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齊山和張玉梅出現在路口時,一盆肉還沒切完。
「這都開始了,」張玉梅下了板車,徑直走到切肉的地方,看了眼笑道:「比我切得好,灌出來的臘腸肯定勁道彈牙。」
趙漁不太適應直白的誇獎,被太陽曬過的臉更紅幾分,抬起一隻沾滿油脂的手擺了擺,「沒,就隨便琢磨著一切。」
謝知雲瞧得好笑,在一旁搭話:「我們都沒弄過,還等著嬸子來指點呢。」
「也沒什麼難的,把味道調好就沒大礙。今年跟著我做一回,來年你們自己就能做。」
張玉梅坐下喝了杯溫熱的茶水,就去幫著齊山磨辣子面。干辣子被石碾壓碎,辛辣的香氣在陽光下散得更快更開。
四個人各忙各的,不多時就把香腸肉餡兒給調好。
張玉梅為人大方,灌香腸又不是她的獨門秘方,一點沒藏著掖著,該放些什麼,怎麼灌都說得清清楚楚。
另外幾個人也聽得認真,時不時搭句話,倒是熱鬧許多。
灌臘腸用的腸衣是從朱屠戶那兒買的,他常在外殺豬,有些人家不樂意收拾豬腸,就低價收回去。大腸洗乾淨了可以賣給飯館食肆,小腸便刮去油脂留下腸衣,灌臘腸賣。
齊山沒刮過腸衣,乾脆花錢和他買了幾段,還省事些。
到底是經常做這門生意,腸衣都很好,沒有破漏的。
肉餡經竹筒塞進去,鼓鼓脹脹,紅里透著白。被麻線栓成一節一節,整串搭在房檐下懸掛的細長竹杆上,看著就叫人心喜。
二黑沒見過這東西,但它天然知道是好吃的。連骨頭也覺得不香了,站在竹杆下昂起頭眼巴巴看著。
謝知雲這回沒罵它,他自己瞧著也饞呢。以前在雲水鎮,過年桌上少不了要切一盤蒸臘腸,紅亮油潤,很是下飯。自打進山,一晃有兩年沒嘗過這滋味兒,可不就想得緊。
張玉梅在旁邊看得分明,笑著提醒:「在外面晾兩天,等外皮幹些,就可以上炕熏著。過年那陣吃著正好。不過得留心些,鳥雀野貓什麼的都好這口,別給糟蹋了。」
齊山端著空盆,說:「嗯,我記著呢,晚上就放屋裡,白天再拿出來。」
臘腸灌好,再沒什麼事兒,張玉梅就先回家去。
劈柴、做木工,一天很快就過去。太陽漸漸西沉,天邊泛起紅暈。
趙漁做好晚飯,就準備離開。
齊山叫住他,拿起菜刀走到屋檐下,揪住垂下的香腸割了兩節,拿菜葉子包上。不算大,都只差不多手掌長。
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還是村里好些人都沒嘗過的做法。
趙漁愣愣地看著遞到眼前的香腸,沒敢接。
齊山抬了抬手,示意他拿著:「要過年了,叫孩子們吃點兒好的。」
在火塘屋裡吃飯的謝知雲也說:「幫著做了這麼多,也嘗嘗好不好吃,今兒就不給趙哥加工錢了。」
趙漁拿著兩節香腸,連連搖頭:「不用,不用加,都是該做的。」
之前幫忙翻地、砍柴,當天都會多給兩三個銅板,但可換不來兩節香腸。
想到家裡幾個孩子的笑臉,他又是高興又是感動,眼眶都有些紅。
齊山皺皺眉,開口道:「快回去吧,別讓大壯他們等急了。」
「哎!」趙漁抬起手抹把眼睛,朗聲應了,這才轉身離開。
二黑養成習慣,自覺跟在他後面,護送人下山。
如今大路修通,好走很多,用不了多久就去了大半路程。
牛成壯來接阿爹回去,一眼就看見他手中形狀奇怪的紅肉。哪怕已經十來歲,還是沒出息地咽下口水:「又拿肉了啊?」
