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眼見皇帝已經興奮開始規划行程,長孫無忌淡笑,瞞著朝臣縱容皇帝偷溜出宮,不曉得又會有多少人說自己這個外戚仗著受寵與權勢煽動陛下呢。
也罷,看二郎那高興的模樣,他無論如何也不忍心去掃他的興啊。
……
長孫無忌起初還納悶這兩人明明號稱是髮小怎麼李世民還讓他先不要跟霍鷂聯繫。等第二日來到客舍,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朋友就是要無時無刻不打擊你,拆你的台,隨時挖坑就為了看你出醜然後在旁邊捧腹大笑你是個傻逼的。
要說李世民一進門就稱呼那位衛姓的先生為舅舅,並且對那位劉姓的先生十分尊敬著實叫人驚奇,那後來走在大街上他和霍鷂兩人偏要比對方多喊一聲舅舅完全就像是在小孩賭氣。
起因很簡單,幾年不見好不容易見面當然要照兩人心照不宣的慣例開始互吹功績。李世民抱臂仰首鼻子翹得老高就等好友來句崇拜的誇讚,誰成想反而被嘲也不知誰當初哭包一個打濕了舅舅的衣。
「喂,這還有人吶,給我留點面子。」李世民一瞧長孫無忌忍笑忍到面部扭曲,連忙湊近霍去病跟前伸手使勁一扯他的衣袖。霍去病故作不解瞄向他,亦是壓低聲音咬牙切齒:「那你在舅舅面前幸災樂禍告我糗事時怎麼不想想如今,我的形象都被你毀完了。」
「那你就挾私報復,虧你堂堂將軍也忒記仇了。」李世民不滿。
「你個皇帝不思低調,還拐著彎叫人誇你,真是臉皮厚如城牆。」霍去病不甘。
「彼此彼此。」
「哪裡哪裡。」
他兩人越湊越近,幾乎貼在一起,剛一說完就瞪著對方氣喘吁吁誰也不服氣。長孫無忌是真搞不清楚到底是個什麼狀況,站在一旁想從中調和又猶豫不敢開口。衛青倒是見多識廣,氣定神閒坐在桌前喝著茶看他倆打嘴仗,劉徹坐在衛青身旁摸著鬍子大感興趣。
他是了解霍去病的個性,這臭小子平常在外人面前連句多餘的話都不屑說,親人面前也愛擺張臭臉,多說幾個字都嫌煩,也只有在他和衛青跟前能見到他露出其他表情。
這幾年隨著年歲增長,霍去病癒發沉穩,內里肯定改不了張揚桀驁,至少面子上有像他舅舅發展的趨勢。誰知與李世民一見面話還沒說滿三句就開始互相吹牛,彼此攻擊,極沒營養。劉徹與李世民接觸不多,卻看得清楚這是一個聰敏擅辯的人。當初可以不懼天威直接拒絕他委以官職,看似膽大妄為,實則是個心如止水,心思通透的明白人。不論他面對劉徹時半句真話也無,至少當時隨口遍的瞎話還真有跡可循,唬得其他朝臣不敢不信。
就這兩個威名在外的傢伙,一個當將軍,一個聽霍去病介紹說已經當上皇帝,湊一起還能幼稚到大概實際年齡不超過三歲,簡直是稀奇。
霍去病和李世民爭吵當然是鬧著玩的,一言一語都能時不時勾起對以往的回憶,他們瞪著瞪著就哈哈大笑開,張開雙臂擁抱著確定對方真的過得好好的。沒有出事受傷,也沒有遭遇任何不幸。
他們三人既然來了大唐,李世民理所當然要一盡地主之誼。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比漢時的長安大了不少,往來風景大為不同。現在的長安比武德年間還要繁華,剛剛開市就已是熙熙攘攘,騎馬走得都比人慢,他們試了很多次終於得不得選擇下馬步行。
這一段時間街市上比之以往更加熱鬧,只因李靖率軍攻滅東突厥,見識到大唐軍隊的強盛以及大唐的繁榮後,更多各國的商人紛至沓來,帶來無盡的新鮮貨品,琳琅滿目擺滿長桌,令人目不暇接。
