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崇拜公主不是應該的嗎?
雖說燎原軍現在還沒有天幕描述的那般「富養」。
但那是遲早的事情。
何況只論如今, 燎原軍的待遇也不差。
對遺屬的關照, 足以免除所有將士的後顧之憂。
指導員的存在, 讓燎原的軍卒讀書認字,明白更多的道理,對整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回顧過往那個「受遊俠尊敬」的自己,英布口頭上不會承認,只會嘴硬自己曾經是何等義氣、何等自在。
然若真有重來的機會, 他只會選擇燎原。
無關封王。
【後來碰上頭虱病爆發,其他軍隊戰鬥力大受影響時,就一軍的情況最好。】
【那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英布的一軍幾乎獨攬軍功。】
【因為頭虱病是寄生蟲引發的傳染病, 其餘各軍都得原地休整治病, 還得跟一軍保持距離以免傳染。】
【治療這病的最佳方式是剃光頭——原本一軍將士還能留個短髮,拜這場傳染病所賜,當時所有人都得剃光頭。】
【笑出聲。】
【自那以後軍隊就強制留短髮了。一是人員過於密集, 防疫本就是重中之重;二是征戰異國, 誰知道又會在當地碰上什麼疫症。】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大秦將士不願意斷髮。
可能是顧及孝道、也可能是不願被當作刑徒、又或者單純地想要留長髮。
但現在不同。
軍卒本就是在冒著生命危險以求建功立業, 誰會願意因疫病將軍功拱手讓給其他軍隊?
何況秦人本就恐懼瘟疫,只是此前天幕說的是「傳染病」, 秦人沒將長發與瘟疫聯繫起來。
如今知道斷髮可防疫, 都知道輕重緩急。
再加上軍營不比家鄉, 大家都是短髮就等於大家都不是異類。
英布看看其他將領的臉色,就知道自己這回撿不到便宜。
遠在九原郡駐防的項羽也決定全軍斷髮。
呵。
他才不會讓英小布再搶一次軍功。
【說起來一看到張蒼, 我就想起他婦女之友的稱號哈哈哈。】
張蒼:……?
他確實喜好美色,若不是如今囊中羞澀,定要娶妻妾無數。
但怎麼看,這「婦女之友」都不是他想的那個樣子。
【他差點就變成婦女了——大秦最後一個宦官。】
張蒼花容失色!
——作為能靠外貌逃過死刑的人,他長得確實俊美。
對於他這樣好色的人,讓他變成宦官跟殺了他有什麼區別!
內侍們卻是不由得看向秦二,又很快就反應過來保持應有的禮儀。
最後一個宦官……
【秦二連奴隸都要贖為民,當然不會不管妾室。結果張蒼擱那頂風作案,居然敢不給孩子撫養費?】
【雖然撫養費是有那麼億點點高,但誰讓他納那麼多妾,也不看看經濟實力。】
【其實他收入很高,秦二高薪養廉嘛。另外數據部每次拿出新成果都有極高的獎金,但凡他少納點妾少生點孩子呢?】
【最後是他的學生們湊錢給付撫養費,才把他從宮刑刀下撈出來。】
【我記得初版《秦法典》有考慮時代因素,撫養費定得不算高,既然張蒼收入很高,怎麼會淪落到差點被處以宮刑?】
【因為張蒼不喜歡懷過孕的女人,所以他娶了很多妻妾,生了很多孩子。】
【《秦法典》頒布時,他的未成年兒女加起來足有46人。】
【……靠。】
嬴雲曼滿頭問號。
天幕說過,《秦法典》頒布於秦歷22年,現在秦歷10年,張蒼還沒有孩子。
也就是短短12年的時間裡,張蒼就娶了至少46名妻妾,生下46個孩子?
……活該被撫養費壓垮。
她再怎麼高薪養廉,也不會考慮到臣子要給46個孩子付撫養費的極端情況。
撫養費?
綜合後人所言,群臣當然看得出這是規定父親必須撫養孩子。
大秦此前並無這種說法。
不止大秦,就是之前的各國,也沒有這樣的法令。
但沒人提出異議。
一則為父者撫養幼子幼女天經地義,只是以往不會在律法上強制要求這麼做。
此為聖皇仁政。
二則他們又沒有46名未成年子女要養。
………
張蒼心如死灰。
雖然宮刑之事沒有發生。
但天幕說他不喜懷過孕的女人,還養不起兒女。
這以後還有哪家的好女願意被他納妾?
