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車諾比核電站的事情你都聽說了嗎?」編輯問。
「我十多天前就因為這件事被疏散出普里皮亞季。」
「那你真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了。」
「需要我回普里皮亞季報導這起事故嗎?」
「是的,不過我們已經擬好了題目,就叫《車諾比的勝利》。這是黨宣傳部下達下來的任務,在事故發生後,在我們黨的精心策劃下,災變一發生,大批的清理員就開始清理事故現場,防止輻射進一步擴散,在災難第四天,那個發生事故的反應爐廢墟上就插上了紅旗。我們需要一個報導來鼓舞人心,你需要和幾個攝像師一齊去車諾比。這篇報導十分關鍵,你要寫出它最積極的一面。」
勝利?阿列克謝心想,這又不是戰爭,哪裡來的勝利可言。
但他終究什麼都沒說,沉默著接下了這個任務。
回到醫院後,阿列克謝照常去看望瓦列里,在看到他安然地睡在病床上,奧列娜在走廊里借著昏暗的燈光織著毛衣。他放下心來,又去到樓上的無菌室看望彼得。
電梯門一打開,阿列克謝聽到一陣熟悉的哭聲,他心中升起一陣不安,連忙跑了出去。
走廊里,幾個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正在把什麼東西裝進厚玻璃紙袋裡。
「彼得死了,就在十分鐘之前……他死了……」安格琳娜抽泣著說,她看上去一臉倦容,好似幾天沒睡,臉上的淚痕重重疊疊。
彼得躺在透明的袋子裡,四肢腫脹著,皮膚潰爛不堪。
醫護人員把裝著彼得遺體的玻璃紙帶綁緊,放進木棺材裡,又把木棺材和其他彼得的衣物、生活用品一起塞進了一個鋅皮棺材中,最後把棺材合上、釘死。
阿列克謝突然想起來,瓦列里幾年前曾寫信告訴他,亞歷山大·薩沙林的遺體也是用這種釘死的鋅皮棺材從阿富汗運回烏克蘭的。仿佛棺材一被打開,就會釋放出揭露秘密的冤魂。
從樓梯間走來幾個官員,他們把阿列克謝和安格琳娜請到一個密閉的小房間,說是要談遺體的安葬事宜。
「這些死於事故的人身上帶著強烈的輻射,為了保證居民的安全,我們要在他們的棺材上面澆灌水泥,統一葬在莫斯科公墓。」
「我想把彼得帶回家,把他葬在列寧格勒,葬在他出生、長大的地方……可以嗎?他的母親和奶奶葬在列寧格勒,父親也在那兒生活。」安格琳娜強打著精神請求道,「彼得的姐姐去年從莫斯科搬回了列寧格勒,我們在莫斯科沒有親人了,要是把他一個人葬在這兒,沒有人來看望他,他會孤單的。」
「不行,彼得·托圖諾夫同志是蘇聯的英雄。可以說,他不再只屬於你們的小家庭,他不單單是你的丈夫,他是國家的英雄,他屬於國家。所以他的遺體也由國家處理。」一個官員強硬地說。
他們沒有給安格琳娜任何反駁的機會,立刻起身走出了房間。
阿列克謝打了個電話,通知彼得的家人他不幸去世的消息。他的姐姐一時無法從列寧格勒趕來,所以拜託阿列克謝陪著安格琳娜安葬好彼得。
下午的時候,一輛全黑的靈車駛進了醫院,幾個軍人把彼得的棺材抬了進去,他們坐在了安格琳娜和阿列克謝的身邊。一路上,安格琳娜都在獨自發呆,她好像失去了全身的力氣,哭幹了淚腺,她只是癱軟地坐著,盯著身前嶄新的棺材。
靈車行駛了很久,久到阿列克謝懷疑他們已經離開了莫斯科。
「我們不是要去莫斯科公墓嗎?這是去哪兒?」阿列克謝忍不住問。
「墓園被記者包圍了。」一個軍人面無表情地回答,「我們繞幾圈,拖延時間,避開他們。」
「你們不是說彼得是英雄嗎?為什麼要這麼遮遮掩掩呢?哪個英雄下葬要這麼偷偷摸摸的?」安格琳娜質問道。
沒有人回答她,阿列克謝輕輕嘆了一口氣。
安格琳娜突然直起身子,靠近那些正襟危坐的軍人,眼睛緊盯著他們,一字一句地大聲怒問道:「你們為什麼不說話?我的丈夫到底犯了什麼錯?你們口口聲聲說他是英雄!卻像是對待見不得人的髒東西那樣對待他的遺體!為什麼!你們到底想隱瞞什麼?掩蓋什麼?」
依舊沒有任何回應,那些軍人安坐在那,仿佛安格琳娜只是一隻被磨平爪牙、關在籠子裡發瘋的獅子,不足以造成任何傷害。
「請您安撫好她的情緒,我們馬上進入墓園了。」一個上校轉身對阿列克謝說。