邀請他們登上長安有名的津溪樓品嘗茶點,這家茶樓在樓主兄妹二人的辛勤經營下已經在洛陽開起了分行。那位在後廚負責製作點心的妹妹手藝經過幾年修煉已臻至化境,近日又有新品問世,每位來此品茶的客人都能免費品嘗一份,皆為慶祝滅掉東突厥,活捉可汗的舉國之喜。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喜悅。
那樓外乾淨的街道,與此相隔的幾百年前,也有這樣一群同樣生活在長安的子民,在街上翹首仰盼著出征軍隊的勝利回歸。欣喜的目光注視在疆場上揮灑熱血保家衛國,驅逐匈奴的將士們身上,不斷歡呼著,雀躍著。
「他們稱自己是唐人,也是漢人。」李世民目光灼灼轉向霍去病三人,突然道。
要說最為感慨的當屬劉徹,作為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可是一朝醒來,發現時間變了,國號也變了,怎會沒有惆悵?但此時同樣作為天子的李世民卻對他說,他們稱自己是唐人,也是漢人。
那是劉徹的王朝所留下的盛世記號,一個偉大的名族從以他的國號作為永恆的名字。
原本還在氣大漢是亡在哪個王八羔子手裡的劉徹釋懷了,朝代會興亡更替。但他的不朽基業,璀璨的文化和思想會一直傳承下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延續。
想到這劉徹看了李世民一眼,後者正笑眯眯地望著窗外攢動的人群,感百姓之喜。無論是這話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這話確實有慰藉到劉徹。畢竟作為皇帝,他們都同樣希望國家強大,民族興旺。
第52章
吃過茶點,飲過香茶,李世民知道,比起長安的繁華市井。對於遠道而來的三人而言,後世的軍隊和武器裝備應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
霍去病在唐軍中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大唐騎兵之盛著實令人驚嘆。更何況他們還有一位極具慧眼,能力出色的主帥。這句話可一定不能讓李世民聽見,不然估計他要驕傲到把這話寫下來裱上去。
他回到漢朝後也對衛青提過裝備精良的唐軍,根據見聞對漢軍提出不少改良意見。不得不說漢軍的日益強盛驃騎將軍功不可沒。
同樣也是自那時起衛青便對唐軍一直很好奇,百聞不如一見,有機會自然要去親眼看看。
於是作為大唐的皇帝陛下,他悄悄擺手示意想要阻止的長孫無忌不要多言,自己親自帶他們前去唐軍的軍營。
大唐玄甲軍舉世聞名,昔日玄甲軍中層以上的軍官在李世民登基後都被派到各地去任都督、刺史等要職,玄甲軍四大主將更是身領守衛皇城的重任。
李世民本就是藉由身體不適悄悄出宮,此時大張旗鼓去禁軍駐地非但不妥,而且主將照規制一定會受責罰。是以他寫了手敕讓長孫無忌先行去疏通關節,然後再低調進人。
劉徹鼻子噴出氣,看不慣他小心翼翼的模樣,「你這皇帝當得忒不自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世民笑了笑,搖頭不語。這位大漢天子是沒見識過唐朝這群文武官員們的厲害。要是讓他們知道皇帝私下帶人大搖大擺去參觀軍營,把唐軍為何如此勇猛精銳露了個底朝天,保准明早就要被他們的奏章和唾沫星子給吞沒了。
長孫無忌去得快也回得快,不過他一臉苦哈哈的樣子,身後跟著一人大步流星,不用走進就能認出,是尉遲敬德。
「參見陛下。」膚黑如碳的將軍躬身叉手行禮。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平身的手指有點僵,朝著長孫無忌抬了抬下巴,以眼神詢問怎麼把尉遲敬德喊來了?
