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要見諸御前了,這讓越棠惴惴不安,後來萬壽宴上舉酒傾杯,隨眾人齊唱祝禱詞,她念得格外誠心,總有種做錯事的幻覺,只希望皇帝的愉悅多一些,及到太子陳情的時候,多少能抵消一點的驚怒。
筵席散後出宮回到睿王府,走在熟悉的庭院裡,越棠想起太子的話,這王府她是住不久了,不由生出許多不舍。她還記得嫁入王府那日是臘月十七,算來至今尚不滿九個月,春花秋月都沒能看滿一整年,實在是遺憾。
其實睿王府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富麗堂皇與世無爭,是只屬於她一個人的安樂窩。可現在竟要走了......
午後起了風,雙成去房裡取了件夾袍,拐進園子裡,卻見王妃對著一株開謝了的金桂眼淚汪汪,忙拿手巾替她拭淚,「王妃怎麼哭了?」
越棠見她來,愈發哭得傷心了,眼淚拭不干,索性抱著雙成哭了個痛快。雙成拍著她的背,等她哭完了才問:「王妃是不是怕了?」
越棠確實有些怕了,捨棄手邊實實在在的安定和快樂,投身進一場未知的命運,這不是簡單的事。暢想時誰都自以為勇敢,臨到眼前時難免生怯。
她甚至開始打退堂鼓,「要不然算了吧嗚嗚嗚......我不當太子妃了......讓我一輩子在王府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吧嗚嗚嗚......」
唉,雙成覺得她多慮了,東宮的宮門也上鎖,太子妃關起門來過什麼樣的日子,還不是隨她樂意嘛!她哄著越棠說:「王妃不喜歡太子殿下嗎?成為太子妃,王妃便能多一重快樂,那不好嗎?」
確實快樂,太子殿下一體兩面,儲君與趙銘恩各有各的風采,不論是與他鬥智鬥勇還是水乳交融都很有趣,很讓她上癮。可那一重快樂的代價,是無窮多的麻煩,或許還有傷心失望,快樂與煩惱是不能相互抵消的,都將在她的生命里留下深重的印記。
哭了一通,哭散了心頭縈繞的離愁別緒,越棠逐漸把思路捋順了。說到底,她本能地熱愛新鮮的人生體驗,睿王府是平緩的小溪,東宮乃至紫宸殿是大江大河,有亂石擊水,泥沙俱下,一路上卻會經過更多的風景。
越棠從石凳上站起身,氣勢磅礴地一揮手,廣袖在晚風裡獵獵飄搖,「走吧,我們往更高的地方去。」
臨到轉角時忍不住回首,那株金桂微微搖動,在深秋中姿態雍容,若睿王還活著,她或許會收穫另一種安逸的歲月吧!越棠眨了下眼,沖金桂微笑致意,然後翩然走遠了。
過了兩日,禁中果然有旨意傳到睿王府,借著太后忌辰的由頭,命睿王妃奉太后冥福,批真服,修寶供,住太和宮道觀,令所司擇日備禮給牒云云。
第70章 FinaleFinale
與明面上的旨意一同傳遍京城的,還有東宮刻意放出來的風聲。於是乎,一夜之間所有人都知曉了,今日睿王妃入道祈福,是為日後冊封太子妃做準備。
不必說外頭作何反應,睿王府里率先炸了鍋。
雖然一部分人早有預感——當初那個深受王妃信賴的馬奴就是太子殿下——打從這個驚人的事實被揭露起,王妃身邊的親信們,便隱約期盼事態的發展。可更多的人事先一無所知,震驚之後,更有彷徨,王爺薨逝王妃入道,煌煌親王府就這麼散了?那他們這些人呢,該何去何從?
許多人都捨不得,憑良心論,睿王妃是位好主子,雖年輕但鎮得住場子,管起事情來蜻蜓點水,卻講究規則,和善慷慨又能提供鮮明的秩序感,可著滿京城找,也難找到比睿王府更好的去處。
越棠這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個好名聲,對未來又添了幾分信心,既然睿王府她管得不錯,那再大一些的東宮,多加把勁,想來也不在話下吧!