不怪他這麼說,昨天大山哥殺豬,阿爹就帶了塊豬血回去,今兒又拿紅肉。他都要疑心是不是阿爹學壞了,偷偷昧下東西。
自己養大的兒子,眼珠子一轉,還能不知道他在想啥。
趙漁擰他耳朵一把,說:「主家灌了香腸,叫我帶些給你們幾個兔崽子。」
雖說都是一個村兒的,但在人家裡做工,他還是習慣性稱主家。
牛成壯也沒覺得彆扭,聽他一說,才想起這眼熟的紅肉是什麼。畢竟他以前只在鋪子裡見過熏好的臘腸,新灌出來的卻是沒見過。
「那要煮著吃還是炒著吃?」
「今兒是別想了,要放著等年三十那天再做,」趙漁把東西交給兒子,自己走上前,「聽說燜飯好吃,油潤潤的,連米飯都沾上肉香氣。」
咕嚕——
牛成壯沒忍住,喉嚨里發出響兒,也不覺得丟臉。只想著回去得把著兩節香腸好好保管,別沒到過年就不見了。
山上,夫夫倆吃完飯,收拾好灶房,又檢查一遍草蓆上醃的肉。
一天一夜過去,表面的鹽粒已經在融化,也滲出不少血水,草蓆子被浸濕,還是有部分流到地上。齊山抱來些乾草,重新塞了點到底下。
等忙完,二黑正好回來。
它一路叫著飛跑,混身的長毛都飄揚起來,生怕晚了吃飯。
謝知雲早給它備好,白菜湯泡著餅子,也是一大碗。不過最近村里好幾戶人家殺豬,它到處撿肉骨頭吃,有些瞧不上。
謝知雲喲呵一聲,「嘴吃刁了,連麵餅子都不愛了。」
齊山瞥它一眼,「餓幾頓就好。」
二黑聽不懂,在門口徘徊幾圈,見沒人搭理它,最後還是把碗舔得一乾二淨。
因此逃過餓肚子的命運。
天色漸暗,齊山記著張玉梅的話,把灌好的香腸都拿進火塘屋。熏臘腸的竹竿早就掛上,也不用另外想法子,照樣擺開搭在上面就行。
每天有冷風吹著,過了兩三天,香腸表皮就失了水分,緊貼在內里的肉餡兒上。草蓆上的肉也醃得差不多,表面再看不見明顯的鹽粒子。
同去年一樣,也該掛上炕了。
不過謝知雲大著肚子,不敢叫他做這些。便只有齊山和趙漁忙活,一個搭梯子上樓板,一個在底下遞肉,倒也輕鬆。
柏樹枝、橘子皮被火焰炙烤出香氣,借著白煙緩緩升起,滲進懸垂的肉塊和臘腸。
又是滿足而幸福的日子。
第68章
因謝知雲大著肚子, 這個春節,夫夫倆哪兒也沒去。整日在家裡烤火閒聊,吃吃喝喝, 倒也悠閒自在。
與之關係親近的人家也不會多心, 還是提著東西上門拜年, 幫著做飯燒菜, 一起熱熱鬧鬧的。
如謝知雲所說, 正月十幾果真下了場雪,比年前的還要大些。
不過幸好沒兩天就開始放晴,且一日比一日暖和。山間光禿禿的楊樹漸漸掛上嫩綠芽苞, 山腳處隱約還能瞧見粉白的野櫻花。
休整一段時日的村民養足精神, 也重新忙碌起來,翻地、做工……田間地頭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相比之下, 只有一畝多地需要打理的齊山就清閒許多, 不過他還是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
不為別的,全因離豆豆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且聽說有可能提早, 說不準哪天就發作。
他按著張玉梅和趙漁提醒的, 和周邊村子幾個穩婆都打過招呼, 包括胡郎中那兒也走了一趟,就怕到時出岔子。