長孫無忌朝尉遲敬德努努嘴,攤手表示陛下計劃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李世民裝病的事已經在長孫無忌意外遇到尉遲敬德後被拆穿。作為李世民最忠心的臣子,尉遲敬德當然要前來見駕。
早上一進宮就聽聞皇帝身體抱恙,又提前寫了手敕不許眾人來探望,尉遲敬德有心想見李世民一面,也因關心但不忍打擾他休息而作罷。他來此地本意是來看隴右軍馬場新送來的一批軍馬,結果半途遇到長孫無忌。這位仁兄也是一大早就不見了人影,他一個文官平時根本不會出現在這裡,今次突然出現肯定有隱情。追問之下才知,是陛下來了,而且活蹦亂跳的,還有心情跟霍鷂公子鬥嘴。
聽到「霍鷂」二字尉遲敬德立馬斂眉凝神,英雄惜英雄,當初與他一起救李世民,尉遲敬德很清楚霍鷂武藝如何了得。若不是他突然離開,尉遲可以肯定當今朝中重臣武官中絕對會有霍鷂的一席之地,況且他與李世民那樣親密。
不得不說,霍鷂是他與陛下之間關係存在的最大不定因素,陛下對霍鷂的感情遠盛對普通朋友,更似兄弟。
還有崑崙玉指環,陛下幾乎從不離身,時不時還要拿出來看看對著出神,一想到同樣的指環霍鷂也有一枚,尉遲將軍心裡就咕咚泛酸。
尉遲敬德同霍去病問好後注意到他身旁還有兩位面生的先生。簡單樸素的圓領袍掩不住周身貴氣,同為軍人,似乎天生就有感應,而另一位先生,鷹目凌厲,氣勢強大,不怒自威。
尉遲敬德不禁出口道:「這兩位是?」
「劉先生是阿鷂的姨父,衛先生是阿鷂的舅舅。」李世民快速接過話頭簡單介紹,尉遲敬德一聽著兩個姓,與先前第一次見到劉徹和衛青時長孫無忌的反應一模一樣。
也罷,看二郎那高興的模樣,他無論如何也不忍心去掃他的興啊。
……
長孫無忌起初還納悶這兩人明明號稱是髮小怎麼李世民還讓他先不要跟霍鷂聯繫。等第二日來到客舍,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朋友就是要無時無刻不打擊你,拆你的台,隨時挖坑就為了看你出醜然後在旁邊捧腹大笑你是個傻逼的。
要說李世民一進門就稱呼那位衛姓的先生為舅舅,並且對那位劉姓的先生十分尊敬著實叫人驚奇,那後來走在大街上他和霍鷂兩人偏要比對方多喊一聲舅舅完全就像是在小孩賭氣。
起因很簡單,幾年不見好不容易見面當然要照兩人心照不宣的慣例開始互吹功績。李世民抱臂仰首鼻子翹得老高就等好友來句崇拜的誇讚,誰成想反而被嘲也不知誰當初哭包一個打濕了舅舅的衣。
「喂,這還有人吶,給我留點面子。」李世民一瞧長孫無忌忍笑忍到面部扭曲,連忙湊近霍去病跟前伸手使勁一扯他的衣袖。霍去病故作不解瞄向他,亦是壓低聲音咬牙切齒:「那你在舅舅面前幸災樂禍告我糗事時怎麼不想想如今,我的形象都被你毀完了。」
「那你就挾私報復,虧你堂堂將軍也忒記仇了。」李世民不滿。
「你個皇帝不思低調,還拐著彎叫人誇你,真是臉皮厚如城牆。」霍去病不甘。
「彼此彼此。」
「哪裡哪裡。」
他兩人越湊越近,幾乎貼在一起,剛一說完就瞪著對方氣喘吁吁誰也不服氣。長孫無忌是真搞不清楚到底是個什麼狀況,站在一旁想從中調和又猶豫不敢開口。衛青倒是見多識廣,氣定神閒坐在桌前喝著茶看他倆打嘴仗,劉徹坐在衛青身旁摸著鬍子大感興趣。
他是了解霍去病的個性,這臭小子平常在外人面前連句多餘的話都不屑說,親人面前也愛擺張臭臉,多說幾個字都嫌煩,也只有在他和衛青跟前能見到他露出其他表情。
