聲,望向他眼中重新凝滿慈愛的父親,心念一動。唐人的宴會上,主人起舞,同時也可邀請賓客們與他一同跳舞。李世民放下酒杯,不由分說拉起李靖的手來到霍去病這邊,笑著伸手真誠邀請道:「姨父舅舅阿鷂,今夜良辰美景甚好,不如一起跳舞如何?」
第54章
凌煙閣的酒宴一直到夜半方才散席,群臣醉醉醺醺,其中有一位大臣喝了太多酒,席間吃了不少上火的東西,回去就開始流鼻血怎麼都止不住。
家僕半夜敲開大夫的門躲著巡城守衛拽到家裡廢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止住。第二日實在虛弱難起就向宮裡告假在家休息兩日,等他痊癒回到官署,剛進門就見同僚們都在急急忙忙收拾文書裝箱,似是要外出。
這位大臣道:「這……張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張大人回頭一看是告假兩日的魯大人,手頭一邊利落地分類著要儘快處理的文書,一邊給可放一段日子的文書蓋上棉布防塵。
「陛下要去魚龍川狩獵,召了一大批臣子隨行,有些公務耽誤不得,就只能先帶上了。」
「啊?!」魯大人一聽天子要去狩獵的地方頭都大了。那地方山勢險峻,河流湍急,以陛下那愛冒險的個性,可得把隨行的臣子擔心的夠嗆。而且朝中不是還有一位最看不慣陛下玩鬧的魏徵麼,這位大人說話也不靈了?
「這個……」魯大人猶豫問道:「魏大人難道就沒有勸阻陛下?」
「嗨。」不說還好,一說剛才還慢條斯理的張大人嘆了口氣,把魯大人拉到角落低聲道:「仁兄你可不知哇,魏大人剛準備進諫就被陛下噎回去了。陛下說是太上皇他老人家授意陛下去獵鹿的,你聽聽,老子叫兒子去打頭鹿回來,當兒子的能不聽話嗎。魏大人總不能逼著陛下違逆父親的意思吧,魏大人心裡門兒清陛下是故意的,當時就生氣了,結果陛下讓魏大人跟著一起去,還不曉得從哪聽說魏大人釀了很多酒,讓他多帶幾壇給大家品嘗呢。這不——」張大人一指屋中幾個書箱,「三省的幾位大人們幾乎都跟去了,可不就得把這些公文帶上一起走麼。」
……
魚龍川水深如淵,以出五色魚而得名,當地百姓稱之為靈物,因此不敢去捕撈。相傳此川由兩股水流匯聚而成,其中一源出自小隴山。小隴山山勢崎嶇險峻,多山林,是個狩獵的好去處。
薄霧繚繞青山,清晨下過一場小雨,林間水汽深重,樹葉滑落的雨滴在半空將被枝葉縫隙割碎的日光折射成五色明霞。馬蹄踏過鬆軟的泥土,鼻間嗅到一股草木的芬芳,四月氣溫微寒,在此山中樹林間更甚,一粒飛揚的水珠沾上睫毛,可主人並不在意。
許久沒有盡情射獵,連甲冑的重量都要忘了,摸摸掛在馬鞍側特質的雕弓,幾乎都要懷念地落下淚來。
以往李世民只要一有出宮狩獵的意向就會被群臣勸諫,這也不行那也不讓,打個兔子都要被念叨,就連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也站在大臣那邊說話,當個皇帝著實鬱悶。忍不住向霍去病衛青吐苦水,還被慣在臣子面前行霸道,幾乎沒人敢忤逆的劉徹嘲笑忒沒出息。
這一句話雖然平平無奇,無形中卻表明太上皇已經放下仇怨,願意與皇帝再續父子之情。
小太監進宮後經由通傳指引在獸苑外見到宦者令汪敬,此時李世民與霍去病三人在裡頭挑選狩獵要用鷂鷹。房玄齡才進去不久,正跟著邊看邊同李世民商議朝臣們都想知道對這群歸附的突厥人是放他們回到原住地,使之從此成為大唐的屏障,還是將之內遷至中原。
李世民略一忖度道:「此事需得大朝時與各位大臣好好商討。不過你先轉達我的意思,學隋文帝那套教訓一頓再把人放回去下旨立為可汗可不行。我既然願意留頡利一命,他就別想著還能當蠻子首領,朕欲封他做都督,他要遵紀守法,學著做我大唐的子民。」
房玄齡稱是,準備告退回去尚書省,汪敬領著李淵派來的小太監前來道:「陛下,太上皇在凌煙閣設宴,邀請您與諸位王公命婦、朝中大臣們一起參加呢。」
