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一百多歲。
嬴雲曼知道定無數秦人對這個壽命心生嚮往。
這些人會對張蒼「算出」的「正確答案」深信不疑。
只憑天幕寥寥幾句還不足以扭轉大秦的早婚早育觀,但這為嬴雲曼延後婚齡提供合理性。
也能少些陽奉陰違的人。
再配上教育普及,糾正早婚陋習並不困難。
嬴雲曼需要更多的人口,但還不需要女性在二十歲之前就生育。
嬴政心緒複雜。
他已不再求長生,可正因追求長生,連長壽也不可及。
………
數學的魅力?
張蒼不是墨家弟子,他原本以為數學一道與他無關。
如今看來竟是大錯特錯。
數學、數字、數據、「算出」……
顯然數學更像算術。
只是他這樣精通算術的人也沒想過,算術一道居然還有這種用處。
發揮個人的才能以惠及天下人,張蒼自是責無旁貸。
【張蒼的貢獻還有同姓不婚的延展——近親不婚!】
【這個說來也奇怪,明明都因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禁止了同姓結婚,怎麼還會允許異姓的近親結婚?】
【就是,近親結婚的無論同姓異姓,難產、夭折、遺傳病、畸形兒的概率都很高,怎麼就沒人管呢?】
【沒把女性當人看唄,都異姓了不算近親咯。】
【啊這……】
【同姓不婚的推行是為了維護宗法制的倫理關係,而異姓近親不存在這個問題。】
【唉,不是近親的同姓結婚反而沒有問題,這是生物學的常識。】
不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是「男女近親,其生不蕃」?
張良記憶力極強。
故而能將所見所聞與天幕所言對照。
近親婚姻的女方難產、幼兒夭折確實更為常見。
這不是多難得出的結論,可在此之前卻無人以「其生不蕃」阻止這類婚姻。
因為……
「沒把女性當人看」。
女子因難產而亡,人皆道尋常。
子嗣不豐或幼兒夭折,男子也可以納妾。
同姓不婚,只是因為有違宗法禮制。
女子的處境,竟是如此艱難?
………
秦女怔然。
與近親成婚子嗣不豐、或是誕下「畸形兒」而被視為不祥的秦女更是淚如雨下。
這不是她們的錯!
【《此行不孤》的秦二論軍名場面也不符合史實。】
【這不對吧,那台詞明明就是課文的翻譯,這怎麼可能不符合史實?】
【棋盤不對。】
【???】
陳平回憶棋盤,並未發現不對。
黑棋優勢極為明顯,以秦二之謀壓制周亞夫並不奇怪。
這倒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段話「符合史實」。
………
嬴雲曼當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她看不懂棋盤。
沒錯,她不會下圍棋。
就算是下棋,她也只會跟周亞夫下五子棋。
怎麼可能是圍棋這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的東西。
【秦二不會下圍棋,她跟韓信下棋都只下五子棋。】
【嘖,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兵仙嫌五子棋太簡單,還試著教秦二下圍棋,教了小半個月後放棄。】
【因為秦二總是篡改規則。】
【規則制定者為什麼要遵守規則,篡改一下很合理嘛!】
【問題是她改完就忘啊。】
【哈哈哈哈哈。】
【所以又是為了氛圍改的設定?確實,棋盤上擺著五子棋可太出戲了。】
【對的,就跟秦二時期早就推廣使用桌椅,但也不會拍一樣。】
沉靜如君上竟會有如此……之舉?
韓信素來不喜欺罔之人。
可思及那雙烏眸之中若是點綴狡黠,他竟生不出半分反感。
他不懂這就叫偏愛。
………
五子棋、連珠棋?
群臣很快就將二者聯繫起來。
他們都知道天幕現世之後,陛下就將政務先交由太子處理。
而太子也展現出天幕描述的那般可怖的治政能力。
最初的奏章還有陛下的修改痕跡,不久之後他們就只能看到一種字跡。
官制改革確實帶來混亂,可這種混亂卻更體現出太子的天賦。
不少人已經將太子視為神女,哪怕她本人並不贊成。
世間怎能有如此完人?