與身邊親近的人話別,越棠也有無限惋惜,尤其是平望,她穩妥持重,總能替她將身邊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於她偶爾出格的行為,也從不多置喙,盡全力包容她幫助她,遇上她是自己運道高。
越棠留給她重重的賞錢,說:「你是禁中出來的人,籍契在內侍省,去留不由我做主。但若日後......」她赧然一笑,「若日後,我能在宮中說得上話了,一定由你自己的意思,不論宮裡宮外,都替你安排一個好歸處。」
平望在宮中見多了風浪,如今也處變不驚,她接過越棠的賞,忖了忖,卻又含笑推了回去。
「王妃此去,是奔更好的前程,途中大約會有些溝溝坎坎的,但奴婢相信王妃一定會邁過去,站到您該站的位置上,奴婢期待與您的重逢。」平望霎了霎眼,語氣難得促狹,「等王妃登了高位,奴婢再向王妃討一份更豐厚的賞吧。」
似乎身邊人都對她很有信心,送別出征的壯士一般,積極地為她打點行裝。
依依不捨地再逛一遍王府,西路上的池塘才修完,秋日晚晴疏淡,池畔梅枝嶙峋,精緻清爽,並不顯得蕭瑟。雙成在遊廊上探身沖她招手,「王妃,您快來瞧!」
越棠走過去,只見雙成對著幾株一尺來高的小樹苗傻笑,她沒鬧明白,「瞧什麼?」
「溫泉宮的五色池,王妃忘了嗎?咱們擲了兩枚銅錢,奴婢許願枇杷樹能順利抽條,您瞧,果然長得甚好。」轉而想起王妃的願望,不由撫掌笑道,「您不是許願天賜良緣嗎?如今也應驗了,可見那五色池的確有些神通。」
神不神通還有待考證,越棠只是遺憾,若這枇杷樹真能開花掛果,她們是吃不著了,到時候不知會便宜了誰。
*
那日入太和宮,宗正寺派來的車馬赫赫揚揚地停在王府門前,打頭的兩列內侍舉暗八仙的八寶儀仗,其後駿馬驂駕,九龍傘並孔雀扇,護送的禁軍鋪陳滿街,里外里將坊院圍堵得水泄不通。
太子人雖沒來,卻高調地送了她半副儲君儀仗,越棠頓時不慌了,腰杆子挺得倍直,平靜地接受萬眾矚目。是啊,她又不想當這太子妃,是太子千方百計求她當的,她值得,就該這麼的理直氣壯。
雙成則感慨萬千,「這就是夫榮妻顯啊。」
車駕一路向東,出延興門十餘里至太和宮,闔宮的道士傾巢出動,在靈官殿前列隊相迎,道觀里輩分最高的長平真人親自替她戴冠,又傳她宗正寺頒發的度牒,至於其它聽經受度之類的章程,一應從簡,這就算禮成了。
俗世中的煊赫不便帶入山門,過了靈官殿,便只剩下越棠與雙成二人,由道童引領著往住處去。後山風景依舊,太和宮特地僻了個小院給她住,與外客落腳的山房分屬梨園兩側,隨處望去都是青山秀水,與驪山的精美壯麗相比,這兒更像是一幅樸拙的水墨畫。
院牆外有東宮翊衛戍守,門前還有內官及兩名女使,見了她對插著
袖子行禮,「周娘子安好。」
宗正寺賜了她一個「慧照」的名號,外頭的小道童稱她仙姑,小院的門一關,她又回復成了周娘子。心情愉悅地逛了逛,是個兩進的院落,前院正中一間敞軒,兩掖各有廡房,後頭則是五間闊的正屋。後院裡有花草有菜圃,簡單卻寬敞,庭前閒看雲捲雲舒,這日子想想就愜意。
安頓好後,在敞軒中坐下來,內侍上前長揖道:「臣曾立,負責為周娘子守好宅院,打點飲食起居,娘子有事儘管吩咐臣或女使們,無論是太和宮,還是東宮,臣等一定盡全力為娘子大開方便之門。」