但孩子一天沒平安出生,這提起的心就沒法放回肚子。
偏偏還不能表露出來,謝知雲懷著身孕, 原本就有些焦躁敏感,若身邊的人也那樣, 只會加重他的不安。因此,有什麼憂慮都得自己消化,還要想法子逗夫郎歡心。
正月二十八, 是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
吃過晌午飯,謝知雲在院子裡溜達幾圈之後,像往常一樣回床躺下歇息。沒一會兒就覺得肚子疼,起初還以為是吃太多,不想那痛感越來越強烈,他瞬間就慌了,連忙抖著聲音喊來齊山和趙漁。
齊山丟下刨子,飛快跑進門,撲到床邊攥著謝知雲的手,臉都是白的:「怎麼突然就發動了,可疼得厲害?」
只有趙漁還算鎮定,他經驗足,看了一眼就大聲安排:「趕緊去請穩婆來,再叫兩個婦人夫郎搭把手。」
齊山這才反應過來,喃喃道:「對,得去請穩婆。」
又用力握了下謝知雲的手,「別怕,我一會兒就回來。」
話落,再不敢耽擱,起身向外跑去,差點兒在門檻上絆了一跤。
趙漁看他這樣子,有些不放心,追到院子裡叮囑:「路上當心,雲哥兒有我守著。」
齊山只來得及點下頭,一聲不吭地套好驢車,揚起竹條,驅使大花載著他向山下奔去。
山風從耳邊掠過,仍舊帶著些微涼意,齊山終於冷靜不少,記起自己該做什麼。
先徑直去到何家,也沒下車,直接在門口高喊幾聲「張嬸」。
張玉梅一聽要生了,連忙去隔壁屋叫了個嬸子,囑咐何天明在家照看好柳絮,就帶著何天珠往山上跑。
謝知雲頭一回經歷這事兒,在趙漁的安撫下才漸漸沒那麼慌。只是肚子裡一陣陣抽痛,難受得緊,精神頭也算不得好。
「這都開始了,」張玉梅下了板車,徑直走到切肉的地方,看了眼笑道:「比我切得好,灌出來的臘腸肯定勁道彈牙。」
趙漁不太適應直白的誇獎,被太陽曬過的臉更紅幾分,抬起一隻沾滿油脂的手擺了擺,「沒,就隨便琢磨著一切。」
謝知雲瞧得好笑,在一旁搭話:「我們都沒弄過,還等著嬸子來指點呢。」
「也沒什麼難的,把味道調好就沒大礙。今年跟著我做一回,來年你們自己就能做。」
張玉梅坐下喝了杯溫熱的茶水,就去幫著齊山磨辣子面。干辣子被石碾壓碎,辛辣的香氣在陽光下散得更快更開。
四個人各忙各的,不多時就把香腸肉餡兒給調好。
張玉梅為人大方,灌香腸又不是她的獨門秘方,一點沒藏著掖著,該放些什麼,怎麼灌都說得清清楚楚。
另外幾個人也聽得認真,時不時搭句話,倒是熱鬧許多。
灌臘腸用的腸衣是從朱屠戶那兒買的,他常在外殺豬,有些人家不樂意收拾豬腸,就低價收回去。大腸洗乾淨了可以賣給飯館食肆,小腸便刮去油脂留下腸衣,灌臘腸賣。
齊山沒刮過腸衣,乾脆花錢和他買了幾段,還省事些。
到底是經常做這門生意,腸衣都很好,沒有破漏的。
肉餡經竹筒塞進去,鼓鼓脹脹,紅里透著白。被麻線栓成一節一節,整串搭在房檐下懸掛的細長竹杆上,看著就叫人心喜。
二黑沒見過這東西,但它天然知道是好吃的。連骨頭也覺得不香了,站在竹杆下昂起頭眼巴巴看著。
謝知雲這回沒罵它,他自己瞧著也饞呢。以前在雲水鎮,過年桌上少不了要切一盤蒸臘腸,紅亮油潤,很是下飯。自打進山,一晃有兩年沒嘗過這滋味兒,可不就想得緊。
