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到鮮血大口大口,從他嘴裡溢出。

  看到焰火沖天炸響,雪狼圖騰熊熊燃燒,旌旗上血色飛濺,無數屍體從城樓上滾落下來。

  看到曾經抱過她的手臂、被她靠過無數次的肩頭、和她緊密貼合過的腰腹,全是凜凜刀傷。

  她不受控制地,和從前無數次一次,朝血光中伸出手去。

  觸上的卻不是脈搏體溫。

  而是密林深處,墓碑上刻的冰冷花紋。

  江攬州?

  隱約聽到這個名字時,寶歡和往常一樣急慌慌沖入內間。

  「郡主您、您又做噩夢了?!」

  躺在床上的姑娘睜開眼睛。

  沒有意外地,心臟又一次緊縮,疼得揪成一團。

  那種疼鈍而綿長,仿佛能穿透時光。

  。

  一年多了。

  一切都已經時過境遷,可每次夢裡醒來,還是滿身的汗水濕透衣衫。

  窗外有風起,繁花枝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輕紗帳子也跟著輕搖慢曳。

  仿佛在提醒她,時間已更迭過一個年輪。

  日升月落,朝陽夕暉。

  如今是沒有江攬州的春天。

  …

  圖門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薛窈夭整個人是空的。

  他在血泊中閉眼的樣子,成了她跨不過的魔障。

  有那麼一段日子,她整個人渾渾噩噩,對外界一切喪失感知。

  最大的進步是離開央都後,再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她的淚水似乎枯竭在了圖門坡。

  無數次噩夢中驚醒,時間慢得仿佛停滯了。後來因為腹中胎兒生長,她的行走坐臥開始很不方便。

  那種感覺很奇妙。

  也很怪異。

  她的肚子裡,竟然長了一個娃娃。

  想像不出娘親多年前懷她的時候,是種什麼感覺,薛窈夭並沒做好成為母親的準備,曾經彩水小鎮,她軟磨硬泡說自己如何不想要小孩的事,仿佛還在昨天。

  可眼看自己的肚子一天天隆起,

  她心下惦記的漸漸只剩兩件事。

  一是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肚子裡的娃娃才會健康安好。

  二是這個娃娃,是江攬州的。

  回想幼時那個陰惻惻的小該,十六歲在畫舫蜻蜓點水,隔著蒙紗吻她的少年,到後來北境央都,她無恥地在瀾台大殿上強吻了他,以及後來無數個夜晚,他是如何一次次進入她的身體。

  難過之餘,她竟是羞得滿臉通紅,心情複雜地將自己埋進被子裡。

  昔日繁花凋零,取而代之的是夏日綠蔭,院中的碧梧枝葉蒼翠欲滴。

  她依舊沒能收到任何有關他醒來的消息。

  後來天氣越來越熱,偶爾會下一場暴雨。

  雨後的夜晚總是格外美麗,天幕能看到遙遠繁星,它們在漫無邊際的墨色蒼穹里,不知疲倦地閃爍。

  他成了帝王,一國之君。

  還活下來了,可謂已是奇蹟與恩賜。

  她曾進宮去找過他一次,不為別的,只想看他一眼。然而權力更迭,宮人幾乎換了個乾淨,已經沒什人還能認得她,皇城更顯然不是什麼人都能輕易靠近。

  她當然可以直接去找蕭夙玄倫,或穆川穆言,但也正因帝王養傷,他們需要操心和顧忌的事情太多。

  「再等等吧。」這是穆言的原話。

  她問他好嗎。

  穆言似乎很想說些什麼,偏偏心有顧忌,最終什麼都沒告訴她。

  記著那句「生來孽緣,命行相剋,不宜強求。」

  彼時她和江攬州,誰都沒信邪,可圖門坡卻像一道天塹分界,在彼此的生命中劃下刻度。

  沒人希望自己的存在,會給心愛之人帶去災難。

  於是她沒有堅持,也沒再靠近皇城半分。

  再後來,秋天了。

  泛黃的碧梧葉子打著旋兒,飄落風中。

  聽聞玄倫入了內閣,成為大周史上最年輕的首輔,兼吏部尚書;穆川和蕭夙分別被授予正二品驃騎將軍、金吾將軍,輪流戍衛北境和西州;穆言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子禁軍統領,和郝達一起兼任五軍都督同知。

