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段郁不接茬,將身上的包袱一一卸下,百忙之中哦了聲,「臣喊慣了,是周娘子。」又沖越棠笑了笑,「周娘子,臣不去北庭了,往後臣就在京中為娘子保駕護航。」
越棠愣怔著給他遞了盞茶,「段將軍真不當官了?」
段郁說當啊,仰脖飲了口茶水,豪邁地將杯盞拍在桌上,「臣不當北庭副都護了,留京還任中郎將,統管北衙羽林、神策兩營。」
北衙戍衛宮禁,權責重大,統管兩營更是罕有的殊榮,可見宮中對他的器重。她說好呀,「這麼說往後常能見到段將軍了。」
其實見不見還在其次,越棠更高興的是看到他一掃萎靡,重拾神采飛揚的勁頭。找回了自我的少年將軍,又是一把鋒利的刀,這一生定會無往而不利。
段郁眉開眼笑,將那一絲淡淡的惆悵掩飾得很好。喜歡的女郎要嫁給別人啦,好痛苦,但時時戳在情敵的眼窩子裡,近距離觀察情敵今日還得寵嗎,怎麼不是一種伺機而動呢。
不過明面上的話不能這麼說,他瀟灑地表態:「臣能護衛娘子平安,常見娘子喜樂,臣也覺得很好。臣的存在也是對殿下的提醒,殿下若如芒在背,一生珍視疼惜娘子,那臣也就別無所求啦。」
邊上的曾內侍連假笑都堆不住了,哎呀,好一朵虛偽的白蓮花,當誰瞧不出他的真面目!然而王妃似乎很受用,感動地對著白蓮花笑,曾內侍急了,直衝白蓮花瞪眼睛。
「段將軍的任命詔書還在門下覆核吧,這種時候最需謹言慎行,免得最後白高興一場。將軍說了這許多話,想必口渴,來來,容臣再給您倒杯茶。」
內侍裝模作樣地要斟茶,段郁虛掩了一下,識相地表示不喝了,「臣這就走。」反正日子還長,他不爭這朝夕啦。
然而臨走前還樁要事交代,段郁偏身擋住內侍的目光,隱蔽地往某個包袱上一指,聲音壓得很低。
「臣聽家中管事說,臣的長嫂前幾個月就愛吃這家果局子的雕梅、杏脯、酸棗糕,臣尋摸了些來,娘子若食欲不振就試試,或許有奇效。」
越棠愣了一下,分外尷尬,囫圇笑著把段郁送走了。回過頭來愁苦,這個謊言可不好圓,段郁自然不會到處亂說,可陛下面前要怎麼糊弄過去?欺君的大罪她可擔待不起......不管了,越棠下定決心,屆時若陛下要追究,她堅持說什麼都不知道,一切責任在太子,他造謠他傳謠,她是被逼的。
她的腹誹太子聽不見,太子正在一輛外表平平無奇的馬車上,吩咐侍衛一路疾馳,向太和宮趕來。
先前已經命人打掃出一條小路,從山門前另闢蹊徑,直抵後山。正是黃昏時分,柴門虛掩,斜陽平檐,太子悄聲推門而入,庭院在刺眼的金芒中只余朦朧的輪廓,定眼看,她就坐在那一片靜謐的浩大里,最流麗的工筆,都描繪不出此時定格的絕代風華。
她聞聲回頭,笑著沖他招手,像一泓清泉淌過,整幅畫卷驟然輕靈起來,是另一種動態的、頂頂高級的美。然而她開口了:「快來看,樹上有一窩雛鳥兒。」
太子滿心的柔情瞬間裂開一道縫,原以為她見了他會說些溫存話的,沒料想如此不羈。好在他見慣了王妃出其不意......噢,已經不是王妃了,時至今日終於可以稱呼她的名字了。
太子走過去,把宮人都揮退,坐到她身邊輕喚:「越棠。」
她一激靈,似乎被這個稱呼驚著了,半晌笑著說:「還不太習慣,殿下別見怪。」
太子不以為意,那就多試幾次,當初他連自呼為奴都能喊順口,這世上應當沒有什麼是不能習慣的。
說話間垂眼一掃,見桌上擺著幾碟蜜餞果子,不像是東宮膳房的手筆。
「段郁來過?」太子拈起一顆梅子放進嘴裡,立刻酸得眉頭緊鎖。越棠點點頭,見狀忙將茶盞推至他手邊,讓他漱漱口。
提起段郁,她不由問:「段郁留在京中任職,是你的主意吧?」不怪她心存疑慮,曾經這兩個人鬧得那麼僵,以至於逼得她退避出京城,結果段郁揍他的那一拳他不記仇,還替他謀求京中的高位,難道這就是儲君弘雅的胸懷嗎?