如今天幕卻是透露出太子的「缺陷」——學不會圍棋。
學不會也就罷了,還……
陳平這才知道,原來善謀之人不一定善弈。
細想倒也不奇怪,秦二之謀多基於不為規則所桎梏的思維,讓她在規則內下棋確實算得上難為。
嬴雲曼則暗自嘆氣。
果然不能太慣著韓信。
學什麼圍棋?
不學就不會成為黑歷史。
有這功夫多批點奏章、多去改良制度不好嗎?
荒廢光陰。
發現祖龍饒有深意的目光後,嬴雲曼更是懊惱。
若是她爹找她下圍棋,她又不能強行改規則,那不成酷刑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她絕望的——
箭頭移動,收藏這個帖後,就進入「我的收藏」、點進了那個雜燴帖。
第62章
【這時差我是倒不過來了, 反正很快就要飛回去,不倒了。】
【咱們繼續!】
【終於把樓主盼回來了,快更快更。】
【哇, 瞧我刷到了什麼, 是新鮮的樓主!】
事已至此, 嬴雲曼只得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這大秦朝堂的官員若真有信天幕胡說八道的, 這腦子也就沒必要在咸陽混了。
唯一能當面譏諷她的只有祖龍, 但她爹怎麼也不可能拿男女之事說她。
另外她這邊韓信很好哄。
張良這個名聲,以後還不知道該去哪找伴侶。
她慌什麼慌,完全沒必要慌。
張良卻是異常平靜。
經歷昨日的天幕,他的名聲是真的沒有下降餘地了。
【免除三賦之後,《秦法典》的編纂本該由法家負責, 秦二卻執意將此事交給張良。】
【「你當與我萬世同輝!」】
【小良子:謝邀,不加這工作量我照樣能夠留名青史。】
【哈哈哈哈笑死,明明是法家整理的好幾版秦二都不滿意, 就找個藉口把這活硬塞給謀聖!】
【還不給延長截止日期!】
【從初版《秦法典》的厚度來看, 那一年多的時間裡小良子大概率得住在章台宮。】
【誒?難道這才是秦二的目的?】
【有道理啊。】
【嘿嘿嘿,腹黑帝王的小心機!】
拋開硬湊CP的內容不談,這次天幕倒是給她節省不少時間。
可以直接把《秦法典》交給張良。
嬴雲曼本以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最好, 《秦法典》應該由法家編纂。
現在看來並不合適。
法家大概率是受「忠君愚民」的影響太深, 以至於編訂的好幾版都不能施行。
不如直接交給張良去辦, 再讓編好的《秦法典》去改變法家。
聰慧如張良自然猜得到秦二所想。
他的名聲是沒有下降餘地了,但工作量上升的餘地不僅有, 還很足。
對此, 張良只能:「……」
李斯只當是他死後法家後繼無人, 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秦憲》有法上君王之意,李斯一則有顧慮, 二則看其頒布的時間,他應當與其無緣。
《秦法典》的編纂,他會主動請命。
【秦二行二,張良便在秦歷22年整理出《秦法典》,讓天下為陛下賀。】
【祖龍:???】
【輩分驟降。】
【笑出聲。】
【好好好,我記住了,張良22年《秦法典》!這輩子都沒法忘!】
秦二是第九女,怎麼也不可能是行二。
除非秦一是……
嬴政的惱怒才剛出現苗頭,就看到了「祖龍」二字。
一時間不知道該喜該怒。
嬴雲曼對此非常困惑:
祖龍這麼容易就能被後世人哄好,怎麼到她這就那麼麻煩?