越棠轉頭打量曾內侍,圓臉圓眼神情活泛,說話也不像尋常宮人那樣一板一眼。原以為就太子那種端穩的性情,東宮的氣氛一定很沉悶,看來並不是這樣。
曾內侍卻有些不好意思,撓頭說:「臣才入宮時,也沒少受師傅責罰,前些日子殿下在宮裡親自挑人來輔佐周娘子,這等差遣任重道遠,本輪不上臣,但殿下考較的才藝都比較偏門,像什麼上樹頂摘桃、下水底摸魚、肚揣野史雜聞、說書抖包袱,好巧這些臣都擅長,這才脫穎而出,有幸陪伴周娘子左右。」
越棠聽得笑意一僵,正待說話,院門上一時喧譁起來,叮咣兩聲,長戟相交的銳響格外刺耳,緊接著有人高呼,「我要見王妃......」
來活了!急於表現的曾內侍「蹭」得一下蹦起來,「王妃,啊不是,周娘子放心,交給臣料理。」
越棠卻聽出那人是段郁,忙命翊衛將他放進來,然後擺手將宮人都遣到一旁。
本以為又是一場苦情戲,然而這回段郁出場的方式喜劇效果十足,身上掛滿了包袱,懷裡攏的錦盒疊起老高,走到近前一偏頭,好不容易,才從搖搖欲墜的錦盒後露出臉來。
「王妃挪了新地方,難免缺這少那,臣給王妃帶了些小東西,都是臣瞧王妃往日使得順手的,王妃先用著,以免悲切思家。」
曾內侍聽了十分不滿,這是對東宮辦事能力的質疑嗎?而且這位段將軍他是認過臉的,殿下再三叮囑謹防鬧事者,危險名單上此人首當其衝。
曾內侍堆起一臉假笑道:「段將軍慎言,陛下早已下旨,宗正寺也頒賜了度牒,道門清淨地,此處沒有什麼王妃,段將軍要是認錯人了就趕緊請回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筵席散後出宮回到睿王府,走在熟悉的庭院裡,越棠想起太子的話,這王府她是住不久了,不由生出許多不舍。她還記得嫁入王府那日是臘月十七,算來至今尚不滿九個月,春花秋月都沒能看滿一整年,實在是遺憾。
其實睿王府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富麗堂皇與世無爭,是只屬於她一個人的安樂窩。可現在竟要走了......
午後起了風,雙成去房裡取了件夾袍,拐進園子裡,卻見王妃對著一株開謝了的金桂眼淚汪汪,忙拿手巾替她拭淚,「王妃怎麼哭了?」
越棠見她來,愈發哭得傷心了,眼淚拭不干,索性抱著雙成哭了個痛快。雙成拍著她的背,等她哭完了才問:「王妃是不是怕了?」
越棠確實有些怕了,捨棄手邊實實在在的安定和快樂,投身進一場未知的命運,這不是簡單的事。暢想時誰都自以為勇敢,臨到眼前時難免生怯。
她甚至開始打退堂鼓,「要不然算了吧嗚嗚嗚......我不當太子妃了......讓我一輩子在王府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吧嗚嗚嗚......」
唉,雙成覺得她多慮了,東宮的宮門也上鎖,太子妃關起門來過什麼樣的日子,還不是隨她樂意嘛!她哄著越棠說:「王妃不喜歡太子殿下嗎?成為太子妃,王妃便能多一重快樂,那不好嗎?」
確實快樂,太子殿下一體兩面,儲君與趙銘恩各有各的風采,不論是與他鬥智鬥勇還是水乳交融都很有趣,很讓她上癮。可那一重快樂的代價,是無窮多的麻煩,或許還有傷心失望,快樂與煩惱是不能相互抵消的,都將在她的生命里留下深重的印記。