【其實放在《秦法典》頒布之前,46個子女也不是養不起,不餓死就行。】
【但《秦法典》規定一夫一妻制,不再允許納妾。以往的妾室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當妾,按以前的秦法來對待,地位就比奴隸高一點(但不再允許隨意買賣)。】
【其二就是回歸自由身,優先享有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且前夫需要支付撫養費直到孩子成年。】
【傻子才會選第一種吧?】
【如果是不能養活自己的女人,可能還是會選第一種?】
【這種人極少。因為秦歷22年時秦二已經興建了許多工坊和農莊,到處都缺人,只要有手有腳肯定能養活自己。】
【最重要的是秦二這波解放婦女的根源在於大秦極其缺勞動力,還特別缺當官的人才。工坊農莊全設有掃盲班教工人讀書寫字,一旦過了科舉哪怕只是過了鄉試,無論男女能成為衣食無憂的秦吏。】
【當妾室伺候男女主人,那可不一定比在工坊農莊工作輕鬆,還毫無前途可言。】
【更沒有尊嚴。】
【所以張蒼就倒大霉了,46個孩子的撫養費,哈哈哈哈哈。】
張蒼頹然。
原來不用擔心沒有好女願意被他納妾。
而是所有好女都不會願意成為妾室。
張蒼雖然好色,但他師從荀子。深受儒家「仁」「義」的影響,不會因此心生怨懟。
女子有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是聖皇之治的體現。
張蒼又怎會反對?
對於絕大多數平民男子而言,能娶到妻子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妾室。
反倒是天幕說「成為衣食無憂的秦吏」更讓他們眼熱。
無數秦女激動不已。
這是聖皇給她們鋪就的坦途,她們不再需要將命運交託於其他人。
………
已經在華夏書閣學習簡體字,以待之後教學更多儒生去學校任職的叔孫通沉默了。
他主張與時變化,但這變化太大,大到關係到他自己的家庭。
以他這個年紀、這個地位,自然是有妾室的。
他的妾室會選擇留下還是離開,叔孫通也清楚答案。
「……善政。」
終究,叔孫通給出了他的評價。
他的弟子中有人難以接受秦法居然會管轄家事,叔孫通沒有選擇以儒家之學來說服他。
「聖皇所治疆域,為如今的百倍有餘。秦人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百倍之多,聖皇只能讓秦女參與工作。」
工作一詞,甚善。
「男子只能娶一妻,若是無後該怎麼辦?」
「聖皇亦無後。」
儒生寂然。
………
最反對「不得納妾」「妾室回歸自由身」「撫養權歸妾室」的自然是能夠納妾的那些貴族高爵與地位相對平民更高的大秦官吏。
但「十年贖奴」「軍功不能世襲不能抵罪」他們都只能忍。
甚至都不敢口出不遜。
自暮年秦二的那段話傳遍秦境,太子已經成為秦人心中不可受辱的君主。
一夜之間,就發生多起貴族高爵誹謗太子,被其奴僕殺死的案件。
大秦遊俠之風未絕。
………
嬴政沒有多言。
法不上君王,秦二管不到他的後宮。
看到「大秦極其缺勞動力,還特別缺當官的人才」時,嬴政就已經肯定了秦二的做法。
秦法本就規定,秦女也需要服徭役。
反倒在嬴政看來,既然缺人,這些妾室就不該有第一種選擇。
只是既然已經交權,在秦二沒有犯下大錯之前,他不會幹涉她的決定。
確定始皇帝並無反對之意,群臣就算心中百般不願也不敢面露分毫。
【張蒼私生活雖然離譜,但他的貢獻是真大。】
【婦女之友稱號來源:確定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0歲以後,往前不僅孩子容易體弱低智,母親也更容易難產而亡。】
【而男性是22歲後娶妻能活得更長——和現代醫學已經很接近了。】
【其實秦二早就延後了婚齡,不過那是顧及接受教育所需要的時間。】
【數學魅力時刻:在科學不發達的時期,強行用數據學算出正確答案。】