她收攏人心的本事明明超強。
就是陳平這個人精,她也能幾句話就讓他盡心盡力辦事。
唯獨在祖龍這,總是困難重重。
………
「行二……」嬴陽滋樂不可支。
嬴陰嫚也沒忍住,和幾個姊妹笑作一團。
若是以往,她們斷不敢如此冒犯陛下。
但天幕出現之後,秦二被封太子,始皇帝陛下的性情也明顯改善。
當然,她們不敢太過分。
雖是笑聲不斷,但無人會道出笑鬧的根源。
嬴雲曼知道定無數秦人對這個壽命心生嚮往。
這些人會對張蒼「算出」的「正確答案」深信不疑。
只憑天幕寥寥幾句還不足以扭轉大秦的早婚早育觀,但這為嬴雲曼延後婚齡提供合理性。
也能少些陽奉陰違的人。
再配上教育普及,糾正早婚陋習並不困難。
嬴雲曼需要更多的人口,但還不需要女性在二十歲之前就生育。
嬴政心緒複雜。
他已不再求長生,可正因追求長生,連長壽也不可及。
………
數學的魅力?
張蒼不是墨家弟子,他原本以為數學一道與他無關。
如今看來竟是大錯特錯。
數學、數字、數據、「算出」……
顯然數學更像算術。
只是他這樣精通算術的人也沒想過,算術一道居然還有這種用處。
發揮個人的才能以惠及天下人,張蒼自是責無旁貸。
【張蒼的貢獻還有同姓不婚的延展——近親不婚!】
【這個說來也奇怪,明明都因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禁止了同姓結婚,怎麼還會允許異姓的近親結婚?】
【就是,近親結婚的無論同姓異姓,難產、夭折、遺傳病、畸形兒的概率都很高,怎麼就沒人管呢?】
【沒把女性當人看唄,都異姓了不算近親咯。】
【啊這……】
【同姓不婚的推行是為了維護宗法制的倫理關係,而異姓近親不存在這個問題。】
【唉,不是近親的同姓結婚反而沒有問題,這是生物學的常識。】
不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是「男女近親,其生不蕃」?
張良記憶力極強。
故而能將所見所聞與天幕所言對照。
近親婚姻的女方難產、幼兒夭折確實更為常見。
這不是多難得出的結論,可在此之前卻無人以「其生不蕃」阻止這類婚姻。
因為……
「沒把女性當人看」。
女子因難產而亡,人皆道尋常。
子嗣不豐或幼兒夭折,男子也可以納妾。
同姓不婚,只是因為有違宗法禮制。
女子的處境,竟是如此艱難?
………
秦女怔然。
與近親成婚子嗣不豐、或是誕下「畸形兒」而被視為不祥的秦女更是淚如雨下。
這不是她們的錯!
【《此行不孤》的秦二論軍名場面也不符合史實。】
【這不對吧,那台詞明明就是課文的翻譯,這怎麼可能不符合史實?】
【棋盤不對。】
【???】
陳平回憶棋盤,並未發現不對。
黑棋優勢極為明顯,以秦二之謀壓制周亞夫並不奇怪。
這倒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段話「符合史實」。
………
嬴雲曼當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她看不懂棋盤。
沒錯,她不會下圍棋。
就算是下棋,她也只會跟周亞夫下五子棋。
怎麼可能是圍棋這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的東西。
【秦二不會下圍棋,她跟韓信下棋都只下五子棋。】
【嘖,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兵仙嫌五子棋太簡單,還試著教秦二下圍棋,教了小半個月後放棄。】
【因為秦二總是篡改規則。】
【規則制定者為什麼要遵守規則,篡改一下很合理嘛!】
【問題是她改完就忘啊。】
【哈哈哈哈哈。】
【所以又是為了氛圍改的設定?確實,棋盤上擺著五子棋可太出戲了。】
【對的,就跟秦二時期早就推廣使用桌椅,但也不會拍一樣。】
沉靜如君上竟會有如此……之舉?
韓信素來不喜欺罔之人。
可思及那雙烏眸之中若是點綴狡黠,他竟生不出半分反感。
他不懂這就叫偏愛。
………
五子棋、連珠棋?
群臣很快就將二者聯繫起來。
他們都知道天幕現世之後,陛下就將政務先交由太子處理。
而太子也展現出天幕描述的那般可怖的治政能力。
最初的奏章還有陛下的修改痕跡,不久之後他們就只能看到一種字跡。
官制改革確實帶來混亂,可這種混亂卻更體現出太子的天賦。
不少人已經將太子視為神女,哪怕她本人並不贊成。
世間怎能有如此完人?