張玉梅在旁邊看得分明,笑著提醒:「在外面晾兩天,等外皮幹些,就可以上炕熏著。過年那陣吃著正好。不過得留心些,鳥雀野貓什麼的都好這口,別給糟蹋了。」
齊山端著空盆,說:「嗯,我記著呢,晚上就放屋裡,白天再拿出來。」
臘腸灌好,再沒什麼事兒,張玉梅就先回家去。
劈柴、做木工,一天很快就過去。太陽漸漸西沉,天邊泛起紅暈。
趙漁做好晚飯,就準備離開。
齊山叫住他,拿起菜刀走到屋檐下,揪住垂下的香腸割了兩節,拿菜葉子包上。不算大,都只差不多手掌長。
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還是村里好些人都沒嘗過的做法。
趙漁愣愣地看著遞到眼前的香腸,沒敢接。
齊山抬了抬手,示意他拿著:「要過年了,叫孩子們吃點兒好的。」
在火塘屋裡吃飯的謝知雲也說:「幫著做了這麼多,也嘗嘗好不好吃,今兒就不給趙哥加工錢了。」
趙漁拿著兩節香腸,連連搖頭:「不用,不用加,都是該做的。」
之前幫忙翻地、砍柴,當天都會多給兩三個銅板,但可換不來兩節香腸。
想到家裡幾個孩子的笑臉,他又是高興又是感動,眼眶都有些紅。
齊山皺皺眉,開口道:「快回去吧,別讓大壯他們等急了。」
「哎!」趙漁抬起手抹把眼睛,朗聲應了,這才轉身離開。
二黑養成習慣,自覺跟在他後面,護送人下山。
如今大路修通,好走很多,用不了多久就去了大半路程。
牛成壯來接阿爹回去,一眼就看見他手中形狀奇怪的紅肉。哪怕已經十來歲,還是沒出息地咽下口水:「又拿肉了啊?」
不怪他這麼說,昨天大山哥殺豬,阿爹就帶了塊豬血回去,今兒又拿紅肉。他都要疑心是不是阿爹學壞了,偷偷昧下東西。
自己養大的兒子,眼珠子一轉,還能不知道他在想啥。
趙漁擰他耳朵一把,說:「主家灌了香腸,叫我帶些給你們幾個兔崽子。」
雖說都是一個村兒的,但在人家裡做工,他還是習慣性稱主家。
牛成壯也沒覺得彆扭,聽他一說,才想起這眼熟的紅肉是什麼。畢竟他以前只在鋪子裡見過熏好的臘腸,新灌出來的卻是沒見過。
「那要煮著吃還是炒著吃?」
「今兒是別想了,要放著等年三十那天再做,」趙漁把東西交給兒子,自己走上前,「聽說燜飯好吃,油潤潤的,連米飯都沾上肉香氣。」
咕嚕——
牛成壯沒忍住,喉嚨里發出響兒,也不覺得丟臉。只想著回去得把著兩節香腸好好保管,別沒到過年就不見了。
山上,夫夫倆吃完飯,收拾好灶房,又檢查一遍草蓆上醃的肉。
一天一夜過去,表面的鹽粒已經在融化,也滲出不少血水,草蓆子被浸濕,還是有部分流到地上。齊山抱來些乾草,重新塞了點到底下。
等忙完,二黑正好回來。
它一路叫著飛跑,混身的長毛都飄揚起來,生怕晚了吃飯。
謝知雲早給它備好,白菜湯泡著餅子,也是一大碗。不過最近村里好幾戶人家殺豬,它到處撿肉骨頭吃,有些瞧不上。
謝知雲喲呵一聲,「嘴吃刁了,連麵餅子都不愛了。」
齊山瞥它一眼,「餓幾頓就好。」
二黑聽不懂,在門口徘徊幾圈,見沒人搭理它,最後還是把碗舔得一乾二淨。
因此逃過餓肚子的命運。
天色漸暗,齊山記著張玉梅的話,把灌好的香腸都拿進火塘屋。熏臘腸的竹竿早就掛上,也不用另外想法子,照樣擺開搭在上面就行。
每天有冷風吹著,過了兩三天,香腸表皮就失了水分,緊貼在內里的肉餡兒上。草蓆上的肉也醃得差不多,表面再看不見明顯的鹽粒子。