太子看她一眼,便知道她心中大約沒好話。他淡淡說是,一邊站起身來,往窗邊走了兩步,留給她一個高深的背影。
「孤從不擔心段郁,無論他如何作妖,選擇權都在你的手上,孤先前是擔心你會選段郁。但如今你既已選定了孤,那段郁在哪裡都無所謂了,他願意留在京城便留著吧,反正你是孤的妻子,孤相信你,他做什麼都不重要。」
越棠支著腦袋,托腮看他的背影,敞軒里有風拂過,吹起他的袍角向一側翩飛,虛虛勾勒出他玉帶下的身段,真是挺拔又頎長。哪怕無聲地立在陋室中,太子殿下都自帶一身端華氣韻,像是在他群臣環繞的崇政殿上。唯有稍稍顯出的側臉的時候,那清淡的神情,似乎還有些當初趙銘恩的影子,給那身尊貴添了一點浩然氣,任是無情也動人。
哎呀,越棠心頭撞了一下,近來她時常會覺得,太子殿下也不比她的趙銘恩差嘛。
她胡思亂想,他說的話就從耳朵里漏過去了,回過神來,哼哈著含混應對,「反正你們開心就好。」
太子哪知道她在想什麼,見她不好意思,還以為將她感動到了。他暗暗一笑,段郁今日說了什麼,他不用問都能猜到,漂亮話誰不會說?從段郁這個對手身上他也學到一招,他的太子妃吃軟不吃硬,喜歡白蓮花裝可憐那一套。
先前的話不算假,但太子與段郁商定令其統領北衙,確實有更深的目的。先前京中亂了一場,北衙牽扯其中,正好藉機整肅,再交於段郁手上壯大。迎睿王妃入東宮的路不好走,他已經做了許多籌謀,最大程度壓彈發明旨後可能迎來的異議,而兵權的擁護則是更直接的力量,若段郁統領北衙兩營,日後將會是太子妃最堅實的後盾。
往日的情敵,來日的助力,段郁兢兢業業助他掃清冊立太子妃的障礙,那當初的一拳之仇可以一筆勾銷。
越棠沖他伸出手,「太陽落山了,別站在風口啦,小心受涼。」
於是相伴著往後院屋子裡去,用過晚飯,看暮色四合,月綴山間。夜風漸凜冽起來,關嚴窗門點上亮堂的燭火,聽窗下嗚嗚作響,執手閒話翻書,平實而溫馨。
溫暖催人困......越棠打了個呵欠,瞥一眼更漏,太子殿下精神這麼好的嗎?越棠推了下他,「你再不走,城門該關了。」
太子似乎大夢方醒,「竟這麼晚了,看來是趕不上了。」
越棠驚問:「那怎麼辦?」
太子輕聲嘆氣:「今晚孤在前面的廡房對付一下吧。」
讓太子殿下與內侍一起去擠大通鋪?這像話嗎?他絞盡腦汁思索的模樣一點也不高明,越棠一眼就看穿了。
太子還在裝模作樣,「你的寢居在東邊,那孤去西次間吧。」
「我的箱籠很多,西次間裡都堆滿了,沒地方給殿下睡。」
反正就是心照不宣,也不必說什麼「在外間榻上為你上夜」這種話了,心貼著心的兩個人,最後自然而然地擁到了一起去。
這件事有無窮的吸引力,初次留下的不完美,有無窮的長夜可以慢慢補足,顛來倒去,這回她占了上風,一捻柳腰韌勁竟那樣足,生生不息地搖擺著,底下人也嘗到了分崩離析的滋味,口不擇言地讓她慢些。
「越棠......」動情處,她的閨名在唇間反覆氤氳。
然而她嬌叱著拍打了他一下,「不對,重新喊。」
太子知道她想聽什麼,他也覺得不習慣,這種時候果然還是王妃更對味。可總不能一輩子喊王妃吧,那像什麼話......太子混沌的頭腦里好容易撥出一絲清明,「太子妃......」