李世民乍一聽愣住,瞪圓的眼漸漸發燙,這幾年他與李淵關係面上不表,其實一直都不太好。長孫無憂每日代他去向李淵請安,對李淵說了不少李世民的好話,可李淵一直對這個二郎避而不談。現在既然能主動邀請他參加宴會,說明是要原諒他了。思及此李世民癟嘴,眉頭因難受蹙起,似哭似笑。
一旁的霍去病可不知道李世民和自己的老父親的關係變成這般糟糕,還奇怪他怎麼突然變了臉色,剛要開口詢問,就聽李世民應聲道:「朕知道了,你替朕轉達父皇,兒子到時親自去接他老人家。」使了個眼色給汪敬,後者心領神會掏出一大塊銀子遞給小太監。
汪敬道:「陛下高興,賞你的。」
小太監被白花花的銀子晃花了眼,沒想到簡簡單單跑個腿就能得這麼大一筆賞賜,忙不迭跪下連聲說了幾句舒心的漂亮話告退。
李世民微笑著對房玄齡道:「如此盛事豈能少了克明,玄齡你替我去請……」話說到一般突然沒了下文。他怔怔盯著房玄齡,少頃雙肩開始顫動,強忍的眼淚毫無預兆打濕臉龐,李世民哽咽道:「我忘了,我忘了……克明他已經……」他再也說不下去,淚水一顆顆從下頜滴落沾濕赭黃色的衣襟。
他哭得傷心,房玄齡忍不住跟著垂淚。劉徹和衛青本在觀賞鷂鷹,聽到哭聲回頭,見到起先還在正常談事的君臣突然哭到不能自已,便朝霍去病投去目光無聲問他剛剛發生何事。
霍去病聳肩,見此情景心裡卻明白為何只見房玄齡不見杜如晦。他微微沉吟,從袖中拿出手帕走到李世民前面,細心替他拭去眼下淚珠,道:「天氣漸暖,你有氣疾,就不要大喜大悲了。」
李世民泣道:「我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玄齡和克明盡心輔佐於我,這樣的盛景克明卻無緣得見,我覺得遺憾,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
霍去病攬住他的肩安慰地拍了拍,想出一個主意:「不如這樣,你命人將繳獲來的頡利的佩刀呈於杜先生靈位前,用來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李世民也覺得這個想法合適,抽泣著點點頭思考派去的合適人選,就聽霍去病道:「就讓我去吧,杜先生生前時亦助我良多,我也想去敬兩炷香聊表謝意。」
……
霍去病從杜府回來以後換了衣服同劉徹衛青與李世民一起赴宴。李世民特命汪敬為他三人專門挑選了清淨之地安排席位,既能盡情觀賞歌舞還能不被旁人打擾。
宗親大臣們隱隱聽說陛下最近一直和三個身份神秘的人待在一塊,大為好奇,其中一位原屬秦王府的臣子直起身向霍去病所在的方位眺望一眼,認出那是霍公子。
見著熟人他們本欲上前敬酒,但看陛下安排的位子就是在告訴他們不要前去打擾,便只得作罷,就地與身旁同僚攀談起來。
這場宴會的主辦者是太上皇,主角是陛下,而另一位主角當是以三千精騎大破突厥,風頭一時無兩的李靖。
李世民不善飲酒大家都知道,先敬李淵一杯說過場面話後,接著端起酒杯來到李靖席位前溫聲道:「兄長。」
李靖一聽皇帝這樣稱呼他霎時有些惶恐,急忙離席端起酒杯道:「陛下,臣不敢。」
「兄長不必過謙,你率軍深入敵境,克復定襄,威振北狄,替我大唐解除北境憂患,堪稱立不世之功,此功古往今來只有衛霍能與你相匹,我當敬你一杯。」說完爽快一飲而盡,以袖遮面轉頭朝著霍去病那方調皮地眯上一隻眼略略略吐了吐舌頭。
霍去病捂臉不想看李世民得意洋洋。一旁的舅舅已經不小心噴出酒,臉羞到赤紅。他那個自從來到這邊就喜好上看好戲的姨父更是哈哈大笑。
霍去病當然清楚李世民是故意的,引經據典把他和舅舅的功績都數了一遍。雖然目的是要用來夸李靖,但驃騎將軍聽別人對他的履歷如數家珍還是很不適應,就跟舅舅以前愛笑話他小時候跟個猴兒般整天惹是生非那樣不自在。他這一生所有的尷尬時刻大部分都來自李世民,知道這人愛玩愛鬧,還偏偏對這人一丁點辦法也無。
