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軍一路北上,許久後來到一處高地,韓信才第一次回頭。

  已不見咸陽。

  沛縣眾人來得太晚,燎原軍早已開拔,嬴雲曼讓周勃和樊噲隨王離一起去上郡。

  章邯將領刑徒軍的消息傳開後,王離就坐不住了。

  覲見始皇帝和太子時,以不負大父和阿父的遺願為由請求參與對匈奴之戰。

  嬴雲曼怎麼想,都想不出王翦和王賁的遺願怎麼可能是讓王離北擊匈奴。

  但王離都主動表示願意在燎原軍擴軍之前聽命於英布,她也就准了。

  她就等著王離這句話。

  如今還未推行女官,呂雉聽從嬴雲曼的建議,留在華夏書閣學習簡體字。

  華夏書閣的簡體字補習班已經有數百人。

  但還遠遠不夠。

  光是將小篆隸書轉錄為簡體字就是極大的工程,更何況還要為科舉制選拔官吏、為各地學校培養老師做準備。

  嬴雲曼原本猶豫過科舉制前期是否需要簡體字與隸書並行,但在發現除了張良陳平外,還有不少人也自學得不錯。

  雖然遠不及張良陳平,但已經夠用。

  嬴雲曼已經決定首次科舉制就只用簡體字出題,允許用簡體字與隸書混合答題。

  但隸書占比越高,就會扣除更多的卷面分。

  她很期待第一次科舉制,能撈上來多少天才。

  曹參和蕭何之中,蕭何的能力更勝一籌,嬴雲曼將曹參留給張良當助手。

  官制改革確實太過複雜,張良體弱,她真怕他病休。

  至於蕭何,能力相當出色,嬴雲曼讓他先去治粟內史處學習。

  待他了解財政稅收之事,就可以去負責驛站的改革。

  嬴雲曼無法改變祖龍修陵寢的意志,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新驛站只能開在咸陽往上郡的路上。

  就當是試點了。

  至於劉邦……

  劉邦主動放棄在朝堂任職。

  說是還沒好好體驗咸陽的繁華,要多去轉轉,或許能找到願意同他一道去西域的能士。

  得知劉邦自願去西域,嬴雲曼賜予他一套咸陽的宅院。

  這是她爹剛借二營的情報從偷稅漏稅的豪富那抄家抄來的。

  劉邦不急著任職,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想要封王,他要出使的地方就不僅是已經很遠的西域,還有更遠的孔雀王朝。

  有妻子呂雉、好友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等人,他不缺軍政兩方的人脈,倒是需要多結交民間的商人與重義的遊俠。

  沒有官身,又有「封王的未來」,劉邦將在市井間如魚得水。

  陳勝不僅拿到了通關文書,還得到了縣令親自送來的一匹良馬和盤纏。

  他以為這是秦二的饋贈,卻聽得縣令如此一番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你必因此話留名青史。不知我以馬相贈,能不能與名後世啊。」

  陳勝不知該如何作答,那老縣令卻是已經負手而去。

  群賢畢集,或入咸陽,或往上郡。

  韓信接替蒙恬執掌北軍一月,軍紀肅然。

  北軍不再出長城迎敵,只以守勢對敵,匈奴愈發氣盛。

  因天幕之故,無人質疑韓信的決定。

  又一次匈奴襲邊無功而返時,韓信收到了驛站送來的信匣。

  裡面不是簡牘,而是他從未見過的一種形似布料卻並不柔軟、表面平整卻並不光滑的白色……織物?

