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然而太子說沒有,「孤還想用他。」
宋希仁行刺太子那日,越棠趕到時已是最後關頭,她沒聽見宋希仁的剖白,因此並不知道宋希仁與東宮之間的恩怨。朝政她不過問,因而疑惑,「殿下想讓我去勸他?」
太子不置可否,「他一心求死,孤雖想用他,卻也無法讓他重拾生志。你沒有疑問想要問他嗎?他若死了,就再也問不到答案了。」
他沒說實話,越棠一哂,暫且不去揭穿他。點頭說那就見見吧,「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不知道也沒什麼,但殿下似乎很想讓我知道,那我就勉強知道一下吧。」
越棠沒去過監牢,事前做足了心理準備,結果東宮翊衛卻沒送她入城,而是往郊外越行越遠。一望無垠的田野上,馬車在一間茅舍前停下,門前的籬笆牆七零八落,響晴的天,秫秸都散發著一股腐朽味道。
翊衛上前推開門,越棠愣了好一會兒才敢往裡走,屋中倒尚好,桌凳齊整不見蒙塵,沒有異味,卻也沒有人味。她轉了一圈,才在西牆下發現一個幾乎與屋子融為一體的身影。
明明不在監牢,但他主動把自己關了起來。
「宋希仁?」越棠試探著喚了聲。
牆邊的人抬起眼,視線遲遲聚焦,黑白分明的眼眸里閃過幽微的星火。越棠幾乎認不出他了,倒不是囹圄生涯讓他形容枯槁,他不過瘦了點,面貌依稀如舊,但周身的氣質卻截然不同了。從前的秘書丞永遠從容,言行舉止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現在像是脫了一層名為「風儀」的骨,怠懶一絲偽裝。
「王妃怎麼來了。」他聲音沙澀,仿佛久不開口。
越棠沒去同他論名號,也沒有拯救他的想法。這種心裡懷藏許多秘密的男人是聽不進勸的,他們蔑視世上所有人,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使命天上地下第一重要,旁人不是無知的螻蟻,就是暖房裡的嬌花,反正誰也不配與他們談真心。
她直奔主題,丟出深埋心底的疑問:「當年禁中為睿王選王妃,聽家父說,我雖名列候選,但並不出挑,後來是宋大人你主動找到家父,表示可以促成我被選中,宋大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宋希仁甫入京時拜在右僕射麾下,右僕射有恩與他,甚至有意許嫁獨女,他似乎也樂見其成。越棠同他來往一年多,就要說定的當口,他卻突然裝死,從此不明不白地斷絕了與周家的所有往來。
宋希仁欺騙了她的感情,越棠曾以為他是心存愧疚,才辦了這麼個事,後來又覺得不可能,他好像沒有心,更不會有愧疚這種情感。
結果宋希仁竟真的說,是因為心中有愧。
「在臣的計劃里,太子會死,二皇子也會死,最後輪到陛下。陛下崩時無子,那麼兄終弟及,睿王踐祚,屆時王妃母儀天下,尊貴無極,臣自以為這結局不錯,算是為當年辜負王妃賠罪吧。」
多驚人的言論,然而越棠聽罷只是哦了聲,「結果在鄞州,太子活了下來,睿王卻死了。」
「是。」宋希仁疲憊地轉開眼,「這不是臣的本意,臣又辜負了一次王妃。」
越棠覺得很彆扭,宋希仁似乎不在同一個時空里與她對話,他口口聲聲「辜負」,可她壓根就不在局中,他面前從頭到尾都是一片虛空,偏他還執著地向那片虛空投注情感,到今天都沒醒過來。
越棠搖搖頭,話問完了,其它的她也無能為力,對宋希仁說了聲「保重」,便轉身離去。
宋希仁望向她的背影,卻見她走到門邊忽又停下,扭頭看向他手邊的一隻瓢。
「最好還是不要喝生水,我知道你已經不太想活了,但若因腹瀉而死,過程想必很痛苦,觀感也很不佳。宋大人一向最體面,還是多費一道功夫,將生水煮沸吧。」
說完她提裙邁出門,不一會兒車馬聲響起來,漸漸遠去,他的世界又歸於一片死寂。宋希仁拿起地上的水瓢,忽然笑了一聲,王妃......周娘子......