與他甥舅二人一樣感受還有立下大功的李靖。李靖生性沉厚不喜張揚,明白李世民對他大加褒揚是為了表彰他,彰顯帝王看重。但在這樣盛大的宴會中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讓他頗有些侷促,不由老臉一紅只能藉由喝酒掩飾。
李世民待臣子一向親切,對比自己年齡大的重臣自然十分敬重,幾乎都不會在他們面前自稱朕,態度平和如對親人。李淵在上首看這一幕君臣和諧,兒子與大臣互動其樂融融,亦是忍不住樂開懷,酒過三巡,趁興讓宮人拿來琵琶,抱在懷裡親自彈奏。
李世民耳聽弦音掄響,思緒飛回到以前,幼時雙親亭中合奏,他就抱著鞠球和著樂聲在院中飛奔跑跳,或是手持木劍仗劍起舞。
已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李世民垂眸黯然,他想起了自己的娘親。
抬眸再望沉浸於琴聲,望向他眼中重新凝滿慈愛的父親,心念一動。唐人的宴會上,主人起舞,同時也可邀請賓客們與他一同跳舞。李世民放下酒杯,不由分說拉起李靖的手來到霍去病這邊,笑著伸手真誠邀請道:「姨父舅舅阿鷂,今夜良辰美景甚好,不如一起跳舞如何?」
第54章
凌煙閣的酒宴一直到夜半方才散席,群臣醉醉醺醺,其中有一位大臣喝了太多酒,席間吃了不少上火的東西,回去就開始流鼻血怎麼都止不住。
家僕半夜敲開大夫的門躲著巡城守衛拽到家裡廢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止住。第二日實在虛弱難起就向宮裡告假在家休息兩日,等他痊癒回到官署,剛進門就見同僚們都在急急忙忙收拾文書裝箱,似是要外出。
這位大臣道:「這……張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張大人回頭一看是告假兩日的魯大人,手頭一邊利落地分類著要儘快處理的文書,一邊給可放一段日子的文書蓋上棉布防塵。
「陛下要去魚龍川狩獵,召了一大批臣子隨行,有些公務耽誤不得,就只能先帶上了。」
「啊?!」魯大人一聽天子要去狩獵的地方頭都大了。那地方山勢險峻,河流湍急,以陛下那愛冒險的個性,可得把隨行的臣子擔心的夠嗆。而且朝中不是還有一位最看不慣陛下玩鬧的魏徵麼,這位大人說話也不靈了?
「這個……」魯大人猶豫問道:「魏大人難道就沒有勸阻陛下?」
「嗨。」不說還好,一說剛才還慢條斯理的張大人嘆了口氣,把魯大人拉到角落低聲道:「仁兄你可不知哇,魏大人剛準備進諫就被陛下噎回去了。陛下說是太上皇他老人家授意陛下去獵鹿的,你聽聽,老子叫兒子去打頭鹿回來,當兒子的能不聽話嗎。魏大人總不能逼著陛下違逆父親的意思吧,魏大人心裡門兒清陛下是故意的,當時就生氣了,結果陛下讓魏大人跟著一起去,還不曉得從哪聽說魏大人釀了很多酒,讓他多帶幾壇給大家品嘗呢。這不——」張大人一指屋中幾個書箱,「三省的幾位大人們幾乎都跟去了,可不就得把這些公文帶上一起走麼。」
……
魚龍川水深如淵,以出五色魚而得名,當地百姓稱之為靈物,因此不敢去捕撈。相傳此川由兩股水流匯聚而成,其中一源出自小隴山。小隴山山勢崎嶇險峻,多山林,是個狩獵的好去處。
薄霧繚繞青山,清晨下過一場小雨,林間水汽深重,樹葉滑落的雨滴在半空將被枝葉縫隙割碎的日光折射成五色明霞。馬蹄踏過鬆軟的泥土,鼻間嗅到一股草木的芬芳,四月氣溫微寒,在此山中樹林間更甚,一粒飛揚的水珠沾上睫毛,可主人並不在意。
許久沒有盡情射獵,連甲冑的重量都要忘了,摸摸掛在馬鞍側特質的雕弓,幾乎都要懷念地落下淚來。
以往李世民只要一有出宮狩獵的意向就會被群臣勸諫,這也不行那也不讓,打個兔子都要被念叨,就連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也站在大臣那邊說話,當個皇帝著實鬱悶。忍不住向霍去病衛青吐苦水,還被慣在臣子面前行霸道,幾乎沒人敢忤逆的劉徹嘲笑忒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