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蠻朗聲道:「那一日不遠了,大夥就等著吧!」

  這話激起永和城內一片舉杯示意,「敬陸軍旗!盼和平!」

  宴會繼續,這些年永和城內積攢了不少糧食,糧倉堆滿,年年豐余富足,這一次酒席辦得格外隆重熱鬧。

  謝詔酒足飯飽,忽然望向整理杯盤的少女,笑一聲,「以前的小屁孩都長大了。」

  宋明玉手一抖,梅子酒在青石板上淌出蜿蜒的溪流。檐下突然墜下半熟的野柿子,驚得她耳墜上珍珠亂顫。

  謝詔忽然揚了揚唇,「崔老爺子說你會算數?」

  少女擦淨手指,螺子黛在算籌旁遊走如飛:「略會一二罷了。」

  謝詔道:「已然是厲害至極。」

  宋明玉很想說,打聽算數作甚,但謝詔沒打算往下說,宋明玉也不打算問。

  謝詔在永和城內待了三日,謝老夫人和謝二娘子日日都要看他,怎麼看都看不夠。

  「娘的孩兒,一去九年,你變得太多了。」謝二娘子捧著謝詔的手,看著上面遍布刀疤,她心疼道:「詔哥兒,你受苦了。」

  謝承宇和謝珍都已經長成了十五、六歲的少年少女,也整日圍著謝詔這個大哥轉。

  「大哥,你好厲害呀!聽說你一拳能打飛三個敵人!」謝承宇滿臉期待說道。

  謝詔作勢要拍他,「哪裡聽來的謠言,讀你的書去!」

  就這麼度過了五日。

  這天一隻海東青傳來消息,謝詔第二日便對眾人請辭:「將軍要北伐了,我也是時候該走了。」

  宋明玉捏緊拳頭,「我也去,我會算數,也會地形勘探。」

  「胡鬧!」宋大郎摔了舀酒的竹勺。

  「永和城哪個姑娘不會挽弓?」宋明玉解下牆角的犀角弩,「去年秋狩,我射的麂子比謝承宇還多兩隻。」

  謝詔疑惑抬眼,宋明玉道:「那日你問我算數,我就想到了地形探測。」

  她堅定道:「我會。」

  第95章 正文完結「朱雀橋邊的桃花……

  「不准去就是不准去!」宋大郎氣道,「戰場上刀劍無眼,哪能是你這樣的小姑娘去的,老實呆在家裡。」

  林老婆子趕忙過來道:「囡囡,這戰場上是非多,姑娘家家的,不適合去那種地方。」

  「等男人們將這天下打太平了,到時候想去哪就去哪,成不?」

  看著上來勸阻的幾人,宋明玉剛想開口,謝詔就說話了。

  他道:「戰場上血肉紛飛,刀劍無眼,一不小心就沒了胳膊腿的。」

  他笑了笑,「你不該去。」

  宋明玉捏緊的拳頭忽然就鬆懈了下來,渾身跟泄了氣似的,低頭道:「我知道了。」

  林老婆子還是不放心,拉著宋明玉說了一晚上的私房話。

  說著說著,看著宋明玉略帶倔強的面龐,也制止了話題。感慨一聲:「時間過得真快,當年你才這麼大點,如今也長成大姑娘了。」

  宋明玉抬頭,「娘親...」

  林老婆子粗糙的手摸了摸宋明玉的臉,「囡囡,你長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聽娘一句勸,萬事拿定主意前,都應該要以自身的安危為準。」

  「不然都是白瞎。」

  宋明玉眼眶中有淚,「娘,我不去了,娘。」

  *

  蟬鳴撕破夏夜,這幾日宋明玉都伏在油燈下繪製地形圖。墨汁順著狼毫在宣紙上蜿蜒,將永和城方圓百里的山勢水脈盡數勾勒。

  終於又完成一張,她伸了伸懶腰。

  「砰!」

  宋大郎一巴掌拍在桌案上,震得硯台里的墨汁飛濺而出,宋大郎道:「囡囡,你還想著跟著去戰場的事?」

  他語氣突然軟了下來,「戰場上刀劍無眼,聽大哥的,不要去。」

  「去年北坡鬧狼災,是誰帶著獵戶設陷阱?」宋明玉不躲不避,指尖點在圖紙某處,「此處暗河能直通幽州大營,若用火藥炸開堤壩,定能大獲全勝!我這是在...」

  「胡鬧!」宋老漢掀簾進來,煙鍋在門框敲得火星四濺,「你當打仗是下棋?活生生的人命,炸碎了拼都拼不回來!」

  少女眼睫顫了顫,案頭燭火在她瞳仁里燒出兩簇倔強的光,她捏著桌面上的圖紙剛想要解釋。

  窗外忽然傳來甲冑輕響,謝詔倚著門框笑道:「宋姑娘若肯相助,倒真能省去三成傷亡。」

  「謝將軍!」宋大郎急得跺腳,「囡囡年紀小,不知天高地厚......」

  謝詔道:「我的意思不是讓她去戰場。」

  他眼神示意了桌面上的圖紙,「宋姑娘畫的這圖紙,對我軍行軍有極大的幫助。」

  宋明玉點頭道:「我畫這圖紙,是想在千里之外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並沒有想要跟著一起去戰場。」

