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他們先前就商量好了,打算切些豬血摻韭菜一炒,燉鍋冬筍骨頭湯,弄份油汪汪的回鍋肉,再搞個白菜燜豆腐,蒸幾碗香甜的老南瓜,配點兒自己泡的豆角、酸蘿蔔,有菜有肉,保管讓大家吃好吃飽。
白煙裊裊升起,一塊塊紅白相間的鮮肉被剔下穿孔,拴上暗綠的棕葉繩結。
肉香、米香從灶房湧出,安靜片刻的二黑再躺不住,又怕挨打,鑽出狗窩臥在屋檐下,兩隻眼緊盯著門口。
那些個專程來湊熱鬧的,背地裡咽咽口水,不敢再留。帶好銀錢買肉的也無意蹭飯,跟齊山商量好要哪塊,稱過重付了錢就眉飛色舞地快步下山,趕著回去和家人分享喜悅。
留在山上的人漸漸少了,但熱鬧依舊。
一頭豬很快就分割完,肉塊整整齊齊地擺在草蓆上,只等晚點兒抹鹽醃著。
都是幹活仔細的,還把院子裡沾的豬毛和血水鏟走,倒到樹林去。但異味還是沒怎麼散,好在有水池,打水方便,乾脆又潑了幾遍。
反正今天太陽好,曬一曬就幹了,不怕結冰。
不到晌午,趙漁就招呼大家洗手吃飯。
漢子和夫郎媳婦分開坐,一桌擺在堂屋,一桌坐在火塘屋。香氣四溢的飯菜每樣都盛了兩份,一一端上桌,分量足,油水也大,看著就叫人滿足。
喝酒吃肉、談天說地,等散席時,各個都是紅光滿面。
洗碗掃地用不著他們幫忙,喝杯水漱漱口,便先後離開。
朱屠戶趕著去別家,也沒多留。齊山給他結了三十五文的工錢,親自把人送出門。
後頭偶爾還有人上山來買肉,要的都不多,一斤兩斤的,齊山來者不拒,全答應了。
他倆不可能整年都吃臘肉,總要買些新鮮的換換口味,用不著留那麼多上炕,能賣就賣一些。
鄉里鄉親的,肯定會比鎮上肉鋪的價錢便宜點兒。不過其他人都這樣,也實屬正常,以後才好繼續往來。
太陽一落,外面就黑沉沉的,風也放肆許多,又開始冷起來。
灶房還生著火,柴放得多,火光映照下,土牆和地面都微微泛紅。
齊山擼起袖子,從麻袋裡抓出鹽巴仔細抹在已冷掉的肉塊表面。去年熏過一回臘肉,該撒多少鹽心裡大概有數,不至於猶猶豫豫的。
謝知雲如今倒是不怕腥,但肚子大,腿也有些腫,蹲在地上太吃力,便只搬了椅子坐在一旁,給齊山掌掌燈,好叫他看得更清楚。
朱屠戶手藝好,每塊肉都分得恰到好處,不會太大太重,齊山一個人翻面也十分輕鬆,沒人搭手照樣弄得很快。
謝知雲換了只手托住油燈,看著草蓆上的肉塊,笑眯眯道:「這麼多,夠吃到來年臘月了。」
齊山將面前的肉塊翻個面,也是滿心歡喜,「嗯,如今豬圈空出來,但家裡還剩了些糠菜,又有白菜蘿蔔,我想著開年就去牲口行轉轉,早些抓只豬仔回來。多養些日子到底不一樣。」
謝知雲想了想,沒一口應下,說:「再看吧,說不定正月里還有一冷。豬仔太小,回來凍著病著太不划算。」
「也是,那就乾脆晚點再買。」齊山點點頭,天氣的事兒誰也說不準,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
「差個把月也不打緊,反正是自家吃,又不急著趕去賣。」
齊山也是一時高興,沒考慮那麼多,這會兒反應過來,便打消了念頭。
撒鹽、抹勻,不是什麼複雜的事,還留出一部分用於灌臘腸,夫夫倆說著話,不多時就給弄完。