一下車,阿列克謝就攙扶著安格琳娜,緊緊地跟在那些抬著棺材的士兵身後。
墓園裡沒有其他前來祭奠的人,只有他們。荒蕪的公墓里埋葬著很多沒有人認領的死者,他們的墓碑上空空如也,只留有日照雨淋造成的裂痕。墓碑前雜草叢生,周圍的牛蒡和刺蕁麻瘋狂生長。
這是一片被世人遺忘的土地,埋葬著被遺忘的人。
他們把彼得的棺材放進事先挖好的坑裡,還未徵求安格琳娜的同意,就急急忙忙地往坑裡填土。安格琳娜已經完全沒有精力做任何反抗,她靠在阿列克謝的身上,木然地看著那個鋅皮棺材逐漸被土填沒,最後徹底消失。
那些軍人沒有留給他們哀悼彼得的時間,將他們匆忙趕上大巴車。在車上,那個不苟言笑的上校坐在安格琳娜的身旁,告誡她今天發生的事情不要往外講,要是她在外面亂說話,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她很可能將面臨法律問題。
「那您能告訴我,我的丈夫是怎麼死的嗎?」安格琳娜嘲諷著問。
「托圖諾夫的身體基礎差,不然你看看,醫院裡這麼多事故發生時在現場的工作人員,他們還好好活著呢。」上校毫不在意地回答。
大巴將安格琳娜和阿列克謝送到了市區,阿列克謝再打車將安格琳娜送到了她的朋友家中。
門一開,彼得兩歲的女兒就跑了過來,緊緊抱著安格琳娜。
「爸爸呢?爸爸今天回來嗎?」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問道。
這一問,強撐一路的安格琳娜徹底堅持不住了,她癱在地上,抱著女兒嘶聲痛哭起來。
第20章
身心俱疲的阿列克謝回到公寓裡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前往加林娜的公寓,跟她講自己明天將要回到車諾比做相關報告的事情。
加林娜家中的電視正在播報新聞,總書記米哈伊·戈巴契夫首次面對公眾談起這場事故。
「我們要提防西方媒體編造的用於抹黑我們的成堆的謊言……最壞的情形已經過去了,整個國家的科學資源都被動員起來了,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順利渡過這個難關……」這個以親和力著稱的領導人呆板地念著早已準備好的稿子,看起來魂不守舍。
加林娜把電視關掉,拿起了桌面上的稿子。
「去車諾比後,你打算怎麼辦?」
「我會繼續給《信鴿》供稿,不耽誤我完成《蘇維埃新聞》的編輯給的任務。我還能藉機多了解真實情況。」阿列克謝回答。
「現在他們對這次事故的消息把控很嚴,你要格外小心,我會隨時與你保持聯繫。不管怎麼說,人身安全最重要。」加林娜認真囑咐道。
告別加林娜後,阿列克謝回公寓收拾了一下行李,在晚上的時候來到第六醫院,準備和瓦列里告別。
奧列娜已經回租住的公寓休息了,瓦列里一個人坐在床上,正在看報紙。阿列克謝走進病房,瓦列里笑著看向他,把報紙收了起來。
「他們終於對外報導這起事故了,雖然說得並不清楚。」
看來瓦列里還不知曉彼得去世的消息,阿列克謝神情凝重地走到床邊,坐了下來。
「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瓦列里問道。
「你現在感覺如何?」
「依舊是疼痛,睡不安穩。他們現在在固定時間會來給我注射嗎啡。」
「這幾天醫院裡死了好幾個人。」阿列克謝躊躇著說。
「我知道,我從母親和護士的談話中聽到了一些消息。」
「彼得……昨天中午的時候去世了,我陪著安格琳娜去公墓安葬了他。」阿列克謝低聲說。
瓦列里僵硬地看著他,阿列克謝迴避著瓦列里的眼神,把頭低了下去。
片刻過後,瓦列里才完全消化完這個消息,他輕輕倚在床頭,閉上了眼睛。
護士這個時候走進病房,給瓦列里注射了用於止疼安睡的嗎啡。
「我明天要回一趟基輔,雜誌社需要我去完成一篇和事故相關的報導。」
瓦列里在這個時候睜開了眼睛,他看向白花花的天花板,沒有作聲。
阿列克謝很想在這個時候擁抱他、親吻他,但他知道,瓦列里此時的皮膚脆弱極了,他甚至不能觸碰他。
「阿列克謝,給我讀一首詩歌吧。」瓦列里再次把眼睛閉上,他虛弱地說道。
阿列克謝怔了怔,隨後輕聲地念起了葉賽寧的《我記得》,像搖籃前的安眠曲,像神父教袍下的禱告。