這幾年隨著年歲增長,霍去病癒發沉穩,內里肯定改不了張揚桀驁,至少面子上有像他舅舅發展的趨勢。誰知與李世民一見面話還沒說滿三句就開始互相吹牛,彼此攻擊,極沒營養。劉徹與李世民接觸不多,卻看得清楚這是一個聰敏擅辯的人。當初可以不懼天威直接拒絕他委以官職,看似膽大妄為,實則是個心如止水,心思通透的明白人。不論他面對劉徹時半句真話也無,至少當時隨口遍的瞎話還真有跡可循,唬得其他朝臣不敢不信。
就這兩個威名在外的傢伙,一個當將軍,一個聽霍去病介紹說已經當上皇帝,湊一起還能幼稚到大概實際年齡不超過三歲,簡直是稀奇。
霍去病和李世民爭吵當然是鬧著玩的,一言一語都能時不時勾起對以往的回憶,他們瞪著瞪著就哈哈大笑開,張開雙臂擁抱著確定對方真的過得好好的。沒有出事受傷,也沒有遭遇任何不幸。
他們三人既然來了大唐,李世民理所當然要一盡地主之誼。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比漢時的長安大了不少,往來風景大為不同。現在的長安比武德年間還要繁華,剛剛開市就已是熙熙攘攘,騎馬走得都比人慢,他們試了很多次終於得不得選擇下馬步行。
這一段時間街市上比之以往更加熱鬧,只因李靖率軍攻滅東突厥,見識到大唐軍隊的強盛以及大唐的繁榮後,更多各國的商人紛至沓來,帶來無盡的新鮮貨品,琳琅滿目擺滿長桌,令人目不暇接。
邀請他們登上長安有名的津溪樓品嘗茶點,這家茶樓在樓主兄妹二人的辛勤經營下已經在洛陽開起了分行。那位在後廚負責製作點心的妹妹手藝經過幾年修煉已臻至化境,近日又有新品問世,每位來此品茶的客人都能免費品嘗一份,皆為慶祝滅掉東突厥,活捉可汗的舉國之喜。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喜悅。
那樓外乾淨的街道,與此相隔的幾百年前,也有這樣一群同樣生活在長安的子民,在街上翹首仰盼著出征軍隊的勝利回歸。欣喜的目光注視在疆場上揮灑熱血保家衛國,驅逐匈奴的將士們身上,不斷歡呼著,雀躍著。
「他們稱自己是唐人,也是漢人。」李世民目光灼灼轉向霍去病三人,突然道。
要說最為感慨的當屬劉徹,作為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可是一朝醒來,發現時間變了,國號也變了,怎會沒有惆悵?但此時同樣作為天子的李世民卻對他說,他們稱自己是唐人,也是漢人。
那是劉徹的王朝所留下的盛世記號,一個偉大的名族從以他的國號作為永恆的名字。
原本還在氣大漢是亡在哪個王八羔子手裡的劉徹釋懷了,朝代會興亡更替。但他的不朽基業,璀璨的文化和思想會一直傳承下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延續。
想到這劉徹看了李世民一眼,後者正笑眯眯地望著窗外攢動的人群,感百姓之喜。無論是這話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這話確實有慰藉到劉徹。畢竟作為皇帝,他們都同樣希望國家強大,民族興旺。
第52章
吃過茶點,飲過香茶,李世民知道,比起長安的繁華市井。對於遠道而來的三人而言,後世的軍隊和武器裝備應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