砸了干皂角,泡著熱水,將手仔仔細細搓洗好幾遍,才將沾上的油脂和血腥氣洗掉。
天色已晚,再沒忙空別的。倆人盥洗完,再三確認掛在外面的豬肝、豬肺都拎進屋,灶房的門窗也關得嚴嚴實實,不會有夜貓什麼的鑽進來,才放心地回到臥房。
謝知雲脫去外裳,率先爬回床,掀開被子躺進去,伸腳將圓溜溜的湯婆子勾到腿邊。這東西外面蒙了布套子,熱乎卻不至於燙。
齊山後一步進門,沒急著上床,坐在沿上,解下腰間的布袋子,掏出銅板數給謝知雲聽。
「……三百零二文,」將最後一個銅板放在腿間,齊山抬眼看向謝知雲,「基本上都是十四十五一斤,估計賣了有二十斤左右。」
謝知雲怕冷,被子一直拉到鼻頭,只露出兩隻亮晶晶的眼睛在外,聞言才往下挪了挪,驚喜道:「這麼多呢?」
手在外面放一會兒,就覺得冰了,齊山沒打算串錢。重新把銅板裝進布袋子,笑著說:「快過小年了,怎麼也要吃頓好的,都捨得花錢。」
「那倒是我們趕巧了。」
裝起來容易,幾百個銅板三兩把就抓完。齊山繫緊袋子,塞到枕頭下,也蹬掉鞋子,鑽進被窩挨著他睡下,「嗯,肉還要醃兩天。我明早去接張嬸上來幫忙,趁肉新鮮,把臘腸灌了,在外面晾一晾,到時一併掛火坑上熏著。」
「行,那我和趙哥在家先把肉剁了,這個簡單,」謝知雲頓了頓,又問:「要不要拌辣子?」
「少拌點兒,有個香氣就行。」
謝知雲並不是不能吃辣,有時嘴饞也想嘗一口,便說:「要不分兩種,辣的和不辣的都做,不過還得磨辣椒麵。」
家裡干辣子倒是曬了不少,不過尋常都是抓幾根沖沖水就丟鍋里,沒想起來磨成面。
「放不了多少,一會兒就弄完了。」
他們自己種的辣椒味沖,確實要悠著點兒放,謝知雲便不再著急,又揚起笑臉:「今年這炕上可是掛得多。」
一想到天天做飯進出灶房,都能看見下垂的肉塊和臘腸,心裡就美得冒泡。
第67章
年豬一殺, 餵牲口的活計頓時輕省不少,用不著再割那麼多草料。忙起來快得很,連早飯都比平日提前了些。
這年頭有口肉吃, 沒人會講客氣, 昨日的殺豬飯到最後只剩下一盆骨湯。趙漁便擀了些麵條和著一起煮, 等快出鍋時燙一把細碎的青菜葉, 再撒上蔥花。
盛到碗裡時, 青白相間,湯水表面泛著層淡淡的油花,煞是好看。謝知雲那碗還單獨臥了個金黃焦香的煎蛋, 因他不愛吃流心的, 煎的時間長了點兒,邊緣都微微捲曲起皺。
入冬以後, 雞鴨果然不怎麼下蛋, 有時隔好幾天才能撿到一兩個。幸虧之前存了些,天冷也都沒壞。只是如此一來, 家裡的蛋便只能緊著謝知雲吃。畢竟懷著身孕, 再省也不能虧待了他。
骨湯里已沒什麼肉, 但香氣猶在。麵條吸足湯汁,柔軟卻不失勁道,熱乎乎地吃進肚裡,別提多滿足。
齊山吃飯一向很快, 呼呼啦啦就解決掉兩碗,臨了還剝個烤番薯。又喝口水漱過嘴, 就趕忙套了驢車下山去接張玉梅。
臘月里,人家也要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不好耽擱她太久, 快些弄完才是正經。
謝知雲和趙漁吃得慢,等收洗好,太陽已經照進院子。難得天上沒什麼雲,淺黃的光直直打下來,顯得分外暖和。