認識她好幾年了,她從十六歲長到十九歲,膽子放開了些,其實沒怎麼變。他原也以為自己就是利用她,在右僕射默許下的來往,起先是他不動聲色地引誘,然
後他發覺認識她是件愉快的事,她身上有種因為對生命濃烈的熱愛而擁有的趣致。再後來,他開始期盼與她的見面,說上那麼幾句話,最多一盞茶的功夫,就是他每日站在陽光下的全部時刻。
當他因為她而留意起每一餐飯的味道、關心花草的變化、期待大仇得報之後的生命的時候,宋希仁就知道,自己是真心愛上了她。
可惜她從不知道,不過那也不重要了。
*
秋去冬來,一夜之間,後山的梨園千樹萬樹梨花開,越棠在小院裡架起紅泥小火爐,有一日還喬裝改扮,偷摸隨太子混進宮裡,看太液池上的冰嬉。
睿王妃入道祈福究竟要多久呢,頭前的旨意上沒說明,越棠也不著急,倒是太子總是數日子,「孤在朝堂上風生水起,如今已逐漸掌權,至多一年,孤便迎你入東宮。」後來局勢明朗,一切都格外順利,一年的時間逐漸縮短到半年,從九月里算起,到新春三月間,睿王妃就能功成身退了。
年關將至,二十五那日,恰逢臘月打春,越棠爬上後山頂,遙遙看山腰上的太和宮鞭炮齊鳴,氣勢磅礴地祭拜五嶽大帝和太歲星君。
太子立在她身旁,歡歡喜喜地轉述宮中的消息,「孤請太史局算過了,四月初六大吉,宜嫁娶,開春後陛下便會發旨意。」
越棠說好好好,「臘月打春雨水早,三月里梨花應當能開了,正好趕得及。」
太子說:「就算趕不及,等花開時,孤與你再一道回來看。」
「那不一樣嘛。」越棠漫不經心地聽著山裡的炮仗。
太子敏銳地察覺她並不如他想像中高興,略頓了下說:「別擔心,東宮與後山並無多少不同,孤永遠為你撐腰。」又湊近些,低聲說,「若白日太子殿下惹太子妃不快,奴夜裡一定伺候太子妃高興。」
越棠大笑,「我記住了,到時可不許耍賴。」
其實她也不是擔心,心思細膩的人,在告別一段生活時總會有些眷戀。越棠說:「殿下放心,我會過得很快樂的,若我實在不高興,殿下和趙銘恩誰都留不住我。」
太子苦笑,「孤知道,你若實在不高興,段郁二話不說就會帶你私奔,孤追都追不上。」
嗨呀,說得她好像很負心薄倖一樣,越棠嘴上笑言不會,但心裡卻知道大概齊差不離,反正不論怎樣,她都不會委屈自己。
沉默了片刻,太子忽然說:「宋希仁回朝了,往後他不再用宋希仁這個名字,改回本名錢祐。只是他面貌稍改,日後你若見到他,別露出破綻。孤先安排他在東宮做事,且觀成效,順利的話,再酌情委以重任。」
想通了?回頭對上太子意味深長的眼神,她訝然:「殿下不會想告訴我,是我讓他回心轉意的吧?」
他不說話,越棠琢磨了下,笑起來,「我忽然發現,我好像很能影響人,身邊的人總會被我帶跑偏。」
太子摟著她,親了親她的額頭,「太子妃才發現嗎?往後你就是孤的僚佐、卿相,孤說服不了的人,有太子妃出馬,孤不愁沒有好日子過。」
那就試試吧!越棠摩拳擦掌,挽著他往山下走,走入他們的塵世間。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希仁行刺太子那日,越棠趕到時已是最後關頭,她沒聽見宋希仁的剖白,因此並不知道宋希仁與東宮之間的恩怨。朝政她不過問,因而疑惑,「殿下想讓我去勸他?」
太子不置可否,「他一心求死,孤雖想用他,卻也無法讓他重拾生志。你沒有疑問想要問他嗎?他若死了,就再也問不到答案了。」
