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我明白你的意思。」腓特烈說,「但我們無法保證他們不因昔年的事懷恨在心,繼而藉機保護。」
「只需要讓比薩和熱那亞意識到他們拒絕提供船隻給我們只會便宜威尼斯人就好。」瑪蒂爾達看著他,「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原本就算得上好,在發現支持我們或者兩頭下注一樣可以獲利後,他們對教皇的忠誠不會太可靠。拉攏更多的朋友,擠壓更少的敵人,這不是你最擅長做的嗎?」
在比薩和熱那亞以教皇的絕罰令為由拒絕向仍然身在耶路撒冷的皇帝和女王提供幫助後,女王轉而聯繫了曾經和他們有過過節的威尼斯人,近年來在地中海貿易中逐漸式微的威尼斯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刻答應了合作並將第一批軍隊運送到了受夫妻二人影響極大的巴爾幹。眼見昔日的死敵有望復起,比薩和熱那亞才開始懊悔,這個時候,皇帝再次向他們釋放了善意,許諾仍願以高價僱傭他們的艦隊,這一次,他們接過了皇帝的橄欖枝,最終將滯留在耶路撒冷的兩萬軍隊送回了義大利。
在絕罰令甫一頒布時,在西西里攝政的貝拉爾德主教便以小國王的名義沒收西西里的教會財產並在阿普利亞集結軍隊,和從土魯斯及巴爾幹而來的軍隊一同兵分三路向羅馬挺進。依靠兵力的強勢,羅馬很快呈包圍之
勢,也就是這段時間,腓特烈和瑪蒂爾達在義大利登陸,隨即立刻開始建造攻城器械。
從蒙古人身上繳獲或仿製的攻城器械即便不及原版強力,也足以應對羅馬的城牆,在即將城破的精神重壓下,格里高利九世終於忍受不住,在深夜秘密逃往與霍亨斯陶芬家族仇恨最深的米蘭。這個時候,教皇終於自知不妙,他釋放和解意圖,表示願意撤回對皇帝和女王的絕罰,二人起初也延緩了攻勢,但很快,敵視皇帝的米蘭城邦便因畏懼教廷和帝國的和解秘密襲擊了皇帝的軍隊,並公開處死俘虜。
談判再次破裂,不論格里高利九世是否後悔,他都只能和他心中最可怕的敵人對抗到底了。
進入1226年,隨著南法、南意、萊茵河南岸的援軍相繼趕到,倫巴第同盟內部進一步分化,維羅納和佛羅倫斯相繼倒向皇帝和女王一方,3月,教皇的支持者在亞歷山大里亞遭遇慘敗,5月,教廷屬邦最後的堡壘安科納也被團團圍住,事已至此,義大利戰爭的結局已經註定:幾百年來分崩離析的義大利,自此在鷹與獅的旗幟下,歸為一統! ,
在陸續接受了忠於教皇的城市的投降後,腓特烈和瑪蒂爾達相繼回到了羅馬城,此前在戰爭中受到損害的城牆已經修復完成,甚至更加堅固和壯觀。很快,就在這建於七丘之上的古老城市之上,由神主導的時代將正式成為歷史,那未來呢?