二黑趴在屋檐下,面前的豁口大碗堆成小山,全是些啃過的骨頭。雖沒什麼肉,但它還是歪著嘴啃得十分起勁兒,嘎嘣聲聽得人牙酸。這時若是有人靠近,必然要被它低吼嚇唬的。
趙漁把裝著肉塊的木盆端到院子,放在太陽下。
二黑聞到味兒,立馬站起身準備跟上去,被拿著菜刀和砧板後一步出門的謝知雲厲聲喝退。只好重新踱回原處,繼續啃自己的骨頭。
趙漁一轉身就看見謝知雲挺著大肚子慢悠悠走近,忙跑上前接過他手裡的東西,說:「這兒我來弄,你去歇歇。」
謝知雲笑眯眯道:「又不是什麼重活,還是能搭把手的,總閒著也心焦。」
「那我搬把椅子來,你先曬曬太陽。一會兒幫忙剝下蒜子、刮點姜就行。」
謝知雲頷首說了聲「好」。
趙漁動作麻利,進進出出幾趟,很快就把要用的東西都拿出來。借著竹管流出的涼水洗把手,便開始切肉。
他們頭一回做,也不曉得能不能成,並沒打算賣,只準備了十斤左右的肉。按著張玉梅教的,瘦肉肥油三七分。早上起來就一一清洗乾淨,放在竹匾上瀝乾水分。
新鮮的肉軟而滑溜,其實不大好切,但趙漁做慣了灶上的活,並沒什麼難的。
只是他家裡窮,一年到頭連肉都沒吃幾回,更別提費心灌臘腸的,這也是頭一回做。即便聽齊山說只要切成小丁就行,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便抬眼去問謝知雲——
「這麼大成不?」
謝知雲順手將剝出的米白蒜子丟進碗裡,看了看提議:「可以再小一點兒。」
趙漁點點頭,心中大概有數,將方才切好的肉丁又分了分,就開始按著這個大小繼續切肉。
一時間兩人都沒說話,安靜卻不孤寂。
幾隻圓滾滾的麻雀從籬笆外飛進院子,在不遠處的空地蹦蹦跳跳。今兒沒曬什麼糧食,就不在意這些小傢伙,偶爾瞟一眼,還覺得有趣。
白煙裊裊升起,一塊塊紅白相間的鮮肉被剔下穿孔,拴上暗綠的棕葉繩結。
肉香、米香從灶房湧出,安靜片刻的二黑再躺不住,又怕挨打,鑽出狗窩臥在屋檐下,兩隻眼緊盯著門口。
那些個專程來湊熱鬧的,背地裡咽咽口水,不敢再留。帶好銀錢買肉的也無意蹭飯,跟齊山商量好要哪塊,稱過重付了錢就眉飛色舞地快步下山,趕著回去和家人分享喜悅。
留在山上的人漸漸少了,但熱鬧依舊。
一頭豬很快就分割完,肉塊整整齊齊地擺在草蓆上,只等晚點兒抹鹽醃著。
都是幹活仔細的,還把院子裡沾的豬毛和血水鏟走,倒到樹林去。但異味還是沒怎麼散,好在有水池,打水方便,乾脆又潑了幾遍。
反正今天太陽好,曬一曬就幹了,不怕結冰。
不到晌午,趙漁就招呼大家洗手吃飯。
漢子和夫郎媳婦分開坐,一桌擺在堂屋,一桌坐在火塘屋。香氣四溢的飯菜每樣都盛了兩份,一一端上桌,分量足,油水也大,看著就叫人滿足。
喝酒吃肉、談天說地,等散席時,各個都是紅光滿面。
洗碗掃地用不著他們幫忙,喝杯水漱漱口,便先後離開。
朱屠戶趕著去別家,也沒多留。齊山給他結了三十五文的工錢,親自把人送出門。
後頭偶爾還有人上山來買肉,要的都不多,一斤兩斤的,齊山來者不拒,全答應了。
他倆不可能整年都吃臘肉,總要買些新鮮的換換口味,用不著留那麼多上炕,能賣就賣一些。
鄉里鄉親的,肯定會比鎮上肉鋪的價錢便宜點兒。不過其他人都這樣,也實屬正常,以後才好繼續往來。
太陽一落,外面就黑沉沉的,風也放肆許多,又開始冷起來。