  除此之外。

  繼新帝登基改元以來,皇城第一次舉行了大型朝會,文武百官皆行封賞,地方大員也紛紛入京述職。

  便是這番動靜,薛窈夭猜到江攬州醒過來了。

  至少已經能夠處理國事。

  作為新帝,他登基第一天就離開京師,後又重傷昏迷,可想諸事堆積如山,他會有多辛苦。

  而她無名無分,連見他一面都成為奢侈。

  後來生產,她痛到無法呼吸。

  和曾經遠在北境王府的地下暗室一樣,恍恍惚惚間,她覺得他好像來過,她甚至嗅到了他身上的冷香氣息。

  偏偏意識清醒後,循不到半點痕跡。

  「往後自由了,去愛你想愛的人,過你想過的生活。」

  「薛窈夭。」

  「忘記北境,忘記央都,忘了這年經歷的一切。」

  她甚至想起那封手書,他曾寫下的【忘吾,往前行之。】

  圖門坡時。

  他或許以為自己會死。

  所以閉眼之前,讓傅廷淵帶她離開。

  彼時傅廷淵為易容之面,沒有任何人認出那是「故太子」,江攬州卻非但認出了,還讓他帶她離開。

  那時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是否從始至終都覺得她從未愛他。

  至少見一面吧。

  可是歲月無聲,整整一年零三個月,他一次也沒有出現。

  即便有心遵循大法師所言,暫行分隔,各安其事。

  薛窈夭也有些等不下去了。

  她很想親口問問江攬州,一年了,還疼嗎,痛嗎,怨嗎,恨嗎。

  第69章

  自從先帝死於叛賊之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後宮妃嬪人人自危。

  彼時皇權易主,新帝雷霆手段。

  卻不知為何登基的當日捨本逐末,非要御駕北上。

  以為接下來京師必然再生動盪。結果在錦衣衛和手握兵權的蕭夙的兩相督察之下,殺過幾隻不安分的出頭鳥後,前朝兩波勢力互相掣肘,按部就班,後宮也無人敢出什麼么蛾子。

  再有消息已是三個月後了。

  新帝御駕迴鑾,人卻重傷昏迷。

  人一日沒醒,妃嬪們一日懸心,個個不知自己下場如何。

  倒是人人羨慕殷貴妃。

  宮變當日就被封了「熙德」太后。

  「新帝少時才被天家認回,性子一向孤僻桀驁,喜好殺伐,與咱們也生分得很……」

  私底下,妃嬪們大都擔心,新帝醒來後會不會要她們去給先帝殉葬。

  直到後來。

  據說新帝還不能下地走動,但已經意識清明。

  能在那位玄倫大人的輔助下處理各種政務。

  而後沒多久,昔日的妃嬪們被封太妃、太嬪。願意去給先帝守陵的遵循自願;想要出家修行的也都應允;膝下有子女的,封郡王或郡主,一同離宮開府;無子女的則無論品級高低,全都遷至指定的行宮居住。

  皇城內的寧壽宮裡,僅留了太后殷氏一人。

  這樣的結局,算得上皆大歡喜。

  但殷氏這個太后做了也有一年多了,卻在開春時遇到一件棘手之事。

  「諸位姐妹可知,咱們皇帝的壽辰快到了。」

  萬壽節。

  有禮部和內務府主持,說來並非難事。然而殷氏只是擔了個名頭,和江攬州並無母子情分,實在把不准這位新帝的真實性子、喜好。

  可既已身為太后,有些事情又不得不去操心。

  好比時至今日。

  「咱們皇帝馬上二十有三了,卻尚且無後,無妃嬪,也無一子半女。」

  這在高祖皇帝建朝以來,還是前所未有的事。

  於是開春之際。

  寧壽宮第一次聚集了不下十位太妃太嬪。

  大家面面相覷,卻都不約而同想起曾經封爵宴上,新帝作為北境王,是如何口無遮攔地說自己身患隱疾,不舉。

  「可是後來,先帝不是下了賜婚旨意,那自請前往北境的關氏女子,如今怎麼樣了?」

  指的是關瑜妙。

  人人皆知彼時尚未來得及成婚,北境王就被急詔入京,經過一場叛亂宮變,許多事情不了了之。

  「太后可是在愁這樁婚事,是否還要遵循先帝旨意?」

  「咱們皇帝自己又是怎麼個意思?」

  難就難在這裡。殷氏作為新朝太后,自是去探望過養傷的江攬州不止一次,然後委婉又隱晦地提起此事。

  結果年輕的帝王眼也不抬,手裡把玩著一枚寶石珠釵,沉默許久才似想起什麼,「關氏女麼?」

  「花孔雀受難手札」里,便有關瑜妙這個名字。

  只是眾多事情里,這人實在過於邊緣,還在北境時,誰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理會這麼個人。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