【張蒼也是真懂養生,那個時代能活到一百多歲太罕見了。】
雖說燎原軍現在還沒有天幕描述的那般「富養」。
但那是遲早的事情。
何況只論如今, 燎原軍的待遇也不差。
對遺屬的關照, 足以免除所有將士的後顧之憂。
指導員的存在, 讓燎原的軍卒讀書認字,明白更多的道理,對整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回顧過往那個「受遊俠尊敬」的自己,英布口頭上不會承認,只會嘴硬自己曾經是何等義氣、何等自在。
然若真有重來的機會, 他只會選擇燎原。
無關封王。
【後來碰上頭虱病爆發,其他軍隊戰鬥力大受影響時,就一軍的情況最好。】
【那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英布的一軍幾乎獨攬軍功。】
【因為頭虱病是寄生蟲引發的傳染病, 其餘各軍都得原地休整治病, 還得跟一軍保持距離以免傳染。】
【治療這病的最佳方式是剃光頭——原本一軍將士還能留個短髮,拜這場傳染病所賜,當時所有人都得剃光頭。】
【笑出聲。】
【自那以後軍隊就強制留短髮了。一是人員過於密集, 防疫本就是重中之重;二是征戰異國, 誰知道又會在當地碰上什麼疫症。】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大秦將士不願意斷髮。
可能是顧及孝道、也可能是不願被當作刑徒、又或者單純地想要留長髮。
但現在不同。
軍卒本就是在冒著生命危險以求建功立業, 誰會願意因疫病將軍功拱手讓給其他軍隊?
何況秦人本就恐懼瘟疫,只是此前天幕說的是「傳染病」, 秦人沒將長發與瘟疫聯繫起來。
如今知道斷髮可防疫, 都知道輕重緩急。
再加上軍營不比家鄉, 大家都是短髮就等於大家都不是異類。
英布看看其他將領的臉色,就知道自己這回撿不到便宜。
遠在九原郡駐防的項羽也決定全軍斷髮。
呵。
他才不會讓英小布再搶一次軍功。
【說起來一看到張蒼, 我就想起他婦女之友的稱號哈哈哈。】
張蒼:……?
他確實喜好美色,若不是如今囊中羞澀,定要娶妻妾無數。
但怎麼看,這「婦女之友」都不是他想的那個樣子。
【他差點就變成婦女了——大秦最後一個宦官。】
張蒼花容失色!
——作為能靠外貌逃過死刑的人,他長得確實俊美。
對於他這樣好色的人,讓他變成宦官跟殺了他有什麼區別!
內侍們卻是不由得看向秦二,又很快就反應過來保持應有的禮儀。
最後一個宦官……
【秦二連奴隸都要贖為民,當然不會不管妾室。結果張蒼擱那頂風作案,居然敢不給孩子撫養費?】
【雖然撫養費是有那麼億點點高,但誰讓他納那麼多妾,也不看看經濟實力。】
【其實他收入很高,秦二高薪養廉嘛。另外數據部每次拿出新成果都有極高的獎金,但凡他少納點妾少生點孩子呢?】
【最後是他的學生們湊錢給付撫養費,才把他從宮刑刀下撈出來。】
【我記得初版《秦法典》有考慮時代因素,撫養費定得不算高,既然張蒼收入很高,怎麼會淪落到差點被處以宮刑?】
【因為張蒼不喜歡懷過孕的女人,所以他娶了很多妻妾,生了很多孩子。】
【《秦法典》頒布時,他的未成年兒女加起來足有46人。】
【……靠。】
嬴雲曼滿頭問號。
天幕說過,《秦法典》頒布於秦歷22年,現在秦歷10年,張蒼還沒有孩子。
也就是短短12年的時間裡,張蒼就娶了至少46名妻妾,生下46個孩子?
……活該被撫養費壓垮。
她再怎麼高薪養廉,也不會考慮到臣子要給46個孩子付撫養費的極端情況。
撫養費?
綜合後人所言,群臣當然看得出這是規定父親必須撫養孩子。
大秦此前並無這種說法。
不止大秦,就是之前的各國,也沒有這樣的法令。
但沒人提出異議。
一則為父者撫養幼子幼女天經地義,只是以往不會在律法上強制要求這麼做。
此為聖皇仁政。
二則他們又沒有46名未成年子女要養。
………
張蒼心如死灰。
雖然宮刑之事沒有發生。
但天幕說他不喜懷過孕的女人,還養不起兒女。
這以後還有哪家的好女願意被他納妾?