灶房還生著火,柴放得多,火光映照下,土牆和地面都微微泛紅。
齊山擼起袖子,從麻袋裡抓出鹽巴仔細抹在已冷掉的肉塊表面。去年熏過一回臘肉,該撒多少鹽心裡大概有數,不至於猶猶豫豫的。
謝知雲如今倒是不怕腥,但肚子大,腿也有些腫,蹲在地上太吃力,便只搬了椅子坐在一旁,給齊山掌掌燈,好叫他看得更清楚。
朱屠戶手藝好,每塊肉都分得恰到好處,不會太大太重,齊山一個人翻面也十分輕鬆,沒人搭手照樣弄得很快。
謝知雲換了只手托住油燈,看著草蓆上的肉塊,笑眯眯道:「這麼多,夠吃到來年臘月了。」
齊山將面前的肉塊翻個面,也是滿心歡喜,「嗯,如今豬圈空出來,但家裡還剩了些糠菜,又有白菜蘿蔔,我想著開年就去牲口行轉轉,早些抓只豬仔回來。多養些日子到底不一樣。」
謝知雲想了想,沒一口應下,說:「再看吧,說不定正月里還有一冷。豬仔太小,回來凍著病著太不划算。」
「也是,那就乾脆晚點再買。」齊山點點頭,天氣的事兒誰也說不準,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
「差個把月也不打緊,反正是自家吃,又不急著趕去賣。」
齊山也是一時高興,沒考慮那麼多,這會兒反應過來,便打消了念頭。
撒鹽、抹勻,不是什麼複雜的事,還留出一部分用於灌臘腸,夫夫倆說著話,不多時就給弄完。
砸了干皂角,泡著熱水,將手仔仔細細搓洗好幾遍,才將沾上的油脂和血腥氣洗掉。
天色已晚,再沒忙空別的。倆人盥洗完,再三確認掛在外面的豬肝、豬肺都拎進屋,灶房的門窗也關得嚴嚴實實,不會有夜貓什麼的鑽進來,才放心地回到臥房。
謝知雲脫去外裳,率先爬回床,掀開被子躺進去,伸腳將圓溜溜的湯婆子勾到腿邊。這東西外面蒙了布套子,熱乎卻不至於燙。
齊山後一步進門,沒急著上床,坐在沿上,解下腰間的布袋子,掏出銅板數給謝知雲聽。
「……三百零二文,」將最後一個銅板放在腿間,齊山抬眼看向謝知雲,「基本上都是十四十五一斤,估計賣了有二十斤左右。」
謝知雲怕冷,被子一直拉到鼻頭,只露出兩隻亮晶晶的眼睛在外,聞言才往下挪了挪,驚喜道:「這麼多呢?」
手在外面放一會兒,就覺得冰了,齊山沒打算串錢。重新把銅板裝進布袋子,笑著說:「快過小年了,怎麼也要吃頓好的,都捨得花錢。」
「那倒是我們趕巧了。」
裝起來容易,幾百個銅板三兩把就抓完。齊山繫緊袋子,塞到枕頭下,也蹬掉鞋子,鑽進被窩挨著他睡下,「嗯,肉還要醃兩天。我明早去接張嬸上來幫忙,趁肉新鮮,把臘腸灌了,在外面晾一晾,到時一併掛火坑上熏著。」
「行,那我和趙哥在家先把肉剁了,這個簡單,」謝知雲頓了頓,又問:「要不要拌辣子?」
「少拌點兒,有個香氣就行。」
謝知雲並不是不能吃辣,有時嘴饞也想嘗一口,便說:「要不分兩種,辣的和不辣的都做,不過還得磨辣椒麵。」
家裡干辣子倒是曬了不少,不過尋常都是抓幾根沖沖水就丟鍋里,沒想起來磨成面。
「放不了多少,一會兒就弄完了。」
他們自己種的辣椒味沖,確實要悠著點兒放,謝知雲便不再著急,又揚起笑臉:「今年這炕上可是掛得多。」
一想到天天做飯進出灶房,都能看見下垂的肉塊和臘腸,心裡就美得冒泡。