  發現略微用力就會撕碎後,韓信放輕力道將其從匣中取出,足有三十張。

  下方還有一匣,內置九支……筆。

  比蒙恬所制之筆更為精緻。

  將筆也取出後,他見到一張材質相同卻窄小得多的織物。

  拿起織物,翻轉後他看到了書寫其後的文字。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秦二。

  韓信面紅耳赤。

  「大將軍!」

  有郎中來報。

  韓信下意識將紙箋握在手心。

  「天幕有變!」

  待韓信走出帳中,只見天幕上又是新的帖子。

  【讓知識以奇怪的方式進入大腦,在嗑配對中記住秦二時期的歷史考點——雜燴篇!】

  第52章

  在張良、陳平、曹參的自願加班下, 官制改革順利提上日程。

  不是從地方官員開始,而是從咸陽開始。

  這樣出什麼問題都能及時進行處理。

  最大的阻力本該是朝堂上的貴爵高官。

  但眾所周知,始皇帝要做的事, 臣子只能想怎麼去做, 而不是願不願意做。

  這並不妨礙張良拉滿仇恨, 成為眾矢之的。

  提上日程只是開始。

  身為把控大方向的邪惡甲方, 嬴雲曼把張良的章程駁回了十幾次。

  依舊沒能避免朝政的紊亂。

  她知道還得修正磨合相當長一段時間, 才能向地方推行。

  天幕過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動靜,嬴雲曼都快忘了它的存在。

  結果就在朝議時,天幕再度異變。

  嬴雲曼只得慶幸還好是不是朝會,只是商議如何儘快推行簡體字的朝議,參議官員不多。

  她用重賞激發了匠人的熱情後, 如今已經進展到廉價的苧麻也能造紙。

  不過產量不高,技術還得改進。

  除了一部分被祖龍扣下,一部分她拿來收買人心之外, 剩下的優先供給華夏書閣謄寫典籍。

  只見電腦解鎖後, 通過「移動端」登錄了熊貓圖標的軟體。

  是「王朝朝」和「蒲玲」的聊天對話框。

  原來電腦的主人叫做蒲玲,她之所以這麼久才開一次電腦,是因為這台電腦放在她老家。

  聊天框左側聯繫人有「無良老闆」的備註, 寫作大約是她的愛好而不是事業。

  嬴雲曼能理解「現代人」在大城市工作, 一兩個月才回老家一次。

  不能理解的是電腦不關機不斷電。

  最後一條聊天內容是:

  [快看我給你推的連結, 發現一個寶藏帖!]

  嬴雲曼第一反應是不要隨便點擊連結,萬一對方被盜號了呢?

  蒲玲顯然沒有這個意識。

  又或許她就是因為這個連結才解鎖電腦。

  連結跳轉網頁, 又是那個熟悉的論壇。

  嬴雲曼強忍扶額的衝動。

  又是沖她來的!

  【讓知識以奇怪的方式進入大腦, 在嗑配對中記住秦二時期的歷史考點——雜燴篇!】

  【請務必閱讀本帖觀影須知!】

  【一、樓主雜食, 潔癖慎入。】

  【二、本帖只討論民配,官配有超多單開帖, 如有需要可以移步觀看。】

  【三、樓主只保證客觀事實的真實性,主觀部分——都說是主觀了!】

  【四、不要在配對帖提「XX已婚」之類的掃興話題,這不是考點。】

  【五、會刪除涉及誤導考生的發言。】

  【六、不能分辨「主觀猜測」和「客觀事實」的小夥伴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不得不說,這個樓主已經很貼心。

  不僅警告不能分辨主客觀的看客不要看。

  還發了一堆數字占樓層,確保誤觸的「考生」不會一眼被創。

  嬴雲曼能指責的只有無良天幕。

  能不能屏蔽無法分辨主客觀的秦人?

  以大秦如今九成九的文盲率——甚至認字的也不一定有足夠的思辨能力。

  嬴雲曼已經能想像她的風評將會變成什麼鬼樣子。

  要知道即便天幕強調過韓信才是帝夫,也絲毫不影響文化水平相對最高的咸陽群眾,私下傳言張良就是秦二的「夫人」。

  在大秦,夫人是皇后之下的品級。

  甚至不止張良,明確已婚且是女性的呂雉也沒能逃過一劫。

  誹謗罪還沒廢除,故而傳言雖不斷但尚且收斂。

  等她繼位後解除言論禁錮——

  真的,嬴雲曼已經不是那麼想廢除誹謗罪了。

  【第一篇:琴簫篇。】

  【在無數竹簡中,她一眼就看到了這個名字。】

  【蕭何。】

  蕭何寒毛倒豎。

  簫是蕭何,那琴是……

  連呂雉都沒能逃過一劫,蕭何自然也是「後宮一員」。

  好在有謀聖張良「珠玉在前」,他再將「已有家室」掛在嘴邊,與他有關的流言正逐步平息。

  可天幕火上添薪,這流言必然愈演愈烈!

  蕭何面如死灰,張良卻是喜勝於驚。

  他知道黔首之間怎麼傳「秦韓」。

  作為這次官制改革的執行人,他也不止一次被同僚譏諷「以色侍人」。

  如今蕭何能為他分擔壓力,那再好不過。

  秦二面無表情,嬴政卻已經能從她臉上分辨出情緒。

  將近三個月的代批奏章下來,秦二在他面前愈發放肆,嬴政也愈發了解她的秉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