「我十多天前就因為這件事被疏散出普里皮亞季。」
「那你真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了。」
「需要我回普里皮亞季報導這起事故嗎?」
「是的,不過我們已經擬好了題目,就叫《車諾比的勝利》。這是黨宣傳部下達下來的任務,在事故發生後,在我們黨的精心策劃下,災變一發生,大批的清理員就開始清理事故現場,防止輻射進一步擴散,在災難第四天,那個發生事故的反應爐廢墟上就插上了紅旗。我們需要一個報導來鼓舞人心,你需要和幾個攝像師一齊去車諾比。這篇報導十分關鍵,你要寫出它最積極的一面。」
勝利?阿列克謝心想,這又不是戰爭,哪裡來的勝利可言。
但他終究什麼都沒說,沉默著接下了這個任務。
回到醫院後,阿列克謝照常去看望瓦列里,在看到他安然地睡在病床上,奧列娜在走廊里借著昏暗的燈光織著毛衣。他放下心來,又去到樓上的無菌室看望彼得。
電梯門一打開,阿列克謝聽到一陣熟悉的哭聲,他心中升起一陣不安,連忙跑了出去。
走廊里,幾個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正在把什麼東西裝進厚玻璃紙袋裡。
「彼得死了,就在十分鐘之前……他死了……」安格琳娜抽泣著說,她看上去一臉倦容,好似幾天沒睡,臉上的淚痕重重疊疊。
彼得躺在透明的袋子裡,四肢腫脹著,皮膚潰爛不堪。
醫護人員把裝著彼得遺體的玻璃紙帶綁緊,放進木棺材裡,又把木棺材和其他彼得的衣物、生活用品一起塞進了一個鋅皮棺材中,最後把棺材合上、釘死。
阿列克謝突然想起來,瓦列里幾年前曾寫信告訴他,亞歷山大·薩沙林的遺體也是用這種釘死的鋅皮棺材從阿富汗運回烏克蘭的。仿佛棺材一被打開,就會釋放出揭露秘密的冤魂。
從樓梯間走來幾個官員,他們把阿列克謝和安格琳娜請到一個密閉的小房間,說是要談遺體的安葬事宜。
「這些死於事故的人身上帶著強烈的輻射,為了保證居民的安全,我們要在他們的棺材上面澆灌水泥,統一葬在莫斯科公墓。」
「我想把彼得帶回家,把他葬在列寧格勒,葬在他出生、長大的地方……可以嗎?他的母親和奶奶葬在列寧格勒,父親也在那兒生活。」安格琳娜強打著精神請求道,「彼得的姐姐去年從莫斯科搬回了列寧格勒,我們在莫斯科沒有親人了,要是把他一個人葬在這兒,沒有人來看望他,他會孤單的。」
「不行,彼得·托圖諾夫同志是蘇聯的英雄。可以說,他不再只屬於你們的小家庭,他不單單是你的丈夫,他是國家的英雄,他屬於國家。所以他的遺體也由國家處理。」一個官員強硬地說。
他們沒有給安格琳娜任何反駁的機會,立刻起身走出了房間。
阿列克謝打了個電話,通知彼得的家人他不幸去世的消息。他的姐姐一時無法從列寧格勒趕來,所以拜託阿列克謝陪著安格琳娜安葬好彼得。
下午的時候,一輛全黑的靈車駛進了醫院,幾個軍人把彼得的棺材抬了進去,他們坐在了安格琳娜和阿列克謝的身邊。一路上,安格琳娜都在獨自發呆,她好像失去了全身的力氣,哭幹了淚腺,她只是癱軟地坐著,盯著身前嶄新的棺材。
靈車行駛了很久,久到阿列克謝懷疑他們已經離開了莫斯科。
「我們不是要去莫斯科公墓嗎?這是去哪兒?」阿列克謝忍不住問。
「墓園被記者包圍了。」一個軍人面無表情地回答,「我們繞幾圈,拖延時間,避開他們。」
「你們不是說彼得是英雄嗎?為什麼要這麼遮遮掩掩呢?哪個英雄下葬要這麼偷偷摸摸的?」安格琳娜質問道。
沒有人回答她,阿列克謝輕輕嘆了一口氣。
安格琳娜突然直起身子,靠近那些正襟危坐的軍人,眼睛緊盯著他們,一字一句地大聲怒問道:「你們為什麼不說話?我的丈夫到底犯了什麼錯?你們口口聲聲說他是英雄!卻像是對待見不得人的髒東西那樣對待他的遺體!為什麼!你們到底想隱瞞什麼?掩蓋什麼?」
依舊沒有任何回應,那些軍人安坐在那,仿佛安格琳娜只是一隻被磨平爪牙、關在籠子裡發瘋的獅子,不足以造成任何傷害。
「請您安撫好她的情緒,我們馬上進入墓園了。」一個上校轉身對阿列克謝說。
一下車,阿列克謝就攙扶著安格琳娜,緊緊地跟在那些抬著棺材的士兵身後。