第67章
年豬一殺, 餵牲口的活計頓時輕省不少,用不著再割那麼多草料。忙起來快得很,連早飯都比平日提前了些。
這年頭有口肉吃, 沒人會講客氣, 昨日的殺豬飯到最後只剩下一盆骨湯。趙漁便擀了些麵條和著一起煮, 等快出鍋時燙一把細碎的青菜葉, 再撒上蔥花。
盛到碗裡時, 青白相間,湯水表面泛著層淡淡的油花,煞是好看。謝知雲那碗還單獨臥了個金黃焦香的煎蛋, 因他不愛吃流心的, 煎的時間長了點兒,邊緣都微微捲曲起皺。
入冬以後, 雞鴨果然不怎麼下蛋, 有時隔好幾天才能撿到一兩個。幸虧之前存了些,天冷也都沒壞。只是如此一來, 家裡的蛋便只能緊著謝知雲吃。畢竟懷著身孕, 再省也不能虧待了他。
骨湯里已沒什麼肉, 但香氣猶在。麵條吸足湯汁,柔軟卻不失勁道,熱乎乎地吃進肚裡,別提多滿足。
齊山吃飯一向很快, 呼呼啦啦就解決掉兩碗,臨了還剝個烤番薯。又喝口水漱過嘴, 就趕忙套了驢車下山去接張玉梅。
臘月里,人家也要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不好耽擱她太久, 快些弄完才是正經。
謝知雲和趙漁吃得慢,等收洗好,太陽已經照進院子。難得天上沒什麼雲,淺黃的光直直打下來,顯得分外暖和。
二黑趴在屋檐下,面前的豁口大碗堆成小山,全是些啃過的骨頭。雖沒什麼肉,但它還是歪著嘴啃得十分起勁兒,嘎嘣聲聽得人牙酸。這時若是有人靠近,必然要被它低吼嚇唬的。
趙漁把裝著肉塊的木盆端到院子,放在太陽下。
二黑聞到味兒,立馬站起身準備跟上去,被拿著菜刀和砧板後一步出門的謝知雲厲聲喝退。只好重新踱回原處,繼續啃自己的骨頭。
趙漁一轉身就看見謝知雲挺著大肚子慢悠悠走近,忙跑上前接過他手裡的東西,說:「這兒我來弄,你去歇歇。」
謝知雲笑眯眯道:「又不是什麼重活,還是能搭把手的,總閒著也心焦。」
「那我搬把椅子來,你先曬曬太陽。一會兒幫忙剝下蒜子、刮點姜就行。」
謝知雲頷首說了聲「好」。
趙漁動作麻利,進進出出幾趟,很快就把要用的東西都拿出來。借著竹管流出的涼水洗把手,便開始切肉。
他們頭一回做,也不曉得能不能成,並沒打算賣,只準備了十斤左右的肉。按著張玉梅教的,瘦肉肥油三七分。早上起來就一一清洗乾淨,放在竹匾上瀝乾水分。
新鮮的肉軟而滑溜,其實不大好切,但趙漁做慣了灶上的活,並沒什麼難的。
只是他家裡窮,一年到頭連肉都沒吃幾回,更別提費心灌臘腸的,這也是頭一回做。即便聽齊山說只要切成小丁就行,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便抬眼去問謝知雲——
「這麼大成不?」
謝知雲順手將剝出的米白蒜子丟進碗裡,看了看提議:「可以再小一點兒。」
趙漁點點頭,心中大概有數,將方才切好的肉丁又分了分,就開始按著這個大小繼續切肉。
一時間兩人都沒說話,安靜卻不孤寂。
幾隻圓滾滾的麻雀從籬笆外飛進院子,在不遠處的空地蹦蹦跳跳。今兒沒曬什麼糧食,就不在意這些小傢伙,偶爾瞟一眼,還覺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