腓特烈比她早三個月來到羅馬,據說他一直在宗座宮中閉門不出,召集整個義大利的學者整理浩如煙海的法律條文,她來看他時,他仍伏案執筆,聽到動靜,他沒有立刻回頭:「我近日聽到許多對我們的稱頌和讚美。」他說,「他們提及我的祖父,查理大帝,乃至圖拉真和亞歷山大,他們曾做到的事我們做到了,他們未做到的事我們也做到了。」
「他們說的是實話。」她說,腓特烈擱下筆,輕輕按了按自己的眉心,「對,他們都是偉大的征服者,但他們的事業並未如他們的威名一般永恆,這似乎是某種固定的歷史定律。」
「那你現在在做什麼,你想要改變這樣的規律嗎?」
「對,真正的征服從來不是武力的征服。」他看向桌案,順著他的目光,瑪蒂爾達也看到了那份文件的扉頁,《公民憲法》,「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輕聲問,「你召集了再多法學家也不可能在三個月內編纂一部完整的法典。」
「從很多年開始,為我所統治的領地帶來公正與繁榮一直是我畢生的夙願,生命很珍貴,我不應該浪費一分一刻。\」他終於正式轉過身,看著瑪蒂爾達的眼睛,認真道,「正義應該面向所有人,貫徹所有人,一個目不識丁但與人為善的農民比學富五車但為非作歹的貴族更應當被稱為文明者,條件允許的話,教育應該面向所有人,要將信徒從宗教的禁錮中解脫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本就是自己命運的掌控者。\」
「他們會覺醒,為自己爭取權利,自發地衝擊既有的秩序,包括宗教,包括君主。」她若有所思道,隱隱約約地,她仿佛能夠明白他對未來的真正展望和期望是什麼,「你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傑出的君主。」她說,「你的生命很珍貴,許多事情只要你能夠做。」
「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或缺的,凡人終有一死,即便是亞里士多德那樣偉大的學者最終留下的也只是他的思想和書冊。」他看向他的桌案,「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是集體的智慧,區別只在於我是君主,我可以分辨出誰是最聰明的頭腦,並將他們的智慧成果執行下去,如果說我有什麼不可獲取的價值,那就是這一點吧,大多數君主並不能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
比如曾經的我,但你教會我了,腓特烈重新回過身,而瑪蒂爾達注視著他桌案上法典的扉頁,什麼也沒有說。
1227年9月,在流亡的顛沛流離和權威不再的抑鬱怨憤中,格里高利九世最終病逝,雖然人盡皆知皇帝和女王是令格里高利九世抑鬱病逝的罪魁禍首,但腓特烈二世仍厚葬前教皇並致以悼詞,給了這位教皇最後一絲他所渴望的體面和尊重,但對教廷,他們的「敬意」僅止於此,葬禮之後,腓特烈二世正式以帝國皇帝的名義否決了加洛林王朝的祖先矮子丕平將義大利中部的土地獻與教皇的承諾,換而言之,教皇國的合法性已不復存在,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領袖有且僅有皇帝本人,或許還有一些君主尚不接受這樣的變化,但他們總會接受。
次年2月,針對義大利的未來,腓特烈二世頒布了著名的《公民憲法》,這是繼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後的又一部完備的法典,他沒有選擇在宗座宮或者聖彼得大教堂公開這部註定會載入史冊的法律,而是選擇了萬神殿。為了增強法典的影響力,他召集了幾乎所有他有名義上有宗主權的領主,其中包括他的妻子,英格蘭女王是最早響應召令的君主。
「真高興你能來。」見到她後,他對她說,他確實發自內心喜悅,「我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不論你是否會邀請我,我都一定會來。」她說,駐足在萬神殿前,她再次想到了當年的婚禮和加冕禮,過往回憶紛至沓來,但很快,所有的事情都要結束了,「給我的騎士們安排好住處,還有,我不會穿你給我準備的衣服。」
她帶來的人里全副武裝的騎士超過禮儀性的官員,他們都戒備他,唯一可能不抗拒他的大概是莉莎德。她已經八歲了,個子已經長到了瑪蒂爾達的腰部,很難說她到底是像父親還是像母親,但她確實非常漂亮,看到他,莉莎德非常興奮地撲進他懷裡,用她漂亮的小臉蹭著他的胸膛:「我們又見面了。」她對他說,「媽媽經常跟我提起你呢。」