哭了一通,哭散了心頭縈繞的離愁別緒,越棠逐漸把思路捋順了。說到底,她本能地熱愛新鮮的人生體驗,睿王府是平緩的小溪,東宮乃至紫宸殿是大江大河,有亂石擊水,泥沙俱下,一路上卻會經過更多的風景。
越棠從石凳上站起身,氣勢磅礴地一揮手,廣袖在晚風裡獵獵飄搖,「走吧,我們往更高的地方去。」
臨到轉角時忍不住回首,那株金桂微微搖動,在深秋中姿態雍容,若睿王還活著,她或許會收穫另一種安逸的歲月吧!越棠眨了下眼,沖金桂微笑致意,然後翩然走遠了。
過了兩日,禁中果然有旨意傳到睿王府,借著太后忌辰的由頭,命睿王妃奉太后冥福,批真服,修寶供,住太和宮道觀,令所司擇日備禮給牒云云。
第70章 FinaleFinale
與明面上的旨意一同傳遍京城的,還有東宮刻意放出來的風聲。於是乎,一夜之間所有人都知曉了,今日睿王妃入道祈福,是為日後冊封太子妃做準備。
不必說外頭作何反應,睿王府里率先炸了鍋。
雖然一部分人早有預感——當初那個深受王妃信賴的馬奴就是太子殿下——打從這個驚人的事實被揭露起,王妃身邊的親信們,便隱約期盼事態的發展。可更多的人事先一無所知,震驚之後,更有彷徨,王爺薨逝王妃入道,煌煌親王府就這麼散了?那他們這些人呢,該何去何從?
許多人都捨不得,憑良心論,睿王妃是位好主子,雖年輕但鎮得住場子,管起事情來蜻蜓點水,卻講究規則,和善慷慨又能提供鮮明的秩序感,可著滿京城找,也難找到比睿王府更好的去處。
越棠這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個好名聲,對未來又添了幾分信心,既然睿王府她管得不錯,那再大一些的東宮,多加把勁,想來也不在話下吧!
與身邊親近的人話別,越棠也有無限惋惜,尤其是平望,她穩妥持重,總能替她將身邊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於她偶爾出格的行為,也從不多置喙,盡全力包容她幫助她,遇上她是自己運道高。
越棠留給她重重的賞錢,說:「你是禁中出來的人,籍契在內侍省,去留不由我做主。但若日後......」她赧然一笑,「若日後,我能在宮中說得上話了,一定由你自己的意思,不論宮裡宮外,都替你安排一個好歸處。」
平望在宮中見多了風浪,如今也處變不驚,她接過越棠的賞,忖了忖,卻又含笑推了回去。
「王妃此去,是奔更好的前程,途中大約會有些溝溝坎坎的,但奴婢相信王妃一定會邁過去,站到您該站的位置上,奴婢期待與您的重逢。」平望霎了霎眼,語氣難得促狹,「等王妃登了高位,奴婢再向王妃討一份更豐厚的賞吧。」
似乎身邊人都對她很有信心,送別出征的壯士一般,積極地為她打點行裝。
依依不捨地再逛一遍王府,西路上的池塘才修完,秋日晚晴疏淡,池畔梅枝嶙峋,精緻清爽,並不顯得蕭瑟。雙成在遊廊上探身沖她招手,「王妃,您快來瞧!」
越棠走過去,只見雙成對著幾株一尺來高的小樹苗傻笑,她沒鬧明白,「瞧什麼?」
「溫泉宮的五色池,王妃忘了嗎?咱們擲了兩枚銅錢,奴婢許願枇杷樹能順利抽條,您瞧,果然長得甚好。」轉而想起王妃的願望,不由撫掌笑道,「您不是許願天賜良緣嗎?如今也應驗了,可見那五色池的確有些神通。」
神不神通還有待考證,越棠只是遺憾,若這枇杷樹真能開花掛果,她們是吃不著了,到時候不知會便宜了誰。