【其實放在《秦法典》頒布之前,46個子女也不是養不起,不餓死就行。】
【但《秦法典》規定一夫一妻制,不再允許納妾。以往的妾室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當妾,按以前的秦法來對待,地位就比奴隸高一點(但不再允許隨意買賣)。】
【其二就是回歸自由身,優先享有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且前夫需要支付撫養費直到孩子成年。】
【傻子才會選第一種吧?】
【如果是不能養活自己的女人,可能還是會選第一種?】
【這種人極少。因為秦歷22年時秦二已經興建了許多工坊和農莊,到處都缺人,只要有手有腳肯定能養活自己。】
【最重要的是秦二這波解放婦女的根源在於大秦極其缺勞動力,還特別缺當官的人才。工坊農莊全設有掃盲班教工人讀書寫字,一旦過了科舉哪怕只是過了鄉試,無論男女能成為衣食無憂的秦吏。】
【當妾室伺候男女主人,那可不一定比在工坊農莊工作輕鬆,還毫無前途可言。】
【更沒有尊嚴。】
【所以張蒼就倒大霉了,46個孩子的撫養費,哈哈哈哈哈。】
張蒼頹然。
原來不用擔心沒有好女願意被他納妾。
而是所有好女都不會願意成為妾室。
張蒼雖然好色,但他師從荀子。深受儒家「仁」「義」的影響,不會因此心生怨懟。
女子有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是聖皇之治的體現。
張蒼又怎會反對?
對於絕大多數平民男子而言,能娶到妻子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妾室。
反倒是天幕說「成為衣食無憂的秦吏」更讓他們眼熱。
無數秦女激動不已。
這是聖皇給她們鋪就的坦途,她們不再需要將命運交託於其他人。
………
已經在華夏書閣學習簡體字,以待之後教學更多儒生去學校任職的叔孫通沉默了。
他主張與時變化,但這變化太大,大到關係到他自己的家庭。
以他這個年紀、這個地位,自然是有妾室的。
他的妾室會選擇留下還是離開,叔孫通也清楚答案。
「……善政。」
終究,叔孫通給出了他的評價。
他的弟子中有人難以接受秦法居然會管轄家事,叔孫通沒有選擇以儒家之學來說服他。
「聖皇所治疆域,為如今的百倍有餘。秦人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百倍之多,聖皇只能讓秦女參與工作。」
工作一詞,甚善。
「男子只能娶一妻,若是無後該怎麼辦?」
「聖皇亦無後。」
儒生寂然。
………
最反對「不得納妾」「妾室回歸自由身」「撫養權歸妾室」的自然是能夠納妾的那些貴族高爵與地位相對平民更高的大秦官吏。
但「十年贖奴」「軍功不能世襲不能抵罪」他們都只能忍。
甚至都不敢口出不遜。
自暮年秦二的那段話傳遍秦境,太子已經成為秦人心中不可受辱的君主。
一夜之間,就發生多起貴族高爵誹謗太子,被其奴僕殺死的案件。
大秦遊俠之風未絕。
………
嬴政沒有多言。
法不上君王,秦二管不到他的後宮。
看到「大秦極其缺勞動力,還特別缺當官的人才」時,嬴政就已經肯定了秦二的做法。
秦法本就規定,秦女也需要服徭役。
反倒在嬴政看來,既然缺人,這些妾室就不該有第一種選擇。
只是既然已經交權,在秦二沒有犯下大錯之前,他不會幹涉她的決定。
確定始皇帝並無反對之意,群臣就算心中百般不願也不敢面露分毫。
【張蒼私生活雖然離譜,但他的貢獻是真大。】
【婦女之友稱號來源:確定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0歲以後,往前不僅孩子容易體弱低智,母親也更容易難產而亡。】
【而男性是22歲後娶妻能活得更長——和現代醫學已經很接近了。】
【其實秦二早就延後了婚齡,不過那是顧及接受教育所需要的時間。】
【數學魅力時刻:在科學不發達的時期,強行用數據學算出正確答案。】
【張蒼也是真懂養生,那個時代能活到一百多歲太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