「是嗎?」他一怔,隨即急切地追問,「她跟你說過什麼?」
「她讓我記住你對我說過的話,你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現在來找你跟我說更多話。」莉莎德說,她忽然又有些疑惑,抬起頭,重新用天真無邪的眼神看著他,「我還有一個哥哥嗎?」
「對,他叫海因里希,我很愛他,像愛你和你媽媽。」
「可為什麼我從沒有聽媽媽提起哥哥呢?」莉莎德說,她並沒有意識到她的話背後所蘊含著的微妙關係,她只是很快想到了另一點,並且立刻問了出來,「你說你愛媽媽,那媽媽呢,她也愛你嗎?如果她也愛你,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起共同生活呢?」
「曾經或許有這樣的可能。」他說,看著女兒的眼睛,他心中一顫,於忐忑和彷徨中生出了一絲期冀,「也許未來也有可能,莉莎德,你期待這樣的可能嗎?」
2月14日,《公民憲法》的頒布慶典正式舉行,如瑪蒂爾達此前所說,她沒有穿他給她準備的衣服,而是穿著金色與紅色交織的禮服,裙擺上是象徵英格蘭的獅
子頭。在諸侯、市民和士兵的注視下,他們緩緩來到了萬神殿的穹頂下方。
陽光透過萬神殿的廊柱,照耀著皇帝和女王。他們一人捧書,一人提劍,這註定會是載入史冊的一幕。「自奧托大帝加冕以來,帝國法律本應獨立於羅馬教廷之干涉,然數世紀以來,教會司法屢屢僭越世俗權柄,致歐洲法度渙散、審判混亂,以神之名,他們肆意踐踏帝國的權威和諸王尊嚴,但現在這一切已經離我們遠去。」他深吸一口氣,「以帝國皇帝之名,我在此頒布《公民法典》,世俗的法律將取代教義,從而終結教會對司法之不當干預,上帝不能帶來的正義,我們給公民帶來。」
「願此刻永恆!」他高高舉杯。
「願此刻永恆!」士兵和貴族們也歡呼著,沐浴在這樣的氣氛下,任何人都很難不為之所動,下意識地,他側過頭,試圖不著痕跡地看一眼瑪蒂爾達,他看到她閉上眼,稍許,她輕聲說:「慶典結束後,我們去一趟那不勒斯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需要讓比薩和熱那亞意識到他們拒絕提供船隻給我們只會便宜威尼斯人就好。」瑪蒂爾達看著他,「我們和他們的關係原本就算得上好,在發現支持我們或者兩頭下注一樣可以獲利後,他們對教皇的忠誠不會太可靠。拉攏更多的朋友,擠壓更少的敵人,這不是你最擅長做的嗎?」
在比薩和熱那亞以教皇的絕罰令為由拒絕向仍然身在耶路撒冷的皇帝和女王提供幫助後,女王轉而聯繫了曾經和他們有過過節的威尼斯人,近年來在地中海貿易中逐漸式微的威尼斯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刻答應了合作並將第一批軍隊運送到了受夫妻二人影響極大的巴爾幹。眼見昔日的死敵有望復起,比薩和熱那亞才開始懊悔,這個時候,皇帝再次向他們釋放了善意,許諾仍願以高價僱傭他們的艦隊,這一次,他們接過了皇帝的橄欖枝,最終將滯留在耶路撒冷的兩萬軍隊送回了義大利。
在絕罰令甫一頒布時,在西西里攝政的貝拉爾德主教便以小國王的名義沒收西西里的教會財產並在阿普利亞集結軍隊,和從土魯斯及巴爾幹而來的軍隊一同兵分三路向羅馬挺進。依靠兵力的強勢,羅馬很快呈包圍之
勢,也就是這段時間,腓特烈和瑪蒂爾達在義大利登陸,隨即立刻開始建造攻城器械。
從蒙古人身上繳獲或仿製的攻城器械即便不及原版強力,也足以應對羅馬的城牆,在即將城破的精神重壓下,格里高利九世終於忍受不住,在深夜秘密逃往與霍亨斯陶芬家族仇恨最深的米蘭。這個時候,教皇終於自知不妙,他釋放和解意圖,表示願意撤回對皇帝和女王的絕罰,二人起初也延緩了攻勢,但很快,敵視皇帝的米蘭城邦便因畏懼教廷和帝國的和解秘密襲擊了皇帝的軍隊,並公開處死俘虜。
談判再次破裂,不論格里高利九世是否後悔,他都只能和他心中最可怕的敵人對抗到底了。
進入1226年,隨著南法、南意、萊茵河南岸的援軍相繼趕到,倫巴第同盟內部進一步分化,維羅納和佛羅倫斯相繼倒向皇帝和女王一方,3月,教皇的支持者在亞歷山大里亞遭遇慘敗,5月,教廷屬邦最後的堡壘安科納也被團團圍住,事已至此,義大利戰爭的結局已經註定:幾百年來分崩離析的義大利,自此在鷹與獅的旗幟下,歸為一統! ,
在陸續接受了忠於教皇的城市的投降後,腓特烈和瑪蒂爾達相繼回到了羅馬城,此前在戰爭中受到損害的城牆已經修復完成,甚至更加堅固和壯觀。很快,就在這建於七丘之上的古老城市之上,由神主導的時代將正式成為歷史,那未來呢?