霍去病在唐軍中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大唐騎兵之盛著實令人驚嘆。更何況他們還有一位極具慧眼,能力出色的主帥。這句話可一定不能讓李世民聽見,不然估計他要驕傲到把這話寫下來裱上去。
他回到漢朝後也對衛青提過裝備精良的唐軍,根據見聞對漢軍提出不少改良意見。不得不說漢軍的日益強盛驃騎將軍功不可沒。
同樣也是自那時起衛青便對唐軍一直很好奇,百聞不如一見,有機會自然要去親眼看看。
於是作為大唐的皇帝陛下,他悄悄擺手示意想要阻止的長孫無忌不要多言,自己親自帶他們前去唐軍的軍營。
大唐玄甲軍舉世聞名,昔日玄甲軍中層以上的軍官在李世民登基後都被派到各地去任都督、刺史等要職,玄甲軍四大主將更是身領守衛皇城的重任。
李世民本就是藉由身體不適悄悄出宮,此時大張旗鼓去禁軍駐地非但不妥,而且主將照規制一定會受責罰。是以他寫了手敕讓長孫無忌先行去疏通關節,然後再低調進人。
劉徹鼻子噴出氣,看不慣他小心翼翼的模樣,「你這皇帝當得忒不自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李世民笑了笑,搖頭不語。這位大漢天子是沒見識過唐朝這群文武官員們的厲害。要是讓他們知道皇帝私下帶人大搖大擺去參觀軍營,把唐軍為何如此勇猛精銳露了個底朝天,保准明早就要被他們的奏章和唾沫星子給吞沒了。
長孫無忌去得快也回得快,不過他一臉苦哈哈的樣子,身後跟著一人大步流星,不用走進就能認出,是尉遲敬德。
「參見陛下。」膚黑如碳的將軍躬身叉手行禮。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平身的手指有點僵,朝著長孫無忌抬了抬下巴,以眼神詢問怎麼把尉遲敬德喊來了?
長孫無忌朝尉遲敬德努努嘴,攤手表示陛下計劃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李世民裝病的事已經在長孫無忌意外遇到尉遲敬德後被拆穿。作為李世民最忠心的臣子,尉遲敬德當然要前來見駕。
早上一進宮就聽聞皇帝身體抱恙,又提前寫了手敕不許眾人來探望,尉遲敬德有心想見李世民一面,也因關心但不忍打擾他休息而作罷。他來此地本意是來看隴右軍馬場新送來的一批軍馬,結果半途遇到長孫無忌。這位仁兄也是一大早就不見了人影,他一個文官平時根本不會出現在這裡,今次突然出現肯定有隱情。追問之下才知,是陛下來了,而且活蹦亂跳的,還有心情跟霍鷂公子鬥嘴。
聽到「霍鷂」二字尉遲敬德立馬斂眉凝神,英雄惜英雄,當初與他一起救李世民,尉遲敬德很清楚霍鷂武藝如何了得。若不是他突然離開,尉遲可以肯定當今朝中重臣武官中絕對會有霍鷂的一席之地,況且他與李世民那樣親密。
不得不說,霍鷂是他與陛下之間關係存在的最大不定因素,陛下對霍鷂的感情遠盛對普通朋友,更似兄弟。
還有崑崙玉指環,陛下幾乎從不離身,時不時還要拿出來看看對著出神,一想到同樣的指環霍鷂也有一枚,尉遲將軍心裡就咕咚泛酸。
尉遲敬德同霍去病問好後注意到他身旁還有兩位面生的先生。簡單樸素的圓領袍掩不住周身貴氣,同為軍人,似乎天生就有感應,而另一位先生,鷹目凌厲,氣勢強大,不怒自威。
尉遲敬德不禁出口道:「這兩位是?」
「劉先生是阿鷂的姨父,衛先生是阿鷂的舅舅。」李世民快速接過話頭簡單介紹,尉遲敬德一聽著兩個姓,與先前第一次見到劉徹和衛青時長孫無忌的反應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