如今天幕卻是透露出太子的「缺陷」——學不會圍棋。
學不會也就罷了,還……
陳平這才知道,原來善謀之人不一定善弈。
細想倒也不奇怪,秦二之謀多基於不為規則所桎梏的思維,讓她在規則內下棋確實算得上難為。
嬴雲曼則暗自嘆氣。
果然不能太慣著韓信。
學什麼圍棋?
不學就不會成為黑歷史。
有這功夫多批點奏章、多去改良制度不好嗎?
荒廢光陰。
發現祖龍饒有深意的目光後,嬴雲曼更是懊惱。
若是她爹找她下圍棋,她又不能強行改規則,那不成酷刑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她絕望的——
箭頭移動,收藏這個帖後,就進入「我的收藏」、點進了那個雜燴帖。
第62章
【這時差我是倒不過來了, 反正很快就要飛回去,不倒了。】
【咱們繼續!】
【終於把樓主盼回來了,快更快更。】
【哇, 瞧我刷到了什麼, 是新鮮的樓主!】
事已至此, 嬴雲曼只得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這大秦朝堂的官員若真有信天幕胡說八道的, 這腦子也就沒必要在咸陽混了。
唯一能當面譏諷她的只有祖龍, 但她爹怎麼也不可能拿男女之事說她。
另外她這邊韓信很好哄。
張良這個名聲,以後還不知道該去哪找伴侶。
她慌什麼慌,完全沒必要慌。
張良卻是異常平靜。
經歷昨日的天幕,他的名聲是真的沒有下降餘地了。
【免除三賦之後,《秦法典》的編纂本該由法家負責, 秦二卻執意將此事交給張良。】
【「你當與我萬世同輝!」】
【小良子:謝邀,不加這工作量我照樣能夠留名青史。】
【哈哈哈哈笑死,明明是法家整理的好幾版秦二都不滿意, 就找個藉口把這活硬塞給謀聖!】
【還不給延長截止日期!】
【從初版《秦法典》的厚度來看, 那一年多的時間裡小良子大概率得住在章台宮。】
【誒?難道這才是秦二的目的?】
【有道理啊。】
【嘿嘿嘿,腹黑帝王的小心機!】
拋開硬湊CP的內容不談,這次天幕倒是給她節省不少時間。
可以直接把《秦法典》交給張良。
嬴雲曼本以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最好, 《秦法典》應該由法家編纂。
現在看來並不合適。
法家大概率是受「忠君愚民」的影響太深, 以至於編訂的好幾版都不能施行。
不如直接交給張良去辦, 再讓編好的《秦法典》去改變法家。
聰慧如張良自然猜得到秦二所想。
他的名聲是沒有下降餘地了,但工作量上升的餘地不僅有, 還很足。
對此, 張良只能:「……」
李斯只當是他死後法家後繼無人, 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秦憲》有法上君王之意,李斯一則有顧慮, 二則看其頒布的時間,他應當與其無緣。
《秦法典》的編纂,他會主動請命。
【秦二行二,張良便在秦歷22年整理出《秦法典》,讓天下為陛下賀。】
【祖龍:???】
【輩分驟降。】
【笑出聲。】
【好好好,我記住了,張良22年《秦法典》!這輩子都沒法忘!】
秦二是第九女,怎麼也不可能是行二。
除非秦一是……
嬴政的惱怒才剛出現苗頭,就看到了「祖龍」二字。
一時間不知道該喜該怒。
嬴雲曼對此非常困惑:
祖龍這麼容易就能被後世人哄好,怎麼到她這就那麼麻煩?
她收攏人心的本事明明超強。
就是陳平這個人精,她也能幾句話就讓他盡心盡力辦事。
唯獨在祖龍這,總是困難重重。
………
「行二……」嬴陽滋樂不可支。
嬴陰嫚也沒忍住,和幾個姊妹笑作一團。
若是以往,她們斷不敢如此冒犯陛下。
但天幕出現之後,秦二被封太子,始皇帝陛下的性情也明顯改善。
當然,她們不敢太過分。
雖是笑聲不斷,但無人會道出笑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