同去年一樣,也該掛上炕了。
不過謝知雲大著肚子,不敢叫他做這些。便只有齊山和趙漁忙活,一個搭梯子上樓板,一個在底下遞肉,倒也輕鬆。
柏樹枝、橘子皮被火焰炙烤出香氣,借著白煙緩緩升起,滲進懸垂的肉塊和臘腸。
又是滿足而幸福的日子。
第68章
因謝知雲大著肚子, 這個春節,夫夫倆哪兒也沒去。整日在家裡烤火閒聊,吃吃喝喝, 倒也悠閒自在。
與之關係親近的人家也不會多心, 還是提著東西上門拜年, 幫著做飯燒菜, 一起熱熱鬧鬧的。
如謝知雲所說, 正月十幾果真下了場雪,比年前的還要大些。
不過幸好沒兩天就開始放晴,且一日比一日暖和。山間光禿禿的楊樹漸漸掛上嫩綠芽苞, 山腳處隱約還能瞧見粉白的野櫻花。
休整一段時日的村民養足精神, 也重新忙碌起來,翻地、做工……田間地頭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相比之下, 只有一畝多地需要打理的齊山就清閒許多, 不過他還是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
不為別的,全因離豆豆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且聽說有可能提早, 說不準哪天就發作。
他按著張玉梅和趙漁提醒的, 和周邊村子幾個穩婆都打過招呼, 包括胡郎中那兒也走了一趟,就怕到時出岔子。
但孩子一天沒平安出生,這提起的心就沒法放回肚子。
偏偏還不能表露出來,謝知雲懷著身孕, 原本就有些焦躁敏感,若身邊的人也那樣, 只會加重他的不安。因此,有什麼憂慮都得自己消化,還要想法子逗夫郎歡心。
正月二十八, 是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
吃過晌午飯,謝知雲在院子裡溜達幾圈之後,像往常一樣回床躺下歇息。沒一會兒就覺得肚子疼,起初還以為是吃太多,不想那痛感越來越強烈,他瞬間就慌了,連忙抖著聲音喊來齊山和趙漁。
齊山丟下刨子,飛快跑進門,撲到床邊攥著謝知雲的手,臉都是白的:「怎麼突然就發動了,可疼得厲害?」
只有趙漁還算鎮定,他經驗足,看了一眼就大聲安排:「趕緊去請穩婆來,再叫兩個婦人夫郎搭把手。」
齊山這才反應過來,喃喃道:「對,得去請穩婆。」
又用力握了下謝知雲的手,「別怕,我一會兒就回來。」
話落,再不敢耽擱,起身向外跑去,差點兒在門檻上絆了一跤。
趙漁看他這樣子,有些不放心,追到院子裡叮囑:「路上當心,雲哥兒有我守著。」
齊山只來得及點下頭,一聲不吭地套好驢車,揚起竹條,驅使大花載著他向山下奔去。
山風從耳邊掠過,仍舊帶著些微涼意,齊山終於冷靜不少,記起自己該做什麼。
先徑直去到何家,也沒下車,直接在門口高喊幾聲「張嬸」。
張玉梅一聽要生了,連忙去隔壁屋叫了個嬸子,囑咐何天明在家照看好柳絮,就帶著何天珠往山上跑。
謝知雲頭一回經歷這事兒,在趙漁的安撫下才漸漸沒那麼慌。只是肚子裡一陣陣抽痛,難受得緊,精神頭也算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