他沒說實話,越棠一哂,暫且不去揭穿他。點頭說那就見見吧,「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不知道也沒什麼,但殿下似乎很想讓我知道,那我就勉強知道一下吧。」
越棠沒去過監牢,事前做足了心理準備,結果東宮翊衛卻沒送她入城,而是往郊外越行越遠。一望無垠的田野上,馬車在一間茅舍前停下,門前的籬笆牆七零八落,響晴的天,秫秸都散發著一股腐朽味道。
翊衛上前推開門,越棠愣了好一會兒才敢往裡走,屋中倒尚好,桌凳齊整不見蒙塵,沒有異味,卻也沒有人味。她轉了一圈,才在西牆下發現一個幾乎與屋子融為一體的身影。
明明不在監牢,但他主動把自己關了起來。
「宋希仁?」越棠試探著喚了聲。
牆邊的人抬起眼,視線遲遲聚焦,黑白分明的眼眸里閃過幽微的星火。越棠幾乎認不出他了,倒不是囹圄生涯讓他形容枯槁,他不過瘦了點,面貌依稀如舊,但周身的氣質卻截然不同了。從前的秘書丞永遠從容,言行舉止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現在像是脫了一層名為「風儀」的骨,怠懶一絲偽裝。
「王妃怎麼來了。」他聲音沙澀,仿佛久不開口。
越棠沒去同他論名號,也沒有拯救他的想法。這種心裡懷藏許多秘密的男人是聽不進勸的,他們蔑視世上所有人,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使命天上地下第一重要,旁人不是無知的螻蟻,就是暖房裡的嬌花,反正誰也不配與他們談真心。
她直奔主題,丟出深埋心底的疑問:「當年禁中為睿王選王妃,聽家父說,我雖名列候選,但並不出挑,後來是宋大人你主動找到家父,表示可以促成我被選中,宋大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宋希仁甫入京時拜在右僕射麾下,右僕射有恩與他,甚至有意許嫁獨女,他似乎也樂見其成。越棠同他來往一年多,就要說定的當口,他卻突然裝死,從此不明不白地斷絕了與周家的所有往來。
宋希仁欺騙了她的感情,越棠曾以為他是心存愧疚,才辦了這麼個事,後來又覺得不可能,他好像沒有心,更不會有愧疚這種情感。
結果宋希仁竟真的說,是因為心中有愧。
「在臣的計劃里,太子會死,二皇子也會死,最後輪到陛下。陛下崩時無子,那麼兄終弟及,睿王踐祚,屆時王妃母儀天下,尊貴無極,臣自以為這結局不錯,算是為當年辜負王妃賠罪吧。」
多驚人的言論,然而越棠聽罷只是哦了聲,「結果在鄞州,太子活了下來,睿王卻死了。」
「是。」宋希仁疲憊地轉開眼,「這不是臣的本意,臣又辜負了一次王妃。」
越棠覺得很彆扭,宋希仁似乎不在同一個時空里與她對話,他口口聲聲「辜負」,可她壓根就不在局中,他面前從頭到尾都是一片虛空,偏他還執著地向那片虛空投注情感,到今天都沒醒過來。
越棠搖搖頭,話問完了,其它的她也無能為力,對宋希仁說了聲「保重」,便轉身離去。
宋希仁望向她的背影,卻見她走到門邊忽又停下,扭頭看向他手邊的一隻瓢。
「最好還是不要喝生水,我知道你已經不太想活了,但若因腹瀉而死,過程想必很痛苦,觀感也很不佳。宋大人一向最體面,還是多費一道功夫,將生水煮沸吧。」
說完她提裙邁出門,不一會兒車馬聲響起來,漸漸遠去,他的世界又歸於一片死寂。宋希仁拿起地上的水瓢,忽然笑了一聲,王妃......周娘子......