腓特烈比她早三個月來到羅馬,據說他一直在宗座宮中閉門不出,召集整個義大利的學者整理浩如煙海的法律條文,她來看他時,他仍伏案執筆,聽到動靜,他沒有立刻回頭:「我近日聽到許多對我們的稱頌和讚美。」他說,「他們提及我的祖父,查理大帝,乃至圖拉真和亞歷山大,他們曾做到的事我們做到了,他們未做到的事我們也做到了。」
「他們說的是實話。」她說,腓特烈擱下筆,輕輕按了按自己的眉心,「對,他們都是偉大的征服者,但他們的事業並未如他們的威名一般永恆,這似乎是某種固定的歷史定律。」
「那你現在在做什麼,你想要改變這樣的規律嗎?」
「對,真正的征服從來不是武力的征服。」他看向桌案,順著他的目光,瑪蒂爾達也看到了那份文件的扉頁,《公民憲法》,「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輕聲問,「你召集了再多法學家也不可能在三個月內編纂一部完整的法典。」
「從很多年開始,為我所統治的領地帶來公正與繁榮一直是我畢生的夙願,生命很珍貴,我不應該浪費一分一刻。\」他終於正式轉過身,看著瑪蒂爾達的眼睛,認真道,「正義應該面向所有人,貫徹所有人,一個目不識丁但與人為善的農民比學富五車但為非作歹的貴族更應當被稱為文明者,條件允許的話,教育應該面向所有人,要將信徒從宗教的禁錮中解脫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本就是自己命運的掌控者。\」
「他們會覺醒,為自己爭取權利,自發地衝擊既有的秩序,包括宗教,包括君主。」她若有所思道,隱隱約約地,她仿佛能夠明白他對未來的真正展望和期望是什麼,「你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傑出的君主。」她說,「你的生命很珍貴,許多事情只要你能夠做。」
「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或缺的,凡人終有一死,即便是亞里士多德那樣偉大的學者最終留下的也只是他的思想和書冊。」他看向他的桌案,「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是集體的智慧,區別只在於我是君主,我可以分辨出誰是最聰明的頭腦,並將他們的智慧成果執行下去,如果說我有什麼不可獲取的價值,那就是這一點吧,大多數君主並不能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
比如曾經的我,但你教會我了,腓特烈重新回過身,而瑪蒂爾達注視著他桌案上法典的扉頁,什麼也沒有說。
1227年9月,在流亡的顛沛流離和權威不再的抑鬱怨憤中,格里高利九世最終病逝,雖然人盡皆知皇帝和女王是令格里高利九世抑鬱病逝的罪魁禍首,但腓特烈二世仍厚葬前教皇並致以悼詞,給了這位教皇最後一絲他所渴望的體面和尊重,但對教廷,他們的「敬意」僅止於此,葬禮之後,腓特烈二世正式以帝國皇帝的名義否決了加洛林王朝的祖先矮子丕平將義大利中部的土地獻與教皇的承諾,換而言之,教皇國的合法性已不復存在,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領袖有且僅有皇帝本人,或許還有一些君主尚不接受這樣的變化,但他們總會接受。