  宋大郎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尷尬撓了撓頭:「是大哥魯莽了。」

  宋明玉笑了笑,「大哥這也是為我好。」

  林老婆子端著藥茶進來,見狀嘆道:「這丫頭為畫這些圖,把崔老爺子珍藏的《水經注》都翻爛了。」

  謝詔挑了挑眉,這《水經注》可是世間孤本,陸羽當初派人找了這麼久都沒有下落,原來是被崔老爺子珍藏起來了。

  這樣珍貴的資料,

  宋明玉熬了好幾個大通宵畫出來。

  謝詔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

  暮色將城牆染成褚紅,宋明玉正踮腳往樑柱系驅獸香囊。忽有瓦片輕響自頭頂傳來,抬頭便見謝詔屈膝坐在飛檐上,玄甲卸了半邊,露出松柏青的常服。

  「宋姑娘可願上來賞月?」他晃了晃手中的酒囊,檐角銅鈴被晚風撥出清越的響,「桂花釀,從金陵捎來的。」

  宋明玉猶豫片刻,提著裙裾踩上竹梯,瓦片還帶著白日的餘溫。

  謝詔伸手要扶,她卻靈巧地旋身落在一旁,發間銀簪撞出碎玉般的清響:「將軍好雅興,明日便要出征,夜晚還在屋頂喝酒。」

  話音被塞來的酒囊截斷。

  謝詔挑著眼尾看她,「嘗嘗,這酒味道不錯。」

  宋明玉仰頭喝了一口,清冽酒液滑過喉頭,激得她眼尾泛紅,卻瞥見謝詔指尖有道新添的傷疤,蜿蜒如蜈蚣攀在虎口。

  謝詔開口道:「上月路過廬州,有個叫杏花塢的村子。」

  年輕的將軍手枕在腦後,唇角微微勾起,看著天邊掛著的那一輪圓月,指腹無意識摩挲著瓦當上的青苔。

  「村口老槐樹下趴著只黃狗,見著生人就齜牙,可若是遞塊炊餅,他就會汪汪叫地圍著你轉。」

  晚風送來遠處的搗衣聲,他低笑時喉結在暮色中滾動:「那畜牲竟會作揖。趙參將逗它,說比宮裡的伶人還會討賞。」

  宋明玉抱膝聽著,忽然察覺他換了自稱。褪去將軍鎧甲的謝詔像柄收入鞘的劍,連眉梢那道疤都柔和了三分。

  「後來呢?」

  「後來我們在村中休整三日。」謝詔仰頭灌了口酒,喉間發出滿足的喟嘆,「臨走那日,張嬸硬塞來兩筐醃梅子,說她兒子也在軍中,想要打聽兒子近況...」

  他忽然頓住,酒囊在掌心捏出細響,「張嬸子一描述,我就想起她兒子了。那孩子去年戰死在鄱陽湖,骨灰罈子都沒找回來。」

  暮色中有流螢掠過城垛,宋明玉望著他顫抖的指尖,想起當年初見時,這雙手握著滴血的長槍仍穩如磐石,幫他們將獵豹給制服。

  一陣晚風吹來,瓦當下垂著的銅鈴忽然叮咚作響,驚散了凝滯的夜風。

  宋明玉仰頭感受了一番此間暖風,她也道:

  「永和城東市也有隻三花貓。」

  她將酒囊推回去,腕間銀鐲撞在琉璃瓦上,忽然笑了,「每逢初一十五,就蹲在糕餅鋪子前甩尾巴。王掌柜說它精得很,專挑棗泥酥偷。」

  謝詔低笑出聲,震得身下瓦片輕顫:「難怪前陣子糧車裡混進包油紙裹的糕點,上頭還沾著貓毛。」

  「定是那小饞貓乾的!」宋明玉笑,伸手要搶酒囊,卻被帶著薄繭的掌心裹住手腕。

  星河恰在此時淌過天際,她看見謝詔眼底映著兩簇跳動的燭火,轉頭一看,是曬穀場上婦人們正在扎祈天燈。

  不過如今戰局緊張,這些祁天燈也只是扎著掛一掛罷了,不敢真的放出去。

  不然定會暴露位置。

  兩人之間的空氣突然沉默下來,時空流轉,一切好似都回到了起點,但又什麼都不一樣了。

  謝詔鬆手,繼續躺回去,這麼安寧靜謐的夜空,他很久沒見過了。

  他很想一直躺著,欣賞這一片絢爛的天空。

  「去年深冬,我們在幽州遇上暴雪。有個小兵發了高熱,嚷著要吃糖漬梅子。軍醫說若熬不過子時,就算是閻王想放人都活不過來。」

  夜風卷著艾草香掠過屋脊,宋明玉看見他喉結重重滾動,他繼續自顧自說下去:

  「我便策馬往最近的村落尋。那夜雪粒子打得人臉生疼,卻在村口瞧見盞風燈,八十歲的瞎眼阿婆攥著陶罐,說聽見馬蹄聲就知道要添亡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