認識她好幾年了,她從十六歲長到十九歲,膽子放開了些,其實沒怎麼變。他原也以為自己就是利用她,在右僕射默許下的來往,起先是他不動聲色地引誘,然
後他發覺認識她是件愉快的事,她身上有種因為對生命濃烈的熱愛而擁有的趣致。再後來,他開始期盼與她的見面,說上那麼幾句話,最多一盞茶的功夫,就是他每日站在陽光下的全部時刻。
當他因為她而留意起每一餐飯的味道、關心花草的變化、期待大仇得報之後的生命的時候,宋希仁就知道,自己是真心愛上了她。
可惜她從不知道,不過那也不重要了。
*
秋去冬來,一夜之間,後山的梨園千樹萬樹梨花開,越棠在小院裡架起紅泥小火爐,有一日還喬裝改扮,偷摸隨太子混進宮裡,看太液池上的冰嬉。
睿王妃入道祈福究竟要多久呢,頭前的旨意上沒說明,越棠也不著急,倒是太子總是數日子,「孤在朝堂上風生水起,如今已逐漸掌權,至多一年,孤便迎你入東宮。」後來局勢明朗,一切都格外順利,一年的時間逐漸縮短到半年,從九月里算起,到新春三月間,睿王妃就能功成身退了。
年關將至,二十五那日,恰逢臘月打春,越棠爬上後山頂,遙遙看山腰上的太和宮鞭炮齊鳴,氣勢磅礴地祭拜五嶽大帝和太歲星君。
太子立在她身旁,歡歡喜喜地轉述宮中的消息,「孤請太史局算過了,四月初六大吉,宜嫁娶,開春後陛下便會發旨意。」
越棠說好好好,「臘月打春雨水早,三月里梨花應當能開了,正好趕得及。」
太子說:「就算趕不及,等花開時,孤與你再一道回來看。」
「那不一樣嘛。」越棠漫不經心地聽著山裡的炮仗。
太子敏銳地察覺她並不如他想像中高興,略頓了下說:「別擔心,東宮與後山並無多少不同,孤永遠為你撐腰。」又湊近些,低聲說,「若白日太子殿下惹太子妃不快,奴夜裡一定伺候太子妃高興。」
越棠大笑,「我記住了,到時可不許耍賴。」
其實她也不是擔心,心思細膩的人,在告別一段生活時總會有些眷戀。越棠說:「殿下放心,我會過得很快樂的,若我實在不高興,殿下和趙銘恩誰都留不住我。」
太子苦笑,「孤知道,你若實在不高興,段郁二話不說就會帶你私奔,孤追都追不上。」
嗨呀,說得她好像很負心薄倖一樣,越棠嘴上笑言不會,但心裡卻知道大概齊差不離,反正不論怎樣,她都不會委屈自己。
沉默了片刻,太子忽然說:「宋希仁回朝了,往後他不再用宋希仁這個名字,改回本名錢祐。只是他面貌稍改,日後你若見到他,別露出破綻。孤先安排他在東宮做事,且觀成效,順利的話,再酌情委以重任。」
想通了?回頭對上太子意味深長的眼神,她訝然:「殿下不會想告訴我,是我讓他回心轉意的吧?」
他不說話,越棠琢磨了下,笑起來,「我忽然發現,我好像很能影響人,身邊的人總會被我帶跑偏。」
太子摟著她,親了親她的額頭,「太子妃才發現嗎?往後你就是孤的僚佐、卿相,孤說服不了的人,有太子妃出馬,孤不愁沒有好日子過。」
那就試試吧!越棠摩拳擦掌,挽著他往山下走,走入他們的塵世間。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