次年2月,針對義大利的未來,腓特烈二世頒布了著名的《公民憲法》,這是繼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後的又一部完備的法典,他沒有選擇在宗座宮或者聖彼得大教堂公開這部註定會載入史冊的法律,而是選擇了萬神殿。為了增強法典的影響力,他召集了幾乎所有他有名義上有宗主權的領主,其中包括他的妻子,英格蘭女王是最早響應召令的君主。
「真高興你能來。」見到她後,他對她說,他確實發自內心喜悅,「我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不論你是否會邀請我,我都一定會來。」她說,駐足在萬神殿前,她再次想到了當年的婚禮和加冕禮,過往回憶紛至沓來,但很快,所有的事情都要結束了,「給我的騎士們安排好住處,還有,我不會穿你給我準備的衣服。」
她帶來的人里全副武裝的騎士超過禮儀性的官員,他們都戒備他,唯一可能不抗拒他的大概是莉莎德。她已經八歲了,個子已經長到了瑪蒂爾達的腰部,很難說她到底是像父親還是像母親,但她確實非常漂亮,看到他,莉莎德非常興奮地撲進他懷裡,用她漂亮的小臉蹭著他的胸膛:「我們又見面了。」她對他說,「媽媽經常跟我提起你呢。」
「是嗎?」他一怔,隨即急切地追問,「她跟你說過什麼?」
「她讓我記住你對我說過的話,你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現在來找你跟我說更多話。」莉莎德說,她忽然又有些疑惑,抬起頭,重新用天真無邪的眼神看著他,「我還有一個哥哥嗎?」
「對,他叫海因里希,我很愛他,像愛你和你媽媽。」
「可為什麼我從沒有聽媽媽提起哥哥呢?」莉莎德說,她並沒有意識到她的話背後所蘊含著的微妙關係,她只是很快想到了另一點,並且立刻問了出來,「你說你愛媽媽,那媽媽呢,她也愛你嗎?如果她也愛你,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起共同生活呢?」
「曾經或許有這樣的可能。」他說,看著女兒的眼睛,他心中一顫,於忐忑和彷徨中生出了一絲期冀,「也許未來也有可能,莉莎德,你期待這樣的可能嗎?」
2月14日,《公民憲法》的頒布慶典正式舉行,如瑪蒂爾達此前所說,她沒有穿他給她準備的衣服,而是穿著金色與紅色交織的禮服,裙擺上是象徵英格蘭的獅
子頭。在諸侯、市民和士兵的注視下,他們緩緩來到了萬神殿的穹頂下方。
陽光透過萬神殿的廊柱,照耀著皇帝和女王。他們一人捧書,一人提劍,這註定會是載入史冊的一幕。「自奧托大帝加冕以來,帝國法律本應獨立於羅馬教廷之干涉,然數世紀以來,教會司法屢屢僭越世俗權柄,致歐洲法度渙散、審判混亂,以神之名,他們肆意踐踏帝國的權威和諸王尊嚴,但現在這一切已經離我們遠去。」他深吸一口氣,「以帝國皇帝之名,我在此頒布《公民法典》,世俗的法律將取代教義,從而終結教會對司法之不當干預,上帝不能帶來的正義,我們給公民帶來。」
「願此刻永恆!」他高高舉杯。
「願此刻永恆!」士兵和貴族們也歡呼著,沐浴在這樣的氣氛下,任何人都很難不為之所動,下意識地,他側過頭,試圖不著痕跡地看一眼瑪蒂爾達,他看到她閉上眼,稍許,她輕聲說:「慶典結束後,我們去一趟那不勒斯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