哦唷,好像也行,越棠滿意了,奴與太子妃的好戲輪番上演。
他們之間的緣分太過扭曲,旁的愛侶情濃時大抵用最柔膩的稱呼,可他們卻連名字都喊不出口,非得用官稱助興。可能是史上最卑微的太子了吧......氣喘吁吁間他想,不過沒關係,她很喜歡,他就樂意。
就這樣,越棠在後山的小院裡紮下了根,太子每日在東宮與太和宮之間奔波,兩人就這樣欲蓋彌彰地來往著。
反正日子很自由,想家了便進城去周宅看父母,長公主也常上來與她作伴,後山很大,天氣好的時候便徜徉在山水間,連院門前的梨園都能看讓她好久,鋪天蓋地的黃葉,在秋陽中拼湊出深淺斑駁的色譜,她滿心期待著春日裡梨花飛雪的盛景。
每一寸光陰都是明媚的,越棠幾乎覺得就這樣與太子小來小往也很好。
一日太子問她:「你想不想見宋希仁?」
他若不提,越棠都快忘記這個名字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他定罪了嗎?」
鄞州之亂背後有宋希仁的推波助瀾,在溫泉宮時,他行刺太子未遂,之後被押解至京城受審,作為興慶宮企圖謀害東宮的重要人證。他若供認不諱,想來逃不過死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越棠愣怔著給他遞了盞茶,「段將軍真不當官了?」
段郁說當啊,仰脖飲了口茶水,豪邁地將杯盞拍在桌上,「臣不當北庭副都護了,留京還任中郎將,統管北衙羽林、神策兩營。」
北衙戍衛宮禁,權責重大,統管兩營更是罕有的殊榮,可見宮中對他的器重。她說好呀,「這麼說往後常能見到段將軍了。」
其實見不見還在其次,越棠更高興的是看到他一掃萎靡,重拾神采飛揚的勁頭。找回了自我的少年將軍,又是一把鋒利的刀,這一生定會無往而不利。
段郁眉開眼笑,將那一絲淡淡的惆悵掩飾得很好。喜歡的女郎要嫁給別人啦,好痛苦,但時時戳在情敵的眼窩子裡,近距離觀察情敵今日還得寵嗎,怎麼不是一種伺機而動呢。
不過明面上的話不能這麼說,他瀟灑地表態:「臣能護衛娘子平安,常見娘子喜樂,臣也覺得很好。臣的存在也是對殿下的提醒,殿下若如芒在背,一生珍視疼惜娘子,那臣也就別無所求啦。」
邊上的曾內侍連假笑都堆不住了,哎呀,好一朵虛偽的白蓮花,當誰瞧不出他的真面目!然而王妃似乎很受用,感動地對著白蓮花笑,曾內侍急了,直衝白蓮花瞪眼睛。
「段將軍的任命詔書還在門下覆核吧,這種時候最需謹言慎行,免得最後白高興一場。將軍說了這許多話,想必口渴,來來,容臣再給您倒杯茶。」
內侍裝模作樣地要斟茶,段郁虛掩了一下,識相地表示不喝了,「臣這就走。」反正日子還長,他不爭這朝夕啦。
然而臨走前還樁要事交代,段郁偏身擋住內侍的目光,隱蔽地往某個包袱上一指,聲音壓得很低。
「臣聽家中管事說,臣的長嫂前幾個月就愛吃這家果局子的雕梅、杏脯、酸棗糕,臣尋摸了些來,娘子若食欲不振就試試,或許有奇效。」