*
那日入太和宮,宗正寺派來的車馬赫赫揚揚地停在王府門前,打頭的兩列內侍舉暗八仙的八寶儀仗,其後駿馬驂駕,九龍傘並孔雀扇,護送的禁軍鋪陳滿街,里外里將坊院圍堵得水泄不通。
太子人雖沒來,卻高調地送了她半副儲君儀仗,越棠頓時不慌了,腰杆子挺得倍直,平靜地接受萬眾矚目。是啊,她又不想當這太子妃,是太子千方百計求她當的,她值得,就該這麼的理直氣壯。
雙成則感慨萬千,「這就是夫榮妻顯啊。」
車駕一路向東,出延興門十餘里至太和宮,闔宮的道士傾巢出動,在靈官殿前列隊相迎,道觀里輩分最高的長平真人親自替她戴冠,又傳她宗正寺頒發的度牒,至於其它聽經受度之類的章程,一應從簡,這就算禮成了。
俗世中的煊赫不便帶入山門,過了靈官殿,便只剩下越棠與雙成二人,由道童引領著往住處去。後山風景依舊,太和宮特地僻了個小院給她住,與外客落腳的山房分屬梨園兩側,隨處望去都是青山秀水,與驪山的精美壯麗相比,這兒更像是一幅樸拙的水墨畫。
院牆外有東宮翊衛戍守,門前還有內官及兩名女使,見了她對插著
袖子行禮,「周娘子安好。」
宗正寺賜了她一個「慧照」的名號,外頭的小道童稱她仙姑,小院的門一關,她又回復成了周娘子。心情愉悅地逛了逛,是個兩進的院落,前院正中一間敞軒,兩掖各有廡房,後頭則是五間闊的正屋。後院裡有花草有菜圃,簡單卻寬敞,庭前閒看雲捲雲舒,這日子想想就愜意。
安頓好後,在敞軒中坐下來,內侍上前長揖道:「臣曾立,負責為周娘子守好宅院,打點飲食起居,娘子有事儘管吩咐臣或女使們,無論是太和宮,還是東宮,臣等一定盡全力為娘子大開方便之門。」
越棠轉頭打量曾內侍,圓臉圓眼神情活泛,說話也不像尋常宮人那樣一板一眼。原以為就太子那種端穩的性情,東宮的氣氛一定很沉悶,看來並不是這樣。
曾內侍卻有些不好意思,撓頭說:「臣才入宮時,也沒少受師傅責罰,前些日子殿下在宮裡親自挑人來輔佐周娘子,這等差遣任重道遠,本輪不上臣,但殿下考較的才藝都比較偏門,像什麼上樹頂摘桃、下水底摸魚、肚揣野史雜聞、說書抖包袱,好巧這些臣都擅長,這才脫穎而出,有幸陪伴周娘子左右。」
越棠聽得笑意一僵,正待說話,院門上一時喧譁起來,叮咣兩聲,長戟相交的銳響格外刺耳,緊接著有人高呼,「我要見王妃......」
來活了!急於表現的曾內侍「蹭」得一下蹦起來,「王妃,啊不是,周娘子放心,交給臣料理。」
越棠卻聽出那人是段郁,忙命翊衛將他放進來,然後擺手將宮人都遣到一旁。
本以為又是一場苦情戲,然而這回段郁出場的方式喜劇效果十足,身上掛滿了包袱,懷裡攏的錦盒疊起老高,走到近前一偏頭,好不容易,才從搖搖欲墜的錦盒後露出臉來。
「王妃挪了新地方,難免缺這少那,臣給王妃帶了些小東西,都是臣瞧王妃往日使得順手的,王妃先用著,以免悲切思家。」
曾內侍聽了十分不滿,這是對東宮辦事能力的質疑嗎?而且這位段將軍他是認過臉的,殿下再三叮囑謹防鬧事者,危險名單上此人首當其衝。
曾內侍堆起一臉假笑道:「段將軍慎言,陛下早已下旨,宗正寺也頒賜了度牒,道門清淨地,此處沒有什麼王妃,段將軍要是認錯人了就趕緊請回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