墓園裡沒有其他前來祭奠的人,只有他們。荒蕪的公墓里埋葬著很多沒有人認領的死者,他們的墓碑上空空如也,只留有日照雨淋造成的裂痕。墓碑前雜草叢生,周圍的牛蒡和刺蕁麻瘋狂生長。
這是一片被世人遺忘的土地,埋葬著被遺忘的人。
他們把彼得的棺材放進事先挖好的坑裡,還未徵求安格琳娜的同意,就急急忙忙地往坑裡填土。安格琳娜已經完全沒有精力做任何反抗,她靠在阿列克謝的身上,木然地看著那個鋅皮棺材逐漸被土填沒,最後徹底消失。
那些軍人沒有留給他們哀悼彼得的時間,將他們匆忙趕上大巴車。在車上,那個不苟言笑的上校坐在安格琳娜的身旁,告誡她今天發生的事情不要往外講,要是她在外面亂說話,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她很可能將面臨法律問題。
「那您能告訴我,我的丈夫是怎麼死的嗎?」安格琳娜嘲諷著問。
「托圖諾夫的身體基礎差,不然你看看,醫院裡這麼多事故發生時在現場的工作人員,他們還好好活著呢。」上校毫不在意地回答。
大巴將安格琳娜和阿列克謝送到了市區,阿列克謝再打車將安格琳娜送到了她的朋友家中。
門一開,彼得兩歲的女兒就跑了過來,緊緊抱著安格琳娜。
「爸爸呢?爸爸今天回來嗎?」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問道。
這一問,強撐一路的安格琳娜徹底堅持不住了,她癱在地上,抱著女兒嘶聲痛哭起來。
第20章
身心俱疲的阿列克謝回到公寓裡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前往加林娜的公寓,跟她講自己明天將要回到車諾比做相關報告的事情。
加林娜家中的電視正在播報新聞,總書記米哈伊·戈巴契夫首次面對公眾談起這場事故。
「我們要提防西方媒體編造的用於抹黑我們的成堆的謊言……最壞的情形已經過去了,整個國家的科學資源都被動員起來了,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順利渡過這個難關……」這個以親和力著稱的領導人呆板地念著早已準備好的稿子,看起來魂不守舍。
加林娜把電視關掉,拿起了桌面上的稿子。
「去車諾比後,你打算怎麼辦?」
「我會繼續給《信鴿》供稿,不耽誤我完成《蘇維埃新聞》的編輯給的任務。我還能藉機多了解真實情況。」阿列克謝回答。
「現在他們對這次事故的消息把控很嚴,你要格外小心,我會隨時與你保持聯繫。不管怎麼說,人身安全最重要。」加林娜認真囑咐道。
告別加林娜後,阿列克謝回公寓收拾了一下行李,在晚上的時候來到第六醫院,準備和瓦列里告別。
奧列娜已經回租住的公寓休息了,瓦列里一個人坐在床上,正在看報紙。阿列克謝走進病房,瓦列里笑著看向他,把報紙收了起來。
「他們終於對外報導這起事故了,雖然說得並不清楚。」
看來瓦列里還不知曉彼得去世的消息,阿列克謝神情凝重地走到床邊,坐了下來。
「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瓦列里問道。
「你現在感覺如何?」
「依舊是疼痛,睡不安穩。他們現在在固定時間會來給我注射嗎啡。」
「這幾天醫院裡死了好幾個人。」阿列克謝躊躇著說。
「我知道,我從母親和護士的談話中聽到了一些消息。」
「彼得……昨天中午的時候去世了,我陪著安格琳娜去公墓安葬了他。」阿列克謝低聲說。
瓦列里僵硬地看著他,阿列克謝迴避著瓦列里的眼神,把頭低了下去。
片刻過後,瓦列里才完全消化完這個消息,他輕輕倚在床頭,閉上了眼睛。
護士這個時候走進病房,給瓦列里注射了用於止疼安睡的嗎啡。
「我明天要回一趟基輔,雜誌社需要我去完成一篇和事故相關的報導。」
瓦列里在這個時候睜開了眼睛,他看向白花花的天花板,沒有作聲。
阿列克謝很想在這個時候擁抱他、親吻他,但他知道,瓦列里此時的皮膚脆弱極了,他甚至不能觸碰他。
「阿列克謝,給我讀一首詩歌吧。」瓦列里再次把眼睛閉上,他虛弱地說道。
阿列克謝怔了怔,隨後輕聲地念起了葉賽寧的《我記得》,像搖籃前的安眠曲,像神父教袍下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