越棠愣了一下,分外尷尬,囫圇笑著把段郁送走了。回過頭來愁苦,這個謊言可不好圓,段郁自然不會到處亂說,可陛下面前要怎麼糊弄過去?欺君的大罪她可擔待不起......不管了,越棠下定決心,屆時若陛下要追究,她堅持說什麼都不知道,一切責任在太子,他造謠他傳謠,她是被逼的。
她的腹誹太子聽不見,太子正在一輛外表平平無奇的馬車上,吩咐侍衛一路疾馳,向太和宮趕來。
先前已經命人打掃出一條小路,從山門前另闢蹊徑,直抵後山。正是黃昏時分,柴門虛掩,斜陽平檐,太子悄聲推門而入,庭院在刺眼的金芒中只余朦朧的輪廓,定眼看,她就坐在那一片靜謐的浩大里,最流麗的工筆,都描繪不出此時定格的絕代風華。
她聞聲回頭,笑著沖他招手,像一泓清泉淌過,整幅畫卷驟然輕靈起來,是另一種動態的、頂頂高級的美。然而她開口了:「快來看,樹上有一窩雛鳥兒。」
太子滿心的柔情瞬間裂開一道縫,原以為她見了他會說些溫存話的,沒料想如此不羈。好在他見慣了王妃出其不意......噢,已經不是王妃了,時至今日終於可以稱呼她的名字了。
太子走過去,把宮人都揮退,坐到她身邊輕喚:「越棠。」
她一激靈,似乎被這個稱呼驚著了,半晌笑著說:「還不太習慣,殿下別見怪。」
太子不以為意,那就多試幾次,當初他連自呼為奴都能喊順口,這世上應當沒有什麼是不能習慣的。
說話間垂眼一掃,見桌上擺著幾碟蜜餞果子,不像是東宮膳房的手筆。
「段郁來過?」太子拈起一顆梅子放進嘴裡,立刻酸得眉頭緊鎖。越棠點點頭,見狀忙將茶盞推至他手邊,讓他漱漱口。
提起段郁,她不由問:「段郁留在京中任職,是你的主意吧?」不怪她心存疑慮,曾經這兩個人鬧得那麼僵,以至於逼得她退避出京城,結果段郁揍他的那一拳他不記仇,還替他謀求京中的高位,難道這就是儲君弘雅的胸懷嗎?
太子看她一眼,便知道她心中大約沒好話。他淡淡說是,一邊站起身來,往窗邊走了兩步,留給她一個高深的背影。
「孤從不擔心段郁,無論他如何作妖,選擇權都在你的手上,孤先前是擔心你會選段郁。但如今你既已選定了孤,那段郁在哪裡都無所謂了,他願意留在京城便留著吧,反正你是孤的妻子,孤相信你,他做什麼都不重要。」
越棠支著腦袋,托腮看他的背影,敞軒里有風拂過,吹起他的袍角向一側翩飛,虛虛勾勒出他玉帶下的身段,真是挺拔又頎長。哪怕無聲地立在陋室中,太子殿下都自帶一身端華氣韻,像是在他群臣環繞的崇政殿上。唯有稍稍顯出的側臉的時候,那清淡的神情,似乎還有些當初趙銘恩的影子,給那身尊貴添了一點浩然氣,任是無情也動人。
哎呀,越棠心頭撞了一下,近來她時常會覺得,太子殿下也不比她的趙銘恩差嘛。
她胡思亂想,他說的話就從耳朵里漏過去了,回過神來,哼哈著含混應對,「反正你們開心就好。」
太子哪知道她在想什麼,見她不好意思,還以為將她感動到了。他暗暗一笑,段郁今日說了什麼,他不用問都能猜到,漂亮話誰不會說?從段郁這個對手身上他也學到一招,他的太子妃吃軟不吃硬,喜歡白蓮花裝可憐那一套。
先前的話不算假,但太子與段郁商定令其統領北衙,確實有更深的目的。先前京中亂了一場,北衙牽扯其中,正好藉機整肅,再交於段郁手上壯大。迎睿王妃入東宮的路不好走,他已經做了許多籌謀,最大程度壓彈發明旨後可能迎來的異議,而兵權的擁護則是更直接的力量,若段郁統領北衙兩營,日後將會是太子妃最堅實的後盾。
往日的情敵,來日的助力,段郁兢兢業業助他掃清冊立太子妃的障礙,那當初的一拳之仇可以一筆勾銷。
越棠沖他伸出手,「太陽落山了,別站在風口啦,小心受涼。」
於是相伴著往後院屋子裡去,用過晚飯,看暮色四合,月綴山間。夜風漸凜冽起來,關嚴窗門點上亮堂的燭火,聽窗下嗚嗚作響,執手閒話翻書,平實而溫馨。
溫暖催人困......越棠打了個呵欠,瞥一眼更漏,太子殿下精神這麼好的嗎?越棠推了下他,「你再不走,城門該關了。」
太子似乎大夢方醒,「竟這麼晚了,看來是趕不上了。」
越棠驚問:「那怎麼辦?」
太子輕聲嘆氣:「今晚孤在前面的廡房對付一下吧。」
讓太子殿下與內侍一起去擠大通鋪?這像話嗎?他絞盡腦汁思索的模樣一點也不高明,越棠一眼就看穿了。
太子還在裝模作樣,「你的寢居在東邊,那孤去西次間吧。」
「我的箱籠很多,西次間裡都堆滿了,沒地方給殿下睡。」
反正就是心照不宣,也不必說什麼「在外間榻上為你上夜」這種話了,心貼著心的兩個人,最後自然而然地擁到了一起去。
這件事有無窮的吸引力,初次留下的不完美,有無窮的長夜可以慢慢補足,顛來倒去,這回她占了上風,一捻柳腰韌勁竟那樣足,生生不息地搖擺著,底下人也嘗到了分崩離析的滋味,口不擇言地讓她慢些。
「越棠......」動情處,她的閨名在唇間反覆氤氳。
然而她嬌叱著拍打了他一下,「不對,重新喊。」
太子知道她想聽什麼,他也覺得不習慣,這種時候果然還是王妃更對味。可總不能一輩子喊王妃吧,那像什麼話......太子混沌的頭腦里好容易撥出一絲清明,「太子妃......」
哦唷,好像也行,越棠滿意了,奴與太子妃的好戲輪番上演。
他們之間的緣分太過扭曲,旁的愛侶情濃時大抵用最柔膩的稱呼,可他們卻連名字都喊不出口,非得用官稱助興。可能是史上最卑微的太子了吧......氣喘吁吁間他想,不過沒關係,她很喜歡,他就樂意。
就這樣,越棠在後山的小院裡紮下了根,太子每日在東宮與太和宮之間奔波,兩人就這樣欲蓋彌彰地來往著。
反正日子很自由,想家了便進城去周宅看父母,長公主也常上來與她作伴,後山很大,天氣好的時候便徜徉在山水間,連院門前的梨園都能看讓她好久,鋪天蓋地的黃葉,在秋陽中拼湊出深淺斑駁的色譜,她滿心期待著春日裡梨花飛雪的盛景。
每一寸光陰都是明媚的,越棠幾乎覺得就這樣與太子小來小往也很好。
一日太子問她:「你想不想見宋希仁?」
他若不提,越棠都快忘記這個名字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他定罪了嗎?」
鄞州之亂背後有宋希仁的推波助瀾,在溫泉宮時,他行刺太子未遂,之後被押解至京城受審,作為興慶宮企圖謀害東宮的重要人證。他若供認不諱,想來逃不過死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